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阳用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

小阳用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

发布时间:2023-01-25 07:26:26

㈠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2)当入射光线垂直

(1)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由空气中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由空气中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
(3)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5°,则入射角为90°-35°=55°,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55°.
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5°,由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可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5°=55°,所以折射角是90°-55°=35°.
故答案为:(1)小于;(2)0;(3)55°;35°.

㈡ 初二物理题

寒假作业(实验)
一、光学实验
(一)光沿直线传播
1、(1)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①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②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 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图甲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________传播,当我们位于乙图中的________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

(二)光的反射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9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三)平面镜成像
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请同学们回忆下列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完成填空: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果在像A所示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A′,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
(2)如图是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装置。为了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 传播的清晰路径,老师会在水中滴入几滴牛奶;那么,为了观察到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清晰路径,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 。
4、用右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
(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
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
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
说出理由: 。
5、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7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6、如图28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 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
察到;
(2)记录;
(3)量出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四)光的折射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凸透镜成像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全品中考网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8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②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 =10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60 30 20 15 12
像的高度h/cm 0.4 1 2 4 10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4、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热学实验
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9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2、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全品中考网

A B C 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3、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三、电学实验
1、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去靠近不带电的导体B,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请用“+”或“-”在导体B的两端大致标出所带的正负电荷。

2、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全品中考网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
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
四、其他
1、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3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全品中考网

实验次数 加入食盐量 两金属片AB间距离/厘米 灯泡亮度
1 1/4勺 2 微亮
2 1/2勺 2 较亮
3 1/4勺 1 较亮
4 1/2勺 1 很亮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a”、 “b”或“c”) 。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选填“可 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全品中考网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__________有关。
2、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3、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 ▲ 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图发不进来,邮箱给我,我给你发过去

㈢ (2008云南)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

(1)为了更清晰地看到光路,使水稍微混浊一些,可以放入少量的牛奶.就能看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空气中的折射光线是在白屏上显示或在有烟雾的空气中看到的.
(2)如图,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看不到折射光线.
故答案为:(1)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能;(2)大于;增大;观察不到折射光线.

㈣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

(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①反射和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㈤ 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

(1)由于光线在无色的水中是看不到的,故可滴入几滴红墨水,即可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从图中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和反射角都在增大,且当入射角大到一定的值时,折射光线消失.
故本题答案为:(1)滴入几滴红墨水;能;(2)大于;增大;折射光线消失.

㈥ 小宇利用图13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滴入几滴红墨水.
实验中,能(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增大)(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时,(折射光线消失).
解析:(1)由于光线在无色的水中是看不到的,故可滴入几滴红墨水,即可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从图中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和反射角都在增大,且当入射角大到一定的值时,折射光线消失.

㈦ 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

(1)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如图,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增大.
(2)如图,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利用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则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大于;增大.(2)小于.

㈧ ...小阳到水族馆参观,透过玻璃看到水中的一条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里在B点,请画出人看到鱼的光路

如图所示:
http://hi..com/aimpointer/album/item/6528230efea771ea36d12214.html

1、为垂直于玻璃看,没有发生折射,就是实际位置——红1
2、为仰视的一种,黄色的表示看到的虚像,红2表示实际的位置。

㈨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

(1)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时,如果像与蜡烛没有完全重合,就去测量像距,这样会造成测量距离与物距不相等,所以等观察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完全重合后再去测量;
(3)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水是无色透明的,为了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可以在水中加一些杂质,例如牛奶、粉笔末等等;光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是无色透明的,为了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可以在空气中加一些杂质,例如烟雾、灰尘、水雾等等.
故答案为:(1)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重合.
(3)不成功,此时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
(4)直线;在空中放烟雾(答案不唯一).

㈩ 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A、沿ON前后转动板E,则纸板E上无法显示光线,达不到探究的目的,不合题意;
B、沿版ON前后转动板权F,可探究三线是否共面,不能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不合题意;
C、OB与法线ON的夹角是反射角,它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无法直接改变反射角,不合题意;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属于改变入射角,这样进行多次实验,可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阅读全文

与小阳用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本体安装是什么意思 浏览:329
16比亚迪宋仪表时间怎么调 浏览:767
cnc轴承如何保养 浏览:985
煤矿环保设备有哪些 浏览:237
广西五金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166
盘锦市五金机电市场 浏览:516
迈锐宝xl仪表代表什么 浏览:90
开图文社都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447
表前阀门怎么打开 浏览:326
防雷装置中的接地装置作用是什么 浏览:211
阀门上r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53
智能仪表销售怎么样 浏览:500
伸缩装置机械动图 浏览:717
所示装置是实验室用轻绳 浏览:233
刚开始卖阀门需要了解什么 浏览:29
智跑换仪表盘多少钱 浏览:35
分度线用什么仪表 浏览:421
买些什么器材可以练臂力 浏览:537
实验装置排序问题 浏览:724
挖孔桩机械多少钱1米 浏览: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