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序号深度h/cm橡皮膜在水中的方
(1)分析观察表中的数据,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版在同一深度处权的液体压强相等,纵观实验数据发现在液体压强都是9cm的时候,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只有第4次实验的数据是8.0cm,其余都是8.2cm,因此错误的实验序号为:4;
(2)①观察横栏的各个物理量,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方向的关系,分析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1、2、3发现橡皮膜的朝向相同,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次数3、5、6发现,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不同,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却相同,因此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在同一深度上,向各个方向都有且相等;
故答案为:(1)4;
(2)①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2,3;
②液体内部压强在同一深度上,向各个方向都有且相等;3,5,6.
2. Ⅰ:老师课上用如下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1)因为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着火点只有40℃,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铜片上的红磷着火点很高,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白磷温度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所以水中白磷也不会燃烧.
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向图2水下白磷通氧气后,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3)由上述两个实验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故答案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
3. 小明想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对于同一滑轮组,挂同一重物,如果绳子的绕法不同,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1)要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让提升相专同的重属物、都使用一个动滑轮,采用不同的绕法,由此可知,可选用甲、丙两图或乙、丁两图;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 = , ∴η 甲= ,η 丙= ∵不考虑绳子的重量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F 1= (G+G 0),F 3= (G+G 0), ∴η 甲= = ,η 丙= = , 由此可知η 甲=η 丙,说明对于同一滑轮组,挂同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故答案为:(1)甲、丙(或乙、丁);(2)分析过程同上.
4. 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数据.
(1)分析观察表中的数据,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专的增加而增大,在属同一深度处的液体压强相等,纵观实验数据发现在液体压强都是9cm的时候,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只有第4次实验的数据是8.0cm,其余都是8.2cm,因此错误的实验序号为:4; (2)①观察横栏的各个物理量,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方向的关系,分析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1、2、3发现橡皮膜的朝向相同,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次数3、5、6发现,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不同,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却相同,因此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在同一深度上,向各个方向都有且相等; 故答案为:(1)4 (2)①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2,3 ②液体内部压强在同一深度上,向各个方向都有且相等;3,5,6. |
5. Ⅰ:老师课上用如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1)因为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着火点只有40℃,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铜片上的红磷着火点很高,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白磷温度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所以水中白磷也不会燃烧. 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向图2水下白磷通氧气后,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3)由上述两个实验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故答案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
6. 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
(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版动,权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7到8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a 1+a 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0.046+0.066?0.0861?0.1060 | 4×(0.1)2 |
m/s 2=-2.00m/s 2所以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2.00m/s 2 . (3)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若用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 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6和7 (2)2.00 (3)偏大
7. (2012河南)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电路中
(1)实来验时,通过观察电自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如图,电路是闭合的,导体不动,磁体运动,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确定,导体也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具备了感应电流产生的两个条件,所以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3)我们可以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来增大感应电流,更容易观察; (4)由实验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1)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有;(3)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4)切割.
8. 针对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
(1)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速度相同 (2)匀速直线运动 (3)问题:小车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回答:减小
9. 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A)取下沙桶,把木
(1)由图2所示来纸带源可知,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的位于越来越大,小车做加速运动,平衡摩擦力太过,木板倾角太大,应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相等为止. (2)由图3可知,纵轴表示加速度,横轴表示力,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质量不变,由图象可知: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若沙和沙桶质量过大,不能远小于小车质量,小车加速度与力不成正比,a-F图象不是直线,a-F图象向下弯曲,由图象可知,会出现B所示情况. 故答案为:(1)减小;间隔相等;(2)小车质量一定的;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拉力;(3)B.
10. Ⅰ:老师课上用如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1)因为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着火点只有40℃,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铜片上的红磷着火点很高,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白磷温度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所以水中白磷也不会燃烧. 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向图2水下白磷通氧气后,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3)由上述两个实验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故答案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 2 2P 2 O 5 ,b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4P+5O 2 2P 2 O 5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5)图3与图4相比,图4装置中的小气球能收集生成物,防止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能防止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影响人体健康. (6)本题可以赞同甲,因为若白磷足量,燃烧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 ;也可以赞同乙,因为若白磷不足量,消耗不完试管中的氧气,或装置漏气,都会导致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 故答案为: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或乙,实验中白磷量不足(或乙装置漏气等). |
与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管道阀门特殊件
发布:2025-05-16 14:27:48
浏览:215
盐雾实验装置图
发布:2025-05-16 13:53:36
浏览:802
轴承钢用什么水
发布:2025-05-16 13:53:24
浏览:417
饲料机械有哪些
发布:2025-05-16 12:55:27
浏览:5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