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柱色谱法分离实验装置图

柱色谱法分离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3-01-31 05:36:43

『壹』 常用的色谱仪器有哪两大类,各自有何特点

色谱仪器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还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检测家全新机租赁]赛默飞/气质联用ISQ7000

检测家提供新机租赁业务,为您提供实验室一站式服务,解决实验成本高、快速扩项难等问题;

[检测家全新机租赁] 液相色谱 Waters e2695

那么,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如何选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选型,归结起来就是2个问题:如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配置?如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品牌?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第一问题,如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配置?

高效液相色谱仪可以分为5大部分:高压输液泵单元、进样器单元、分离单元、检测器单元、色谱数据处理单元,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谈谈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选型细则。

1、高压输液泵单元的配置选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压输液方式分为等度方式、梯度方式两大类别。

等度方式:在色谱分析过程中,流动相中各个组分的比例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某次分析过程中流动相中甲醇与水的比例是50:50一直保持不变,那么这种就叫做等度方式。

梯度方式:在色谱分析过程中,流动相中各个组分的比例随时间发生发生变化,例如某次分析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相中其中一种(或几种)溶剂比例逐渐增大、另一种或几种溶剂的比例逐渐减少,最终那么这种输液方式就叫做梯度方式。

相应以上2种流动相输液方式,有等度泵和梯度泵这两种配置方式。

等度泵:一般采用单泵来作为高压输液泵单元,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的配置方式。

梯度泵:又分为高压梯度、低压梯度。

高压梯度:常用的是二元高压梯度泵,也有三元高压梯度泵;我们通常所说的双泵,就是指“二元高压梯度泵”。有几元高压,则必须有几台泵;高压梯度泵单元,除了几台高压泵之外,还需要有配套的流动相混合装置(通常采用混合器);由于是高压混合的梯度方式,所以通常不太会产生气泡,脱气机通常可以不用配备。

低压梯度:与高压梯度“有几元高压就用几台泵”所不同的是,低压梯度只需要一台高压泵,但是在高压泵的前端,需要加上比例阀(有的公司称为低压梯度单元),通过比例阀来调节几种不同流动相进入高压泵的比例,从而实现梯度淋洗。因为低压下各种不同溶剂混合时可能产生吸热或放热,所以对于低压梯度泵单元来说,流动相脱气机与混合器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高压输液泵单元的选型,主要是根据所检测项目方法的所需来定,方法中流动相输液是等度方式,那么等度泵(单泵)即可满足需求;如果方法中规定需要用到梯度淋洗输液方式,那么就需要选择梯度泵了。

在一些有HPLC分析方法开发任务的单位,为了满足将来可能的方法开发需要,即便暂时不需要梯度泵,也往往会配备梯度泵以利拓展方法。

2、进样器单元的配置选型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进样器单元,有2种配置可供选择:手动进样器、自动进样器。

手动进样器: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大牌,例如沃特世(Waters)、岛津(Shimadzu)、安捷伦(Agilent),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司均采用美国Rheodyne公司生产的六通进样阀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阀。

自动进样器:自动进样器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极大的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例如一个公司的HPLC使用部门,可以在下午下班之前,把未做完的50个样品都放进自动进样器内,然后设定分析程序、仪器清洗程序、关机程序,然后所有的人都可以下班,无需派人值守,第二天早上打印图谱、上报数据即可。

3、分离单元(高效液相色谱柱)

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色谱法最核心的机制就是把样品中各个组分进行有效分离,而实现分离靠的就是色谱柱。

色谱柱选择时需要考虑四大参数:固定相类型(填料种类)、柱长、柱内径、填料粒度。

固定相类型:目前主要有硅胶基质的ODS(碳十八)、氨基、氰基、苯基、硅胶等色谱柱,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固定相填料。目前ODS(碳十八)应用最为广泛,高效液相色谱法大约有80%分离采用的就是ODS(碳十八)填料。

柱长:色谱柱的长度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是背压也就越大、柱子价格就会越贵。目前柱长应用较多的是375px、500px、625px这三个长度,尤其以625px最多。

柱内径:其它几个柱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内径越小,分离度越好(分离度越高),但是柱负载量越小。常用柱内径是3.9mm、4.6mm、6.0mm,尤其以4.6mm为最常用。

填料粒径:根据色谱法的速率理论,填料粒径越小,分离效果越好;但是填料粒度越小,在同样的流动相输送流速下,对于高效色谱仪高压泵的背压也就越大,对于高压泵的加压能力、密封性能也就要求越高。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采用3微米、5微米或10微米的填料粒径,而3微米以下粒径的填料,通常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多的是5微米粒径的填料。

分离单元还有另外两个问题需要掂量:是否需要配预柱(保护柱)、是否需要配柱温箱。

预柱(保护柱):预柱(保护柱)的存在,会加大色谱死体积,会降低柱效,所以除非样品特别脏、或有特别多的高分子物质会堵塞分析柱,否则尽量不用预柱(保护柱)。

柱温箱:因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温度的些微波动并不特别敏感,除了一些对于柱温稳定性要求特别高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配置柱温箱。当然,如果采购预算足够多,安装柱温箱确实能有更好的色谱出峰时间重复性。

4、检测器单元的配置选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紫外检测器,还有示差检测器、荧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等。

紫外检测器:是一种选择性检测器,几乎是所有HPLC检测器里面价格最便宜、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器,适合于测定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带苯环、杂环、双键叁键的物质)。紫外检测器的特点是灵敏度很高、适用性很广泛。

示差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但是它的灵敏度低于紫外检测器,而且它对于流速比较敏感。示差检测器主要用来对一些没有紫外吸收的物质进行检测,例如糖类、高分子聚合物等等。

荧光检测器:仅仅适合于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荧光的物质,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D、黄曲霉毒素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荧光检测器的特点是灵敏度高、但适用范围较窄。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紫外检测器的一个变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特点是灵敏度较紫外检测器低、但是能做三维图谱,特别适合于医药研发类的应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通用型检测器,未来的趋势是可以替代示差检测器等来检测无紫外吸收的物质,但是目前价格非常昂贵。

5、色谱数据处理单元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数据处理单元,有数据处理机和色谱工作站两种,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色谱数据处理机已经渐渐被淘汰,目前以色谱工作站为主流。

色谱工作站又分为可否反控两大类。

可反控工作站:不但能记录与处理色谱数据,而且可以反控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各个组成单元。因为一些控制指令接口与数据传输的技术性问题,可反控工作站一般是各大仪器厂商自行研发与设计的,互相之间不能通用。

不可反控工作站:仅能记录与处理色谱数据,不可反控高效液相色谱仪。不可反控工作站通常是外挂式的,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一个A/D转换器,将高效液相色谱仪传输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输进计算机;软件部分主要功能就是把硬件传输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图谱并进行积分计算等操作。

不可反控工作站的优点是通用性强,但是不可反控仪器、不便进行自动化操作。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必须要用特殊的三维色谱软件。

综上所述,搞清楚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压输液泵单元、进样器单元、分离单元、检测器单元、色谱数据处理单元的选型考量细则,那么我们才可以在尽量节约经费的情况下,选到我们所需要的仪器配置了。

『贰』 GC的仪器装置操作

气相色谱仪流程图见图3。
气流系统 指载气及其他气体(燃烧气、助燃气)流动的管路和控制、测量元件。所用的气体从高压气瓶或气体发生器逸出后,通过减压和气体净化干燥管,用稳压阀、稳流阀控制到所需的流量。
分离系统 由进样室与色谱柱组成。进样室有气体进样阀、液体进样室、热裂解进样室等多种型式。色谱柱通常为内径2~3毫米、长1~3米、内盛固定相的填充柱,或内径0.25毫米、长20米以上、内涂固定液的开管柱。样品从进样室被载气携带通过色谱柱,样品中的组分在色谱柱内被分离而先后流出,进入检测器。
检测系统 包括检测器、微电流放大器、记录器。检测器(表3)将色谱柱流出的组分,依浓度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经微电流放大器后,把放大后的电信号分别送到记录器和数据处理装置,由记录器绘出色谱流出曲线。
数据处理系统 简单的数据处理部件是积分仪。新型的气相色谱仪都有微处理机作数据处理。
温度控制系统及其他辅助部件 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进样室、色谱柱、检测器的温度。如果色谱柱放置在有鼓风的色谱炉内,则要求色谱炉能在恒定温度或程序升温下操作。重要的辅助部件有顶空取样器、流程切换装置等。
流动相即载气,可用氦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等。载气的选择与纯化的要求取决于所用的色谱柱、检测器和分析项目的要求,如对有些固定相不能与微量氧气接触,又如对热传导池检测器宜用氢气作载气;对电子捕获检测器须除去载气中负电性较强的杂质,以利于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用分子量小的气体作载气时可用较高的线速,这时柱效下降不大,却可以缩短分析时间,因为分子量小的气体粘度小,柱压增加不大,并且在高线速时可减小气相传质阻力。用氢气作载气时,在填充柱和开管柱中的流速可分别选用35和2毫升/分左右。
固定相 一般来说,宜按“相似性”原则选择固定液;分析非极性样品时用非极性固定液;分析强极性样品时用极性强的固定液(表4)。把固定液涂敷于开管柱的内壁,或涂渍在载体上制成填充柱的固定相,均勿太厚。开管柱的df宜为0.2~0.4微米,填充柱的固定液含量宜为3%~10%。载体颗粒约为柱径的0.1,即80~100目较好。这样,组分在液相中传质快,载体粒度较小而又未增大填充不均匀性,有利于在较低的温度下分析高沸点组分及缩短分析时间。
操作温度 进样室的温度应根据进样方法和样品而定。气化方式进样时,气化温度既要使组分能充分气化,又不会分解(裂解进样除外)。检测室的温度以稍高于柱温为好,可避免组分冷凝或产生其他问题。色谱柱温的确定要作综合考虑,即要照顾到固定相的使用温度范围、分析时间长短、便于定性和定量测定等因素。最好能在恒温下操作,沸程很宽的样品才采用程序升温操作。满意的操作温度须由实验求得。
样品预处理 欲分析的化合物常用化学反应的方法转变成另一种化合物,这称为衍生物的制备。然后再对衍生物进行色谱分析。预处理的好处是:①许多化合物挥发性过低或过高,极性很小或热稳定性差,不能或不适于直接取样注入色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其衍生物则可以很方便地进入色谱仪;②一些难于分离的组分,转化成衍生物就便于分离和进行定性分析;③用选择性检测器检测可获得高灵敏度的衍生物;④样品中有些杂质因不能成为衍生物而被除去。
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化学衍生物法有硅烷化反应法、酰化反应法和酯化反应法(有重氮甲烷法、三氟化硼催化法和季硼盐分解法等)。在制备化学衍生物时要特别仔细,否则会带来严重的错误。

『叁』 我想知道气相和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图解,不甚感激。

下面是word文档,有图,但我不会贴,你把信箱或QQ留下,我发给你。

液相色谱仪流程图
现在的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做成一个个单元组件,然后根据分析要求将各所需单元组件组合起来。最基本的组件是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系统(记录仪、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此外,还可根据需要配置流动相在线脱气装置、梯度洗脱装置、自动进样系统、柱后反应系统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等。下图是具有基本配置的液相色谱仪的流程图。$ _- @/ n, k/ J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输液泵将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至分析体系,在色谱柱之前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导入,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各组分因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或吸附力大小的不同而被分离,并依次随流动相流至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数据系统记录、处理或保存。
9 n S. Z$ ~% d( m
1 X4 [: c5 [* z3 g&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H2 r. Y O0 J+ K K

气相色谱仪流程图
气相色谱仪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气密的气体流路系统。气路系统的气密性、载气流速的稳定性及测量的准确性,都影响色谱仪的稳定性和分析结果。下图是常用的双气路气相色谱仪的流程图。+ C& a1 E! y! X0 t7 D! F4 I
高压钢瓶中的载气(气源)经减压阀减低至0.2-0.5MPa,通过装有吸附剂(分子筛)的净化气除去载气中的水分和杂质,到达稳压阀,维持气体压力稳定。样品在气化室变成气体后被载气带至色谱柱,各组分在柱中达到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 Q2 O% @4 l# S* K/ R7 l4 D2 l
' K8 G/ C5 e$ i8 g" g2 ~3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示意见下图,一般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此外还配有辅助装置:如梯度淋洗,自动进样及数据处理等。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高压泵将贮液器中流动相溶剂经过进样器送入色谱柱,然后从控制器的出口流出。当注入欲分离的样品时,流经进样器贮液器的流动相将样品同时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检测器送出的信号记录下来,由此得到液相色谱图* Y; U% x/ Z/ X" N" R3 L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Q8 O4 F' b0 L* j2 i$ W% [

...................' h& c& x% r! c; [" w
and

对5 U: f" J q0 M! e9 C y% X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方法。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的一些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是2O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色谱技术。由于它具有气相和液相所没有的优点,并能分离和分析气相和液相色谱不能解决的一些对象,应用广泛,发展十分迅速。据估计,至今约有全部分离的25%涉及难以对付的物质,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与其他色谱法比较:: E" a8 d2 _. Q4 l
(l)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 实验证明SFC法的柱效一般比HPLC法要高:当平均线速度为0.6cm•S-1时,SFC法的柱效可为HPLC法的3倍左右,在最小板高下载气线速度是4倍左右;因此SFC法的分离时间也比HPLC法短。这是由于流体的低粘度使其流动速度比HPLC法快,有利于缩短分离时间。- M" {, c' t2 G# E7 X0 W" q$ @
(2)与气相色谱法比较 出于流体的扩散系数与粘度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因此SFC的谱带展宽比GC要小;另外,SFC中流动相的作用类似LC中流动相,流体作流动相不仅载带溶质移动,而且与溶质会产生相互作用力,参与选择竞争。还有,如果我们把溶质分子溶解在超临界流体看作类似于挥发,这样,大分子物质的分压很大,因此可应用比GC低得多的温度,实现对大分子物质、热不稳定性化合物、高聚物等的有效分离。 4 A' _! o8 v4 T: d- {- v1 G# `
(3)应用范围的比较 SFC比起GC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要大出好几个数量级,基本与LC法相当。当然,尺寸排阻色谱法(SEC)所测分子质量范围是所有色谱法中最大的。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天然物、药物、表面活性剂、高聚物、多聚物、农药、炸药和火箭推进剂等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肆』 一个实验设计“Rh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性质”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求助!(最好有文献和详细的测定方法)谢谢

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的铂、钯、铑的研究

李维莉1* ,马银海1,彭永芳1,胡秋芬1,2,尹家元2
(1昆明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昆明650031;2 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 650091)

摘要 研究了用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DEABR) 为柱前衍生试剂,以安捷伦ZORBAX Stable Bound (4.6×50 mm, 1.8 mm) 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85%的甲醇(内含0.5%的醋酸)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测定铂、钯、铑的的方法,三种贵金属元素的络合物在2.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根据信噪比(S/N=3)得各金属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铂1.2 mg/L,钯1.0 mg/L,铑1.0 mg/L,方法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痕量铂、钯、铑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2~2.1%之间, 加标回收率在94~105%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 (DEABR),铂、钯、铑

1. 引 言
铂、钯、铑是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的活性元素。由于铂族金属价格昂贵且资源贫乏,必须进行再生回收。其回收利用价值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品中铂、钯、铑的准确测定 [1,2]。但是贵金属元素性质相似,在样品中容易共生且含量很低,常规方法测定时样品前处理很复杂且误差大。近几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无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痕量金属离子与有机试剂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测定金属离子,克服了光度分析选择性差的缺点,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方法简便快速 [3-6]。若丹宁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用于无机元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报道较少。我们研究了用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 (DEABR)为柱前衍生试剂,ZORBAX Stable Bound (4.6×50 mm, 1.8 m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分离铂、钯、铑的络合物,并结合微波消化样品和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铂、钯、铑的方法。该方法中3种元素络合物的分离只需2.0 min,和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2 实验部分
2.1主要仪器和试剂
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2690 Alliance分离系统(四元泵及自动进样器),996 (PAD)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Millennium32色谱管理软件;美国CEM公司MWD-2型微波通用消解装置,配50 mL聚四氟乙烯消化罐。
铂、钯、铑标准储备液,1.0 mg/mL,购于国家标准物质研制中心,使用时稀释成 2.0 mg/mL标准工作液;pH为 3.6 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0.5 mol/L;DEABR按文献[7]的方法合成,使用时用乙醇配成1.0×10-4 mol/L溶液;甲醇:高效液相色谱专用(Fisher公司生产);水为二次蒸馏水,并用Milli-Q50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 处理,电阻³ 18 MW .cm;所用试剂除作特殊说明外均为分析纯。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ZORBAX Stable Bound (4.6×50 mm, 1.8 mm) 快速分离柱;流动相为85%的甲醇 (内含0.5%的醋酸),流速为2.0 mL/min, 进样体积10 m 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标样和样品在540 nm处的色谱图见图1。

图1 标样和催化剂样品色谱图
Fig.1 The chromatogram of standard samples (a) and catalyst samples (b)

2.3 实验方法
取适当的标样或样品溶液于 25 mL容量瓶中。加入4 mL pH 3.6 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5.0 mL 1×10-4 mol/L DEABR溶液,定容到25 mL, 摇匀,放置10 min,取5 mL用0.45 m m针头过滤器过滤,进样10 mL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柱前衍生条件
DEABR与铂、钯、铑在弱酸性介质中显色,最佳显色pH为:铂 1.2-4.8,钯 0.8-4.6,铑1.6- 4.2,因此实验选用pH=3.6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控制显色酸度,用量在4.0 mL左右可把pH控制在适宜范围。试验表明,1×10-4 mol/L DEABR用量在1.0 mL以上即可分别完全络合含量为10 m g的铂、钯、铑;由于实际样品中还有其它元素也会与DEABR络合而消耗试剂,需加入过量的试剂,因此实验选用加入5.0 mL的DEABR溶液;各元素的络合物在生成后至少可稳定4 h。
3.2 铂、钯、铑的定性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样品中铂、钯、铑均由其保留时间及二极管矩阵检测器350-600 nm波长扫描所得紫外光谱图与标样对照确认,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所记录光谱图可知: Pt-DEABR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2 nm,Pd-DEABR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8 nm,Rh-DEABR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为了达到最佳灵敏度,各组分均在最大波长下检测定量。
3.3色谱条件
用水和甲醇为流动分离DEABR与铂、钯、铑生成的络合物,当甲醇的比例为85%时各络合物均可达到基线分离且分离时间短,因此实验选用85%的甲醇为流动相。DEABR与铂、钯、铑生成的络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稳定,因此实验选择在流动相中含0.5%的醋酸。
3.4干扰实验
在弱酸性条件下,除铂、钯、铑外,其它元素Au3+,Hg2+,Pb,Cu2+,Ag+也与DEABR生成络合物,因此我们做了干扰实验,对于2 mg的铂、钯、铑,50倍的Hg2+,Pb2+,Cu2+ 和10倍的 Au3+,Ag+不干扰测定,方法选择性较好。
3.5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用峰面积定量法得工作曲线,结果见表1,根据信噪比S/N=3,算得各组分的检出限,结果见表1。表中A为峰面积,C单位为 (mg/L)。

表1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Table 1 Regression Equation, Coefficient and Detect limit

组分
Components
回归方程
Regression Equation
线性范围Linear Range (mg/L)
相关系数 Coefficient
检出限
Detect limit (mg/L)

Pt-DEABR
A=3.58×104 C - 367
5-1200
r=0.9991
1.2

Pd-DEABR
A=3.06×104 C - 115
4-1100
r=0.9993
1.0

Rh-DEABR
A=2.96×104 C + 431
6-900
r=0.9992
1.0

3.6样品分析结果
样品分析时每样平行测定5次,准确称取已磨细至120-200目的试样称取0.2 g (精确到0.0001 g)于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加3 mL的浓盐酸和1.0 mL的过氧化氢,立即盖上罐内盖,旋紧外盖,于微波消化炉中用800 W的功率消解10 min;消解完后于电热板上加热蒸发到近干,用10 mL 5 %的盐酸溶解残渣,转入25 mL的容量瓶中定容,依样品含量高低,酌情取适当体积试液于25 mL的容量瓶中,按实验方法测定,另取相同样品一份,加入0.2 mg 的Pt、0.05 mg的Pd和Rh,按上述方法消化后按实验方法测定,用加标样品测出量减去未加标样品测出量再除以标准加入量计算加标回收率,用5次平行测定的结果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2。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作对照,结果见表3。

表2 本方法样品分析结果 (mg/g)
Table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mg/g) of the sample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组分
Components
样品 Samples
RSD%
(n=5)
回收率%recovery%

CHJ0623
CHJ0625
CHJ0626
CHJ0629

Pt
1.22
0.947
1.18
1.54
1.2-1.8
96-101

Pd
0.356
0.218
0.311
0.284
1.4-1.9
98-104

Rh
0.122
0.076
0.148
0.053
1.6-2.1
94-105

表3 ICP-MS法样品分析结果 (mg/g)
Table 3 Determination results (mg/g) of the sample with ICP-MS method

组分
Components
样品 Samples
RSD%
(n=5)
加标回收率recovery%

CHJ0623
CHJ0625
CHJ0626
CHJ0629

Pt
1.16
0.952
1.22
1.51
1.7-2.2
94-102

Pd
0.377
0.222
0.317
0.291
2.0-2.5
98-108

Rh
0.125
0.074
0.151
0.051
2.1-2.7
97-109

4 结 论
本方法把若丹宁类试剂应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无机元素中,采用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为柱前衍生试剂,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铂、钯、铑,3种贵金属元素的络合物在2.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分析时间比常规色谱柱(10-20 min)相比大大缩短。方法检出限达m g/L 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方法采用微波消化样品,消解一批样品只需10 min,和常规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样品消解时间,而且密闭的微波消化环境污染大大降低。总之本方的建立为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痕量铂、钯和铑的快速准确测定提供了方法。

『伍』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最基本组件和梯度洗脱的含义,种类是什么

一、参考网络:http://ke..com/view/971281.htm
在所有色谱技术中,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最早(1903年)发明的,但其初期发展比较慢,在液相色谱普及之前,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主流。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将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气相色谱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到液相色谱上来,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填料制备技术、检测技术和高压输液泵性能的不断改进,使液相色谱分析实现了高效化和高速化。具有这些优良性能的液相色谱仪于1969年商品化。从此,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谱就被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也称高压液相色谱法或高速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只适合分析较易挥发、且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化合物,而HPLC则适合于分析那些用气相色谱难以分析的物质,如挥发性差、极性强、具有生物活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现在,HPLC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过气相色谱,位居色谱法之首。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

广义地讲,固定相为平面状的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也是以液体为流动相,也应归于液相色谱法。不过通常所说的液相色谱法仅指所用固定相为柱型的柱液相色谱法。

通常将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分成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四大类。其实,有些液相色谱方法并不能简单地归于这四类。按分离机理,有的相同或部分重叠。但这些方法或是在应用对象上有独特之处,或是在分离过程上有所不同,通常被赋予了比较固定的名称。

现在的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做成一个个单元组件,然后根据分析要求将各所需单元组件组合起来。最基本的组件是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系统(记录仪、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此外,还可根据需要配置流动相在线脱气装置、梯度洗脱装置、自动进样系统、柱后反应系统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等。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输液泵将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至分析体系,在色谱柱之前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导入,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各组分因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或吸附力大小的不同而被分离,并依次随流动相流至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数据系统记录、处理或保存。

二、梯度洗脱(gradient elution)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
梯度洗脱(gradient elution)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
在气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对宽沸程样品的分离和缩短分析周期,广泛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而在液相色谱中则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从而可以使一个复杂样品中的性质差异较大的组分能按各自适宜的容量因子k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
梯度洗脱的优点:1.缩短分析周期;2.提高分离能力;3.峰型得到改善,很少拖尾;4.增加灵敏度。但有时引起基线漂移。
梯度洗脱的原理:
流动相由几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组成,通过改变流动相中各溶剂组成的比例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每个流出的组分都有合适的容量因子k,并使样品种的所有组分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佳分离。
梯度洗脱特点:
提高柱效,改善检测器的灵敏度。当样品中的一个峰的k值和最后一个峰的k值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时,使用梯度洗脱效果特别好。梯度洗脱中为保证流速的稳定,必须使用恒流泵,否则难获重复结果。梯度洗脱常用一个弱极性的溶剂A和一个强极性的溶剂B。
梯度洗脱装置示意图2 梯度洗脱示意图1(梯度洗脱参考:http://ke..com/view/1311799.htm)
如图(两个图一种原理,前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封闭,适用于配备压力泵的色谱柱,后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隔离开来,是梯度洗脱的简易装置。):两个容器放于同一水平上,两容器连通,B与柱相连,当溶液由B流入柱时,A中的溶液就会自动来补充,经搅拌与第一容器的溶液相混合,这样流入柱中的缓冲液的洗脱能力即成梯度变化。
洗脱时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洗脱液体积应足够大,一般要几十倍于床体积,从而使分离的各峰不致于太拥挤。②梯度的上限要足够高,使紧密吸附的物质能被洗脱下来。③梯度不要上升太快,要恰好使移动的区带在快到柱末端时达到解吸状态。目的物的过早解吸,会引起区带扩散;而目的物的过晚解吸会使峰形过宽。
梯度洗脱可分为低压梯度(又称为外梯度)和高压梯度(又称为内梯度)。
(1)低压梯度装置。低压梯度是采用比例调节阀,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
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也称为泵前混合。
(2)高压梯度装置。由两台(或多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控制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
制)、混合器等部件所组成。两台(或多台)泵分别将两种(或多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
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

阅读全文

与柱色谱法分离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表半弦是什么状态 浏览:51
开家纺织厂需要哪些机械设备 浏览:240
万向传动装置在汽车的典型应用 浏览:144
添加不上打印机设备怎么办 浏览:73
东莞市常平风昱五金制品厂 浏览:46
途观后轮轴承如何拆卸 浏览:676
机械键盘多少钱做好 浏览:809
过氧化氢酶的实验装置 浏览:361
汽车仪表上ab是什么意思 浏览:813
仪器夹手指头测过敏是什么原理 浏览:484
机械地意思是什么原因 浏览:640
换下旧机械硬盘怎么用 浏览:567
油点工具箱下载 浏览:182
电动车仪表总成如何加装大灯 浏览:491
c067制冷片需要什么散热器 浏览:538
换轴机械键盘如何设置 浏览:602
贱人工具箱自动标注 浏览:930
机械钳工怎么考试时间 浏览:941
兰州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在什么地方 浏览:237
如何提高供电设备检修质量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