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石化最近上的EPT装置听说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不知在哪里投产
由中国石化和三井化学双方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SSME)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EPT装置正式投产。 该EPT装置具备年产7.5万吨EPT能力,采用茂金属催化剂技术,工艺先进。该装置的投产使SSME能够针对中国EPT市场需求,长期稳定地供应高质量、高性能的EPT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技术服务。
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公司规模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人民币28803.11亿元,比2012年增长3.4%,经营收益为人民币967.85亿元,比2012年减少1.9%。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661.32亿元,比2012年上升3.5%。每股基本净利润为人民币0.57元。
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13年,营业利润为人民币964.53亿元,比2012年增长9.7%;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671.79亿元,比2012年增长5.8%。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579元。
公司董事会建议,2013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元,加上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0.09元,全年股息每股人民币0.24元。近年来,公司股息分派率逐年增加,2013年股息分派率为42.1%(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年共分派现金股息279.8亿元。按全年平均股价计算,H股股息收益率达到4.82%。
勘探开发业务板块,2013年,通过加强五个重点区域的勘探开发,实现油气储产量稳定增长,全年油气当量产量为442.84百万桶,比2012年增长3.48%;其中原油产量332.54万桶,比2012年增长1.30%,天然气产量6,601.8亿立方英尺,比2012年增长10.4%。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548亿元。
炼油业务板块,2013年,加工原油2.32亿吨,比2012年增长4.81%;生产成品油1.40亿吨,比2012年增长5.59%。炼油业务产品销量增加,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86亿元。
化工业务板块,2013年,适时调整装置负荷和生产方案,将原料和产品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全年乙烯产量998万吨,比2012年增长5.58%,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5,823万吨,比2012年增长7.14%,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9亿元。
油品销售业务板块,针对成品油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加大高标号汽油和航煤销售力度,率先向市场提供优质成品油,2013年成品油总经销量1.80亿吨,其中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65亿吨,比2012年增长4.04%,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351亿元。
在科技开发领域,2013年申请国内外专利4,442件,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2388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各两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
在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与2012年相比,全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01%,工业取水量减少1.19%,外排废水COD量减少3.8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71%,危险化学品和“三废”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2013年,中国石化全年资本支出人民币1685.97亿元,其中:勘探和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887.82亿元,新建原油生产能力580万吨/年,新建天然气生产能力24.4亿立方米/年;炼油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260.64亿元,主要用于炼油改扩建工程及油品质量升级项目;油品销售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294.86亿元,主要用于加油(气)站发展和改造,成品油管道及油库建设;化工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91.89亿元,重点安排武汉乙烯及海南芳烃等项目建成投产工作及茂名聚丙烯等项目建设;总部及其他资本支出人民币50.76亿元,主要用于科研装置及信息化项目建设。 全资子公司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大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股子公司
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油田分公司
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西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华北分公司、东北分公司、中南分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
炼化分公司
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齐鲁分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金陵分公司、茂名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巴陵分公司、长岭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安庆分公司、荆门分公司、洛阳分公司、九江分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济南分公司、武汉分公司、沧州分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北海分公司、催化剂分公司、塔河分公司、西安分公司
石油分公司
天津石油分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福建石油分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广西石油分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海南石油分公司、河北石油分公司、河南石油分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深圳石油分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辽宁石油分公司、 四川石油分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陕西石油分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新疆石油分公司、吉林石油分公司、黑龙江石油分公司、青海石油分公司、甘肃石油分公司、宁夏石油分公司
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专业公司及其他单位
经济技术研究院(咨询公司)
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报社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干部学院(人才培训中心)(中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校)
百川经济贸易公司(机关服务中心)
中国石化出版社
㈢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是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BDI)、中国石化北京石化工程公司(BPEC)改革重组而成,直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以炼油和石油化工设计为主体,可以进行工程建设总承包和工程监理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公司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7年在职职工2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设计大师5名,工程技术人员1900多名,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200多名。50多年来,公司设计、建设各类装置及配套工程1000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奖励700余项,2007年拥有有效及待批专利100多项,专有技术80多项。据2007年美国ENR权威性杂志统计公布:SEI在全球最大的150家工程设计公司排名中,名列第36位。50多年来,SEI的发展壮大经历了四个不平凡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83年,逐步实现工程设计现代化。
第二阶段,1984-1998年,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目标迈进。
第三阶段,1999-2001年,实现强强联合。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进入国际工程公司百强行列。
第一阶段,1953-1983年,逐步实现工程设计现代化。
原BDI和BPEC分别是1953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炼油专业、化工专业设计院。 在炼油方面,五十年代,BDI不畏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克服困难,自力更生,负责了大连、锦西、上海高桥、锦州、抚顺、兰州炼油厂等一批老厂恢复、扩建工程的设计。六十年代初,面对外国在石油产品上对中国实行封锁的严竣形势,全面承担了大庆炼油厂的设计任务,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庆油田会战。完成了锦西石油五厂和南京炼油厂的设计工程。从此,BDI把目光紧紧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认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和设计,完成了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新型催化剂及添加剂等被称为“五朵金花”的现代化炼油装置,并配套、定型、建设了若干座年加工原油二百五十万吨以上的炼油厂,为提前实现我国石油产品“三年过关、五年立足国内”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我国炼油技术上的第一次飞跃。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十多年间,BDI面临极大的困难,在动荡中跋涉,艰苦奋进,从未停止过工程设计和技术攻关工作,先后完成了东方红炼油厂、胜利炼油厂、荆门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厂等大型炼油厂的设计,完成了我国援建的朝鲜烽火炼油厂和阿尔巴尼亚炼油厂的工程设计,与有关单位协作,研究和开发了多金属重整、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等现代炼油新技术,使我国炼油工业赶上世界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在化工及石油石化方面,五十年代,BPEC奋发图强、艰苦努力,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进行了新厂设计和老厂改扩建等重要工作。完成了大连化工厂合成氨生产和永利宁厂及我国第一座以焦碳为原料的大型氮肥厂――四川化工厂的恢复和扩建的工程设计建设。在基本化学工业方面,完成了大连、永利塘沽、四川鸿镇纯碱工程设计;开展了株州、衢州、吉林、福州、广州和北二化的氯碱及硫酸工程设计。有机化工方面,开始了染料、农药、已内酰胺、氯丁橡胶及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醋酸工程设计。在参与我国东北吉林、华北太原和西北兰州“三大化工基地”的建设中,BPEC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从翻译全部设计文件和图纸到分赴现场配合外国专家工作,承担了101、201、304、102、202、302和103等工程的配套项目设计工作。1960年,外国专家撤走后,这些工程均由BPEC自行完成设计和建设。 1958年,BPEC遵照中央的要求,编制了三套定型设计,即年产5万吨合成氨、年产0.75-1.5万吨电解烧碱和年产0.6万吨聚氯乙烯装置,供各地因地制宜采用,为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化肥和氯碱工业作出了贡献。进入60年代,BPEC开拓进取,开发设计了吉林四平联合化工厂的我国第一套年产0.1万吨维尼纶生产装置,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了评论。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发、设计了燕化年产1.5万吨顺丁橡胶生产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聚氯乙烯技术方面,与有关研究院合作,开发、设计了4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援阿、援越,对埃及、阿富汗、缅甸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七十年代,BPEC从规划、总体设计、技术引进谈判到参加施工建设,全面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石化联合企业――燕山石化公司的设计任务,并参与和配套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年产30万吨乙烯以及聚丙烯、聚酯、苯乙烯、聚苯乙烯等装置。
第二阶段,1984-1998年,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目标迈进。
1983年,原BDI和BPEC分别成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直属单位。八十年代,BDI努力拼搏,为总公司“三二九”目标的实现和我国炼油技术的第二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先后与兄弟单位合作,研究开发了常减压装置节能技术、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预混合提升管、带外循环管的烧焦罐式高效再生技术、MTBE合成系列新技术、烟气轮机系列技术及取得电液控制滑阀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进入90年代,BDI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狠抓消除“瓶颈”工作,在设计工作中加大技术含量。其中福建炼化的改扩建工程,成为消除瓶颈的样板工程,并获得“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1996年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7年获得英国皇冠UKAS证书。 1993年起,BDI先后承担了广州芳烃抽提装置、天津100万吨/年延迟焦化和4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装置和聚酯芳烃联合装置的工程总承包任务,实现进度、费用、质量三大控制。与兄弟单位合作和自行开发,完成了总公司“十条龙”攻关项目催化裂解技术、100万吨/年中压加氢改质技术、移动床催化重整技术攻关 ,使绝大部分炼油工艺技术实现了国产化。 80年代至90年代, BPEC全体职工团结奋战,开拓创新,努力实践,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与国际接轨的石化工程公司。 1984年,BPEC成为国家批准的12个总承包试点单位之一,开始组建以设计为主体的、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公司。从此,他们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和项目管理力度,大力推行工程建设总承包体制,承接了燕化公司“双苯工程”的总承包任务,取得了成功。又陆续承揽了金陵石化公司的苯酐、增塑剂、不饱和树酯等一批总承包任务。与此同时,BPEC组建了中国石化第一家甲级监理公司,先后承揽了广东惠阳熊猫汽车公司、湖北神龙汽车公司、广东享联食品有限公司和广州乙烯工程等大型建设工程的监理任务,不断探索和积累了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九十年代BPEC又承担了我国第一套30万吨乙烯的改造项目――燕山乙烯30万吨改造成45万吨、完成齐鲁30万吨改造成45万吨,大庆30万吨改造成48万吨,完成了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总体设计和乙烯等六套装置的设计。自行开发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年产2.5万、3万、4万、6万、10万吨乙烯的系列乙烯裂解炉――北方炉,并六次获奖;承担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国产化聚丙烯――大连年产4万吨聚丙烯装置,并又先后承担和完成了长岭、九江、福建、武汉、荆门等五套七万吨聚丙烯装置的总承包。研制设计我国第一套5万吨/年C5分离示范装置。1995年取得中国石化第一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1985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为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的协调管理,成立了原SEI,归口组织国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并承担完成了科威特炼厂的维修等工程,在国际石化工程建设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225家工程公司之一。
第三阶段,1999-2001年,实现强强联合。
为应对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适应我国加入WTO,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决定,1999年7月,重组新的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的基本发展思路简要概括为: 一个发展目标:坚持“创新、优化,开拓,竞争、规范”的工作总方针,发挥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建设以设计为主体的全功能、实体性、国际型工程公司。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进入国际工程公司百强行列。
自2002年起,公司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公司“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提前全面实现,累计完成工程设计投资额985亿元,营业收入97.16亿元,实现利润6.32亿元。2006年至2008年继续保持高增长。 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和PMC 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公司经营的主要组成部分。总承包业务形式多样,既有EPC承包,也有EP承包;既有SEI独立承包,也有与国际工程公司的合作承包;既有石油化工项目的总承包,也有环保、煤液化项目的总承包。2006年,倍受关注的伊朗炼油项目合同正式签署。 通过做强做大具有计划、控制、协调职能的项目执行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以项目执行中心为纵向,以各专业室为横向的公司矩阵式项目管理体系,在确保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十条龙”攻关项目、重大技术储备及工业转化项目的科研开发,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科研开发队伍,具备了完成新型千万吨级炼厂、百万吨级乙烯技术的国产化研究的技术实力。 公司在连续10年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建立了HSE健康安全环保标准体系并通过了体系认证,体现了公司大力推行国际流行的管理模式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管理理念。 公司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体系和集成应用系统,国际工程公司通用的PDS/PDMS、SP3D、MARIAN等工程软件均得到二次开发和深化应用。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断引入新机制,建立了人力资源分级管理体系和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不同类型的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公司实施了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包管理模式,与相关单位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依据工程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工程建设公司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的国际工程设计公司150强排名中呈快速上升趋势,2007年列第36位。2011年8月29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入选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评选的中国建筑500强,排名第15位。全国勘查设计单位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2012年度排名第8位,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85亿元。
㈣ 中石化高桥石化有哪些主要装置
高桥石化 公司现有单套8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8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 Zorb)装置、3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3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装置、20万吨/年苯酚丙酮等76套生产装置,拥有炼油能力1250万吨/年,化工产品生产能力100万吨/年,热电装机容量17.5万千瓦。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基础油、石蜡、苯酚、丙酮、顺丁橡胶、丁苯橡胶、ABS、聚醚、DCP等。
㈤ 国内各大炼厂的详细介绍
⑴地处四川东部的南充炼油化工总厂是1999年从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炼油厂分离重组而成的,隶属于国际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拥有常减压蒸馏、重油催化裂化、酮苯脱蜡(油)、异丙醇脱沥青等13套炼油装置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目前原油加工能力为60万吨/年。
⑵拟在广西再建大型炼厂
记者另悉,中石化在华南区域扩张成品油产能的并不限于广州石化一家,事实上旗下第二大的茂名炼油厂同样在实施扩建工程,茂名炼油厂的产量拟从年产1350万吨增长至年产1750万吨。
业内人士透露,中石化还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在广西兴建年产800万吨的炼油厂计划。
中石化还从长远考虑,正在建设一条1691公里的输油管,将广东炼油厂的剩余产量送到西南地区,以便应对西南区可能的市场缺口。
目前,输油管正在铺设中,计划明年完工。
⑶广州石化为中石化下属炼厂,是华南地区重要炼厂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为770万吨,全部加工进口原油。
目前炼厂加工的原油品种多为中东原油,炼厂生产的汽柴油全部供应广东市场。
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广州石化炼油1000万吨改扩建项目可研报告。
该项目在改造广州石化现有5套装置的基础上再新建5套装置,总投资超过30亿元,使广州石化的炼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
为了与炼油装置扩建工程配套,广州石化旗下的广州乙烯新一轮80万吨/年规模的扩产改造工程即将启动。
目前炼厂正在进行千万吨级改扩建,预计下半年竣工。
届时,广州石化将继浙江镇海、广东茂名、南京金陵等地之后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1000万吨大炼厂。
⑷茂名石化
茂名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其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350万吨,为华南地区第一大炼厂,主要加工进口中东高硫原油,成功首炼科威特原油,加工原油种类达到85种,居国内首位。
其成品油主要销往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茂名石化2005年原油的实际加工量排名全国第二。
1#催化装置(100万吨/年),2号常减压装置(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
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切换装置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17.5万吨/年增加到27万吨/年。
23.1万吨/年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BTX)、10万吨/年苯乙烯单体(SM)、10万吨/年乙二醇(MEG)、1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6万吨/年聚丙烯(PP)、5万吨/年丁苯橡胶(SBR)和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
⑸东兴炼厂隶属中石化,地处广东湛江,前身是一家合资企业,2002年3月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收购,成为其直属管理的炼油企业。
原有原油加工能力为200万吨/年,于2005年初扩建后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年,几乎全部加工进口原油。
中山天乙目前拥有一套120万吨/年减压蒸馏装置和一套50万吨/吨焦化装置。
该厂一套5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和一套8万吨/年的气体分离装置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管道吹扫,预计5月初有望开车投产。
业内人士指出,中山天乙即将完工的催化裂化装置在广东小炼厂中尚属首例。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国际直馏油原料价格上涨、燃料油消费税新政等冲击接踵而至,广东部分小炼厂为增加出率和收益,不约而同地进行深加工装置投资,如佛山华鸿、东莞华阳等已建成的焦化装置,佛山瑞丰拟建加氢精制等等。
⑹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炼化)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各出资50%合资建设的石化企业,福建炼化目前的原油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以加工进口中东原油为主。
15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是福建炼化唯一的一套催化裂化装置。
福建炼化隶属中石化,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炼厂,目前正进行炼油乙烯一体化改扩建项目工程,建成以后综合加工能力将达到1200万吨/年。
该一体化项目由福建炼化公司、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268.21亿元。
项目兴建完成后,福建炼厂将把其炼油能力由目前的400万吨/年扩至1200万吨/年,并新建年产80万吨乙烯工程,建成东南沿海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
⑺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浙江宁波镇海区,目前其原油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左右,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850万吨/年,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年,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炼厂,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
镇海炼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年设计能力为180万吨/年。
炼厂一号常减压蒸馏装置年设计能力为500万吨/年。
镇海炼化的9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和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
⑻高桥石化
高桥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上海浦东,目前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130万吨,为国内少数千万吨炼厂之一,主要加工进口中轻质油,国内油主要加工大庆油和海洋油。
高桥石化是目前中石化下属炼厂中批量生产清洁柴油和98#汽油的少数几家炼厂之一。
高桥石化3号常减压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
1号催化装置的加工能力为90万吨/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该炼厂2004年的液化气产量为41万吨,名列全国第七,在华东仅次于镇海炼化和扬子石化。
高桥石化拥有处理能力30万吨/年的润滑油加氢装置,于2004年11月底建成投产。
⑼上海石化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的金山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炼化一体型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油、化、塑、纤为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为1680万吨,全部加工进口原油。
该厂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商,乙烯年加工能力为95万吨。
上海石化是化工型炼厂,而且其合资的上海赛科乙烯项目已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其沥青装置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
2号常减压装置设计能力为560万吨/年。
280万吨/年的1号常减压装置。
⑽金陵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江苏省南京,目前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300万吨(现综合配套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其中含硫原油的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
进口原油占原油加工量的2/3,是国家指定的加工含硫原油的基地之一。
3#常减压装置能力为800万吨/年,1#加氢裂化装置能力为100万吨/年。
⑾扬子石化隶属中石化,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为800万吨,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炼化一体型企业。
⑿江苏泰州炼厂新建的150万吨/年CDU因技术原因将推迟至9月份投产。
该炼厂在泰州县高港区投资建设年加工能力为300万吨的燃料油生产项目,一期工程一套150万吨/年的原油蒸馏装置(CDU)原计划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
新建的位于高港区的一套150万吨/粘的重油加工装置将于11月25日投入生产。
新装置由中石化和中海油合资建设,主要以海洋原油为原料,投产以后该厂每个月的燃料油产量将有望增加大约7万吨。
泰州炼厂隶属中石化,泰州石化全称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属于江苏陵光集团。
现有原油加工能力350万吨/年,主产重交沥青、燃料油和甲乙酮等,与中国海洋石油合作,成立中海沥青(泰州)有限公司,加工中海油产自渤海湾的海洋重质原油,如秦皇岛32-6、蓬莱19-3等,因海洋重质原油为低硫原油,因此利用其生产的燃料油质量较好,产出的燃料油含硫小于1.00%,密度在0.97-0.98之间,为低硫环保型燃料。
⒀位于江苏淮安的清江石化隶属于中石化集团,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1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60万吨/年。
⒁荆门石化隶属中石化,地处湖北中部的荆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00万吨/年,加工进口原油和国产原油,为长江沿线主要炼厂之一。
国内炼厂液化气产量排名第十五位。
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是在原先6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基础上扩建而成,2005年10月中旬投产。
延迟焦化装置是以重油为生产原料,进一步深加工,出产汽油、煤油和柴油,同时副产石油焦,延迟焦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油的收率。
⒂九江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炼厂,为中石化长江沿江主要炼厂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内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拥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主要加工国内的胜利油和部分海洋油。
国内主要炼厂液化气产量排名第二十六位。
⒃长岭炼厂隶属中石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为中石化华中地区主要炼厂之一。
目前,其原油年加工能力为500万吨,主要加工胜利油田原油和进口原油,同时具备聚丙烯生产能力7万吨/年。
⒄目前,巴陵石化公司在建的国内首套年产万吨级SEBS(氢化SBS)新装置即将全线开车。
这套装置,是同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和总部“十条龙”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建设这项工程,是巴陵石化公司调整产业结构,做精做强锂系聚合物、环氧有机氯等核心业务,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举措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巴陵石化公司可谓典型的“小而全”,共有各类装置54套,能生产10大类48个产品,平均每套装置年生产能力仅5000吨。
装置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大路货”、竞争力差、亏损严重。
通过缩短战线,凸显主业,形成了以一个基础(化工原料型原油加工装置)、三大拳头(锂系聚合物、商品环己酮、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为核心的产品格局。
巴陵石化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系聚合物、最大的商品环己酮以及惟一成龙配套的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
隔膜碱装置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安全隐患多,一度被列入停产“黑名单”。
去年,他们筹资900万元对装置进行技术升级,全部采用DCS系统控制,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提高了装置安全系数,烧碱年产能可达4万吨。
年产过万吨的环氧树脂装置是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的“精品”。
通过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优化和技术创新,实现了产能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成本下降,赢利空间得到拓展,年增销售收入近2亿元,增效近1000万元。
该公司全套引进的年产2.4万吨环氧氯丙烷装置含氯丙烷和氯丙烯两个单元,其生产的氯丙烯占据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去年,通过对装置进行改造,巴陵牌氯丙烯总产能超过5.3万吨,产品质量能全面满足农药、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及医药等各行业的要求,装置改造直接增效逾千万元,企业在国内同行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通过结构调整,巴陵石化公司的环氧树脂专用化、系列化、功能化生产技术和环氧氯丙烷清洁生产技术等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们开发出的光固化涂料专用环氧树脂,可完全顶替同类进口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仅半年时间就新增利润115万元。
同时,自主开发的高附加值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新产品质量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完全能顶替进口,市场前景看好,去年创效1000万元。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BS装置,近年在结构调整中,成功实现了产量“五级跳”:1万吨、3万吨、5万吨、7万吨、12万吨。
该公司每次对装置的动态结构调整,都有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技术支持,技术进步对效益的贡献率逐步增加。
目前,他们已实现了5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不同牌号SBS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段里对不同牌号产品的需求,装置生产完全走上了市场化轨道。
巴陵石化把持续提高SBS质量的方向定位在与世界同类优质产品媲美上,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瓶颈”问题进行招标攻关,解决了产品“黄变”和熔融指数难以控制等国际性难题,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国内道路沥青特点研制开发出针对性强、用量少、成本低的多个牌号的SBS专用道路沥青改性料,在多个重点道路建设项目中得以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
在呈多元化、辐射式发展的产品结构调整中,巴陵牌SBS用途也得到广泛拓展,至今已衍生出40多个牌号的混合粒料系列产品,产品应用覆盖了制鞋行业、道路沥青改性、塑料改性、防水卷材、黏合剂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巴陵石化公司还自主开发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更高的SIS(苯乙烯—异戊二烯)新产品和更适宜聚合物改性的SEBS新产品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
在持续创新这一巨大“引擎”的拉动下,巴陵石化已成为国内SBS生产线最多、能力最大、品种和牌号最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系聚合物生产企业,拥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锂系聚合物及其催化剂综合技术。
去年,巴陵牌SBS总产量达14.4万吨以上,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科腾聚合物厂(18万吨/年),位居世界第二。
⒅武汉石化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为沿江5家炼厂之一,目前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拥有2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一套、150万吨/年常压和80万吨/年催化裂化联合装置一套、1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一套,30万吨/年的催化重整装置一套,新建的15万吨/年的芳烃抽提装置已经竣工,目前进入油联运测试阶段。
在2005年下班年启动其800万吨/年一次产能扩建项目和与之相配套的7套二次深加工设备建设。
⒆安庆石化提炼油种以中原、胜利油为主,进口油种约占原油总加工量的3成左右。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3年安庆石化实际加工原油330.96万吨。
⒇洛阳石化是河南省内最大的炼厂,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国有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一体化的石化企业,是我国中部地区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企业始建于1978年,1984年开工投产之后,边生产边建设,最终于1993年全面完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单系列500万吨/年的炼油工程建设。
2000年9月,总投资64亿元的洛阳化纤工程也全面建成投产。
目前该炼厂现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以加工中原原油、塔里木原油、吐哈原油及进口原油为主,但之前因二次装置配套不足,实际综合加工能力仅约500万吨/年左右。
洛阳石化新建的一套延迟焦化装置已于日前正式动工,该套装置的年加工能力为140万吨,预计在2007年第2季度将建成投产。
延迟焦化装置是以常压渣油为原料,深加工得到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的一种炼厂常用生产装置,可以大幅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
前不久,洛阳石化聚丙烯公司生产的“五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平膜(BOPP平膜)”被认定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荣获了河南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洛阳石化2万吨/年BOPP薄膜装置主生产线全套工艺设备从法国DMT公司引进。
该生产线采用“五层共挤”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可生产包装膜、烟膜、电容膜等多种高档薄膜产品,最高生产车速可达到450米/分钟,薄膜厚度范围为12微米~80微米。
五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平膜是以该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薄膜JF300为原料,紧密结合市场需要而研发生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洛阳石化聚丙烯公司生产的BOPP平膜产品,现已销往全国9个省、市,用户反映良好。
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填补了河南省薄膜市场同类产品空白,缩小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了装置国产化水平和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得以改善,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21)济南炼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隶属于中石化,该厂始建于1971年,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该炼厂主要加工胜利原油,而进口原油在其石油需求中的比例为20%左右。
但其配套设施有所不足,二次加工能力只有350万吨/年。
(21)中国蓝星集团石化公司济南长城炼油厂(简称长城炼油厂)原属国家保留的82家地方炼油企业之一,始建于1972年,曾隶属于 *** 以及济南市石油化学工业局。
后在2002年底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ChemChina)下属的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收购。
现有主要生产装置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15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4万吨/年的沥青装置。
油库方面,该厂有原油罐4万立方米,成品油罐3.4万立方米,以及50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
从2月底开始,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计划性停产检修。
据称,此次检修是为了配合装置的改建,期间该厂将对原有15万吨/年的催化装置改扩建,加工能力提升至17万吨/年。
㈥ 中石化有PX项目吗
有啊,二0一三年的时候,中国石化PX成套技术项目“出龙”,当时是由中国石化扬子石化、中国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发的3万吨/年对二甲苯(PX)示范装置完成所有试验项目、成功补上中国石化芳烃成套技术最后一块短板——吸附分离技术后,中国石化已经具备了提供从工程设计、建设、关键设备制造、催化剂制备的芳烃成套技术的能力,结束了中国芳烃成套技术必须依赖进口的历史,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能源化工公司。二0一五年年初,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获发改委核准,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由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模为一千二百万吨/年炼油及一百万吨/年PX。
㈦ 中国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简介
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始建于1934年。是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现生产经营化肥、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化工机械、化学纤维、橡胶化学品等6大类200多个产品,并从事化工工程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和安装。截至2007年12月底,南化公司总资产97亿元,在册职工人数近14351人。
“十一五”期间,南化公司将着眼于实现中国石化地区资源优化的战略,做优、做精、做强、做特“苯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大系列产品,建成具有装置规模、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和经济效益“四个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型企业。
2005年5月23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与南京化工厂进行了改革重组,组建现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南化公司)。南化公司的前身是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錏厂,是中国最早的化工基地之一,1997年10月进入中国东联集团,1998年7月随东联整体进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947年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化工厂筹备处京厂,是中国有机中间体、橡胶助剂生产基地,1999年6月进入中国石化集团。
南化公司占地面积980万平方米。公司本部位于南京市东北郊的六合区内,主要生产厂区沿长江八卦洲段北汊江布局。公司(经长江大桥)距离南京城区中心25公里;长江二桥从厂区附近跨过;厂内自备铁路线连接津浦线浦口车站;距离南京通往苏北的咽喉要道六合城区14公里;自建码头距南京新生圩码头18公里,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极为方便。
南化公司现有56套主要生产装置,主要产品品种和年生产能力为:无机化工原料:合成氨近50万吨,硫酸80万吨,浓硝酸近13万吨,硝酸铵15万吨,纯碱100万吨;有机化工原料:苯胺20万吨,硝基苯近30万吨,氯化苯8万吨,硝基氯苯10万吨,烧碱6万吨,RT培司近3万吨,橡胶化学品3万吨;化肥:硫基复合肥40万吨;化机(石油化工、化肥、聚酯设备)1万吨,化机产品有炉类、塔类、反应器、反应釜、锅炉、冷却设备、容器等;帘子布3万吨;化纤地毯280万平方米。
南化公司“红三角牌”、“兰花牌”商标是江苏省著名商标,享誉全国,是首批国家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是国家认可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60余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部级科技进步奖90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近10项。公司是国内重要的压力容器和石化关键设备制造单位及机电产品出口基地,是全国首批获得具有国际权威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颁发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授权证书和U、U2、S钢印的企业之一,是国内首批获得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南化公司研究院在化肥及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开发、化工原料气体净化技术、化工环保技术、硫酸工业技术研究、化工计算机应用、氨和甲醇合成反应器、仪表及自动化等领域形成了系列技术和产品优势,目前在甲醇合成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低变催化剂、高变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和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等领域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南京设计院是全国硫酸、磷肥设计和粉体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硫酸、磷(复)肥、催化剂工程等专业的设计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南化公司是目前国内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产品系统为:以煤、盐、硫磺为原料的无机化工产品,合成氨30万吨,氢气25万吨,硫酸80万吨,硝酸37万吨,硝酸铵15万吨,盐酸22万吨,纯碱120万吨,烧碱10万吨;以石油、苯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苯胺20万吨,硝基苯27万吨,环己酮6万吨,己内酰胺14万吨,氯化苯12万吨,硝基氯苯15万吨,以橡胶助剂为主体的精细化工产品,RT培司3万吨,橡胶、防老剂、促进剂1.5万吨;传统优势产品,高浓度复合肥40万吨;化工机械制造、甲醇催化剂以及化工工程科研、设计。
㈧ 如何解读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SH/T 3006-2012中的抗爆控制室的设计如题 谢谢了
SH/T 3006-2012 石油化制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标准编号】 SH/T 3006-2012 【标准名称】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control room in petrochemical instry 【出版单位】 中国石化出版社 【中标分类】 P 工程建设 > P70/79 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 > P72 石化、化工工程 【ICS 分类】 25.040 【代替标准】 SH 3006-1999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起草人】 王同尧 等 【起草单位】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等 【发布日期】 2012年11月7日 【实施日期】 2013年3月1日 【出版日期】 【开本页数】 16 开 / 25 页 【标准定价】 25.00 元
㈨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产品
家用产品
加油卡 加油站查询 奥运服务 汽车养护品
车用润滑油
汽车机油 柴油机油 通用内燃机油 摩托车用油
车辆齿轮油 传动系统油 发动机冷却液 汽车制动液
乙醇汽车专用油
商用产品
沥青 石油焦 天然气 汽油
柴油 润滑油 化工产品 催化剂
润滑油
工业用油
工业齿轮油 液压油 造纸机油 汽轮机油
压缩机油 电器用油 针织机油 热传导油
高温链条油 蒸汽气缸油
车用油
柴油机油 铁路内燃机油 车辆齿轮油 传动系统油
发动机冷却液 减震器油
合成润滑剂
合成齿轮油 航空润滑油 特种精密轴承油 密封润滑剂
合成压缩机油、冷冻机油 含氟特种润滑剂 高低温轴承润滑脂 合成液压油
特种仪表脂 特种用途润滑脂 特种高温链条油 特种密封脂
特种汽车润滑脂 特种齿轮润滑脂
润滑脂
通用脂 汽车行业专用润滑脂 冶金行业专用润滑脂 轴承行业专用润滑脂
电动工具润滑脂 防护脂
金属加工用油
成型加工润滑剂 油基切削加工润滑剂 水基切削加工润滑剂 防锈油脂
清洗剂 热处理油
船用发动机油
船用气缸油 船用系统油 船用中速机油 船用高速机油
舷外机油
化工产品
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 合纤原料和聚合物 合成纤维
化肥 化工原料
催化剂
炼油催化剂 聚烯烃催化剂 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 其他催化剂
炼油催化剂
催化裂化催化剂 催化裂化助剂
催化重整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7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中国石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中国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8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中国石化将认真实施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国际化战略,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提高队伍素质,努力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
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商标
根据中国石化统一品牌战略,股份公司目前主要使用6个注册商标。
“朝阳商标”“SINOPEC商标”“满天星商标”“长城商标”“长城油滴商标”“东海沥青商标”。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七。
中国石化集团业务与产品
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共完成二维地震15175千米,三维地震7582平方千米;完成探井495口、进尺130万米。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2亿吨,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4116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3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980亿立方米。原油储量替代率达136%。原油生产突破4000万吨,达到4016.7万吨,生产天然气72.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建原油生产能力646.5万吨,新建天然气生产能力19.04亿立方米。
油气勘探除川东北地区获得重大成果外,东部老区探明储量稳定增长,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2亿吨,同比增加1907万吨,为老区硬稳产奠定了资源基础;东北新区松南深层天然气勘探获重大突破,长岭凹陷腰深1井在营城组火山岩获得日产近20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控制储量规模约300亿立方米;西部塔河等重点地区新层系、新区块取得重要发现,塔河地区继续保持储量快速增长态势,碳酸盐岩含油面积继续向南向西扩展,白垩系首次在塔759井获日产70立方米高产凝析油,共新增探明储量8045万吨。
油田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生产原油3480万吨,同比增加24万吨,实现了硬稳定;塔河油田生产原油472万吨,比上年增产52万吨,实现了西部快上产。东部老油田开发连续10年实现储采平衡,西部塔河油田开发连续4年实现上产。油田主要开发指标实现了“两稳两增”的运行态势:自然递减率稳定在16.1%,综合含水稳定在88.3%,油水井开井数增加1338口,剩余可采储量增加1415万吨,油田稳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天然气开发建设进一步提速。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气田集输、净化厂和系统配套等地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产能建设规模继续扩大,2006年新建产能4.6亿立方米,已累计建成16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当年产气10亿立方米;本公司内部企业供气以及北京、山东、河南、四川等重点地区天然气产销运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基本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中国石化集团社会责任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既要重视经济规模、效益增量、降本减费,还要努力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节约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友好环境,这是中国石化一贯的目标,也是中国石化对社会负责任的一个方面。
中国石化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环保工作全局,树立了“一切安全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管理,按照“制度执行要严、基本功训练要严、设备管理要严、隐患治理要严、事故问责和处理更要严”的要求,努力追求“零缺陷、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损失率。同时努力做到新改扩建项目增产减污、增产减水、增产节能,规范建设项目环保节水节能“三同时”程序,落实各项环保和节约措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创建清洁生产企业活动,从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认真规划、积极实施节水减排项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做好生产变化的环保配套。不断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加强“三废”利用,努力做好节水减排工作。
2006年,中国石化安全环保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实现了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环境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2007年,中国石化将继续坚定“以人为本”、“人命关天”和“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信念,切实维护企业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努力实现 “五个避免”、“四个减少”和“一个保持”。即以防范重特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为重点,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重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一般性事故减少30%,死亡人数减少30%;外排废水中COD量同比降低5%以上;新鲜水用量同比减少5%以上,外排废水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 5.12汶川地震后救灾捐款1000万人民币。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所属上市公司
简称 股票种类 主营业务
中国石化 A、H、ADS 控股公司
上海石化 A、H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有机化工
扬子石化 A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有机化工
镇海炼油 H 炼油、石油化工、化肥
北京燕化 H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化工
齐鲁石化 A 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有机化工、合成橡胶、氯碱等
仪征化纤 A、H 合成纤维
湖北兴化 A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
中国凤凰 A 石油化工、合成树脂
石炼化 A 炼油、有机化工
茂炼转债 可转债 炼油
石油大明 A 石油开采、电子元器件
中原油气 A 石油、天然气开采
武汉石油 A 成品油销售
泰山石油 A 成品油销售
冠德控股 红筹股 油品及石油气贸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投资建设
2006年,公司按照“扩大资源、拓展市场、降本增效、严谨投资”的发展战略,遵循上中下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大优化调整力度、突出核心业务发展、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共有50套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建成投料试车,3条长输管线建成投产,成为公司历年来投产项目最多的一年,使中国石化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下一步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油田地面 “川气东送”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工程建成后,可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普光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东部地区。塔河油田产能地面工程建成,胜利埕北26产能建设区块完成海上平台及配套管线建设并投产。
炼油化工 跟随国际炼油化工装置大型化发展趋势,公司炼油化工装置单系列规模不断扩大,新开工的炼油装置达到1000万吨/年规模、乙烯装置达到100万吨/年规模。2006年,海南大炼油工程和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广州炼油改造工程8套新建主装置投料试车成功,燕山炼油改造工程6套新建装置建成中交,青岛大炼油工程、福建炼油乙烯工程、洛阳和武汉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天津炼油乙烯一体化工程和镇海乙烯工程奠基。安庆、湖北、巴陵三套化肥“煤代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管道储运 管道运输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投资建设了多条长距离、大口径的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2006年,建成投产了仪征—长岭、临邑—济南2条原油管道和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天津一体化原油储运工程、曹妃甸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长岭—株州成品油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北京环城、石家庄—太原、洛阳—郑州—驻马店、金山—嘉兴—湖州、安庆—合肥5条成品油管道建设继续顺利推进。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形成大场面 普光地区储量快速扩大,普光气田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截至2006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3560亿立方米。普光气田的发现将对缓解中国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发挥重要作用。通南巴地区河坝构造河坝1井获日产天然气166.8万立方米,展示了通南巴地区良好的勘探前景。元坝地区等一批重点目标钻探顺利,预测圈闭资源量规模比较可观。川东北海相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大场面已经形成,将对中国石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1世纪样板炼厂 中国石化21世纪整体新建的第一个炼油企业——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包括800万吨/年常减压在内的15套生产装置及配套的油品储运和公用工程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2006年全部建成投产,成为目前国内炼油单系列规模最大、最全的企业,并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环境友好、管理科学”的21世纪样板炼厂。海南炼化公司的建成投产不仅满足了海南及周边地区对成品油的需求,还将极大地带动海南省地方下游加工项目和配套产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百万吨乙烯项目 茂名100万吨/年乙烯扩能改造项目于2006年9月提前12天实现了装置安全、经济、一次开车成功的既定目标,创造了国内大乙烯建设工期短、国产化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一系列新纪录。通过新建和改造8套生产装置,乙烯生产能力从36万吨/年提高到100万吨/年,成为中国第一个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投产,对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良好。
建设中的炼油化工重点项目 中国石化21世纪整体新建的第二个炼油企业——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包括1000万吨/年常减压在内,共有15套生产装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工程土建施工全面展开。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工程,包括新建800万吨/年炼油工程和80万吨/年乙烯工程共18套生产装置、改造6套生产装置以及公用配套工程的建设等,项目土建工程全面展开。天津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包括新建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年内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年内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天津石化和镇海炼化的乙烯项目是中国石化单系列规模最大的乙烯装置,年内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上述项目的建设将以节约、绿色环保为标准,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国乙烯生产能力,满足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的产品需求,并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仪征-长岭原油管道 仪长原油管道设计全长979千米,是目前国内管线最长、分支最多且不具备反输流程、运行管理难度最高的一条热油管道,也是目前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一条原油管道。仪长原油管道年内全线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5家沿长江企业的原油运输方式,消除了原油江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保护长江流域环境和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西起湛江东兴炼厂,向东经阳江、茂名、江门、佛山、广州、东莞、惠州到达深圳,并设有佛山支线、中山珠海支线和深圳泽华支线,管道全长1150千米,是国内已建成长距离成品油管道中输送工艺技术最复杂的管道。珠三角成品油管线年内全线投产,将中国石化在广东地区三家企业联接起来,保障了珠三角地区成品油的稳定供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要求,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规避经营风险,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自2003年以来,公司逐步建立、实施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加大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力度。截至2006年底,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制度涵盖了总部、企事业单位、分(子)公司各业务环节,基本实现了内控制度的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学习内控制度、执行内控制度的良好氛围,内部控制的理念和意识逐步增强,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狠抓日常工作,确保内控制度执行到位。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本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管理行为日益规范,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对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名录
油田企业
胜利石油管理局 西南石油局
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南石油局
河南石油勘探局 西北石油局
江汉石油管理局 华东石油局
江苏石油勘探局 华北石油局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东北石油局
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储运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 西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管理中心
炼化企业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石家庄炼油厂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济南炼油厂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武汉石油化工厂
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沧州炼油厂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长城润滑油有限公司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石油化工厂
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炼油厂
仪化集团公司 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
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 湖北化肥厂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 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洛阳石油化工总厂 四川维尼纶厂
荆门石油化工总厂
成品油销售企业
北京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石油总公司
天津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石油总公司
河北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石油总公司
山西石油总公司 湖北石油总公司
上海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石油总公司
江苏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石油总公司
浙江石油总公司 广西石油总公司
安徽石油总公司 海南石油总公司
福建石油总公司 贵州石油总公司
云南石油总公司
设计、施工单位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第二建设公司
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建设公司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第五建设公司
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第十建设公司
科研单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安全工程研究院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专业公司及其他单位
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咨询公司) 销售实业有限公司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石化百川经济贸易公司
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报社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出版社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石化集团人才培训中心)(中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校)
境外代表处
中国石化中东代表处
电话:00971-4-2288505
传真:00971-4-2292581
地址:阿联酋迪拜得拉双子座大厦1604室
中国石化俄罗斯代表处
电话:007-495-6428982
传真:007-495-6428984
地址:俄罗斯莫斯科斯摩林斯克广场3号
中国石化伊朗代表处
电话:0098-21-88729896
传真:0098-21-88729901
地址:伊朗德黑兰阿赫迈德·盖什尔大街30号第9街布加勒斯特大厦10楼
中国石化香港代表处
电话:00852-28242638
传真:00852-25989366
地址: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广场办公楼20层
中国石化北非代表处
电话:00213-21-920506
传真:00213-21-920526
地址: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艾勒比亚区穆哈穆德呼地45号
中国石化美国代表处
电话:001-212-7595085
传真:001-212-7596882
地址:美国纽约东52街150号28层
中国石化东南亚代表处
电话:0065-68269794 68202592
传真:0065-68202590
地址: 新加坡莱佛仕坊9号#56-01 共和大厦
中国石化欧洲代表处
电话:0049-69-66909414
传真:0049-69-66909422
地址:德国法兰克福市里昂街15号
中国石化英国代表处
电话:0044-20-76169841
传真:0044-20-76169889
地址: 英国伦敦布朗斯顿街55号玛博尔·阿克大厦2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