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b______.(2)实验室有多种制取
(1)a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b是铁架台,常用来固定、支持实验装置.
故填:试管;铁架台.
(2)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
⑵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填写仪器名称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X长颈漏斗;Y 圆底烧瓶;故填:长颈漏斗;圆底烧瓶;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将旋钮关闭,向X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液柱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故填:液柱高度不变; (3)B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故填:冷凝.
⑶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若能形成稳定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⑷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装置:(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
(1)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 故填: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 故填:AC或AE. (3)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不污染环境,最能体现“节能环保”理念. 故填:①. (4)如果装置漏气,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都能够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故填:装置漏气,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
⑸ 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不需要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A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回是液体,二氧化锰是答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故选Ⅱ作发生装置,故B正确; 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用Ⅴ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b进入氧气,将水从a导管排出,故D错误. 故选B. |
⑹ 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探究氨气性质.查阅资料得到氨气的一些
(1)熟石灰与抄氯化铵混合加热可以用于制备氨气,可知是加热反应,所以应选A作为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是熟石灰和氯化铵,反应条件是加热,可知反应方程式是:Ca(OH)2+2NH4Cl △ | .
⑺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1) 长颈漏斗;集气瓶 (2) B;C或E或C、E (3) A ;2KMnO 4 K 2 MnO 4 + MnO 2 + O 2 ↑ ;试管内没有放棉花,高锰酸钾粉末冲出导管进入水槽 (4) 防止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没有
⑻ 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为B。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不需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不可选用Ⅳ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D、用V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b通入氧气。
⑼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解:(来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①是自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时;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端导入;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可认为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用发生装置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烧的更旺 故答为:(1)长颈漏斗;(2)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气泡连续均匀时,a;(3)B,2H2O2 MnO2¯2H2O+O2↑.
⑽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你应该是初学者,所以有许多可能还不能理解,即使我说了,有些可能还有困惑,选择性的理解一些吧: 1、这个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一个比较粗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它的设计思路是:让红磷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完,当然前提是红磷必须过量(所以后面有一句:红磷剩余,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2,在这个实验中,红磷必须仅与氧气反应。因为如果红磷与其它物质也反应了,会干扰实验效果。如红磷与空气中其它成分反应了,那么减小的体积不仅是氧气,还有其它气体,那就无法测定氧气含量了。而在这里红磷就符合这个条件,它只与氧气反应。 另外,反应生成固体,因为固体与气体相比,它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而红磷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磷,正符合该实验的要求。 第3,红焰越来越小,这是由于瓶中氧气越来越少。这个你可以与另一实验相比:红磷在纯氧气中燃烧,现象主要剧烈的多。 第4,这个燃烧匙的材质问题。选铝不选铁,从性质来看铝比铁活泼,但事实上,铝表面本身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会防止它与氧气反应,而铁就不行,在温度高的时候会与氧气反应。虽然不影响实验效果,但这个器材就有可能被毁,这符合我们一般设计实验的要求。 第5,补上一句,由于气体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所以要比较氧气消耗前后体积变化,必须在相同温度下。红磷与氧气反应剧烈放热,会使气体胀膨,会影响实验效果。没看到你们教材上到底怎样设计的,但从我接触的实验来看,一般都用到了水,所以气体降温效果还是不错的
希望你能看懂我说的
与实验室有下图所示的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床代号是什么
发布:2025-09-14 09:21:48
浏览:341
电传动装置分类
发布:2025-09-14 08:19:17
浏览:73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