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
(1)铝片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反应现象为铝片上有大量气泡生成,铝片不断溶解,
故答案为:2Al+6H+═2Al3++3H2↑;铝片上有大量气泡生成,铝片逐渐溶解;
(2)铝片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膨胀,使U形管液面A下降,
故答案为:下降;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放出热量,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放热.
『贰』 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
(1)由于装置II中,进入气体的导管比较短,因此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2)验证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所以可填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5)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要回收二氧化锰,可先进行溶解、然后过滤,并洗涤、干燥;
(6)根据装置特点还可用来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作为洗气装置等,具体操作为:C中装水,导管尾处接上量筒,关闭K2,打开K1可以测定产生O2的体积
或D中装上浓硫酸,关闭K1,打开K2可以干燥O2;
故答案为:(1)②;
(2)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3)CaCO3+2HCl=CaCl2+H2O+CO2↑;
(4)生成CaSO4微溶,覆盖在未反应的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5)bcda;
(6)C中装水,导管尾处接上量筒,关闭K2,打开K1可以测定产生O2的体积.
或D中装上浓硫酸,关闭K1,打开K2可以干燥O2(答案合理即可)
『叁』 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如图实验中发现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原因是什么(2)改正后
题目是通过木炭试图探究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里需要明确可用于该实验的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本身不是气体能够燃烧且对应产物不是气体,这是对选用物质的性质要求,量的要求是过量.
(1)实验中使用木炭来进行该实验,对于造成结果偏低,主要考虑木炭燃烧对应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装置内气压不能明显改变,无法使外界液体进入装置内所造成.这是根本原因.
(2)关于氮气性质的推测,由于在装置内氧气和红磷发生反应,而氮气剩余下来,说明氮气不和氧气反应,也不支持燃烧.同时由于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装置内,而氮气依旧安然无恙,所以氮气不能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反应.在回答时可以概括,也可以分开回答.审题时要注意没有要求回答如何改进该实验,避免答非所问.
故答案: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装置内气压无明显变化,外界气体不能等体积进入补充;氮气不和氧气反应,也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等等.
『肆』 小学科学实验仪器分多少种多少类
分6个种类,类别如下:
『伍』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①作此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要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固定两个注射器中的一个活塞,推动另一活塞,然后松开,如果能回复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中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铜丝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原因是:注射器内空气未完全消耗;
(2)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
①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具有性质较稳定、难溶于水的性质;
②认真比较(1)、(2)两种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1)实验装置的方法更好一些,因它更环保;
③通过上面两种方法的研究、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首先要选取一种合适的物质,这种物质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物质通过观察现象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
(1)①固定两个注射器中的一个活塞,推动另一活塞,然后松开,如果能能回复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做法也可得分);
②铜丝量不足;加热温度不够;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其它合理说法任写两点);③混合物;注射器内空气未完全消耗(说法合理即可)
(2)①氮气;性质较稳定、难溶于水;②(1)更环保或更精确(任写一点);③氧气;固体;
『陆』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器材还能用于什么实验
由v=x/t可知,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器材应为刻度尺,计时器。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可以用来做一切需要测量长度的实验。
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计时器可以用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操作界面简便易用,提供了基本的计时控制功能,包括:开始计时、停止计时、继续计时、操作界面简便易用复零、调整计时。可以用来做需要计量时间的实验,比如自由落体,平抛运动,等等。
『柒』 如图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
(1)待温度升至40℃时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将所测的温度填入对应的时间内.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 |
温度/℃ | 40 |
『捌』 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1)比较1、2的实验数据,都是水,质量相同,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专是不相同的属;
(2)比较1、4的实验数据,质量相同,但物质的种类不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不相同的;
(3)比较2、4的实验数据,质量相同,但物质的种类不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4)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故答案为:
(1)不同;(2)不同;(3)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4)水和煤油受热均匀;加热时间.
『玖』 熔化过程用到的测量
(1)在实验中要用到温度计测量物质的温度,需要用秒表测量熔化的时间;
(2)由图可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因此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48℃;
(3)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加热到10min时,该物质正好在熔化的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5)由图可知,物质从第6min开始熔化,第14min结束,所以熔化的时间为14min-6min=8min.
故答案为:(1)温度计; 秒表;(2)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48 (3)受热均匀(变化过程缓慢);(4)固液共存;(5)8.
『拾』 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
溶解热测定 实验装置可以测定放热反应热效应,通过比较溶剂溶解前后的温度差异版,然后根据Q=CmΔt来求权出热量的转化值,不过这样导致散失的热量无法统计,可以定性分析,但不是用于定量分析。
物质的溶解:
物质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本实验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绝热体系中进行时,体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