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

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26 22:54:07

Ⅰ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超前校正复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制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1)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网络——滞后校正

Ⅱ 试分析系统校正的作用

可在原有系统中,有目的地增添一些装置或元件,使系统全面的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在系统中增加新的环节,用以改善系统性能。加进校正装置后,使原来系统的缺陷得到了补偿。

校正装置的形式及其和系统其它部分的联接方式,称为系统的校正方式。

校正方式可以分为:

串联校正

反馈(并联)校正

前馈校正

复合校正

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是最常见的两种校正方式。

Ⅲ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3)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网络——滞后校正

Ⅳ 常用的电气校正装置

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 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可 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 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常用的性能指标 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 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 带宽(见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 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 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 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 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 -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 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 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 指标。 2)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2 课程设计的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0 K ( ) ( 1 0 ) ( 6 0 ) G S S S S    ,试用频率法 设计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使(1)输入速度为 1 r ad s 时,稳态误差不大 于 1 126 rad 。(2)相位裕度 0 3 0   ,截止频率为 20 rad s 。(3)放大器的增益不 变。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第二章 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报告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 (须写清楚校正过程),使其满足工作要求。然后利用MATLAB 对未校正系统和 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问题分析时应写出程序,输出结果图 和结论。最后还应写出心得体会与参考文献等。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 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 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 等的值。 2)利用MATLAB 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 否稳定,为什么? 3)利用MATLAB 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 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 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tp、ts 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4)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 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 K  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 K  的变化范围。绘制系 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 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5)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 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 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Ⅳ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高频增益会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变差。
2、串联滞后校正改善了了系统的快速性。
3、使校正装置的超前相角出现在校正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处。

Ⅵ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有何不同他们多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强

滞后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样。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频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频率,从而改善暂态性能。应选择装置的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系统的幅穿频率。

滞后校正:利用幅值衰减特性,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增大稳定裕量,改善响应的平稳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滞后校正装置利用幅值衰减特性。

(6)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

传递函数为的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人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

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Ⅶ 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的串联校正装置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下表列出三类校正装置的典型线路、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的波德图和各自的校正作用。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Ⅷ 什么是超前校正装和滞后校正装置

超前校正装置:是一种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

滞后校正装置:具有滞后相位特性的校正装置叫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之为积分校正装置。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强抗干扰能力。

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称穿越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这是滞后校正的作用之一。

为了避免滞后环节的负相位对相位裕度影响,应尽量使网络的最大滞后相位远离系统的截止频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由此可知选择滞后校正环节零极点的准则就是,使零极点尽量远小于截止频率,以降低相角滞后所带来的影响。

(8)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和限制

一、影响:

1、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2、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3、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二、限制:

当系统在低频段相频特性上找不到满足系统相位裕量点时,不能用相位滞后校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滞后校正

Ⅸ 自动控制原理中如何选用校正装置的类型

串联校正比并联校正简单。但是串联校正装置常有严重的增益衰减,因此采用串联校正往往同时需要引入附加放大器,以提高增益并起隔离作用。对于并联校正,信号总是从功率较高的点传输到功率较低的点,无须引入附加放大器,所需元件数目常比串联校正为少。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哪种校正,常取决于校正要求、信号性质、系统各点功率、可选用的元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Ⅹ 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的并联校正装置

并联校正主要用于机械量的控制系统,如位置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等。最常用的并联校正是速度反馈校正。它的作用是产生与输出变量的导数成正比的校正信号,以改善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如减小超调量、缩短过渡过程时间、提高快速性等,同时使校正后的系统保持原有稳态精度。用来作为速度反馈校正装置的部件主要有测速发电机、速度陀螺等。

阅读全文

与各个校正装置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上r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53
智能仪表销售怎么样 浏览:500
伸缩装置机械动图 浏览:717
所示装置是实验室用轻绳 浏览:233
刚开始卖阀门需要了解什么 浏览:29
智跑换仪表盘多少钱 浏览:35
分度线用什么仪表 浏览:421
买些什么器材可以练臂力 浏览:537
实验装置排序问题 浏览:724
挖孔桩机械多少钱1米 浏览:426
沈阳机床重量怎么样 浏览:772
新上铸造厂怎么样 浏览:308
现在家里一般是什么水电阀门 浏览:937
老房子暖气阀门在顶楼吗 浏览:139
苏州健身器材厂家有哪些 浏览:373
踏板车换后轮轴承收多少钱 浏览:245
超声波洗项链效果怎么样 浏览:400
宁波器材去哪里买 浏览:869
鄞州户外儿童游乐设备哪里能买 浏览:843
收购哪些废旧专用器材违法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