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转向器上的两根油管分别接到哪
分别接到左右动力钢。
② 液压制动传动系统的类型分为单回路和什么
液压制动传动系统的类型分为单回路和双回路。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单管路是利用一个制动主缸,通过一套相互连通的管路,控制全车制动器。
③ 液压制动传动机构由哪4部分组成
一般家庭轿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动总泵(也称为制动主缸)、制动液(也称为刹车油)、制动油管、ABS泵总成、制动分泵(也称为制动轮缸)和车轮制动器组成。
制动系统的制动管路布置有三种型式,轿车常用交叉布置式,这样当一条管路发生泄漏时,另一条管路仍起制动作用,并且制动力也较为均衡,可有效避免制动跑偏。
液压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动总泵、制动液、分泵和连接油管内充满制动液(也称为刹车油),他们组成一个封闭的压力传递系统。
当踩下制动踏板 时,推动总泵的活塞向前移,总泵内制动液的压力升高,通过油管进入各车轮的分泵,推动分泵的活塞外涨,实现脚踩制动的力向车轮制动器的传递,推动车轮制动 器实施制动。
当松开制动踏板时,总泵活塞在油压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分泵活塞和车轮制动动器回位,解除对车轮的制动。
④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类似于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它以专用油为介质,将驾驶员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踏板力放大后传递给车轮制动器,再将液压转化为制动蹄片开口的机械推力,使车轮制动器产生制动效果。它具有结构简单、制动滞后时间短、无摩擦部件、制动稳定性好、对各种车轮制动器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汽车。
液压传动装置的主要部件如下
1.制动主缸
主缸可以将制动踏板输入的机械力转化为液压。大部分制动缸由铸铁或合金制成,其中一些与储油室成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主缸,另一些相互分离,然后通过油管连接,这是一个分离的主缸。分体式总泵的储油室多采用透明塑料成型,部分配有防溅浮子或低液位报警灯开关。根据工作室的数量,主缸可以分为单室和双腔。单线液压制动传动装置采用单室主缸,现已淘汰。双腔制动总泵应用广泛。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双腔制动总泵。
1)结构组成
双腔制动总泵一般是串联的,如图17.5所示。主要由主缸、前活塞及回位弹簧、前活塞弹簧座、前活塞杯、限位螺栓、后活塞及杯等组成。主缸体中的工作面精度高、光滑。缸体上有进油孔和补偿孔,有两个活塞。后活塞9为主活塞,右端凹槽与推杆之间有一定间隙。前活塞6位于气缸中部,将主缸内腔分为前腔B和后腔A两个工作腔,两个工作腔分别与前后液压管路连接,前腔B产生的液压通过出油口11和管路与后轮制动器连接,后腔A产生的液压通过出油口10和管路与前轮制动器连接。
2)工作条件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主活塞9向左移动,直到杯8盖住补偿孔,后腔A内的液压上升,建立起一定的液压。一方面,机油通过后机油出口流入前制动管路,另一方面,机油推动前活塞6向左移动。在后腔A中的液压和弹簧的作用下,前活塞向左移动,前腔B中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油通过空腔内的出油口进入后制动管路,这样两条制动管路制动汽车车轮制动器。
当持续踩下制动踏板时,前腔B和后腔A中的液压会继续增大,从而加强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
当制动器松开时,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高压油从制动管路流回制动总泵。如果活塞复位过快,工作室的容积会迅速增加,油压会迅速下降。由于管路阻力的影响,制动管路中的油将无法充分回流到工作腔,从而在工作腔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这样储液腔内的油将通过进油口和活塞上的轴向孔将垫片和杯体推入工作腔内。当活塞完全复位时,补偿孔打开,制动管路中回流到工作室的多余油通过I补偿孔流回储液室。
如果连接到前室B的制动管路损坏漏油,踩下制动踏板时,只有后室A能积聚一定的液压,但前室B中没有液压,此时,在液压压差的作用下,前活塞6迅速被推向底部,直到接触到油缸的顶部。前活塞被推到底部后,后室A的液压可能会上升到制动所需的值。
如果连接到后室A的制动管路损坏漏油,当踩下制动踏板时,起初只有主活塞9向前移动,但前活塞6不能被推动,因此后室A中的液压无法建立。然而,当主活塞的顶部接触前活塞6时,推杆的力可以推动前活塞,从而可以在前室中建立液压。
可以看出,在双管路液压系统中,当任何一条管路损坏漏油时,另一条仍能工作,只是增加了所需的管路。
上海 桑塔纳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使用的制动总泵也是串联双腔制动总泵。主缸用两个螺母连接在真空助力器前面,主缸上有两个橡胶头与储液罐连接。制动液通过进油孔供应至前后工作室。主缸前后有两个对称的M10 X1 出油螺孔,相互成100度角,通过制动管路与四轮制动器的轮缸交叉布置连接。
当踏板松开时,活塞和推杆分别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于回程速度快,在制动管路中很容易生成 tru e空。因此,前活塞和后活塞的头部有三个l.4毫米的小孔,相互间隔120度,制动液可以通过小孔流回两个工作室,从而减少负压。
为了保证主缸活塞完全回位,推杆与制动主缸活塞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种间隙体现在制动踏板的行程上,称为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对制动效果和行车安全有很大影响。如果自由行程过大,制动踏板有效行程减小,制动过晚,导致制动不良或失效。如果自由行程过小或过小,刹车不能及时完全释放,造成刹车拖滞,加速刹车磨损,影响动力传递效率,增加汽车油耗。
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可以通过推杆的长度来调节。
2.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将来自主缸的液压转换成机械推力,以打开制动蹄。由于车轮制动器的结构不同,轮缸的数量和结构也不同,通常分为双活塞制动轮缸和单活塞制动轮缸。
1)双活塞制动轮缸
双活塞制动轮缸的结构如图17所示。6.缸体用螺栓固定在制动底板上。气缸里有两个塞子。具有相对切削刃的密封杯分别被弹簧压靠在两个活塞上,以保持杯之间的进油孔畅通。防护罩用于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气缸。2)单活塞制动轮缸
单活塞制动轮缸的结构如图17所示。7.顶块压在单活塞制动轮缸活塞外端凸台孔内的制动蹄上端。排气阀安装在缸体上方,用于排出气体。为了减小轴向尺寸,安装在活塞导向面上的橡胶圈用于密封液腔,进油间隙由活塞端面的凸台保持。
单活塞制动轮缸多用于单向助力平衡轮制动器,目前趋于淘汰。
单活塞制动轮缸的活塞直径大于主缸的直径,并且与前后轴上的实际负载分布成比例。这样,作用在前制动器和后轮轴制动器上的制动力应该是踏板力和制动踏板杠杆与活塞直径之比。3.制动管路
制动管路用于输送和承受一定压力的制动液。制动管路有两种:金属管和橡胶管。由于主缸和轮缸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除了金属管外,有些制动管有相对运动的截面,用高强度橡胶管连接。
4.制动液
要求制动液具有冰点低、高温老化低、流动性好的特点。制动液对普通金属和橡胶有腐蚀性,制动系统中所有与制动液接触的零件都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的制动性能,在修理和更换相关零件时,必须使用原装零件或认证零件。桑塔纳用的制动液是D0T4。 @2019
⑤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有哪些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有前置前区,前置后驱,中置后驱,后置后驱,全轮驱动。
⑥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是怎样的
一般制动系的工作原理可用一种简单的液压制动系示意图(图3-114)来说明。一个以内圆柱面为工作表面的金属制动鼓固定在车轮轮毂上,随车轮一同旋转。在固定不动的制动底板上,有两个支承销,支承着两个弧形制动蹄的下端。制动蹄的外圆面上又装有一般是非金属的摩擦片。制动底板上还装有液压制动轮缸,用油管与装在车架上的液压制动主缸相连通。主缸中的活塞可由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机构来操纵。
图3-122 驻车制动操纵结构
1.拉绳 2.拉绳导套 3.操纵杆 4.操纵杆导套 5.棘爪 6.操纵杆手柄
操纵杆上制有棘齿。当操纵杆被拉出到制动位置后,装在操纵杆导套上的棘爪即在卷簧作用下与棘齿条啮合,使操纵杆固定在制动位置,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欲解除制动,以便车辆起步,应先将手柄连同操纵杆顺时针转过一个角度,使棘齿条与棘爪脱离啮合,棘齿只压在操纵杆的光滑圆柱面上,然后再将操纵杆推入到原始位置。于是摇臂、制动杠杆、推杆、制动蹄都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制动器回到非制动状态。放开手柄后,操纵杆即在弹簧作用下转回原始位置,棘爪重又将操纵杆锁住。
⑦ 双回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有前后独立式和什么
双回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有前后独立式和制动踏板、双腔液压制动主缸。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由制动踏板、双腔液压制动主缸、前后车轮制动器及油管等组成,其布置形式有前后独立式与交叉式两种。前后独立式双回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双腔制动主缸独立控制两前轮和两后轮制动器,其中的一套回路损坏时,另一套仍能起作用。
⑧ 按制动传动机构回路的布置形式
按制动传动机构的布置形式,通常可分为单回路制动
系与双回路制动系两类。其中双回路制动系提高了汽车制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车轮制动器主要由旋转机构、固定机构、张开机构、调整机构等四部分组成。
5、液力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车轮制动器、踏板、油管等组成。
6、车轮制动器按其制动时两制动蹄对制动鼓径向力就是否平衡,可分
为非平衡式制动器、平衡式制动器与自增力式制动器。
7、浮钳型盘式车轮制动器主要由轮毂、制动盘、制动钳、制动块、活塞、液压工作缸、密封圈、油管等零件组成。
8、盘式车轮制动器活塞密封圈的作用就是: 密
封、制动解除后活塞回位与自动调整制动间隙。
9、双回路液力制动传动机构主要由双腔主缸、制动力调节器、管路等零件组成。
10、在采用增压伺服制动系统的汽车上,根据制动增压装置的力源不同,可分
为真空增压伺服制动系统与气压增压伺服制动系
统两种。
11、在真空增压伺服制动传动装置中加装了由真空单向
阀、真空罐、真空增压器与真空管
⑨ 传动系统有几种布置形式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有五种,分别是前置前驱,前置后驱,中置后驱,后置后驱,全轮驱动。以下是关于五种布置形式的详细介绍:1、前置前驱的汽车大部分发动机也是横置,这种汽车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车头部位,这样会影响汽车的操控。因为如果车头太重,汽车在快速过弯时会出现推头现象。2、中置发动机的汽车车身的前后配重比较平衡,如果车身的前后配重比较平衡,那汽车在快速过弯时既不会出现转向过度现象,也不会出现转向不足现象,这样有利于汽车的操控。3、后置发动机的汽车比较少,保时捷旗下的911系列车型是后置发动机,但是保时捷的工程师依然将911系列车型的前后配重设计的比较均衡。4、大部分豪华轿车会采用前置后驱,后驱可以承受更高的动力。5、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纵置,这样可以将动力总成向后移,从而达到平衡车身前后配重的目的。
⑩ 气压增压式液力制动传动装置有那些主要部件组成
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油气复合式) 一、目的 气压制动的长处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产生大的促动力。液压制动之长是滞后时间短,摩擦件少,性能稳定,非悬架支承件少,行驶平顺性好,适用多种高性能制动器,可用双轮缸,更合理的布置双管路系统。 为了兼取气压制动和液压制动两者的优点,不少重型汽车采用了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它和真空加力装置的原理一样,只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由于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较大,多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压力差,只能略等于大气压力。故加力气室小巧紧凑,安装位置不受限制,系统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这种制动传动装置,由于控制阀的安装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气压控制阀同时直接控制两个单腔的增压器或一个双腔的增压器(又称气顶油式)。 (2)间接控制式--利用一个单腔液压主缸,同时控制两个带有气压控制阀的增压器(又称油控气、气顶油式)。 三、间接控制式的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一)组成和构造特点 图20-67所示为双管路油控气、气顶油制动系统的组成。它由空气压缩机1、调压器2、贮气筒3、4组成加力气源。各管路分别装有2各自的空气增压器,用一个单腔液压主缸34控制。 图20-67 间接控制式的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1-空气压缩机;2-调压器;3、4-贮气筒,5、7-轮缸;6、9-空气增压器;8-制动主缸;10-气压表(二)空气增压器 1、空气增压器的组成 从图20-68看出:空气增压器是由加力气室17、辅助缸12和控制阀三部分组成。是气压和液压制动结构的变型体,故省略结构内容。 图20-68 间接控制的空气增压器简图 1-加力气室活塞;2-回位弹簧;3-控制阀活塞;4-放气螺钉;5-膜片芯管;6-空气滤清器;7-膜片;
8-排气阀;9-进气阀;10-放气螺钉;11-复合式单向阀;12-辅助缸;13-球阀;14-辅助缸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