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制动效能受道路条件气候条件和什么等影响
汽车的制动性与汽车的结构和使用条件有关。诸如汽车轴间负荷的分配、载质量、制动系统的结构、利用发动机制动、行驶速度、道路情况、驾驶方法等,均对汽车制动过程有很大影响。(1) 轴间负荷分配若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根据轴间负荷的变化分配,符合理想分配的条件,则前、后轮同时抱死。
若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为定值,则只有在具有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前、后轮才同时抱死。若附着系数大于同步附着系数,则后轮先抱死,反之,前轮先抱死。空载时总是后轮先抱死。
(2) 制动力调节和车轮抱死① 现代汽车制动系统中装有限压阀、比例阀、载荷控制比例阀、载荷控制限压阀,以防止制动时后轮抱死而发生危险的侧滑,它比制动器制动力固定比值的汽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② 自动防抱装置,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使车轮处于滑移率为10% ~20%的状态,保证汽车行驶方向稳定和良好的转向操纵性。
(3) 汽车载质量实践证明,对于载质量3t以上的汽车,大约载质量每增加lt,其制动距离平均要增加lm。即使是同一辆汽车,装载质量和方式不同时,由于重心位置变动,也将会影响汽车制动距离。
(4) 车轮制动器制动器的结构形式不同,其效率也不同。若制动摩擦片表面不洁,则摩擦系数减小,制动力矩随之降低。
(5) 制动初速度制动初速度高,通过制动器转化产生的热量也多,导致制动力衰退,制动距离增长。
(6) 利用发动机制动发动机的内摩擦力矩和泵气损耗可用做制动时的阻力矩,而且发动机的散热能力要比制动器强得多。
一台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大约相当于其功率1/3的热量必须散发到冷却介质中去。因此,可把发动机当做辅助制动器。发动机常用做减速制动和下坡时保持车速不变的惯性制。
(7) 道路条件道路的附着系数限制了制动力,若制动初速度相同,而道路附着系数不同,则制动距离随着附着系数的减小而增加。
(8) 驾驶技术在制动时,迅速交替地踩下和放松制动踏板,即可提高制动效果。紧急制动时,驾驶人如能急速踩下制动踏板,则制动系统协调时间短,缩短了制动距离。在滑溜路面上不可猛踩制动踏板,以免制动力过大而超过附着极限,导致汽车侧滑。
② 制动器的作用是什么
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为了减小制动力矩和结构尺寸,制动器通常装在设备的高速轴上,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大型设备(如矿井提升机、电梯等)则应装在靠近设备工作部分的低速轴上。
制动器(brake staff)可以分两大类,工业制动器和汽车制动器。汽车制动器又分为行车制动器(脚刹),驻车制动器(手刹)和平衡增力制动器。在行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新型的平衡增力制动器,因为平衡增力制动器在行驶过程中配合螺旋凹槽刹车鼓会使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并且刹车的稳定性也是国内汽车制动器最好的一种,对重载汽车的驾驶员有着很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历史发展
制动器
工业制动器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起重运输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建筑工程机械、风电及核电设备、船舶及海上重工等装备制造业,受益于这些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工业制动器行业将迎来又一轮持续、健康的发展机遇。根据《2013-2017年中国工业制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的预计,中国工业制动器行业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10%-20%的年增长率。
根据中国“十二五”发展规范纲要中关于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相关部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将是中国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规范,将有利推动中国制动器行业的发展。另外,由于2011年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前瞻网预计2011年中国的GDP将为9.5%,汽车产销情况有望继续获得较大增幅;2011年全国汽车市场总需求有望达到2000万辆。综合判断,2011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为10%-15%,这将带动制动器行业需求市场的发展。据预计,中国制动器行业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内,仍将保持15%-25%的年增长率。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国产制动器的产量也有明显增加,制动器行业的销售收入同步增长;由于受制于起步晚、技术基础薄弱以及资本投资有限,中国制动器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业内少数领先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正在向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高端产品方向发展,制动器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中、高端制动器企业的利润率呈上升趋势;而低端产品生产企业则因厂商众多,竞争激烈,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时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有所波动,其利润增长速度趋缓。
结构型式
制动器因现代工业机械的发展而出现多种新的结构型式,其中钳盘式制动器、磁粉制动器以及电磁制动器的应用最为广泛。具体分类如下:
1、摩擦式制动器,它可分为盘式制动器、外抱块式制动器、内胀蹄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综合带式制动器、双蹄式制动器、多蹄式制动器、简单带式制动器、单盘式制动器、多盘式制动器、固定钳式制动器、浮动式制动器等。
2、 非摩擦式制动器,它可分为磁粉制动器、磁涡流制动器、水涡流制动器等。
③ 可以帮我解释一下ABS防抱死系统么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
ABS 的应用
世界上第一台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在 1950 年问世,首先被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飞机上, 1968 年开始研究在汽车上应用。 70 年代,由于欧美七国生产的新型轿车的前轮或前后轮开始采用盘式制动器,促使了 ABS 在汽车上的应用。 1980 年后,电脑控制的 ABS 逐渐在欧洲、美国及亚洲日本的汽车上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一些中高级豪华轿车,如西德的奔驰、宝马、雅迪、保时捷、欧宝等系列,英国的劳斯来斯、捷达、路华、宾利等系列,意大利的法拉利、的爱快、领先、快意等系列,法国的波尔舍系列,美国福特的 TX3 、 30X 、红慧星及克莱斯勒的帝王、纽约豪客、男爵、道奇、顺风等系列,日本的思域,凌志、豪华本田、奔跃、俊朗、淑女 300Z 等系列,均采用了先进的 ABS 。到 1993 年,美国在轿车上安装 ABS 已达 46% ,现今在世界各国生产的轿车中有近 75% 的轿车应用 ABS 。
现今全世界已有本迪克斯、本迪克斯、波许、摩根 . 戴维斯、海斯 . 凯尔西、苏麦汤姆、本田、日本无限等许多公司生产 ABS ,它们中又有整体和非整体之分。预计随着轿车的迅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厂家生产。
④ 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
汽车的制动性与汽车的结构和使用条件有关。诸如汽车轴间负荷的分配、载质量、制动系统的结构、利用发动机制动、行驶速度、道路情况、驾驶方法等,均对汽车制动过程有很大影响。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按照驾驶员给定方向行驶的能力即是否会发生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偏驶,但后轮沿前轮的轨迹运动)侧滑(制动时汽车一轴或双轴发生横向滑动,前后轮轨迹不重和)或失去转向能力(如前轮抱死拖滑,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
汽车制动性能主要由于空气压力不正常:
空气压缩系统内的气压不足。空气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煤气炉堵塞等都是汽车需要制动时,制动系统压缩空气压力不足,可能无法发挥正常的制动性能。
减少制动摩擦扭矩制动系统的制动鼓和制动蹄之间的间隔不合适。闸瓦直接接触区不足;闸瓦质量下降或油污染等杂质;刹车蹄铆钉松了。制动鼓扭曲会失去圆或产生凹槽。刹车凸车轴和套筒等部位出现生锈或严重磨损而松动等不利现象。
⑤ 汽车的“ABS”是什么有何作用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
以前消费者买车,都把有没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作为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轿车已经将ABS作为标准配置。但对于ABS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很多驾驶员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对ABS的误解。一些驾驶员认为ABS就是缩短制动距离的装置,装备ABS的车辆在任何路面的制动距离肯定比未装备ABS的制动距离要短,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能与在沥青路面上的制动距离相当;还有一些驾驶员认为只要配备了ABS,即使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高速行驶,也不会出现车辆失控现象。 ABS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大大提高汽车物理性能的极限。严格来说,ABS的功能主要在物理极限的性能内,保证制动时车辆本身的操纵性及稳定性。
ABS的应用: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即“防抱死制动系统”,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提高制动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ABS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不断检测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制动状态。
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专利,1936年博世注册了一项防止机动车辆车轮抱死的“机械”专利。所有的早期设计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因过于复杂而容易导致失败,并且它们运作太慢。1947年世界上第一套ABS系统首次应用于B-47轰炸机上。Teldix公司在1964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其ABS研究很快被博世全部接管。两年内,首批ABS测试车辆已具有缩短制动距离的功能。转弯时车辆转向性和稳定性也被保证,但当时应用的大约1000个模拟部件和安全开关,这意味着被称为ABS 1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还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改进。博世在电子发动机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数字技术和集成电路(ICs)的到来使电子部件的数量降低到140个。
1968年ABS开始研究应用于汽车上。1975年由于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121款的通过,许多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装备了ABS,但由于制动系统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卡车行业的反对,在1978年撤消了这一标准。同年博世作为世界上首家推出电子控制功能的ABS系统的公司,将这套ABS 2的系统开始安装作为选配配置,并装配在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上,然后很快又配备在了宝马7系列豪华轿车上。在这一时期之后美国对ABS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工作减少了,可是欧洲和日本的制造厂家继续精心研制ABS。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进口美国的汽车装备有ABS,美国汽车制造厂对美国汽车市场上的ABS显示出新的兴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行车安全的强烈要求,ABS装置在世界汽车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1987年美国大约3%的汽车装备有非常可靠的ABS。在随后的时间里,研发者集中于简化系统。在1989年,博世的工程师成功地将一个混合的控制单元直接附在了液压模块上。这样他们就无需连接控制单元和液压模块的线束,也无需接插件,所以显著地减轻了ABS 2E的整体重量。
博世的工程师在1993年,使用新的电磁阀创造了ABS 5.0,并且在后来的几年研发了5.3 和5.7 版。新一代的ABS 8的主要特性是再次极大地减轻了重量、减少了体积、增大了内存,同时增加了更多功能,如电子分配制动压力,从而取代了减轻后轴制动压力的机械机构。当年有些汽车工业分析专家预言得到了证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市场上的大多数汽车和卡车将装备ABS。
ABS的功用:
ABS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整车的制动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防止在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即停止滚动),从而保证驾驶员在制动时还能控制方向,并防止后轴侧滑。其工作原理为:紧急制动时,依靠装在各车轮上高灵敏度的车轮转速传感器,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控制压力调节器使该轮的制动分泵泄压,使车轮恢复转动,达到防止车轮抱死的目的。ABS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有效克服紧急制动时由车轮抱死产生的车辆跑偏现象,防止车身失控等情况的发生。
ABS的种类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ABS结构简单,主要利用其自身内部结构达到简单调节制动力的效果。该装置工作原理简单,没有传感器来反馈路面摩擦力和轮速等信号,完全依靠预先设定的数据来工作,不管是积水路面、结冰路面或是泥泞路面和良好的水泥沥青路面,它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严格地说,这种ABS只能叫做 “高级制动系统(Advanced Brake System)”。目前,国内只有一些低端的皮卡等车型仍在使用机械式ABS。
机械式ABS只是用部件的物理特性去机械的动作,而电子式ABS是运用电脑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从而得出结果的。电子式ABS由轮速传感器、线束、电脑、ABS液压泵、指示灯等部件构成。能根据每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的信号,电脑对每个车轮分别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分配制动力的效果。
最早的ABS系统为二轮系统。所谓二轮系统就是将ABS装在汽车的两个后轮上。由于两后轮公用一条制动液压管路和一个控制阀,所以又称做“单通道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根据两个后车轮中附着力较小的车轮状态来选定制动压力,这被称为“低选原则”。也就是说,采用低选原则的ABS车辆的一个后轮有抱死趋势时,系统只能给两个后轮同时泄压。又由于前轮没有防抱死功能,因而,二轮系统难以达到最佳制动效果。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三通道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在二轮系统基础上,将两前轮由两条单独的管路独立控制。虽然后轮还是采用“低选原则”,但由于实现了紧急制动时的转向功能及防止后轴侧滑的功能,所以这种系统具备了现代ABS的主要特点。至今,市面上还有车辆采用这种三通道控制的ABS系统。
目前,装备在车辆上最常见的是四传感器四通道ABS系统,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液压管路和电磁阀控制,可以对单个车轮实现独立控制。这种结构能实现良好的防抱死功能。
走出ABS误区:
开篇中那些对ABS的误解,需要解释一下。如果汽车车轮在制动时抱死,汽车能得到的侧向附着力是最小的。这时,由于路面附着系数的不平衡、汽车本身制动力的不平衡、悬架的不平衡、汽车轮胎气压、路面弯度、颠簸或坡度等因素都可能会使汽车发生侧滑、甩尾或失控。另外,由于车辆前轮抱死,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一个性能优良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制动时能够将汽车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20%~30%之间,车轮在这种状态下,能兼顾相对最大的纵向制动力和横向抓地力,有效地保证车辆不会发生失控状况。另外,在前轮不抱死的情况下,由于有一定的抓地力,汽车还可以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进行转向,从而控制车辆。为了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理想状态下,追求车辆的稳定性,可能会牺牲一些纵向的制动力。所以,ABS起作用时,不是在所有路面上制动距离都会缩短。
在冰雪路面上,由于地面提供的附着力比一般路面要小很多。ABS只能在这种附着力的基础上调节汽车的制动力,不会产生外加的制动因素。所以,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只能说比车轮抱死时短一些,比在一般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还是长很多。
实际道路其实是很复杂的,诸如:路面附着系数不平衡、道路弯度或路面横向坡度、甚至汽车轮胎气压等汽车自身的原因,有很多因素能使汽车在制动时产生侧滑的运动趋势,这些因素都不是ABS本身能够克服的。所以,如果在冰雪路面上车速过快时紧急制动,遇到上述因素之一,当车辆离心力大于地面能够提供的最大侧向力时,就会使车辆形成失控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任何装备都不是万能的,驾驶员必须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安全驾驶。即使是性能优良的ABS在工作状态下稳定车辆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尤其是行驶在砂石路或冰雪路面上,更应保持充分的车距,减速慢行,不要完全依赖ABS系统。
ABS使用常识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乘用车都加装了ABS系统,对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若使用不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里,我们对ABS的使用原则归纳为“四要、七不要”。
四要
1.要始终踩住制动踏板不放松,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和持续的制动力,使ABS有效地发挥作用。
2.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一般情况下,最小车距不应低于50m,当车速超过50km/h时,最小车距与车速数值相同,如100km/h时最小车距为100m,120km/h时,最小车距为120m。
3.要事先熟悉ABS,使自己对ABS工作时的制动踏板抖动有准备和适应能力。
4.要事先阅读汽车驾驶员手册,从而进一步地理解安装ABS的汽车生产厂提供的各种操作说明。
七不要
1.不要认为有了ABS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ABS也不是绝对保险的,在车速过高和转弯过急的情况下,若车辆制动得过急过猛,则汽车仍然会产生侧滑。因此,即使你的汽车装有ABS,你也仍然需要谨慎驾驶。
2.不要采用“点刹”制动。未装有ABS的车辆在湿滑路面及车速较高情况下实施制动时,需要采用“点刹”的办法达到安全制动的目的。而装上ABS后,由于ABS能自动调整制动力,因此在实施紧急制动时,可一脚将踏板踩到底而不松开,不要担心车轮抱死打滑,否则将大大延长制动距离。
3.不要被ABS的抖动吓住。ABS在起作用时,会听到它发出的噪音,该噪音是由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和液压泵工作时产生的,不要以为制动系统出了毛病而惊慌失措,更不可将脚从制动踏板上移开,这时仍然要将制动踏板踩死而不去管它。
4.不可忽视ABS指示灯的检查。正常情况下,按通点火开关后,此灯应亮;大约3秒后自动熄灭。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电子控制装置在按自检程序对车轮传感器、液压调节器的控制阀进行通电检查,若此灯一直不亮,说明ABS有故障。
5.ABS指示灯不熄灭时不必恐慌。当行车中ABS出现故障时,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将原制动系统的油路接通,汽车上的原制动系统仍然工作,只是没有了ABS,注意检修就可以了。
6.不可私自拆换ABS的电脑单元。如果电脑发现故障,应更换整个ABS单元。
7.对于装配了ABS,但是希望改装的车辆,请勿拆装制动管路与ABS单元连接的螺母。
ABS又分电子式ABS和机械式ABS
1、电子式ABS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设计的,它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力量,如果换装至另一辆车就必须改变它的线路设计和电瓶容量,没有通用性;机械式ABS的通用性强,只要是液压刹车装置的车辆都可使用,可以从一辆车换装到另一辆车上,而且安装只要30分钟。
2、电子式ABS的体积大,而成品车不一定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子ABS,相比之下,机械式的ABS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
3、电子式ABS是在车轮锁死的刹那开始作用,每秒钟作用6~12次;机械式ABS在踩刹车时就开始工作,根据不同的车速,每秒钟可作用60~120次。
机械式ABS的适用特性需要事先设定,在积水路面、冰雪路面、沙石路面、沥青路面上,轮胎的摩擦系数不同,车速不同,需要的制动力也不相同。没有即时的测量回馈系统,只依靠预先设定的阕值,适用范围较窄,制动效果会有所降低。
在选购机械式ABS防抱死系统时应非常小心。仿造的ABS产品在外观上与真品大同小异,结构也一样,但劣质产品却难以长期承受刹车油的腐蚀与高压,时间一长橡胶还会老化变形,丧失应有的性能。
真品的橡胶阀囊浸泡在刹车油中可承受每平方英寸11000磅的高压且长期不会发生变形。进口机械式ABS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国产的只要200多元。
⑥ 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一一防抱死(ABS)系统。它有一个自动控制刹车系统的装置,原理如图.铁质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向左减少,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向左的磁场,电流从右向左,反之相反,选d
⑦ AB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ABS系统解释
ABS系统是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该装置的作用是当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转速,自动调整制动管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边抱死边滚动的滑移状态,尤其对于紧急制动,它将断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避免危险。防抱死制动装置,以每秒6~10次的频率进行制动-松开-制动的脉式制动,用电子智能控制方式代替人工方式,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始终获得最大制动力,并保持转向灵活。
二、ABS系统工作原理过程
1、 ABS系统监控4只车轮的转动速度。当某一车轮几乎要抱死时,该系统释放此特定车轮的制动器,使此车轮恢复转动。
2、在车轮将要恢复转动后,对此轮的制动器施加制动液压。
3、如果车轮将要再次抱死,此系统释放此特定车轮的制动器。
4、此系统1s之内重复上述过程许多次,以便发挥制动器的最大潜力,确保车辆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⑧ 现代汽车中有哪些安全装置
前后乘员侧安全气囊;
头部安全侧气帘;
带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的防抱死系统(ABS);
电子差速锁(EDL);
防滑驱动系统(ASR);
带制动辅助功能的电子稳定程序(ESP);
电子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
侧面防撞保护梁;
三点式安全带;
电动调整的安全转向柱;
双面镀锌钢板车身;防盗系统;随速助力转向系统;
⑨ 现代轿车制动系统助力装置是
现代轿车制动系统助力装置是真空助力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现代车辆大多采用真空助力器作为制动系统的辅助助力方式。真空助力器通过单向阀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通。当发动机运转时,产生负压,进而在助力器膜片两端形成压力差,从而达到减轻制动踏板操作力的作用,真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制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