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制备硫化氢的原理
原理:用非氧化性的强酸与弱酸盐(FeS)反应,可生成硫化氢(H2S溶于水即得弱酸氢硫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H₂SO₄(稀)=FeSO₄+H2₂↑。
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即可制得硫化氢气体。因硫化亚铁是不溶性固体,该反应不需加热,可以用类似于氢气制取时用的装置(如启普发生器)。如用硫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则因硫化钠易溶于水反应过于激烈而无法控制。因此不用。
(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H2S气体扩展阅读:
硫化氢的性质:
1、燃点:260℃,饱和蒸气压:2026.5kPa/25.5℃,溶解性:溶于水(溶解比例1:2.6)、乙醇、二硫化碳、甘油、汽油、煤油等。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
2、颜色与气味: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有一种特殊的臭鸡蛋味,嗅觉阈值:0.00041ppm,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损伤人的嗅觉。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用鼻子作为检测这种气体的手段是致命的。
3、相对密度:为1.189(15℃,0.10133MPa)。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如地坑、地下室里。如果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存在的地方,那么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硫化氢
2.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H2SO4)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H2S),同时生成硫酸亚铁
(1)做此实验必须选用的仪器有:广口瓶、单孔橡皮塞、集气瓶、导管、药匙.
故填:①④⑥⑦⑧.
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2)因为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硫化氢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集满硫化氢的集气瓶应盖好玻璃片并正放在实验台上.
故填:向上排空气;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硫化氢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正.
(3)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
故填:FeS+H2SO4═H2S↑+FeSO4.
3. 实验室制备硫化氢的实验装置解释
A:发生装置:H2SO4+FeS=FeSO4+H2S↑
B:检测H2S的酸碱性:遇酸变红色回
C:检测亚硫酸的氧答化性:2H2S+H2SO3=3H2O+3S↓
D:检测H2S的还原性:H2S + Cl2 = S↓ + 2HCl
E:H2S尾气吸收:
NaOH不足量:H2S + NaOH == NaHS + H2O
2.H2S不足量时:H2S + 2NaOH == Na2s + 2H2O
纯手工,求分.
4.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5.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E装置是错误的,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末端应该接版近权集气瓶底部.
故填:E.
(2)改进的方法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是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