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有哪些
电网中主要的安全自动装置种类和作用:
(1)低频、低压解列装置:地区功率不平衡且缺额较大时,应考虑在适当地点安装低频低压解列装置,以保证该地区与系统解列后,不因频率或电压崩溃造成全停事故,同时也能保证重要用户供电。
(2)振荡(失步)解列装置:经过稳定计算,在可能失去稳定的联络线上安装振荡解列装置,一旦稳定破坏,该装置自动跳开联络线,将失去稳定的系统与主系统解列,以平息振荡。
(3)切负荷装置:为了解决与系统联系薄弱地区的正常受电问题,在主要变电站安装切负荷装置,当受电地区与主系统失去联系时,该装置动作切除部分负荷,以保证该区域发供电的平衡,也可以保证当一回联络线掉闸时,其它联络线不过负荷。
(4)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安全自动装置之一,它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出现功率缺额使电网频率、电压急剧下降时,自动切除部分负荷,防止系统频率、电压崩溃,使系统恢复正常,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对重要用户的连续供电。
(5)大小电流联切装置:主要控制联络线正向反向过负荷而设置。
(6)切机装置:其作用是保证故障载流元件不严重过负荷;使解列后的电厂或局部地区电网频率不会过高,功率基本平衡,以防止锅炉灭火扩大事故;可提高稳定极限。
❷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应该满足哪些要求
根据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殊性,对电力系统运行有如下三点基本要求:
1. 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对用户供电的中断将会使生产停止,人民的生活秩序、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人身、设备的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当电力系统无法满足全部负荷的需要时,应有选择性的保证重要用户的供电。根据供电可靠性分类,电力负荷分为三级。
⑴ 一级负荷
对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设备损坏、破坏生产过程,使大量产品报废,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使市政生活发生混乱。
⑵ 二级负荷
对二级负荷停止供电,将造成大量减产,交通停顿,使城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等。
⑶ 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其他负荷,如工厂的附属车间、小城镇等。
2. 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包含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三个方面。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一般都以偏移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我国规定,用户供电电压的允许偏移量是额定值的+5%~-7%,额定频率是50Hz,允许的偏移量为±0.2~±0.5Hz。波形质量则以畸变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所谓畸变率(或正弦波形畸变率),是指各次谐波有效值平方和的方根值与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给定的允许畸变率常因供电电压等级而异,例如,以380、220V供电时为5%,以10kV供电时为4%,等等。所有这些质量指标,都必须采取一些 手段予以保证。 对于电压和频率质量的保证,我国电力行业早有要求,并将其作为考核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条件下,为保证电能质量,需要增加系统电源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合理调配用电、节约用电,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保证波形质量,就是指限制系统中电流、电压的谐波,关键在于限制各种环流装置、电热炉等非线性负荷向系统注入的谐波电流,或改进换流装置的设计、装设滤波器、限制不符合要求的非线性负荷等的接入等。
3. 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能的生产规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一次能源总消耗比重约为1/3,而且电能在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绝对值也相当可观。因此,降低每生产一度电所消耗的能源和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具有重要意义。煤耗率和线损率是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所谓煤耗率,是指煤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重,以g/kW.h为单位,而标准煤则是含热量为29.31MJ/kg的煤。所谓线损率或网损率,是指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与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的百分比。
为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应开展系统经济运行工作,使各发电厂所承担的负荷合理分配,在保证安全、优质供电的前提下,将单一电力系统联合组成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备用容量,可更合理地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减少系统中发电设备的总容量,可更合理地利用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发电厂,从而提高运行的经济型。同时,由于个别负荷在系统总负荷中所占比重的减小,其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也将减小。
❸ 石化企业电气设计时需要参考哪些标准规范
石化企业电气设计时需要参考哪些标准规范:
做石化的电气设计,有一本规版范一定要,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权防火规范》,里面有很多强制性规范。
其他就是一些基本的规范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涉及的规范太多了。
❹ 爆炸环境供电采用什么系统
大多数石化企业生产装置的单相供电系统基本上是基于TN-S系统,或者基于TN-C-S系统,电源进户后N线与PE线绝缘隔离,N线不再与“地”(0电势)有连接,户内实际上也成为TN-S系统。目前大家对在爆炸危险环境2区下,该系统在分断单相回路时,N线是否也要分断存在争议。我们知道,在工厂动力配电系统中,一般采用TN-C系统,正常运行时其三相是平衡的,N线是不带电的。然而这就很容易让人误解,认为TN-S系统中的N线等同于TN-C系统中的N线不会带电,即使带电也只是微电量,触及N线没有关系,不会对人造成危险。这是一种非常错误,也非常危险的想法,因为,在TN-C系统中,如果三相不均衡,N线也会带电。根据规范,为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防爆电器必须断电后才能解体检修,那么分断相线时是否也需要分断N线?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在TN-S系统中N线带有那些成分的电流。 第一种成分的电流是谐波电流。各种生产装置里一般都设有各种各样的直流电子设备和大量的荧光灯,他们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除了会造成电源污染外,还会给N线带来电流尤其是三次谐波电流。按理论分析发生的三次谐波电流会在N线上叠加,叠加后的电流是相当可观的,有时N线上的三次谐波电流甚至会大于相线电流。因此,一般在照明回路中采用四根芯线截面相等的电缆或电线供电。 第二种成分的电流是单相工作电流。N线上的这种电流和相线上的电流一样大。随着设备容量的变大,照度标准提高,单相工作电流也越来越大,这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种成分的电流是三相不平衡电流。这是大量存在的单相负荷供电系统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对于配电设计,要使三相负荷绝对平衡或几乎平衡是很困难的,即使能够做到,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含有大量单相负荷的供电系统中肯定会出现三相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则是时间函数,不断变化。因此N线上流过的三相不平衡电流是必须重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N-S系统供电就是针对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来制定的,否则就完全可以使用TN-C系统来供电。 由此可以肯定,上述三种成分电流混合后在N线上通过,其绝对值不会太小,另一方面N线上存在阻抗,导线越长阻抗越大,加上中间的一些连接点阻抗,N线上累积的阻抗不可忽视,尤其接近末端,阻抗更大,N线上的电流经过阻抗必然产生对地电压降,而且不同的N线上有不同的电压降,同一N线上的电压降随时间段变化,例如N线上某点流经的电流是250A,该点的阻抗只要0.2欧姆,就可以产生50V的电压降(安全电压36V,最大安全电压50V),因此TN-S系统在正常运行时N线带电,不仅可以产生电火花还有可能发生电击危险。 鉴于上述一些情况,IEC规定TN-S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在断开相线时,N线也必须断开,而且还规定在分断时,先分断相线,再分断N线;接通时,先接通N先,再接通相线,次序不可颠倒。 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在TN-S系统的单相回路中必须安装两极开关,在分断相线时,N线也必须分断,断开回路后检修时,可以防止人员触及N线时发生电击危险,也可以防止在碰触N线时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