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颈漏斗;
(2)2KClO
3 
2KCl+3O
2 ↑, b;
(3) Zn+H
2 SO
4 =ZnSO
4 +H
2 ↑, BHD或CHD 或BHG或CHG ,
试管内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
(4) ③。
❼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CO 2 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氢氧化专钠属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二氧化碳不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后,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要验证二氧化碳肯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检验瓶内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盐,可用盐酸检验; 故答案为:(1)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依据:CO 2 能溶于水;设计实验:向滴加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说明二者肯定发生了反应. |
❽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根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版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权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二氧化碳不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后,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要验证二氧化碳肯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检验瓶内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盐,可用盐酸检验;
故答案为:(1)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依据:CO2能溶于水;设计实验:向滴加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说明二者肯定发生了反应.
❾ 化学老师让我们做化学小制作、小创造,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本人初三,急求一个,注:无化学器材
最简单的,往鸡蛋壳里放醋,会产生气泡。
原理:鸡蛋壳里面的成分碳酸钙,与醋里面的H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望采纳
❿ 下列仪器或装置用于实验室里CO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分析回答问题:(1)在实验室里利用CaCO3+2HCl═CaCl2+
(1)①设:要制取4.4gCO2,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4.4g
=
解之得:X=10g
故答案为:10;
②实验制专取二氧化碳气体属的主要仪器有:锥形瓶、长颈漏斗、导气管、集气瓶;还少导气管(由于用长颈漏斗,所以要选带有双孔橡皮塞的导气管)故答案为F;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沉积在集气瓶的底部,自下而上依次充满集气瓶,当瓶口有二氧化碳时,表示集气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2)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发生反应,会使塑料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向内凹陷(或变瘪);故答案为:塑料瓶向内凹陷(或变瘪);
(3)把二氧化碳气体倒入烧杯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