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智能建筑中空调自控系统的要点浅谈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智能建筑中空调自控系统的要点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一、引言
空调自控系统是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自控设备是智能建筑物中重要的自控设备,而空调设备本身是建筑的耗能耗电大户,而且由于智能建筑中大量电子设备的应用使得智能建筑的空调负荷远远大于传统建筑物,变风量空调系统用改变送风量的方法,维持室温恒定,以适应不同的室内负荷,VAV系统(变风量空调)有突出的优点:节能潜力大,控制灵活,可避免冷冻水、冷凝水上顶棚的麻烦等;近几年特别是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使变风量空调设备具有智能能力,因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国内外特别是美国、日本、香港等地的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广泛的应用。
二、空调自控功能介绍
智能建筑空调自控主要包括建筑物内的空调机组控制、新风机组控制、变风量末端(VAV)控制等。它们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下,使建筑物内的温、湿度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求取得最低的运行成本和最高的经济效益:
2.1、空调机组控制空调机组系统包括新/回风阀门驱动器、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过滤网压差报警开关、防冻报警开关、恒速风机、电动调节阀、配电装置和空调机组控制等硬件,该系统包括新风、回风和送风三部分:
(1)机组启/停:机组可控制定时启/停,也可强制启/停;
(2)风机控制:风机随机组启/停而自动启/停,也可强制启/停或机旁手动启/停,运行时间和启/停次数累计,有风机故障报警输出网络变量;
(3)温度控制:夏季送冷风,冬季送热风,过渡季节送新风以节能,根据回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控制电动水阀,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使回风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冷/热水阀门的强制开度控制和机旁手动开度控制(0~100%);
(4)湿度控制:在冬季模式下才进行湿度的控制。当回风湿度下降到下限时,控制加湿阀开启,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当回风湿度上升到上限时,停止加湿阀的工作。可进行加湿阀的强制启/停控制和机旁手动启/停控制;
(5)新/回风阀门控制:在冬/夏季新风阀门开至最小开度,回风阀门开至最大开度;在过渡季调节新/回风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温度,亦可进行新/回风阀门的强制开度控制和机旁手动开度控制(0~100%);
(6)联锁控制:防冻报警开关和风机、水阀、新/回风阀门联锁控制;
(7)报警:过滤网堵塞报警、风机故障报警及防冻开关报警。
2.2、新风机组控制新风机组系统主要由新风阀门驱动器、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过滤网压差报警开关、防冻报警开关、电动调节阀、恒速风机、配电装置和新风机组控制等硬件组成,该系统包括新风、送风两部分:
(1)机组启/停:机组可控制定时启/停;
(2)风机控制:风机随机组启/停而自动启/停,也可强制启/停或机旁手动启/停,运行时间和启/停次数累计,有风机故障报警输出网络变量;
(3)温度控制:夏季送冷风,冬季送热风,过渡季节送新风以节能,根据送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控制电动水阀,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使送风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冷/热水阀门的强制开度控制和机旁手动开度控制(0~100%);
(4)湿度控制:在冬季模式下才进行湿度的控制,当回风湿度下降到下限时,控制加湿阀开启,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当回风湿度上升到上限时,停止加湿阀的工作,亦可进行加湿阀的强制启/停控制和机旁手动启/停控制;
(5)新风阀门控制:在机组运行时,新风阀门全开,可进行新风阀门的强制开/关控制和机旁手动开/关控制;
(6)联锁控制:防冻报警开关和风机、水阀、新风阀门联锁控制;
(7)报警:过滤网堵塞报警、风机故障报警和防冻开关报警。
2.3、变风量(VAV)末端控制功能
(1)风机控制:由手动开关控制风机的启/停,有风机状态的输出网络变量;
(2)温度控制:根据室内温度测量值,调节风阀的开度值勤,使室内温度保持恒定;
(3)湿度控制:根据室内湿度测量值,控制水阀的开/关,使室内湿度保持恒定。
三、VAV-TRAV空调系统
VAV空调系统的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VRV)用改变送风量的方法,维持室温恒定,以适应不同的室内负荷,关键需要实现变风量原理的末端送风装置,特别地有关末端装置以及整个VAV系统的自动控制设备,在最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不仅VAV末端装置,而且相应的控制系统,甚至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型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由于VAV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有关的DDC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美国学者提出了TRAV的新概念,TRAV(Terminal Regulated Air Volume,末端调节的变风量系统)和VAV一样,也是一种变风量系统,通过调节风量来创造舒适环境,但TRAV不采用VAV中的静压调节,而由末端装置直接控制送风机,TRAV基于末端装置实时的风量需求,采用先进的控制软件,实施对送风机的控制,在传统的VAV系统里,当负荷下降并导致流量减少时,末端风阀关小以节流,管道内静压保持不变;而在TRAV系统中,在相同的情况下,末端风阀保持打开,而管道静压降低,于是在相同的流量下,TRAV系统所要求的风机功率要低得多,TRAV是建筑在“集成控制”、和“动态控制”等概念的基础上的:(1)所谓“动态控制”,是指有预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控制,就房间的热状态来说,它不要求时时热平衡从而保持房间状态于某一“点”,而是充分考虑各种热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保持房间在某一个舒适范围;(2)所谓“集成控制”,是指:设定点的计算和控制决定被安排在控制级以上进行,控制器只是简单地用于保持当前的设定值,在高性能控制中不使用控制器的重新设定(controller resets)和串级控制器,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集中、统一地考虑与HVAC系统有关的各种因素,避免传统方法中各分立模块独立运行可能导致的相互冲突,而且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由冷源(热源)和建筑物本身的蓄热放热作用,因此,集成控制将使系统更稳定,而且更舒适、更节能。
四、总结
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概括地说,它是以建筑为平面,具有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三者的智能化集成系统,它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高效、方便的环境,空调自控系统是组成智能建筑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空调仪表走向智能化,功能大量增加,为变风量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从而为智能建筑提供高舒适低能耗的系统。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什么是在线风量筒,空调机组上用的,请高人指点,国内哪家比较好
1、在线风量筒是一体化的风量测量装置,用于净化空调系统的平衡调节,保证系统的风量及压差平衡。目前国内厂家有南京久诺科技,腾浪工程。
2、在线风量筒与远程测控功能及使用方法不同,使用区域也不同,主要功能是实现净化通风系统的平衡,满足工艺要求,控制系统风险。
3、你可以直接联络他们公司,技术问题问久诺科技。
❸ 锅炉中,进行风量标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吗
我不清楚你说的是那种标定。都和你说说
一种是
对于锅炉系统整体的风量流场做一个实验,例如:大锅炉、四角喷燃烧的炉膛冷态的动力场实验,目的是根据最佳的切圆提高燃烧的科学性,得出最佳风煤配比。
一种是
对于锅炉的风量测量系统进行比对性的标定,例如
投运前
对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目的是让风量测量装置更加精确,也使得后面的试验更具有好的效果。
❹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变风量控制系统技术措施建筑工程介绍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是对于工业企业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应结合其工程实际使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节能专篇重点介绍建筑电气工程的系统配置、设备选择、电气控制的节能措施。其中,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节能专篇对于变风量控制系统的技术措施有哪些怎样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变风量控制系统技术措施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采用变风量系统时,风机应优先采用变速控制方式,并对系统最小风量进行控制。风机变速控制的方法有:
1. 总风量控制法。根据所有变风量末端装置实时风量之和,控制风机转速,调节送风量,此方法较容易实现。
2.变静压控制法。尽可能使送风管道静压值处于最小状态。此方法对技术和软件要求较高,是最节能的方法,只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有技术保障时,方可采用。
3.定静压控制法。根据送风静压值控制风机转速。控制简单、运行稳定,节能效果不如前两种方法。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❺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本结构
(1)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是最基本的变风量末端装置。它通过改变空气流通截面积达到调节送风量的目的,它是一种节流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其他类型如风机动力型、双风道型等都是在节流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起来的。
节流型变风量末端装置根据室温偏差,接受室温控制器的指令,调节送人房间的一次风送风量。当系统中其他末端装置在进行风量调节导致风管内静压变化时,它应具有稳定风量的功能。末端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应对室内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① 节流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本结构
常用的节流型变风量末端装置主要由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室温传感器、电动调节风阀等部件组成。
箱体通常由0.7~1.0mm厚镀锌钢板制成,内贴经特殊处理过的离心玻璃棉或其他保温吸声材料。人口处设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变风量装置的风量。有些末端装置在一次风人口处设置均流板,使空气能比较均匀地流经风速传感器,保证装置的风量检测精度。风量调节风阀的轴伸到箱体侧壁外,与传动机构或执行器相连。电源电路、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设置在箱体外侧的控制箱内。
风速传感器一般由各末端厂家自行研发或委托控制设备生产商配套生产。风速传感器品种繁多,最常见是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超声波涡旋式风速传感器、螺旋桨风速传感器、热线热膜式风速传感器等。
控制器一般由自动控制设备供应商提供,并在变风量末端装置生产厂进行组装、调试、整定后,与变风量末端装置一起提供给用户。控制器由电源、变送器、逻辑控制电路等部件组成。变风量装置控制器必须配有与微电脑和控制系统相连的接口电路,便于与楼宇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并可在现场进行参数设置。
电动凋节风阀是末端装置对一次风送风量进行调节控制的关键部件。风阀流量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末端装置的控制效果。大多数生产厂采用单片蝶阀,也有的采用多叶对开风阀。多叶对开调节风阀的流量特性及风量调节性能通常优于前者。
② 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两种流派
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问世以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两种流振。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高速变风量末端装置,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低速变风量末端装置。两者都采用平板叶片风阀,不同的是所用的风速传感器。欧美的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均采用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而日本的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无一采用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
❻ 常用的BIM建模软件有哪些
BIM核心建模软件
1.Autodesk公司的Revit建筑、结构、机电系列。
2.Bentley建筑、结构和设备系列,Bentley产品在工厂设计(石油、化工、电力、医药等)和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市政、水利等)领域有无可争辩的优势;
3.ArchiCAD是最早的具有市场影响力的BIM核心建模软件,但在中国由于其专业配套的功能(仅限于建筑专业)与多专业一体的设计院体制不匹配,很难实现业务突破。
4.CATIA是全球最高端的机械设计制造软件,DigitalProject是在CATIA基础上开发的一个面向工程建设行业的应用软件,其本质还是CATIA。
BIM模型浏览软件
国内软件:e建筑、BIM看图大师、BIM浏览器;
国外软件:BIMx、NavisworksFreedom、Tekla BIMSight。
BIM结构分析软件
国内软件:PKPM;
国外软件:ETABS、STAAD、Robot。
BIM可视化软件
常用的可视化软件包括:3DS Max、Artlantis、AccuRender、Lightscape。
BIM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
常见的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有广联达BIM审核软件、鲁班、AutodeskNavisworks、Bentley Projectwise Navigator和Solibri Model Checker等。
BIM造价管理软件
国外:Innovaya和Solibri;
国内:鲁班软件与广联达软件。
BIM运营软件
ArchiBUS是最有市场影响的软件之一,而FacilityONE也能提供有关帮助。
BIM方案设计软件
目前主要的BIM方案软件有OnumaPlanning System和Affinity等。
❼ 风速风量测量装置的特点
1、 S型防堵塞结构设计确保在管道介质浓度大于50%的工况下,测速装置长期运行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2、 压力损失极小,大大降低风机电耗,节能效果明显。
3、 核心部件采用耐磨材质特殊制造,确保连续使用一个大修周期以上。
4、 准确稳定的信号输出,良好的线性及复现性。
5、 采用多点网格法测量大尺寸管道,等截面多点布置精确测量气体流速。
6、 直管段要求很低。 在1.5D的直管段的工况下,仍可保证线性与精度。
7、 差压信号大,与毕托管、阿牛巴等相比,可产生大于其2倍的差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