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② 如图是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气用______
(1)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2)向下排空气法
(3)碱石灰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氨气逸出,污染环境
①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即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②应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③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水,使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但是不能用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因为它们均与氨气反应。
④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可以利用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即用“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也可以用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即“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产生白烟”。
⑤在收集氨气时氨气温度比空气温度高,收集的氨气的浓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堵住试管口。

(2)nh4no3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氨气的化学性质:
(1)跟水反应,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NH3·H2O
(2)跟酸反应,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3)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点燃==2N2+6H2O
(4)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5)与碳的反应,NH3+C=加热=HCN+H2(剧毒氰化氢)
(6)液氨的自偶电离为:,2NH3==(可逆)NH2+ NH4K=1.9×10^-30(223K)
(7)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一种形式是氨分子中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生成一系列氨的衍生物。另一种形式是氨以它的氨基或亚氨基取代其他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例如:
COCl2+4NH3==CO(NH2)2+2NH4Cl
HgCl2+2NH3==Hg(NH2)Cl+NH4Cl
这种反应与水解反应相类似,实际上是氨参与的复分解反应,故称为氨解反应。
③ 图是模拟工业制硝酸原理的实验装置.先用酒精灯对硬质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铬加热,然后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
(1)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氧气反应被氧化为NO,反应为4NH3+5O2
催化剂 | .
④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1)该小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
(1)①氨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是工业生产硝酸获得一氧化氮的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⑤ (1)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
(1)①硝酸铵溶于水热从而使得试管中的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版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侧玻权璃管中液面上升.故填:减小. ②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故填:吸收. ③由实验现象可知,左图是个对比的实验,因为在同样降温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因为降温而产生的液柱上升应该是一样的,既然原本活性炭的存在导致液面明显上升,就说明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填:降低. (2)Ⅰ.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里.故填:左; Ⅱ.当再滴入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表明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故填:滴入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 Ⅲ.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重新进行过滤,故填:重新过滤. Ⅳ.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漏斗、玻璃棒、干燥器等,故填:漏斗. Ⅴ.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为(c-b)g,故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 Ⅵ.如果沉淀不进行洗涤,则会使得实验结果偏大.故填:洗涤沉淀.
⑥ (1)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未加物质时两侧玻璃管中液面高度相同,将NH4
(1)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从而使得试管中的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减小; ②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吸收; ③由实验现象可知,左图是个对比实验,因为在同样降温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因为降温而产生的液柱上升应该是一样的,既然因为活性炭的存在导致液面明显上升,就说明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故答案为:降低; (2)a、根据铵盐遇碱性溶液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而取少量晶体加入浓烧碱溶液,加热,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氨气;而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故答案为: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依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①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热,晶体全部消失,说明该气体受热易分解,且无固体生成; ②取少量晶体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通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 ③取少量晶体加入浓烧碱溶液,加热,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 根据以上分析可推测该物质为NH4HCO3、【或(NH4)2CO3】; ①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②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铵或碳酸铵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NH4HCO3、【或(NH4)2CO3】; ①NH4HCO3 △ | .
⑦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4NH3 + 5O2= 4NO + 6H2O,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 Na2O2 (2)NH4NO3 (3) ①NaClO3 ②ab 解析(3)① 2NaClO3=加热=2NaCl + 3O2(^) ② 乙中有白烟(NH4NO3),关键是吸收水或氨气,a能吸收水分,b能吸收氨气又能防倒吸。
⑧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气唧是一种可用手挤压向体系
(1)①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给铜丝持续加热;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⑨ 用图11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 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
1、试管压强减小,玻璃管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水蒸气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原因: 1、试管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降低,因此液面才有可能上升。 2、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是因为当玻璃管液面上升时,说明试管内压强降低,密封容器中,气体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因为压强是降低的,因此判断其是温度降低。 3、活性炭试管在随温度降低时,压强更低,说明其在低温时吸附能力更强。
与nh4no3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