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沿程损失试验中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空气排净,怎样才能迅速排尽
管路系统排气:打开出口调节阀,让水流动片刻,将管路中的大部分空气排出。然后将出口阀门关闭,打开管路出口端上方的排气阀,使管路中的残留空气排出。
引压管和压差计排气:依次打开并迅速关闭压差计上方的排气阀,反复操作几次,将引压管和压差计的空气排出。
当电子测压设备显示的压差在0附近波动时,证明气体已排净!
不同设备可能不同,此种方法仅供参考!再见....
㈡ 求大神。利用三根测压管设计一实验装置,测定有压管道中的一个阀门的局部水头损失的大小。
如图,
1.将一根测压计固定于①处,取第二根放置于②处,测量压差。记录
2.将①压差计移动到④处,确定另一测压计位置③使俩着之间压差相等。
3.公式求解。
㈢ 如图所示为电磁学中重要的实验装置图:(1)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是______图所示的实验装
(1)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也就是电动机原理实验,即是B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2)研究电流的磁效应的是奥斯特实验,即是A图所示的实验装;
(3)由于电磁感应现象中能产生电流,故该装置不需要电源,故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C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4)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B实验装置;
故答案为:(1)B;(2)A;(3)C;(4)B.
㈣ 液压与气压传动沿程损失,如图两个公式是怎么回事啊,求解释,也不知道怎样转化的
第一个是沿程水头损失:在固体边界平直的水道中,单位重量的液体自一断面流至另一断面所损失的机械能就叫做该两断面之间的水头损失,这种水头损失是沿程都有,并且随沿程长度而增加的,所以叫做沿程水头损失,常用hf表示。
第二个是沿程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又称压力降、压损,是表示装置消耗能量大小的技术经济指标,以装置进出口处流体的全压差表示,实质上反映了流体经过除尘装置(或其他装置)所消耗的机械能,与通风机所耗功率成正比。沿程压力损失指液体在直管中流动时因液体具有的粘性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㈤ 雷诺实验的实验原理
1、液体在运动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液体流速较小时,惯性力较小,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使各流层的液体质点互不混杂,液流呈层流运动。当液体流速逐渐增大,质点惯性力也逐渐增大,粘滞力对质点的控制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各流层的液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液流呈紊流运动。这种从层流到紊流的运动状态,反应了液流内部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变化过程。
液体运动的层流和紊流两种型态,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雷诺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证实,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液流型态可用下列无量纲数来判断:
Re=Vd/ν
Re称为雷诺数。液流型态开始变化时的雷诺数叫做临界雷诺数。
在雷诺实验装置中,通过有色液体的质点运动,可以将两种流态的根本区别清晰地反映出来。在层流中,有色液体与水互不混掺,呈直线运动状态,在紊流中,有大小不等的涡体振荡于各流层之间,有色液体与水混掺。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设备图中,取1-1,1-2两断面,由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知:
因为管径不变V1=V2△h
所以,压差计两测压管水面高差△h即为1-1和1-2两断面间的沿程水头损失,用重量法或体积浊测出流量,并由实测的流量值求得断面平均流速,作为lghf和lgv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曲线上EC段和BD段均可用直线关系式表示,由斜截式方程得:
lghf=lgk+mlgvlghf=lgkvmhf=kvmm为直线的斜率
式中:
实验结果表明EC=1,θ=45°,说明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例关系,为层流区。BD段为紊流区,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1.75~2次方成比例,即m=1.75~2.0,其中AB段即为层流向紊流转变的过渡区,BC段为紊流向层流转变的过渡区,C点为紊流向层流转变的临界点,C点所对应流速为下临界流速,C点所对应的雷诺数为下监界雷诺数。A点为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点,A点所对应流速为上临界流速,A点所对应的雷诺数为上临界雷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