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光
(2)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专澄清的石灰水
(3)二氧化碳(4)塑料袋应该绑属在植物茎的基部
㈢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
(1)甲装置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该装置放在温暖的专光下,照属射一段时间,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收集起来的气体有助燃作用,而氧气能够助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2)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或左方)移动.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1)氧气;
(2)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评分标准:写实验结果的不能给分,如“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少”)
(3)遮光;左(或左方);
(4)有机物;①合理密植;②间作套种.
㈣ 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2)乙装置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几个步骤,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此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
(3)丙装置是验证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澄清石灰水.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塑料袋应扎在茎的基部,将该装置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照;
(3)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4)塑料袋应扎在茎的基部.
㈤ 如图所示装置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甲乙两装置的水槽中分别放置的是清水和氢氧化钠溶
(1)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甲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存在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2)实验一开始要将两装置同时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然后,将两装置一同移到阳光下,光照几小时.摘下叶片,检测.
(3)碘遇淀粉变蓝色.可以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产生,从而验证叶片中是否发生光合作用.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检验前需要用酒精隔水加热的方法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甲装置的叶片呈蓝色,乙装置的叶片不呈蓝色,这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
(1)对照;
(2)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3)碘液;酒精;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㈥ 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生物的什么,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什么
(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所以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现象为: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
(2)在乙装置中,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丙装置所示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b与见光部分a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片的遮光部分由于缺少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故答案为:
(1)蒸腾作用(2)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光(4)氧气
㈦ 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第12小题~第15小题甲装置可以用米验证光合作用需要()A.氧气B.水C.二氧化
本题通过图示,考查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实验原理的理解.甲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故选:C
㈧ 认真观察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若此装置
()清水(2)氧气(3)呼吸作用 (4)将塑料袋扎紧在植物最下的叶片处。
㈨ 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的环境
(1)氧气有助燃的性质,甲装置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回燃,说明装置内的金鱼藻答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该装置必须放在有光的环境中才会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2)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乙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试管内盛有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 (3)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用一个盛有清水的与丙相同的装置做对照,可以形成一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用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存在的缺陷是: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不能排除花盆内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此应做如下改进:塑料袋应该绑在植物茎的基部. 故答案为:(1)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光 (2)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二氧化碳 (4)塑料袋应该绑在植物茎的基部
㈩ (201着赤峰模拟)下面三个实验装置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回答下面问题:(1)
(来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源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1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光合作用1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几个步骤,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1天竺葵1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1天竺葵1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1原料. (2)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1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1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特性),故选项D正确. (z)丁装置若验证植物1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塑料袋应扎在茎1基部,将该装置放置在阳光充足1环境中,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故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1)m (2)D (z)D
与甲装置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机械感
发布:2025-09-14 01:29:43
浏览:329
小米插件工具箱
发布:2025-09-14 00:26:12
浏览: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