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延迟焦化除焦的方式有
目前延迟焦化装置的除焦方式多为水力除焦,水利除焦系统是用高压水泵将除焦水通过工艺管线在钻具的喷嘴处汇聚成高压高速的线束,利用此线束来将焦炭切碎,从而达到除焦的目的。
② 延迟焦化装置原料是什么
本装置设计加工原料有两种,一种为大庆扶余原油和俄罗斯原油的减压渣油以及脱油沥青的混合原料;另一种为俄罗斯原油的减压渣油。
③ 据说延迟焦化大吹汽改能饱和水效果好(请教)
焦化装置大吹气、小吹气的目的是为了吹扫老塔内残留的油气,一般用的是过热蒸汽,温度高、流速快,如果改为饱和水,温度降低,蒸油气的效果差,而且用量大,后续油水分离负荷大,因此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用汽。
④ 延迟焦化装置对原料油的指标都有哪些要求
常规的理解:
焦化是对原料性质要求最为宽松的工艺,因此难于加工的重油内,如催化油容浆、脱沥青油、重污油等都能加工。对原料的物化性质指标的规定应该有三个方面:
1、盐含量,它将直接决定产品石油焦的性质、反应系统结焦的速度。一般要求渣油盐含量在5mg/l以下;
2、硫含量,具体决定了石油焦的产品等级,同时决定了对系统的腐蚀程度,硫含量的高低指标取决于石油焦目标产品质量和系统防止硫腐蚀的设计余地。
3、不同的进料在组分上大致都可分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四组分,他们在焦化反应中的产品分布自然各有不同,不同性质的进料有不同的四组分分布,也就对产品的分布造成了相应的影响,指标上应该考虑装置工程设计的初始选定值,不能过度偏离原设计点造成炉管生焦、产品分离的超负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⑤ 怎样进行延迟焦化装置的安全管理
延迟焦化装置是炼油厂的重质油轻质化、提高炼厂轻油收率的一种主要手段。其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条件变化频繁,反应过程苛刻,加工的渣油易着火、结焦,对装备损坏大,事故概率也相对较大。
延迟焦化装置的开工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操作过程,装置从常温、常压逐渐升温升压至正常操作指标,物料的输入、输出频繁,受操作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事故。
焦化装置的开工步骤为:贯通试压→烘炉→收油→进蜡油及建立循环→升温脱水→恒温→启动辐射泵→切换转入正常。
开工时的危险因素及其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在开工过程中各环节紧密相连,各阶段易发生的事故如下:
(1)烘炉阶段。烘炉的作用是为了脱除水分,考察设备,须严格按照规程和烘炉曲线进行点火及升温。如炉子点火吹气时间过短,易形成爆炸气体,损坏设备和伤人;烘炉时升温过快,达不到烘炉效果,炉膛的衬里脱离,易造成设备损坏,延误开工。工艺上要求严格控制吹汽时间和烟道挡板的开度,并严格按照烘炉曲线进行烘炉。
(2)升温阶段。升温要求掌握好升温速度,加强脱水,防止原料罐突沸和对流泵抽空,延误开工。
(3)350℃恒温阶段。恒温阶段是问题的高发期。必须注意加强对各部位的脱水,保证启动时系统无水。对分馏塔顶汽油油水分离器脱水不及时,极易造成汽油溢出。而分馏系统脱水不净,则将造成辐射泵启动困难而延误开工进度。
(4)460℃恒温阶段。此阶段主要故障是四通阀卡住,造成设备损坏、炉管结焦。关键是多活动四通阀,及时给上汽封,并做好被卡住的紧急处理准备。如发现对流管结焦,应及时处理,无效时停炉烧焦。
(5)切换转入正常。转入正常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物料流程。此阶段主要应保持物料的平衡和热量的平衡。同时还须注意在第一塔放空前,应保证放空系统中的空气充分清除,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
开工时还要注意先停气后进油,防止蒸气系统窜油。
停工时的危险因素及其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停工时各操作环节的参数变化较大,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须严格按照停工步骤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1)保证蒸气压力和吹扫时间,为安全检修创造条件;
(2)调整好空冷风机的运行台数及后部冷却器的水量,密切注意分馏塔的压力,严防超压;
(3)防止外甩油超温,避免造成罐区突沸;
(4)分馏塔吹扫后要先化学清洗后水洗,最后给气蒸煮,以防止残存的硫化亚铁自燃。
⑥ 延迟焦化装置产品有哪些去向
产品有干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轻蜡油、重蜡油、焦炭。干气、液化石内油气去脱硫装置进容行脱硫后,干气并入厂燃料气管网。汽油、柴油去加氢装置进行加氢精致,精制后的汽油可作为制乙烯的石脑油,柴油直接调和出厂。轻蜡油、重蜡油去催化装置作为原料,焦炭作为化肥装置燃料,也可作为碳素电极的原料。
⑦ 延迟焦化的延迟焦化工艺
延迟焦化与热裂化相似,只是在短时间内加热到焦化反应所需温度,控制原料在炉管中基本上不发生裂化反应,而延缓到专设的焦炭塔中进行裂化反应,“延迟焦化”也正是因此得名。延迟焦化装置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 考虑到重残油的碳氢比高,非常容易结焦的这一特点,将原料油快速加热到比较高的温度(480~500℃),使重残油在管式加热炉中,来不及发生反应就被送到一个中空的容器(称焦炭塔),让加热的油品在其中进行裂化缩合反应,加热和焦化不同时发生,故称为延迟焦化。焦炭塔内裂解反应生成的415℃高温油气自焦炭塔顶逸出进入主分馏塔下段进料段,经过洗涤板(人字挡板)洗涤所携带的焦炭颗粒后,从蒸发段上升进入蜡油集油箱以上蒸馏分离,分馏出富气、汽油、柴油和轻重蜡油馏分,而焦炭塔内缩合反应所生成焦炭留在焦炭塔内,当焦炭塔中结焦达一定程度后,就切换到另一个焦炭塔中继续焦化成焦,原先的焦炭塔则进行清焦作业。通常一个焦化装置中常常要用2~4个焦炭塔。清焦采用水力除焦法,先在焦层中央用钻机打一个洞,从顶部一直打到底,然后自下而上通入压力为12~30MPa的高压水,利用水的冲击力,把焦炭打下来,并由底部排出。
由高压水泵输送的高压水,经上水线,水龙带,钻杆到水力切焦器喷嘴,由切焦器喷嘴喷出的高压水,形成高压射流,利用高压射流强大的冲击力,将石油焦切割下来。钻杆不断地升降和转动,直到把焦除完为止
水力除焦主要设备
(高压水泵)、(除焦控制阀)、润滑油系统、气动阀、绞车及滑轮组、 (新型除焦胶管)、(水涡轮减速器)、(自动切换联合钻孔切焦器)、(塔顶盖自动装卸机)、(塔底盖装卸机)、(电梯)、(钻杆组件)和(抓斗起重机)。 焦炭焙烧部分。国内选定炉出口温度为495~500℃,焦炭塔顶压力为0.15~0.2 Mpa。
⑧ 延迟焦化的《延迟焦化》
作者:梁朝林 沈本贤 定价:¥ 18.00 元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80229-204-8 开本:32 开
类别:石油化工 页数:189 页
简介
本书在简单介绍延迟焦化在炼油厂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石油烃类的热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延迟焦化装置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及影响因素、主要设备(加热炉、焦炭塔、分馏塔、机泵、水力除焦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操作管理、安全环保、防腐蚀等;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延迟焦化装置开停工及一般事故处理的经验方法。此外,对延迟焦化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也做了适当的介绍。
⑨ 石油焦延迟焦化和流化焦化工艺及焦组成有何不同
延迟焦化装置常用的炉型是双面加热无焰燃烧炉。总的要求是控制原料油在炉管内的反应深度、尽量减少炉管内的结焦,使反应主要在焦炭塔内进行。渣油热转化反应是分三步进行的:
原料油在加热炉中在很短时间内被加热至450—510℃,少部分原料油气化发生轻度的缓和裂化。
从加热炉出来的,已经部分裂化的原料油进入焦炭塔。根据焦炭塔内的工艺条件,塔内物流为气一液相混合物。油气在塔内继续发生裂化。
焦炭塔内的液相重质烃,在塔内的温度、时间条件下持续发生裂化、缩合反应直至生成烃类蒸气和焦炭为止。
流化焦化工艺原理流程:原料油经加热炉预热至400℃左右后经喷嘴进入反应器,反应器内是灼热的焦炭粉末(20~100目)形成的流化床。原料在焦粒表面形成薄膜,同时受热进行焦化反应。反应器的温度约480~560℃,其压力稍高于常压,焦炭粉末借油气和由底部进入的水蒸气进行流化。反应产生的油气经旋风分离器分出携带的焦粒后从顶部出去进入淋洗器和分馏塔。在淋洗器中,用重油淋洗油气中携带的焦末,所得泥浆状液体可作为循环油返回反应器。部分焦粒经下部汽提段汽提出其中的油气后进入加热器。加热器实质上是个流化床燃烧反应器,由底部送入空气使焦粒进行部分燃烧,从而使床层温度维持在590~650℃。高温的焦粒再循环回反应器起到热载体的作用,供给原料油预热和反应所需的热量。流化焦化的产品分布及产品质量与延迟焦化有较大的差别。流化焦化的汽油产率低而中间馏分产率较高,焦炭产率较低。流化焦化的中间馏分的残碳值较高、汽油含芳香烃较多,所产的焦炭是粉末状,在回转炉中煅烧有困难,不能单独制作电极焦,只能作燃料用。更多信息来自嘉禾碳素。
⑩ 本人大四学生想求原油蒸馏常减压系统的控制设计
原油蒸馏控制软件简介-05-26 14:54转 永立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DCS在我国炼油厂应用已有15年历史,有20多家炼油企业安装使用了不同型
号的DCS,对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催化重整装置、加氢精制、油品调合等实施
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其中有十几套DCS用于原油蒸馏,多数是用于常减压装置的单回
路控制和前馈、串级、选择、比值等复杂回路控制。有几家炼油厂开发并实施了先进控制
策略。下面介绍DCS用原油蒸馏生产过程的主要控制回路和先进控制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情况。
一、工艺概述
对原油蒸馏,国内大型炼油厂一般采用年处理原油250~27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
,它由电脱盐、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常压加热炉、减压加热炉、产品精馏和自产蒸
汽系统组成。该装置不仅要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汽油、航空煤油、灯用煤油、柴油,还要生
产出催化裂化原料、氧化沥青原料和渣油;对于燃料一润滑油型炼油厂,还需要生产润滑
油基础油。各炼油厂均使用不同类型原油,当改变原油品种时还要改变生产方案。
燃料一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的工艺流程是:原油从罐区送到常减压装置时温度一般为
30℃左右,经原油泵分路送到热交换器换热,换热后原油温度达到110℃,进入电脱
盐罐进行一次脱盐、二次脱盐、脱盐后再换热升温至220℃左右,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
。初馏塔底原油经泵分两路送热交换器换热至290℃左右,分路送入常压加热炉并加热
到370℃左右,进入常压塔。常压塔塔顶馏出汽油,常一侧线(简称常一线)出煤油,
常二侧线(简称常二线)出柴油,常三侧线出润料或催料,常四侧线出催料。常压塔底重
油用泵送至常压加热炉,加热到390℃,送减压塔进行减压蒸馏。减一线与减二线出润
料或催料,减三线与减四线出润料。
二、常减压装置主要控制回路
原油蒸馏是连续生产过程,一个年处理原油25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一般有130
~150个控制回路。应用软件一部分是通过连续控制功能块来实现,另一部分则用高级
语言编程来实现。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控制回路。
1.减压炉0.7MPa蒸汽的分程控制
减压炉0.7MPa蒸汽的压力是通过补充1.1MPa蒸汽或向0.4MPa乏气
管网排气来调节。用DCS控制0.7MPa蒸汽压力,是通过计算器功能进行计算和判
断,实现蒸汽压力的分程控制。0.7MPa蒸汽压力检测信号送入功能块调节器,调节
器输出4~12mA段去调节1.1MPa蒸汽入管网调节阀,输出12~20mA段去
调节0.4MPa乏气管网调节阀。这实际是仿照常规仪表的硬分程方案实现分程调节,
以保持0.7MPa蒸汽压力稳定。
2.常压塔、减压塔中段回流热负荷控制
中段回流的主要作用是移去塔内部分热负荷。中段回流热负荷为中段回流经热交换器
冷却前后的温差、中段回流量和比热三者的乘积。由中段回流热负荷的大小来决定回流的
流量。中段回流量为副回中路,用中段热负荷来串中段回流流量组成串级调节回路。由D
CS计算器功能块来求算冷却前后的温差,并求出热负荷。主回路热负荷给定值由工人给
定或上位机给定。
3.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控制
为了提高加热炉热效率,节约能源,采取了预热入炉空气、降低烟道气温度、控制过
剩空气系数等方法。一般加热炉控制是利用烟气作为加热载体来预热入炉空气,通过控制
炉膛压力正常,保证热效率,保证加热炉安全运行。
(1)炉膛压力控制
在常压炉、减压炉辐射转对流室部位设置微差压变送器,测出炉膛的负压,利用长行
程执行机构,通过连杆来调整烟道气档板开度,以此来维持炉膛内压力正常。
(2)烟道气氧含量控制
一般采用氧化锆分析器测量烟道气中的氧含量,通过氧含量来控制鼓风机入口档板开
度,控制入炉空气量,达到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4.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有两种技术方案,它们通过加热炉流程画面上的开关(或软开关
)切换。一种方案是总出口温度串燃料油和燃料气流量,另一种方案是加热炉吸热一供热
值平衡控制。热值平衡控制需要使用许多计算器功能块来计算热值,并且同时使用热值控
制PID功能块。其给定值是加热炉的进料流量、比热、进料出口温度和进口温度之差值
的乘积,即吸热值。其测量值是燃料油、燃料气的发热值,即供热值。热值平衡控制可以
降低能耗,平稳操作,更有效地控制加热炉出口温度。该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充分利用了D
CS内部仪表的功能。
5.常压塔解耦控制
常压塔有四个侧线,任何一个侧线抽出量的变化都会使抽出塔板以下的内回流改变,
从而影响该侧线以下各侧线产品质量。一般可以用常一线初馏点、常二线干点(90%干
点)、常三线粘度作为操作中的质量指标。为了提高轻质油的收率,保证各侧线产品质量
,克服各侧线的相互影响,采用了常压塔侧线解耦控制。以常二线为例,常二线抽出量可
以由二线抽出流量来控制,也可以用解耦的方法来控制,用流程画面发换开关来切换。解
耦方法用常二线干点控制功能块的输出与原油进料量的延时相乘来作为常二线抽出流量功
能块的给定值。其测量值为本侧线流量与常一线流量延时值、常塔馏出油量延时值之和。
组态时使用了延时功能块,延时的时间常数通过试验来确定。这种自上而下的干点解耦控
制方法,在改变本侧线流量的同时也调整了下一侧线的流量,从而稳定了各侧线的产品质
量。解耦控制同时加入了原油流量的前馈,对平稳操作,克服扰动,保证质量起到重要作
用。
三、原油蒸馏先进控制
1.DCS的控制结构层
先进控制至今没有明确定义,可以这样解释,所谓先进控制广义地讲是传统常规仪表
无法构造的控制,狭义地讲是和计算机强有力的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相关,而在DC
S上无法简单组态而得到的控制。先进控制是软件应用和硬件平台的联合体,硬件平台不
仅包括DCS,还包括了一次信息采集和执行机构。
DCS的控制结构层,大致按三个层次分布:
·基本模块:是基本的单回路控制算法,主要是PID,用于使被控变量维持在设定
点。
·可编程模块:可编程模块通过一定的计算(如补偿计算等),可以实现一些较为复
杂的算法,包括前馈、选择、比值、串级等。这些算法是通过DCS中的运算模块的组态
获得的。
·计算机优化层:这是先进控制和高级控制层,这一层次实际上有时包括好几个层次
,比如多变量控制器和其上的静态优化器。
DCS的控制结构层基本是采用递阶形式,一般是上层提供下层的设定点,但也有例
外。特殊情况下,优化层直接控制调节阀的阀位。DCS的这种控制结构层可以这样理解
:基本控制层相当于单回路调节仪表,可编程模块在一定程度上近似于复杂控制的仪表运
算互联,优化层则和DCS的计算机功能相对应。原油蒸馏先进控制策略的开发和实施,
在DCS的控制结构层结合了对象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2.原油蒸馏的先进控制策略
国内原油蒸馏的先进控制策略,有自行开发应用软件和引进应用软件两种,并且都在
装置上闭环运行或离线指导操作。
我国在常减压装置上研究开发先进控制已有10年,各家技术方案有着不同的特点。
某厂最早开发的原油蒸馏先进控制,整个系统分四个部分:侧线产品质量的计算,塔内汽
液负荷的精确计算,多侧线产品质量与收率的智能协调控制,回流取热的优化控制。该应
用软件的开发,充分发挥了DCS的强大功能,并以此为依托开发实施了高质量的数学模
型和优化控制软件。系统的长期成功运行对国内DCS应用开发是一种鼓舞。各企业开发
和使用的先进控制系统有:组份推断、多变量控制、中段回流及换热流程优化、加热炉的
燃料控制和支路平衡控制、馏份切割控制、汽提蒸汽量优化、自校正控制等,下面介绍几
个先进控制实例。
(1)常压塔多变量控制
某厂常压塔原采用解耦控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变量控制。常压塔有两路进料,产
品有塔顶汽油和四个侧线产品,其中常一线、常二线产品质量最为重要。主要质量指标是
用常一线初馏点、常一线干点和常二线90%点温度来衡量,并由在线质量仪表连续分析
。以上三种质量控制通常用常一线温度、常一线流量和常二线流量控制。常一线温度上升
会引起常一线初馏点、常一线干点及常二线90%点温度升高。常一线流量或常二线流量
增加会使常一线干点或常二线90%点温度升高。
首先要确立包括三个PID调节器、常压塔和三个质量仪表在内的广义的对象数学模
型:
式中:P为常一线产品初馏点;D为常一线产品干点;T〔,2〕为常二线产品90
%点温度;T〔,1〕为常一线温度;Q〔,1〕为常一线流量;Q〔,2〕为常二流量
。
为了获得G(S),在工作点附近采用飞升曲线法进行仿真拟合,得出对象的广义对
象传递函数矩阵。针对广义对象的多变量强关联、大延时等特点,设计了常压塔多变量控
制系统。
全部程序使用C语言编程,按照采集的实时数据计算控制量,最终分别送到三个控制
回路改变给定值,实现了常压塔多变量控制。
分馏点(初馏点、干点、90%点温度)的获取,有的企业采用引进的初馏塔、常压
塔、减压塔分馏点计算模型。分馏点计算是根据已知的原油实沸点(TBT)曲线和塔的
各侧线产品的实沸点曲线,实时采集塔的各部温度、压力、各进出塔物料的流量,将塔分
段,进行各段上的物料平衡计算、热量平衡计算,得到塔内液相流量和气相流量,从而计
算出抽出侧线产品的分馏点。
用模型计算比在线分析仪快,一般系统程序每10秒运行一次,克服了在线分析仪的
滞后,改善了调节品质。在计算出分馏点的基础上,以计算机间通讯方式,修改DCS系
统中相关侧线流量控制模块给定值,实现先进控制。
还有的企业,操作员利用常压塔生产过程平稳的特点,将SPC控制部分切除,依照
计算机根据实时参数计算出的分馏点,人工微调相关侧线产品流量控制系统的给定值,这
部分优化软件实际上只起着离线指导作用。
(2)LQG自校正控制
某厂在PROVOX系统的上位机HP1000A700上用FORTRAN语言开
发了LQG自校正控制程序,对常减压装置多个控制回路实施LQG自校正控制。
·常压塔顶温度控制。该回路原采用PID控制,因受处理量、环境温度等变化因素
的影响,无法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用LQG自校正控制代替PID控制后,塔顶温度控
制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塔顶温度和塔顶拨出物的干点存在一定关系,根据工艺人员介绍
,塔顶温度每提高1℃,干点可以提高3~5℃。当塔顶温度比较平稳时,工艺人员可以
适当提高塔顶温度,使干点提高,便可以提高收率。按年平均处理原油250万吨计算,
如干点提高2℃,塔顶拨出物可增加上千吨。自适应控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常压塔的模拟优化控制。在满足各馏出口产品质量要求前提下,实现提高拨出率及
各段回流取热优化。馏出口产品质量仍采用先进控制,要求达到的目标是:常压塔顶馏出
产品的质量在闭环控制时,其干点值在给定值点的±2℃,常压塔各侧线分别达到脱空3
~5℃,常二线产品的恩氏蒸馏分析95%点温度大于350℃,常三线350℃馏份小
于15%,并在操作台上CRT显示上述各侧线指标。在保证塔顶拨出率和各侧线产品质
量之前提下优化全塔回流取热,使全塔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减压塔模拟优化控制。在保证减压混和蜡油质量的前提下,量大限度拔出蜡油馏份
,减二线90%馏出温度不小于510℃,减压渣油运行粘度小于810■泊(对九二三
油),并且优化分配减一线与减二线的取热。
(3)中段回流计算
分馏塔的中段回流主要用来取出塔内一部分热量,以减少塔顶负荷,同时回收部分热
量。但是,中段回流过大对蒸馏不利,会影响分馏精度,在塔顶负荷允许的情况下,适度
减少中段回流量,以保证一侧线和二侧线产品脱空度的要求。由于常减压装置处理量、原
油品种以及生产方案经常变化,中段回流量也要作相应调整,中段回流量的大小与常压塔
负荷、塔顶汽油冷却器负荷、产品质量、回收势量等条件有关。中段回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根据塔顶回流量、塔底吹气量、塔顶温度、塔顶回流入口温度、顶循环回流进口温度、中
段回流进出口温度等计算出最佳回流量,以指导操作。
(4)自动提降量模型
自动提降量模型用于改变处理量的顺序控制。按生产调度指令,根据操作经验、物料平
衡、自动控制方案来调整装置的主要流量。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常压炉流量、常压塔各侧
线流量、减压塔各侧线流量进行提降。该模型可以通过DCS的顺序控制的几种功能模块
去实现,也可以用C语言编程来进行。模型闭环时,不仅改变有关控制回路的给定值,同
时还在打印机上打印调节时间和各回路的调节量。
四、讨论
1.原油蒸馏先进控制几乎都涉及到侧线产品质量的质量模型,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
态的,其基础都源于DCS所采集的塔内温度、压力、流量等信息,以及塔内物料/能量
的平衡状况。过程模型的建立,应该进一步深入进行过程机理的探讨,走机理分析和辨认
建模的道路,同时应不断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结合,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正在日益引起
人们的注意。在无法得到全局模型时,可以考虑局部模型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这也是一个
前景和方向。
2.操作工的经验对先进控制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很重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如何吸
取他们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并帮助他们把这种经验表达出来,并进行提炼,是一项有意义
的工作,这一点在开发专家系统时尤为重要。
3.DCS出色的图形功能一直为人们所称赞,先进控制一般是在上位机中运行,在
实施过程中,应在操作站的CRT上给出先进控制信息,这种信息应使操作工觉得亲切可
见,而不是让人感到乏味的神秘莫测,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已获初步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开
发和完善。
4.国内先进控制软件的标准化、商品化还有待起步,目前控制软件设计时还没有表达
其内容的标准符号,这是一大障碍。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对提高DCS应用水平和推广
应用成果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