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动器操纵装置的要求是什么
例如,如果一辆前轮驱动的汽车两前轮都陷入沟中(这种情况在坏路上经常会遇到专),那汽车就无法将发动机的属动力通过车轮与地面的磨擦产生驱动力而继续前进。而假如这辆车的四个轮子都能产生驱动力的话,那么,还有两个没陷入沟中的车轮能正常工作,使汽车继续行驶。 分动器的功用就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并且进一步增大扭矩。分动器也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它单独固定在车架上,其输入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用万向传动装置连接,分动器的输出轴有若干根,分别经万向传动装置与各驱动桥相连。 大多数分动器由于要起到降速增矩的作用而比变速箱的负荷大,所以分动器中的常啮齿轮均为斜齿轮,轴承也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承。
分动器-原理
分动器各轴均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其轴承松紧度用相应的调整垫调整。
越野汽车在良好道路行驶时,为减小功率消耗及传动系机件和轮胎磨损,一搬要切断通前桥动力。在越野行驶时,若需低速档动力,则为了防止后桥和中桥超载,应使低速档动力由所有驱动桥分担。为此,对分动器操纵机构有如下要求:非先接上前桥不得挂上抵速档,非先退出低速档,不得摘下前桥。
『贰』 操纵装置设计时影响人体运动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各有何影响
操纵装置设计时影响人体运动准确性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1、操纵力与施力的人体部位。
2、施力方向和指向、体位姿势、施力位置。
3、对速度、频率、耐久性、准确性的要求等。
这些因素如果没有考虑周全,设计出来的产品轻则使用不便,重责会伤害操作人的安全。
『叁』 帮我翻译一下的
诺基亚特区信息
诺基亚n73 (类型支持rm 132 )
认证资料(特区)
这种移动装置会见指引的无线电波暴露。
你的移动设备是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它的设计原则不超过限额的无线电波暴露推荐的国际准则。这些准则是由独立的科学组织icnirp及包括安全边际,旨在确保保护所有的人,不分年龄和健康。
暴露标准的移动设备采用的测量单位称为特定吸收率或特别行政区。特区限制在icnirp指引,为2.0瓦/公斤( w /公斤) ,平均每十克组织。测试特区进行了使用标准的作业岗位本装置在其最高认证功率水平,在所有测试的频率波段。实际特区的水平运行装置,可以在下面的最高价值,因为该装置设计只使用所需功率达到网络。这一数额的变化,取决于多项因素,例如如何密切您与网路基地台。最高特区值下icnirp指引,使用该装置在耳旁0.92瓦特/公斤。
使用设备配件及周边可能产生不同的吸收率值。吸收率值可能会有所变动取决于国家的报告和测试要求及网络频段。额外特区下可提供资料的产品信息在www.nokia.com
『肆』 简述夹紧装置的设计原则
夹紧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确定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
准则有哪些
要求:工作不移动工作不变形工作不振动安全,省力,方便自动化,复杂化足生产纲领
『伍』 重要机械安全通用标准主要包括什么
下面是汇总的机械安全通用标准的国家标准部分。这些标准均现行有效。或有缺漏,欢迎补正。至于哪些属重要部分,请自酌定。
其中以前的一些强制性标准变更为推荐性标准,现仅存一涉及电的GB 5226.3标准仍为强制性标准。
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8196-2018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2019-07-01 实施)
GB 5226.3-2005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1部分:电压高于1000Va.c.或1500Vd.c.但不超过36kV的高压设备的技术条件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 16655-2008 机械安全 集成制造系统 基本要求
GB/T 16754-2008 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
GB/T 16755-2015 机械安全 安全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GB/T 16855.1-2008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GB/T 16855.1-2018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2019-07-01 实施)
GB/T 16855.2-2015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2部分:确认
GB/T 16856-2015 机械安全 风险评估 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
GB/T 18569.1-2001 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 第1部分:用于机械制造商的原则和规范
GB/T 18569.2-2001 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 第2部分:产生验证程序的方法学
GB/T 18831-2017 机械安全 与防护装置相关的联锁装置 设计和选择原则
GB/T 19670-2005 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GB/T 19671-2005 机械安全双手操纵装置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
GB/T 19876-2012 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GB/T 19891-2005 机械安全 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
GB/T 20850-2014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指南
GB/T 23819-2009 机械安全 火灾防治
GB/T 23819-2018 机械安全 防火与消防 (2019-07-01 实施)
GB/T 23820-2009 机械安全 偶然与产品接触的润滑剂 卫生要求
GB/T 23821-2009 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T 25749.1-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选择
GB/T 25749.2-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2部分:测量给定污染物排放率的示踪气体法
GB/T 25749.3-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3部分:测量给定污染物排放率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4-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
GB/T 25749.5-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5部分:测量不带导管出口的空气净化系统质量分离效率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6-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6部分:测量带导管出口的空气净化系统质量分离效率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7-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7部分:测量污染物浓度参数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8-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8部分:测量污染物浓度参数的室内法
GB/T 25749.9-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9部分:净化指数
GB/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
GB/T 26118.2-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2部分:辐射排放的测量程序
GB/T 26118.3-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3部分:通过衰减或屏蔽减小辐射
GB/T 28780-2012 机械安全 机器的整体照明
GB/T 30174-2013 机械安全 术语
GB/T 30175-2013 机械安全 应用GB/T 16855.1和GB 28526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指南
GB/T 30574-2014 机械安全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
GB/T 31254-2014 机械安全 固定式直梯的安全设计规范
GB/T 31255-2014 机械安全 工业楼梯、工作平台和通道的安全设计规范
GB/T 33579-2017 机械安全 危险能量控制方法 上锁/挂牌
GB/T 35076-2018 机械安全 生产设备安全通则
GB/T 35077-2018 机械安全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 安全要求
GB/T 35080-2018 机械安全 B类标准和C类标准与GB/T 15706的关系
GB/T 35081-2018 机械安全 GB/T 16855.1与GB/T 15706的关系
『陆』 船舶操纵系统的布置有哪些要求
操舵装置的基本要求如下。1、除非主操舵装置符合有关规定,否则每艘船舶均应设置一套主操舵装置和一套辅助操舵装置。2、主操舵装置和舵杆应(1)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最大营运前进航速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35度,转至另一舷的35度,并且于相同条件下自一舷的35度转至另一舷的30度所需的时间不超过28s。(2)为满足上款的要求,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120mm时,该操舵装置应为动力操作。(3)设计成船舶最大后退速度时不至损坏。3、辅助操舵装置(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以在可驾驶的航速下操纵船舶,并能在应急的情况下迅速投入工作。(2)应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7Kn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一舷的15度转至另一舷的15度,且所需的时间不超过60s。(3)为满足上款的要求,以及在任何情况下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230mm时,该操舵装置为动力操舵。4、人力操舵装置只有当其操作力在正常情况下不超过160N,且确保其结构不至对操舵手轮产生破坏性的反冲作用时,方可装船使用。5、主辅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布置应(1)当动力源发生故障失效后又恢复输送时能自动启动。(2)能从驾驶室控制使其投入工作。(3)任一台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动力源发生故障时,应在驾驶室发出视觉和听觉警报。6、非液压形式的操舵装置,应达到等效的标准。7、操舵装置应设有有效的舵角限位器。
『柒』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1 操纵变量必须是可控的.
2 选择操纵变量应该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3 操纵变量一般应比其他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加灵敏.
『捌』 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通用设计要求
4.1 结构设计要求
4.1.1 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用机床时,不应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由于机床的原因不能确保足够稳定时,应采取固定措施。
4.1.2 应通过将维护、润滑和调整点设置在危险区外面,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危险区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须位于危险区的,如急停装置或示教盒等,手动控制装置应配置于危险区区域之外。
4.1.4 可接触的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锐边、尖角和开口。不可消除的,低于1.8米的设备尖锐易磕碰部分要加软防护。
4.1.5 易坠落的部件要有防坠落保护装置。
4.1.6 作业环境导致容易滑倒的作业地点,地面或脚踏板应采取防滑倒措施。
4.1.7 脚踏操作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误操作。
4.1.8 机床的限位装置应尽量安装到无振动、不受影响的合适位置上,动作应可靠。
4.1.9 出现危害将造成不可承受影响的结构,应考虑设计双重保护。
4.1.10 运动中有可能松脱的零件、部件应设置防松装置。
4.2 控制设计要求
4.2.1 自动生产线、输送线等安全隐患不容易监控的设备,应采用安全继电器、安全PLC等专用安全器件进行安全防护设计。
4.2.2 除主电柜上主电源以外的区域电源必须使用钥匙电源开关锁,且带有挂牌后防止送电的连锁机构。
4.2.3 被保护装置触发功能引起停机后,机器的工作循环应该只有通过主控制柜启动方能再启动,而不应在危险消失后自动启动或在危险源附近就地启动。
4.2.4 所有具有相反动作不允许同时执行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动作。
4.2.5 不同的结构动作一旦同时发生,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
4.2.6 不同的结构动作必须遵循固定顺序,一旦紊乱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连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紊乱发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连锁、互锁控制点,应保留硬件触点连锁、互锁控制,而不应只使用软件实现。
4.2.8 出现过载、欠电压、欠电流、过压力、欠压力、过流量等情况,将导致设备或人身安全隐患的结构,应利用敏感元件进行检测,并在接近危害时进行工作保护。
4.2.9 保护系统动作时,应具备可以同步启动的声光报警装置,提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
4.2.10 安全保护电路引发的停止和报警应通过复位操作才能恢复。
4.2.11 220VAC电源的零线必须取自电力系统火线和中性线,或隔离变压器副边,不应利用有接零保护的机床外壳做零线。
4.2.12 设备停电、停气等能源供应中断时,应不发生任何可以预测的危险动作。如设备下沉、滑行、动作紊乱等,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性设计,防止危险发生。
4.2.13 恢复供电、供气等动能供应时时,设备不能产生自行起动等非操作才发生的动作。
4.3 其它
4.3.1 设备必须考虑可预见的误用、误操作造成的危险,并设计防护措施。
4.3.2 安全装置设计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和寿命不低于设备主结构的可靠性和寿命,以保证其在设备寿命周期内一直有效。
4.3.3 电气控制系统元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环境的要求,并按相关国家法规进行设计和制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飞溅的场所裸露电缆要求使用防飞溅、阻燃铜芯软电缆。
4.3.5所有用做临时电源的插座,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玖』 数字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是什么
电传操纵(FlyingByWire)系统:是将飞行员的操纵信号,经过变换器变成电信号,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自主式舵机的一种系统。它去掉了传统的飞机操纵系统中布满飞机内部的从操纵杆到舵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和液压管路。电传操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运动传感器、中央计算机、作动器和电源等。为保证飞行的可靠性,电传操纵系统都采用冗余度设计。:即四套独立的电传操纵系统,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一旦出现故障,有一套不工作,另外三套还可操纵飞机正常飞行。如果一套“乱来”,出现错误,另外三套可以把它纠正过来。四余度操纵系统的优点是它可以允许有“第二次故障”。但是该系统技术复杂,研制成本高,机务维修量大,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
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装置(FBW),这一FBW系统具备CCV操控能力,可使飞机在没有俯 仰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力的控制实现上升和下滑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动作。
『拾』 这是什么操纵装置
答案解析B、变速器操纵杆C、离合器操纵杆D、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正确答案:驻车制动器操纵杆俗称手刹,能使汽车本体固定在地面或某平面上而不出现相对移动的总成的操纵装置。
操纵装置是分配动力、调节钻机各工作机构的运动速度。改变工作机构的运动方向和形式的装置,机械传动式钻机的操纵机构一般与有关的部件设置在一起,而液开传动的操纵机构多集中
操纵装置的设计,最基本的原则是使操作者能在一个作业班次内,准确、舒适、方便地持续操纵而不产生早期疲劳,为此,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人体的体形、尺度、生理特点、运动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人的体力和能力的限度,才能使所设计的操纵装置达到较高的舒适性。
操纵装置的类型很多,按人体操作部位的不同,将手臂动作与手掌动作归结到同一类,可分为手控操纵装置和脚控操纵装置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