⑴ 谁有制冷空调装置在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毕业论文
哦 是吗? 你不会是正大软件的吧 哎 我们都遭正大的害了,我也在找啊.. 哎... 苦啊`... 你QQ是好多哦? 问题补充出来看哈也~``
⑵ 冰箱什么是单循环制冷和双循环制冷有和差别
1、单循环制冷系统多用于经济实惠型,为机械式控温方式,冷冻能力一般在4公斤左右;
2、双循环价位一般在3000元以上,电脑式控温,冷藏冷冻可独立调温,冷藏室可独立关闭,冷冻冷力在12公斤以上。
单循环制冷:制冷系统内只有一个蒸发器,由这一个蒸发器带动冷藏和冷冻两个箱体制冷,冰箱运行时两个箱体同时制冷,此类冰箱一般由冷藏室的温控器或感温头控制温度,冷冻温度不可单独调整。
双循环制冷:制冷系统内有两个蒸发器,分别安装于冷藏室和冷冻室,由电磁阀来控制制冷液的流向,从而达到冷藏室和冷冻室单独制冷的效果,此类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可以单独控制,从而缩小了制冷面积,使冰箱更节能并且制冷能力更强。
(2)制冷装置及其自动化pdf扩展阅读:
制冷技术
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①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机械制冷要通过制冷剂热力状态的变化才干实现。
②研究制冷剂的性质。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数据。此外,为了使制冷剂能实际应用,还必须掌握它一般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它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
③研究实现制冷循环所必须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套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制冷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电冰箱除霜有高招:
有些冰箱需要除霜,人工冰箱除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除霜效果十分不佳。这里向你推荐一个除霜高招。
按电冰箱冷藏室的尺寸,剪一块稍厚的塑料薄膜,贴于冷藏室结霜壁上,不必用任何胶,一贴即成。除霜时,将冷藏室的食物暂取出,再把塑料薄膜揭下抖动一下,冰霜即可全部脱落,然后重新贴一薄膜,放进食物,继续使用。
节能:
远离热源,保持空隙:
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因此,应尽可能放置在远离热源处,以通风背阴的地方为好。热食不要直接放进冰箱,达到室温时再放入。冷冻室内的食品最好用塑料袋小包包装,可以很快冷冻,既不易发干,又免湿气变成霜;食品不宜装得太满,与冰箱壁之间应留有空隙,以利于流动冷气;冷冻的食品,在食用前最好有计划地把它转至冷藏室解冻。
⑶ 制冷装置的系统及冷却方式
1.自然对流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
2.强制对流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
3.自然对流载冷剂间接冷却
4.强制对流载冷剂间接冷却 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 ←↙自然对流
载冷剂间接冷却 ←↖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 系统比较简单、节能
蒸发器安装在用冷场合,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来直接冷却用冷场合的空气,通过空气再去冷却被冷却物体。
整个用冷场合的空气流动是由于蒸发器周围的空气被冷却以至于温度降低、密度变大后引起的。
强制对流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
与前面的不同之处在于:用冷场合的空气通过风机的作用强制流过蒸发器,并在用冷场合内循环流动。
优点:换热系数高,总传热温差小,蒸发器换热面积小,制冷剂冲注量小,金属消耗量小,温度场均匀,冷却速度快。
缺点:冷却物品的干损耗;
风机耗能,又将耗能转变为热量增加了蒸发器的负荷。
适用:间冷式冰箱,冷藏汽车,冷藏船,冷库冻结间等。
在制冷系统规模较大,用冷场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采用制冷剂蒸发冷却物体,必然会导致如下状况:
制冷剂循环管路长,制冷剂外泄的可能性增大;
自然对流载冷剂间接冷却:
优点:减少制冷剂泄露的可能性;
具有一定的蓄冷能力;
温度调节方便;
缺点:冷损大(传热级数多);
泵功耗;系统稍复杂
强制对流载冷剂间接冷却:
优点:提高了冷却盘管的传热性能,温度场分布均匀
缺点:冷损大(传热级数多);
泵功耗,风机功耗;系统稍复杂
干损耗。 结霜原因及霜的危害:
制冷装置中蒸发器的外壁面温度低于0℃,该表面就会接霜。(水蒸气)
危害:传热系数下降,制冷量下降,功耗增加。
统计数据:钢管,霜层厚度=蒸发器管壁厚度,霜层热阻比钢管热阻大94~443倍(视久积还是新积而定)。
强制对流:如冷风机多用肋片管,接霜时,不但传热热阻增大,而且使空气流动阻力增大。
除霜的方法及各自优缺点、适用场合:
1.扫霜、水冲霜、
2.制冷剂过热气体融霜(热气融霜、反循环融霜)、
3.制冷剂过热气体和水结合融霜、
4.用电加热器、蒸汽加热器或温水加热器融霜
(1)扫霜、水冲霜
扫霜:
不停机:不彻底,库温影响不是太大,劳动强度大。
停机:较彻底,影响库温和生产,强度大。
水冲霜:较简单。控制水温25℃。
不停机:影响库温不是太大,防止水对冷库的危害。
停机:影响库温和生产
(2)制冷剂过热气体融霜和水结合融霜
来自压缩机的过热蒸汽通过接霜的蒸发器(相当于冷凝器,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放热给蒸发器外表面),使冰霜与蒸发器脱开,然后淋水,可以把霜除掉。
停水后,利用制冷剂过热蒸汽“烘干”蒸发器外表面(以免结冰)。
特点:速度快,效果好,操作复杂。
适用:大型及中型制冷装置,一机多库。常用在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系统。
(3)电热融霜
电热融霜:在蒸发器下面装电热器,一般适用单个库房或小型制冷装置。
载冷剂系统多采用该形式。
用电加热器、蒸汽加热器或温水加热器融霜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但要耗费电能,温度容易波动。
载冷剂间接冷却系统的热盐水融霜
总结:
电热融霜与热气融霜系统的根本不同点:
1.耗能方式;
2.被融霜的蒸发器内部制冷剂相变情况不同:热气融霜的蒸发器内制冷剂是被冷却,由气态变为液态,要注意排液或防止压缩机的液击。
3.电热融霜的蒸发器内制冷剂却是被加热,由液态变为气态,要防止回气压力、蒸发温度和库温过高。
⑷ 制冷装置自动化控制调节过程中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压力,温度,湿度,流量,液位等。
作为制冷设计技术的一种应用,制冷装置主要是研究和选用性能匹配的主机与辅机,并有不同的管道连接组成不同特性的制冷系统,它是用于与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机械传送、电力电照以及自动控制等多个工种密切组合的一种装置,是多学科研究的结晶。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制冷装置在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技术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食品冷藏和空气调节,直接关系到很多部门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⑸ 制冷与低温工程课程
『壹』 制冷及低温工程的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专;熟悉近代制冷与属低温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向;掌握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测试、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从事科研的能力;能解决制冷和低温工程领域理论或实践方面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硕士学位获得者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贰』 制冷与低温工程
我是学化工机械抄的,但找工作袭的时候却到了一家钢铁厂的制氧厂。我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由于钢铁产量的增加,以及化工方面乙烯产量的增加等,制冷这一产业链(包括制造设备的杭氧和需求气体 的行业)可以说是在未来的十几年内会蓬勃发展的。
所以总说来前景是好的,现在也有许多的国外大型企业进入中国来抢这块蛋糕了,要有信心呀!
『叁』 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都学写什么课啊就业前景怎么样啊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两门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专业课:制冷压缩机,低温原理,制冷技术与设备,换热器设计,制冷装置自动化,空气调节,小型低温制冷机等等。学校不同可能开设科目也不同,有些也可以选修。
『肆』 东南大学的制冷与低温工程怎么样啊
东大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属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如果是本科的话,可以报考热能与动力工程或者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都可以研究学习制冷与低温方向。
如果是研究生的话,东大的这方面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张小松教授、陈振乾教授、陈亚平教授等在这个方向很是厉害。
其中,陈亚平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换热器强化传热、空气调节与制冷新技术。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波纹板束上双面液膜反转对吸收传热传质过程复合强化);参与完成1项“973”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为“主要学术骨干”;主持或参与多项横向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被EI收录1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多项,并有已申请但尚处于实审阶段的国家发明专利7项。而且陈亚平教授在核能方向也是非常的厉害。
张小松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新型制冷循环与方法、制冷空调节能、测控和太阳能利用等。主持完成30余项“863”、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兼任国际制冷学会(IIR)E2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现在张小松教授正在与张耀明院士合作研究太阳能空调方向。
陈振乾教授为制冷与人工环境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制冷空调模拟与优化、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微流动和多孔介质传热。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NASA等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入选江苏省“333工程” 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兼任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设备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会员,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秘书长等。
至于就业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啦,只要不是学得非常的烂。出国深造也可以的,也是有一定的机会。
『伍』 制冷及低温工程的专业概述
根据温度的不同,它又可划分为制冷工程和低温工程两个领域,前者涉及环内境温度到120K温度范围的问题,后容者涉及低于120K温度范围的问题(一般按温度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20K以上,普冷;120~0.3K,低温;0.3K以下,极低温)。本学科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显重要。本学科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食品保存、人工环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二级学科与相邻几个二级学科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和内在联系,但又有区别于相邻学科的研究内容。本学科的有些研究内容与流体机械及工程以及化工过程机械的有些研究内容比较接近,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
本专业除招收制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外,特别欢迎及其他跨学科的考生和有关产业、研究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前来报考。
『陆』 制冷与低温工程哪个大学强
1.北京工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2.哈尔滨商业大学土木与制冷工程学院
3.东北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
4.天津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很多大学现在都有制冷与低温技术这个专业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柒』 有学制冷与低温工程或者华东理工的请进来
华东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含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本科专业建于1952年,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热能工程专业(2000年设立),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等专业(2006年设立)。本学科目前有教授21人、副教授36人。
本学科设有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煤浆气化及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部)、中石化上海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化工机械研究所、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等。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胜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和其它单位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
1 先进过程装备与承压系统
2 新能源与洁净煤技术
3 过程装备材料及加工
4 高温结构完整性技术
5 燃料的气化与多相流动
6 传热强化节能技术及设
7 动力机械与能源转换技术
8 流体机械设计、监测与诊断
楼主可以去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网站上看一看,华理的机械学院是有这个专业的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属一级学科。
包括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080701工程热物理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5个二级学科,统筹招生。
『捌』 制冷与低温工程的内容提要
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制冷与低温工程版概述,制冷技权术,低温技术和21世纪制冷与低温工程的发展趋势等四部分。
本书论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选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读者学习和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制冷与低温工程概述、制冷技术、低温技术、20世纪制冷与低温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和21世纪制冷与低温工程的发展趋势等五部分。本书论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选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使用对象附注: 制冷与低温工程及相关专业人员,专科、高职及函授师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玖』 江苏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考研专业课都考什么
热能工程。(09年没看到制冷与低温工程的专业招生,本来是有这个专业设置的专,不过大方向就是属属于热能工程)
080702▲热能工程 招生人数:10
方向:
1.工业加热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
2.煤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
3.洁净煤燃烧技术和污染物控制
4.建筑环境热工与净化过程技术
5.强化传热与高效换热设备
6.水处理技术
初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5流体力学、826工程热力学、827制冷原理与技术选一
复试:
927传热学、929锅炉原理选一
数学考: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具体考试范围参考国家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
『拾』 制冷与低温工程的介绍
《制冷与低温工程》是2003年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远、王如竹。
⑹ 大学制冷专业课程
一 大学的制冷专业出来是干什么的呀,好找工作吗
其实大学里面的东西只是充实各种基础而已,若没接触到实际设计开发的,那么这些东西就随之飘散了。
个人觉得,大学培养的是对新的问题的态度和思路,即重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和经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然交际是另一个通向正规的重要依靠,是非常重要的。
制冷专业出来可以找的工作大多还是同制冷相关的行业,比如空调(例如空调、冰箱、热泵、冷冻冷藏等等)设计、制冷业务、售后维修、技术培训、制冷工艺等等。
二 制冷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自学什么好
1、autocad,基础要练;
2、空调系统原理和设计,你的专业是制冷不是空调,应该补补;
3、热能知识、热泵原理等;
4、最重要的先学做人,多看些增加修养的书,哪怕诗集也好。
三 哪个大学本科有空调与制冷专业
全国的制冷院校基本上有: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回技大学答、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理工、天津大学、北京航空、北京理工、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等很多啊
郑州轻工业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硕士3人。有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学历层次较高、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知识互补、群体优势强的教学科研群体。经过长期教学科研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冷热动力学、制冷空调机械设备、制冷装置自动化等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获省部以上科技奖励多项。
四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大学期间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更关注于英语、计算机、物理、高数等;而专业课涉及到通风、空调、制冷等等。
包括泵与风机、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低温、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等。
五 现在大学里,暖通空调专业都学什么课程
正在读大三:
必修课:
《流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电工学》
《流版体输配管网》
《建筑环境学》
《热质交换原理》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冷热源工程》
《燃气输配》
选修课: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
《供热工程》
《建筑给排水》
《建筑供配电》
《制冷技术》
《建筑设备管理》
《施工技术及组织》
《工程经济学》
《建筑设备自动化》
《燃料燃烧》
《燃气工程施工》
《城市燃气安全技术》
《燃气燃烧设备》
《燃气应用技术》
《液化石油气供气技术》
《生物质气化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还有《工程力学》《权房屋建筑学》之类的
六 大学制冷暖通专业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1、建筑力学(有些学校有)、工程热力学(专业基础)、传热学(专业基础)、流体力学(专业基础)。
2、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冷热源、暖通空调(有些学校用来替代供热工程和空气调节这两门专业课,建议这三本书都要看)、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有些学校开设)、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学(有些学校开设)、工业通风。
3、建筑环境测量、燃气输配、电工学、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七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大学课程有哪些
专业基础课:
《传热学》陶文铨、杨世铭,高等教育出版社,下载地址://ishare.iask.sina.cn/f/22059024
《流体力学》
林建忠、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版暂无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或者曾丹苓两个版本都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地址://ishare.iask.sina.cn/f/14728441?from=like
专业课:
《制冷与低温原理》陈光明、陈国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下载地址://ishare.iask.sina.cn/f/20425380?from=like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彦启森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下载地址暂无
《暖通空调》
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下载地址:
//ishare.iask.sina.cn/f/9797429?from=like
主要就这些,再给你推荐一般权威的暖通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老先生编著的《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这本手册分上下册,几乎涵盖了空调制冷,供热通风所有内容,故推荐之。
八 大学学制冷与空调是什么专业
大学学制冷与空调是制抄冷与空调技术专业。
【中文名】: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550205
【修学年限】:三年
【一级学科】:材料与能源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原理与设备、制冷工艺设计、制冷与空调自动化、制冷与空调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 。
【实践环节】:电工实训与考证、制冷设备维修工实训与考证、CAD实训与考证、空调工程实训、金工实训等。
九 现在大学里制冷专业课程用什么教材
制冷装置设计
自动化
<<制冷原理与设备>>.......................
十 您好,我想系统自学制冷技术。请问大学(比如西交大等)制冷专业四年的课程是如何设置,有课单可以提供吗
对您的自学精神表示敬佩!现在能学习而且自学非热门专业的人很少了,加油!
我97年毕业,大学课程都忘了,前两年不涉及专业课,都是一些大学物理、工程力学、高等数学、电工学、计算机原理、制图、BASIC、C++语言等基础科目;我学的专业是制冷与低温,涉及到专业的记得有《空气调节》、《制冷设备原理》、《压缩机》、《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化控制》、《冷库》、专业英语等。书名记得不一定对了,供你参考。 另外好像除了传热学是清华的,其余确实我们能动学院的老师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