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第1415章机械增压装置

第1415章机械增压装置

发布时间:2023-02-19 10:27:40

『壹』 机械增压系统组成构造图解

增压器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连接,增压器的内部叶片由发动机转速驱动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工作温度范围为70~ 100。
机械增压系统
机械增压器驱动
机械增压器是一种旋转的转子结构装置。增压器壳体内有两个转子同步旋转,但方向相反,所以两个转子工作起来就像“互相啮合”。
机械增压器结构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和外壁之间的空气从空气入口(吸力侧)输送到空气出口(压力侧)。
机械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增压器通过电磁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连接或断开。部分发动机还配备了增压空气冷却器。增压空气流经增压空气冷却器,冷却后被吸入气缸。
电磁离合器
增压空气冷却器

『贰』 奥迪3.0TSFI发动机采用了机械增压装置,请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解释为何不使用涡

涡轮增压器的全部设备的体积比较大,而且热量很高,一般的轿车的发动机舱非常拥挤,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涡轮增压器,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占用空间比较小的机械式增压器。

『叁』 汽车进气涡轮增压技术原理与维护--毕业论文

汽 车 维 修 技 师 专 业 技 术 论文

标题: 涡轮增压器故障原因分析及使用维护

关键字:涡轮增压、使用维护、故障分析

工作单位:宁波凯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作 者: 何一建

日 期: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目录

前言

摘要

关键字

一、引言

二、涡轮增压的日常应用

三、涡轮增压的原理与类型

四、涡轮增压的使用与维护

五、涡轮增压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六、涡轮增压维修实例

七、结束语

八、致谢

前言

我国进入WTO以来,大量的进口汽车涌入国门,国
外先进的维修技术、维修工艺、维修观念、管理模式等,
对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
用,使得国内汽车制造维修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身处在汽车维修行业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汽车维修技术,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我个人认为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借鉴成功的经验,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意识,才能使自己真正的与时俱进。

涡轮增压器故障原因分析及使用维护

摘 要:
装有涡轮增压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知悉,他的好坏决定着现代汽车动力性,本文主要浅谈凯迪拉克SLS车型 2.0T涡轮增压的使用维护及简单故障原因分析
关键字:涡轮增压、使用维护、故障分析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产量逐年增加,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2011年已达7400万辆,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而涡轮增压在汽车上的应用则赋予汽车更加强大的动力性,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耗油量也并不比不增压的发动机耗油量高多少。在汽车使用中,增压器难免会有问题,而这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分析研究增压器故障,现象,探索和研究增压器的结构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通过增压器的结构原理及一些日常维护,正确认识增压器故障,更好的使用和维护增压器。
二、涡轮增压的日常应用: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涡轮增压的英文名字为Turbo,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相信大家都在路上看过不少这样的车型,譬如奥迪A6的1.8T,宝来1.8T赛威2.0T等等
三、涡轮增压的原理与类型
3.1分类
(1)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其优点是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因此基本不会损耗发动机原有的功率。它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废气推动涡轮高速运转,从而带动连到一根轴上的泵轮,泵轮将空气加压输送到进气歧管,增加了发动机进气效率,可以提供更多的燃油完全燃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降低了燃油的消耗,同时由于燃烧条件的改善,减少了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增压后发动机的功率可提高20%~40%左右。
(2)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3)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机械增压有助于低转速时的扭力输出,但是高转速时功率输出有限;而废气涡轮增压在高转速时拥有强大的功率输出,但低转速时则力不从心。发动机的设计师们于是就设想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在一起,从而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汽油机上采用双增压系统(复合增压系统)的车型还比较少,大众的1.4 TSI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兼顾了低速扭力输出和高速功率输出。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在1 500rpm时,两个增压器同时提供增压压力。随着转速的提高,涡轮增压器能使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与此同时,机械增压器的增压压力逐渐降低。机械增压通过电磁离合器控制,它与水泵集合在一起。在转速超过3500rpm时,由涡轮增压器提供所有的增压压力,此时机械增压器在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下完全与发动机分离,防止消耗发动机功率)采用了了这一系统。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4)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3.2原理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想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内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我们平常所说的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利用内燃机作功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从而令机器效率提升的装置。利用排出废气的热量及流量,涡轮增压器能提升内燃机的马力输出。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涡轮室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排气管上,然后增压器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管道相连,排气口接在进气歧管上,最后涡轮和泵轮分别装在涡轮室和增压器内,二者同轴刚性联接。这样一个整体的涡轮增压装置就做好。
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泵轮,泵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泵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本文着重介绍凯迪拉克赛威 2.0T双涡流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可以使四缸发动机的1、4缸使用一条单独排气通道,而2、3缸使用另一条单独的排气通道,两条通道在涡轮处会和,共同作用到涡轮上,以避免出现各缸之间的排气压力干扰,提高发动机低速时的涡轮增压回应,减少涡轮迟滞的出现。排气旁通阀控制是指通过改变排气旁通阀开度,来控制涡轮增压器涡轮转速,然后控制进气增压的压力变化。排气旁通阀关闭,发动机废气全部作用到涡轮上,涡轮高速运转,以实现进气压力的增加。排气旁通阀打开,发动机废气部分通过涡轮,部分通过排气旁通阀泄放掉,涡轮速度下降,泵轮速度随之下降,进气压力稳定不再增加或减少,以防止增压压力过高损坏发动机。在车辆正常高速行驶时,进气旁通阀关闭,进气被涡轮增压器增压进入进气歧管,进气歧管保持高压。车辆突然减速,进气旁通阀打开,进气歧管内高压空气通过进气旁通阀形成内部循环,减少涡轮增压器阻力,使得涡轮增压器泵轮维持高速运转,并减小因进气阻力形成的噪音。重新加速后,因泵轮维持高速运转,避免出现重新加速的迟滞现象。
四、涡轮增压的使用与维护
凯迪拉克赛威车的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它再怎么先进也还是一套机械装置,由于它工作的环境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增压器的转速也非常高,因此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主要我们要遵循以下的方法:
4.1汽车在起动时,高速空转或突然加速会导致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损坏,因此不能急踩加速踏板,应先怠速运转三分钟,这是为了使机油温度升高,流动性能变好,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然后才能提高发动机转速,起步行驶,这点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热车5分钟以上。
4.2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不能立即熄火。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机油润滑会中断,涡轮增压器内部的热量也无法被机油带走,这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会传到轴承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这样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转轴与轴套之间“咬死”而损坏轴承和轴。此外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此时排气歧管的温度很高,其热量就会被吸收到涡轮增压器壳体上,将停留在增压器内部的机油熬成积炭。当这种积炭越积越多时就会阻塞进油口,导致轴套缺油,加速涡轮转轴与轴套之间的磨损。因此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运转三分钟左右,使涡轮增压器转子转速下降,同时也降低了排气歧管的温度。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样也不适宜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应该保持在10分钟之内。
4.3选择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更合理,较高的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机械加工精度也更高,装配技术要求更严格。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就决定了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及更大的撞击、挤压和剪切力的工作条件,所以在选用涡轮增压轿车车用机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油必须抗磨性好,耐高温,建立润滑油膜块,油膜强度高和稳定性好,所以机油最好选用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等高质量润滑油或者凯迪拉克原厂专用机油
4.4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因为涡轮增压器的转轴与轴套之间配合间隙很小,如果机油润滑能力下降,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
4.5需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另外注意:在空气滤清器或空气滤清器壳体已被拆下时,不要起动发动机),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
4.6需要经常检查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是否密封。因为如果密封环没有密封住,那么废气会通过密封环进入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机油变脏,并使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此外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也会通过密封环从排气管排出或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造成机油的过度消耗产生“烧机油”的情况。
4.7涡轮增压器要经常检查有没有异响或者不寻常的震动,润滑油管和接头有没有渗漏。
4.8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精密度很高,维修及安装时的工作环境要求很严格,因此当增压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到指定的维修站进行维修,而不是到普通的修理店。
五、涡轮增压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涡轮增压器(见图)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发动机主动叶轮,与主动叶轮同轴的从动叶轮也以同样转速转动。怠速时,叶轮转速约为12000r/min,当加速踏板踩到底时,叶轮转速约为135000r/min,,因从动叶轮在发动机进气端,故加大了进气压力和进气量,避免发动机在较高转速下进气迟滞;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功率和转矩,且最大转矩峰值呈平直线状。
5.1故障原因
(1)增压器突然停止运转。其原因多为增压器轴承损坏、转子组烧坏,外界物将涡轮、泵轮叶片打坏而卡死等。
(2)增压器涡轮或泵轮端“排油”。当增压器转子轴磨损严重,转子轴密封环失去作用,或操作不当造成润滑条件恶劣致使密封环磨损、拉伤而失效时,涡轮端或泵轮端会出现“排油”故障。涡轮端“排油”,会使排气管、消声器产生大量油污和积炭,增大排气阻力,降低增压器的转速,使发动机动力下降;泵轮端“排油”,会使发动机进气管道存有大量机油,机油消耗加大,进气阻力增大,发动机动力便下降。
(3)增压器振动剧烈且有噪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转子轴严重磨损,使轴承间隙加大产生振动,涡轮与泵轮损坏或沾有油泥使转子动平衡被破坏而产生噪声和振动。若噪声明显表现出是金属摩擦,则是泵轮或涡轮叶片与壳体碰擦。
(4)增压器气喘。因进气系统堵塞,如空气滤清器堵塞、进气道油灰沉积等原因,造成发动机增压压力下降且产生较大波动,在增压器泵轮端发出如气喘的异响,伴随发动机工作不稳,动力下降,排气管冒黑烟。
(5)增压器增压力下降。进气管道堵塞、轴承与轴磨损、涡轮或泵轮叶片变形或损坏、与壳体摩擦等均会造成增压压力下降。
5.2故障检修
(1)外观检查观察涡轮与泵轮以外排、进气联接法兰和接头有无裂纹、漏气等现象,特别要观察增压器“排油”现象是否严重。这点在压气机至进气管之间的橡胶管接头上最为明显。若该接头处仅表现为轻微地渗油,仍属正常现象。若此地漏油严重,表明增压器已不能再使用。此外发动机停机后,用听诊器可以听到增压器转子依靠惯性转动的声音,声音若持续1min以上的时间,表明增压器性能良好。
(2)压气机泵轮部分检修拆卸压气机与进气管道的连接,观察压气机叶轮和泵壳的摩擦情况、漏油情况以及叶片的损坏情况。若发现叶轮与泵壳有摩擦,而泵壳摩擦部位附着物较坚固,表明泵轮内有损坏;如果发现是外来物损伤了泵轮,或者泵轮轴漏油现象严重,均应对增压器进行维修。
(3)旋转组件检修若检查涡轮与泵轮没有明显损坏,用手迅速转动增压器转子,应该旋转自如,无明显的研磨噪声和阻滞现象,否则表明轴已烧损。用千分尺检查转子轴轴向间隙以及涡轮端和泵轮端的径向间隙,其值不得超过标准范围。分解拆装旋转组件时,必须做好压气机叶轮、转子轴及锁紧螺母的相对位置记号。更换压气机叶轮要做动平衡试验。安装涡轮端和泵轮端两密封环时,开口互成180o,相对中间壳进油口成90o。压气机叶轮锁紧螺母要按规定扭矩拧紧。
(4)涡轮机涡轮部分检修从涡轮机出气口将排气管道拆除,检查涡轮叶片以及壳体摩擦情况、漏油情况和叶片损坏情况。若发现叶片与壳体有摩擦,而壳体上的附着物坚硬而牢固,可能是涡轮内有损坏,此时必须拆卸修理。若发现积油严重,则应观察该油是从排气系统带来的,还是从涡轮中心排出的,若积油来自轴心且较严重,表明涡轮轴的密封环失效,应对增压器拆检维修。若积油来自排气系统,而叶轮上积油较多,就将涡轮拆卸清洗
六、涡轮增压维修实例
故障:发动机机油消耗高
车型:赛威 2.0T
故障现象:客户反应说该车烧机油,拔出油尺一看已经到最底刻度线了,由于该车已经行驶了不到4000公里了,可以经行首次保养了,于是建议客户首保后行驶1000公里再到我站检查。行驶1000公里后到我站检查发现确实少了近350毫升机油。
检查分析:根据该车的具体结构分析,导致发动机机油消耗高的原因有5个:①气门油封漏油。②活塞与气缸筒密封不严。③曲轴箱强制通风PCV阀故障。④涡轮增压器油封漏油。⑤发动机油底壳衬垫、油封等处泄漏。

图1所示:涡轮增压器未漏油
该车行驶里程很短,基本全新,外观没有漏油现象,说明所减少的机油是进入气缸内消耗的。经检查排气管无明显蓝烟冒出的现象,然后拆开涡轮增压中冷器的连接管,发现中冷器内壁很干净,根据以往经验,如果涡轮增压器(图1)油封漏油,在中冷器内会积存大量机油,所以该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油封没有损坏。说明消耗机油的大部分在发动机内被加热而变成了积炭,进而怀疑气门油封泄漏。经拆下4只喷油器用内窥镜观察进气门,发现1缸进气门的背面有很多积炭,由此判断是1缸进气门油封损坏。
故障排除:由于该车行驶里程很短,不大可能存在其它损坏,我们决定只更换16只气门油封,并采用了不拆气缸盖换气门油封的方法。于是拆下气门室罩和1-4缸火花塞,将曲轴转动到第1缸压缩行程上止点,拆下进排气凸轮轴,向第1缸内充入压缩空气,更换了第1缸进排气门油封,其它3缸依此类推。更换了全部进排气门油封后,再将车辆交付用户并电话跟踪回访,用户反映该车在2次换机油保养之间未缺机油。
七、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涡轮增压器故障,现象,探索和研究了增压器的结构原因,通过增压器的结构原理及一些日常维护,正确认识增压器故障原因、解决办法,维修方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维护汽车涡轮增压器,尽量避免增压器的故障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未来,随着汽车对动力性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涡轮增压的使用也会越来月频繁,不仅是在货车领域,在小汽车领域的的发展也将成为主流,而正确认识和使用涡轮增压器也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象英语与开车一样被我们所接受。

八、致谢
衷心感谢宁波交通技工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老师专家能够对本人精心指导,使本人对汽车维修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此表示诚恳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写作能力不强,如果有不够全面和深入的问题,请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2011凯迪拉克SLS 2.0T维修手册》
《汽车维修与保养》2007年第一期 主编:黄为
《汽车维修技师》2003年3月第一版 主编:丁鸣朝

『肆』 极品飞车10的马自达RX-7怎么改装最好

马自达RX-7是改装车,所以加速和极速不是很好,改装时就要注重于这两点。我会上传一张经我ps过的图给于参考。
1)引擎的改装:改装扭力-注重于加速。改装马力注重于极速
2)变速器的改装:改装加速-起步的时候快,但5-6档时速度会开始慢。改装极速-起步的时候慢,但5-6档时速度会开始快点.
3)悬吊:我个人认为平衡就好
4)氮氧增压装置:改装速率-有更大加速度,但持续时间会下降,改装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会上升,加速度会下降
5)轮胎:我个人认为喜欢甩尾能力。
6)煞车:我个人认为平衡就好
7)涡轮增压装置:低RPM转速-注重于加速,高RPM-转速-注重于极速
注:RPM增压装置有两种一种是涡轮增压装置,一种是机械增压装置
外观零件:在图里有显示
注:我用Photoshop合在一起变成一张图,因为很多图一定要把他放大看

『伍』 涡轮增压为什么会出现加速延时现象机械增压又是怎样的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也有其必须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轮和涡轮由一根轴相连,也就是转子,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泵轮带动涡轮旋转,涡轮转动后给进气系统增压。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而且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机械增压有助于低转速时的扭力输出,但是高转速时功率输出有限;而废气涡轮增压在高转速时拥有强大的功率输出,但低转速时则力不从心。发动机的设计师们于是就设想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在一起,来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汽油机上采用双增压系统(复合增压系统)的车型还比较少,大众的1.4 TSI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兼顾了低速扭力输出和高速功率输出。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在1 500rpm时,两个增压器同时提供增压压力。随着转速的提高,涡轮增压器能使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与此同时,机械增压器的增压压力逐渐降低。机械增压通过电磁离合器控制,它与水泵集合在一起。在转速超过3500rpm时,由涡轮增压器提供所有的增压压力,此时机械增压器在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下完全与发动机分离,防止消耗发动机功率)采用了了这一系统。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编辑本段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各个使用涡轮增压的厂家都在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诧异的。譬如说我们买了1.8T的涡轮增压汽车,在实际的行驶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只要度过了那段等待期,1.8T的动力同样会窜上来,因此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感觉的话,涡轮增压引擎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类的,涡轮增压才显得特别有用。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2000-3000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就拿宝来的1.8T来说,6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涡轮了,虽然次数不算多,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

机械增压:
针对自然进气(NA)引擎在高转速区域会出现进气效率低落的问题,从最基本的关键点着手,也就是想办法提升进气歧管内的空气压力,以克服气门干涉阻力,虽然进气歧管、气门、凸轮轴的尺寸不变,但由于进气压力增加的结果,让每次气门开启时间内能挤入燃烧室的空气增加了,因此喷油量也能相对增加,让引擎的工作能量比增压之前更为强大,这就是增压(Charge)的基本原理。
现今运用在汽车的增压系统有两大主流
机械增压(Super Charge)、涡轮增压(Turbo Charge)
本文将机械增压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机械增压器(Super Charge)之构造
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引擎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引擎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整体结构相当简单,工作温度界于70℃-100℃,不同于涡轮增压器靠引擎排放的废气驱动,必须接触400℃-900℃的高温废气,因此机械增压系统对于冷却系统、润滑油脂的要求与NA自然进气引擎相同,机件保养程序大同小异。
机械增压器(Super Charge)之特性
由于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驱动的特性,因此增压器内部叶片转速与引擎转速是完全同步的,基础特性为:
引擎rpm X(R1/R2)= 增压器叶片之rpm
R1 引擎皮带盘之半径
R2 机械增压器皮带盘之半径
由于各类引擎的皮带盘尺寸差异不大,同时受限于引擎安装空间,因此机械增压器的工作转速远低于30,000rpm,与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100,000rpm以上超高转域的情形相去甚远,同时机械增压器转速是完全连动于引擎转速,两者呈现平起平坐的现象,形成一组稳定之等差数线,而且增压器与引擎之间会互相影响,当一方运转受阻的时候,必定会藉由皮带传输而影响另一方的运作,这就是机械增压器的特性。
由于制造成本的限制,市售车辆的引擎最高转速多半维持在7500rpm以下,理想的机械增压器应该在1000rpm-7500rpm的引擎工作区域之内,产生一足够且稳定之增压值,让引擎输出提升20-40%,因此机械增压器必须在低转速就产生增压效应,通常引擎一脱离怠速区域,在1000rpm-1300rpm即能带动机械增压器产生增压效果,并延续至引擎最高转速,因此整体增压曲线是呈现一缓步上升之平滑曲线,经由供油程序与泄压阀的调整,即可达成“高原型”引擎输出功率曲线的目标。
不过看似完美无缺的机械增压系统,却有一个小问题存在,由于机械增压器的动力来源完全依靠引擎带动,而引擎的负担越轻,转速提升就越快,这就是为什么比赛用房车都事先拆除冷气压缩机的原因,若是方程式(formula)赛车,甚至连激活马达、机油帮浦都改成外部连接,以减少对引擎造成的负担,因此增压器本身的运转阻力必须越小越好,才不会拖累引擎的工作效率。
然而增压器产生的能量(增压值)与阻力成正比关系,如果一味追求增压值,虽然引擎输出的能量大增,但是相对的增压器内部叶片受风阻力也会升高,当阻力达到某一界限时,增压器本身的阻力会让引擎承受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引擎转速的提升,因此设计师必须在增压值与引擎负担之间取得妥协,以避免高增压系统带来的负面效应。
目前欧洲生产的机械增压系统多半采取0.3-0.5kg/c㎡的低增压,着重在于低转速扭力输出与中高转速“高原型”马力输出,而台湾“特嘉”研发的新式低阻抗增压器可以产生0.6-0.9kg/c㎡的中度增压值,动力提升的幅度更为显著,虽然机械增压系统在现阶段仍然无法突破1.0kg/c㎡的高增压范围,而涡轮增压早已突破2.0kg/c㎡的超增压境界,单就效率而言,涡轮增压系统可以用“倍数”来提升引擎输出,但是两者在结构上无法相提并论。
高增压涡轮增压系统必须让引擎承受由负压转变为正压的剧烈变化与高压,因此引擎内部机件的材质与加工精密度要求很高,对于冷却、润滑系统的要求也远较一般引擎来得高,保养间隔短、手续繁杂、工作寿命短..等等都是高增压值涡轮引擎的缺点。
在引擎机件维持原有形式,不用额外制造高单价精密机件的情形下,机械增压系统可以让引擎动力输出增进20-40%,又不至于造成维修体系的负担,因此各大车厂在近年都有开发机械增压引擎的计划,例如:BENZ、Jaugar、Aston Martin..等等欧洲高级车厂都采用机械增压系统来延长现有引擎的生产寿命,并达成环保、省油、高效率的目标,以大幅节省新引擎的开发费用。
机械增压的种类
机械增压共分为3类
离心式机械增压(Centrifugal Superchargers):这种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很像,只不过它不是用发动机的废气驱动,而是用发动机的皮带带动。它和涡轮增压增压原理相同,吸入空气靠离心力把空气加压,以达到压缩空气的目的。
基本式机械增压(Roots Superchargers):你经常能在60到70年代的肌肉车上看到看到这东西,它从发动机盖上的突非常明显,正如图中这辆野马跑车一样。这种机械增压将空气吸入增压器内部,有两个螺旋状叶片将空气压缩,之后送到进气歧管里。这种机械增压能提供强大的扭矩输出。它在加速比赛和街道竞赛中十分流行。
螺旋式增压器(Screw Superchargers):这个形式的增压器是基本型的派生出来的,而且也长得很像,但它们的吸气压缩方式却截然不同。当空气被吸入增压器时,被螺旋状叶片强压入进气歧管内。这种形式的增压器对于提升各个转速的马力都很有效 机械增压器(Super Charge)之构造
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引擎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引擎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整体结构相当简单,工作温度界于70℃-100℃,不同于涡轮增压器靠引擎排放的废气驱动,必须接触400℃-900℃的高温废气,因此机械增压系统对于冷却系统、润滑油脂的要求与NA自然进气引擎相同,机件保养程序大同小异。
机械增压器(Super Charge)之特性
由于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驱动的特性,因此增压器内部叶片转速与引擎转速是完全同步的,基础特性为:
引擎rpm X(R1/R2)= 增压器叶片之rpm
R1 引擎皮带盘之半径
R2 机械增压器皮带盘之半径
由于各类引擎的皮带盘尺寸差异不大,同时受限于引擎安装空间,因此机械增压器的工作转速远低于30,000rpm,与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100,000rpm以上超高转域的情形相去甚远,同时机械增压器转速是完全连动于引擎转速,两者呈现平起平坐的现象,形成一组稳定之等差数线,而且增压器与引擎之间会互相影响,当一方运转受阻的时候,必定会藉由皮带传输而影响另一方的运作,这就是机械增压器的特性。
由于制造成本的限制,市售车辆的引擎最高转速多半维持在7500rpm以下,理想的机械增压器应该在1000rpm-7500rpm的引擎工作区域之内,产生一足够且稳定之增压值,让引擎输出提升20-40%,因此机械增压器必须在低转速就产生增压效应,通常引擎一脱离怠速区域,在1000rpm-1300rpm即能带动机械增压器产生增压效果,并延续至引擎最高转速,因此整体增压曲线是呈现一缓步上升之平滑曲线,经由供油程序与泄压阀的调整,即可达成“高原型”引擎输出功率曲线的目标。
不过看似完美无缺的机械增压系统,却有一个小问题存在,由于机械增压器的动力来源完全依靠引擎带动,而引擎的负担越轻,转速提升就越快,这就是为什么比赛用房车都事先拆除冷气压缩机的原因,若是方程式(formula)赛车,甚至连激活马达、机油帮浦都改成外部连接,以减少对引擎造成的负担,因此增压器本身的运转阻力必须越小越好,才不会拖累引擎的工作效率。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各个使用涡轮增压的厂家都在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差异的。譬如说我们买了1.8T的涡轮增压汽车,在实际的行驶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只要度过了那段等待期,1.8T的动力同样会窜上来,因此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感觉的话,涡轮增压引擎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类的,涡轮增压才显得特别有用。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2000-3000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就拿宝来的1.8T来说,6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涡轮了,虽然次数不算多,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它再怎么先进还是一套机械装置,由于它工作的环境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增压器的转速也非常高,因此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主要我们要遵循以下的方法:
1、汽车发动机启动之后,不能急踩加速踏板,应先怠速运转三分钟,这是为了使机油温度升高,流动性能变好,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然后才能提高发动机转速,起步行驶,这点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热车5分钟以上。
2、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不能立即熄火。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机油润滑会中断,涡轮增压器内部的热量也无法被机油带走,这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会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这样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转轴与轴套之间“咬死”而损坏轴承和轴。此外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此时排气歧管的温度很高,其热量就会被吸收到涡轮增压器壳体上,将停留在增压器内部的机油熬成积炭。当这种积炭越积越多时就会阻塞进油口,导致轴套缺油,加速涡轮转轴与轴套之间的磨损。因此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运转三分钟作用,使涡轮增压器转子转速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样不适宜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应该保持在10分钟之内。
3、选择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更合理,较高的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机械加工精度也更高,装配技术要求更严格。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就决定了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及更大的撞击、挤压和剪切力的工作条件。所以在选用涡轮增压轿车车用机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油必须抗磨性好,耐高温,建立润滑油膜块,油膜强度高和稳定性好。而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机油除了最好使用原厂规定机油外还可以选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等高品质润滑油。
4、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因为涡轮增压器的转轴与轴套之间配合间隙很小,如果机油润滑能力下降,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
5、需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
6、需要经常检查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是否密封。因为如果密封环没有密封住,那么废气会通过密封环进入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机油变脏,并使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此外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也会通过密封环从排气管排出或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造成机油的过度消耗产生“烧机油”的情况。
7、涡轮增压器要经常检查有没有异响或者不寻常的震动,润滑油管和接头有没有渗漏。
8、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精密度很高,维修及安装时的工作环境要求很严格,因此当增压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到指定的维修站进行维修,而不是到普通的修理店。机械增压——系统装置在发动机上,由发动机曲轴带动旋转,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送到进气岐管里。机械增压系统的转子速度与发动机转速是相对应的,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更为流畅;但是由于该系统高速效果不好,会导致增压效率不高。

废气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带动同轴的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的特点——利用发动机排出废气的能量推动增压器转动达到增压目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增加效率高于机械增压;但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加大油门后一般需要等片刻,稍后发动机会有明显的动力爆发。 机械增压,主要是面对大排量发动机,该发动机有足够大的扭力能带动机械增压器,同样需要发动机的主要出力段在低于4500RPM的低速段,大家都知道高转速下机械增压器会变成发动机的负载,而导致增压带来的功率增长还不如增压器耗费的功率,那就入不敷出了。但是由于机械增压能在发动机启动时当推动凸轮轴转动的时候同时启动,因为机械增压器是由钢皮带直接链接到发动机上的,所以不会有涡轮增压的迟滞现象。

机械增压如其名,就是机械传动式强化进气压缩系统。

涡轮增压,主要面对小排量发动机,要求发动机传动部分(多半指凸轮轴部分)能够应付高速转动所带来的高温,因为涡轮的出力段是在4500RPM之后,这个数字是通常数值,也就是说当发动机的转速越快则增压效果越好,因为涡轮是靠废气推动,而转速越快则做功越快然后废气排出的频率和压力都更大。涡轮的劣势有两个,一个是低转速下涡轮优势不明显,第二就是涡轮迟滞(这里就不做旁述了)。

『陆』 发动机进气增压技术有哪些

1、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器又叫废气涡轮增压,主要结构是由泵轮和涡轮组成,其一端为废气驱动端,另一端为进气增压端。泵轮和涡轮之间由一条刚性轴连接,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旋转,泵轮带动涡轮转动,涡轮旋转之后,达到给进气增压的目的,增压器安装在排气一侧,每分钟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转,由于涡轮增压器转速和温度极高,所以中间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润滑,和专门的冷却系统冷却。进气位置有增压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值,反馈给发动机ECU,当ECU检测到压力值达到上限,就会控制电磁阀打开废气旁通阀,控制进气压力。

优点:

(1) 增加发动机功率,增加提速性能。

(2) 提高了燃油经济型。

(3) 补偿高原空气稀薄燃烧不充分现象。

(4) 改善发动机排放。

缺点:

(1) 响应有滞后性。

(2) 低转速扭矩略低。

(3) 热负荷严重。

(4) 后期需要维护。

2、机械增压

机械增压是最早应用到汽车上的增压方式。与废气涡轮增压不同的是它的驱动力来自于曲轴,一般是连接曲轴的皮带轮带动叶轮旋转压缩空气。由于驱动进气方式不同,机械增压有:叶片式(Vane)(也称为涡流式)、双螺旋式,鲁兹(Roots)(双叶式,三叶式)、温克尔(Wankle) 等型式。

▌ 叶片式机械增压

叶片式机械增压器的增压效率是机械增压器中最高的,同时增压后空气的温度一般也较高,常常需要加装中间冷却器以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与其他几款机械增压器一样,工作时,它也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轰鸣声,如有需要也应加装降噪装置。由于这款机械增压器与涡轮增压器高度相似,不少人会以为这是一款涡轮增压器。但从压缩机的驱动方式上讲,它是不折不扣的机械增压器。

▌ 双螺旋式机械增压

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和鲁兹氏机械增压器十分相似,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通过两根类似于一组涡轮传动的啮合凸缘转子吸入空气,增压器中的空气也是通过转子凸缘集中起来吸入的。和鲁兹增压器不同的是,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会不间断的压缩转子壳体内的空气,而不会像鲁兹增压器间歇式的吸入空气。其原因在于这些转子具有一定锥度,这意味着随着空气从增压器进气口流向排气口,气道会变小。随着气道的收缩,空气便被压入到更小的空间,使得空气的压缩可以连续进行,这样既提高增压器的压缩效率,又使得增压器不需要造得十分庞大。

▌ 鲁兹式机械增压

鲁兹式机械增压器通常体积都比较大,安装在发动机的顶部。因为可以装在发动机盖的外面,所以它们在大马力的汽车中很受欢迎。不过,它却是效率最低的机械增压器,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它重量较大,增加了轿车的重量,另一方面则是只能间歇地吸入空气,并不能顺畅地连续吸入空气。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优点:

(1) 相比涡轮增压的突兀与迟滞,机械增压非常线性,而且响应快。

(2) 相比废气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结构紧凑,容易布置,后期维护方便。

缺点:

(1) 由于是发动机曲轴带动,因此会消耗发动机动力。

(2) 增压度有局限性,机械增压目前最高值在1.5bar左右,但是涡轮增压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它,超级增压大于3.5bar。

(3) 高转速提速性能比涡轮增压稍逊。

3、谐波增压

利用进气管内气流惯性产生的压力波,即“惯性气流波动效应”来提高充气效率。使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增大,称“谐波进气系统”。结构是通过改变进气歧管的长短或者容积,使得进气的压力波长短发生变化,称“谐波效应”。谐波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进气管的中部增设了进气控制阀和大容量进气室,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关闭与开启的时间间隔较长,此时进气控制阀关闭,使进气管内压力波的传递距离为进气门至空气滤清器的距离,这一距离较长,压力波反射回到进气门附近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进气控制阀开启,大容量空气进入气室,使进气管内压力波的传递距离缩短为进气门到进气室之间的距离,与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关闭与开启的时间间隔较短相适应,从而使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得到较好的进气增压效果。

『柒』 机械增压器是什么意思

机械增压器是将吸入的空气加压到超过正常气压的装置,机械增压器则由 发动机曲轴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带动的, 一台安装了机械增压器的基本发动机 向燃烧室注入更多的燃油将会产生更为强劲的燃烧爆发力

『捌』 雪铁龙爱丽舍油气两用行程中息火是为什么

方便的话,还是就近去4s店进行检查,安全第一!
1.先咨询下相关的售后服务人员了解下情况。
2.可以到大修理店检查一下具体的故障,找专业维修人员查看。
3.建议按维修手册来操作维护比较好。定期给车主做保养,5000公里换一次机油也行。有些车辆会有提示。
4.去相应的4S店的,或者是指定的大型专业的维修店进行服务,这样的话质量有保证,同时售后服务也会比较到位。

阅读全文

与第1415章机械增压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背篓暖气片下面的两个阀门的作用 浏览:476
换水总阀门怎么换 浏览:9
气体钢瓶阀门怎么分辨 浏览:567
智能洗车设备展销会哪里有 浏览:938
沈阳18k轴承怎么拆 浏览:6
轴承ta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765
雷诺实验的装置和实验现象 浏览:147
v法铸造用什么牌真空泵好 浏览:212
癞蛤蟆工具箱好用吗 浏览:378
机床nc开关是什么意思 浏览:993
超声波清洗机在无纺布厂有什么用 浏览:37
北京通州新华五金市场 浏览:822
某渗透实验装置及各点的 浏览:282
制冷8l10l什么意思 浏览:486
工程施工买的电动工具入什么科目 浏览:975
医院仪器治疗方法叫什么治疗 浏览:334
山西影像自动化设备哪里有 浏览:871
跟水流指示器在一起的阀门是什么 浏览:447
汽车仪表台避光垫什么材质高档 浏览:882
超声波意思是什么呢 浏览: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