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3-02-10 23:46:32

① 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

(1)二氧化碳缓冲溶液可维持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因此液滴的移动方向取决于甲中氧气量的变化,由于光照强度由5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因此液滴不移动.
(2)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应图丙中不存在的箭头有ef.
(3)在图乙中,为了获得图乙中-50mL/h的数据,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新装置为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缓冲液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条件不变,测定呼吸作用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4)丁图中在1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2.5,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1,由于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5,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3.5倍.
(5)丙图中由同一个细胞产生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利用,从叶绿体到线粒体会穿过4层膜,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图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叶绿体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
故答案为:
(1)原始
(2)ef
(3)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缓冲液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条件不变 黑暗或遮光
(4)3.5
(5)4 叶绿体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

② 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

(1)分析步骤可抄知,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二氧化碳浓度).
(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片上浮时间缩短,说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3)由题意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0℃,若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圆叶片上浮的时间缩短,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下移动.
(4)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肉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导致水平下降.
故答案为:
(1)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
(2)逐渐增强
(3)下
(4)失水

③ 如图中,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

(1)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试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试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就是氧气的变化.
(2)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气,根据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释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可用一枚消毒的死叶片进行对照;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如果将试管中的C0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由于是密闭容器,并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并且氧气的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故答案为:
(1)氧气
(2)200160
(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4)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够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④ (2014江西模拟)如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装置甲中所用的

(I)由已知,f(0)=0,f′(x)=

(1?2λ)x?λx2
(1+x)2
,且f′(0)=0…3分
若λ<
1
2
,则当0<x<2(1-2λ)时,f′(x)>0,所以当0<x<2(1-2λ)时,f(x)>0,
若λ≥
1
2
,则当x>0时,f′(x)<0,所以当x>0时,f(x)<0
综上,λ的最小值为
1
2
…6分
( II)令λ=
1
2
,由(I)知,当x>0时,f(x)<0,即
x(2+x)
2+2x
>ln(1+x)
取x=
1
k
,则
2k+1
2k(k+1)
>ln(
k+1
k
)…9分
于是a2n-an+
1
4n
=
1
n+1
+
1
n+2
+…+
1
2n
+
1
4n

=
1
2(n+1)
+
1
2(n+1)
+
1
2(n+2)
+
1
2(n+2)
+
1
2(n+1)
+…+
1
4n
+
1
4n
+
1
4n

=
1
2n
+
1
2(n+1)
+
1
2(n+1)
+
1
2(n+2)
+
1
2(n+2)
+
1
2(n+3)
+…++
1
2(2n?1)
+
1
2(2n?1)
+
1
4n

=
2n?1

⑤ 图甲为光合作用的实验,乙为金鱼藻,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

(1)图丙中上面为叶绿体,下面为线粒体,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
(2)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装置中的试管刚好可以收集氧气,因此图甲中测定光合速率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的氧气释放量.
(3)金鱼藻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除了来自于线粒体,还来自于细胞外,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对应图丁曲线中的C点.
(4)图丁中A点光照强度为0,即在黑暗条件下测定的值.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H]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点后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因此此时限制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因此除光强度外,改变实验条件,B点右移,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 (5)表格中光照下吸收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在25℃条件下,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最大,最适宜生长.
在35°C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00+3.50=6.50mg/h.通过此表只能得出光合作用适宜温度的范围,不能得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故答案为:
(1)a类囊体薄膜
(2)单位时间内的氧气释放量
(3)C
(4)黑暗 c、e 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矿质元素供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5)25℃6.50 不能

⑥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

(1)甲装置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该装置放在温暖的专光下,照属射一段时间,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收集起来的气体有助燃作用,而氧气能够助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2)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或左方)移动.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1)氧气;
(2)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评分标准:写实验结果的不能给分,如“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少”)
(3)遮光;左(或左方);
(4)有机物;①合理密植;②间作套种.

⑦ 如图是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某项原料的实验装置图示,据图回答:(1)这项原料是______;对照组是______

(1)(2)从实验装置可以看出,甲装置把其中的一个叶片用玻璃罩隔离开来,通入通过浓NaOH的作用的气体,为了检验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否彻底,实验中特地增加了澄清石灰水的瓶子,来检测通往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通入的气体仍含有二氧化碳,如果没有变混浊,说明通往的气体不含有二氧化碳.因而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因此这项原料是二氧化碳,对照组是玻璃瓶外的叶片.
(3)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4)将瓶内的叶片脱色--漂洗--染色--冲洗后,观察叶片变蓝.出现该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瓶内的叶片原有的有机物没有运走耗尽.(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表达式为:

⑧ 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两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的培养皿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

(1)碘遇淀粉变蓝色.摘下甲装胃内的叶子,经脱色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颜色不变,证明没有淀粉生成.
(2)碘遇淀粉变蓝色.摘下乙装置内叶片,经脱色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呈蓝色,说明有淀粉产生.
(3)将两装置行放在暗处一昼夜的作用耗尽或运走植物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4)甲乙两装置的唯一不同点(实验变量)是NaOH溶液的有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5)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1)没有淀粉生成
(2)有淀粉产生
(3)耗尽或运走植物原有的有机物
(4)NaOH溶液的有无;吸收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

⑨ 1图甲为光合作用的实验,乙为黑藻,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

(x)光反应发生在a类囊体薄膜上.
(下)甲图7,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版数量表示光合作用释权放氧气量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的差值,即净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因变量.
(3)丙图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应丁图B点以后.
(中)曲线图7表示的光合作用是净光合作用,总的光合作用等于净光合加上呼吸作用消耗量,所以产生的氧气的量是a+bμmol/m?s.
(2)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下2℃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是最强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所以该植物的最适宜温度是下2℃,在32℃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00+3.20=6.2mg/h.
故答案为:
(x)a 类囊体
(下)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量
(3)B点以后
(中)a+b
(2)下2℃6.2mg/h

⑩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

(2)不放植物,其他和甲组相同。解释:避免无关变量影响,主要是装置气密性,所以操作为“不放植物,其他和甲组相同”。
(5)A点光照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所以要用NaHCO3溶液换为NaOH溶液,测细胞呼吸强度。A产能量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没有叶绿体,光强为0,不进行光合作用。

与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条检测线的设备需要多少钱 浏览:62
暖气片回水阀门是什么阀 浏览:647
仪表盘控制柜怎么接线 浏览:608
制动传动装置的布置形式 浏览:519
生化仪器试剂过期怎么改 浏览:315
广东精艺发五金制品厂 浏览:646
神经网络数据训练工具箱 浏览:756
领界仪表显示模式怎么设置 浏览:530
东莞市有哪些日资五金制品厂 浏览:895
管道泵一般用什么阀门 浏览:790
阀门DN150A是什么意思 浏览:974
超声波液位计sl什么意思 浏览:830
机械三位开关怎么接线图 浏览:935
彩镀设备一般多少钱 浏览:522
调制冷水面主坯主要用什么手法 浏览:656
家用暖气阀门开关进户阀 浏览:754
机械设计工作室怎么开 浏览:281
自动化高度检测装置 浏览:11
怎么建造机械车迷你 浏览:649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装置改装 浏览:75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