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草莓立体栽培的方法,五种立体栽培方法 任你选择
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在全世界已知有50多种,原产欧洲。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且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由于其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所以被人们誉为“水果皇后”。那么对于草莓立体栽培的方法,您知道多少呢?
一、传统架式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3-4 层分层式框架,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在容器内种植草莓的1 种栽培技术。这个分层式框架主要分为A字型和阶梯形2种。栽培架要按照南北向排放,为保证光照条件和减少遮光,排放时应选取适当的栽培架间距。架式栽培包括基质栽培和水培2 种形式。
以A 字型栽培架栽培为例。A 型栽培架主体框架为钢结构,左右两侧栽培架各安装3 -4 排栽培槽,层间距40cm,距地面5m,最高处 m,栽培架宽 m 左右;栽培槽一般用PVC材料制作,直径为20cm;立架南北向放置,各排栽培架间距为70cm。该形式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单位面积栽培架上栽培的草莓数量是平地栽培的2倍,产量比原来提高 倍。
二、改良架式栽培技术
1、移动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
移动式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栽培架、栽培槽、导轨、两端带有滚轮的支撑轴和传动机构。栽培槽固定在栽培架的两边,2根导轨固定在温室地面上,2根支撑轴安装在栽培架下方,滚轮与导轨配合并在导轨上运动,传动机构驱动支撑轴转动。支架采用600mm × 400mm 的方钢焊接而成,为矩形,每个栽培架上安装2-4 排栽培槽,槽直径为25cm。通过滑轮使栽培架进行左右平行移动,空出人行通道。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地接受阳光,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使温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开合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
开合式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支架、栽培架、定植槽转动主轴、减速电机和曲柄连杆机构。支架用于将整个立体栽培装置支承在地面上,支架的上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栽培架铰接,定植槽安装在栽培架上,转动主轴和减速电机安装到支架上,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转动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栽培架铰接。草莓植株正常生长时,栽培架处于倾斜展开状态,倾斜角度为55 -65°;当进行管理和采摘时,通过调整栽培架角度使其处于垂直收拢的状态。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采光,还可以充分利用温室栽培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经济效益。
三、高架栽培床技术
草莓高架栽培技术是指通过水培、基质培等方式,在现代设施大棚内将草莓置于高架培床上进行栽培,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且果实品质优、食用安全性好,适合观光农业园应用和规模化生产。近年来,在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得到开发和应用,尤其是在日本发展较迅速。以下介绍2种高架栽培模式:
1、日本枥木模式
栽培槽宽30cm,内层槽深15cm,外层槽深25cm。内层为无纺布槽,中层为吸水布,外层为防水膜。单条槽种2列,株列距(15 ~20)cm × 20cm。果实朝外侧生长。种植方式有单槽成行和双槽并列成行2种,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通常采用双槽并列成行种植方式。行间操作通道宽80-90cm。栽培架一般用镀锌管制作,床面高80-110cm。
2、日本长崎模式
栽培槽用发泡塑料制成,外宽50cm,内宽40cm,深12cm,长1m。栽培槽底部有排水沟。槽内侧先后依次铺设防水黑膜和无纺布2 层。栽培支架主要用镀锌管制作,床面高度可自由调节,一般为80cm。单条槽种2列,株距19- 20cm,密度7 万株/hm²。果实朝外侧生长。草莓高架栽培是一种省力栽培模式。在该栽培模式下,草莓植株距离地表约1 m 左右,使得生产管理者能够直立身体进行作业,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者的劳动强度。草莓果实悬在半空中,减少了与灌溉水的接触,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因湿度过大而造成的病害。采用高架栽培草莓,花序授粉充分,果实发育正常,果型端正、颜色鲜艳,提高了优质果的比例。
四、墙体栽培技术
墙体栽培是利用特定的栽培设备附着在建筑物的墙体表,不仅不会影响墙体的坚固度,而且对墙体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实现了单位面积上更大的产出比。在日光温室后墙上设置通长的栽培管道,根据后墙高度可设置3-4排。后墙管道的采光条件较好,可充分利用太阳光,有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五、柱状立体式栽培技术
柱状立体式栽培是用立柱来支撑和固定栽培钵以及滴液盒,立柱使栽培钵贯穿于一体。立柱由水泥墩和钢管组成,水泥墩横截面面积为15cm2,中间留有直径30mm、深10mm 的圆孔用来插钢管;钢管长约2m,直径20-25mm。立柱要南北向成行固定在地面上,立柱间距不少于m。行间间距可以为 m。栽培钵中空、四瓣或六瓣结构,用PVC 材料制成,各栽培钵间相错叠放在立柱上。由于栽培柱南面能够见到直射光、北面只能见到散射光,光照度差异会导致草莓植株生长不一致,因此,需要隔3-4d转动1次栽培柱,以保证植株生长整齐,开花结果一致。
柱状立体式栽培可提高土地面积利用率。采用传统的平地畦栽方法,以畦宽1 m、畦埂宽m为例,在13m²地块上,实际栽培面积为10m²。而采用柱状栽培法,以直径5m、地面以上部分高5 m 的栽培柱为例,每个栽培柱的栽苗表面积为1m²,在长、宽约13m²的地块上可放置栽培柱20个,栽苗面积为20m²,土地利用率较传统平地畦提高了1倍。在栽培柱内,苗根部相对集中,浇水施肥时相当于直接作用于根部,肥料流失少、见效快,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各栽培柱间相互独立,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采用柱状栽培法最大的缺点是浇水比较费工费时,春季每3-4d浇1次水,夏季炎热时1d浇1次水; 此外,栽培柱越冬管理比较困难,需要每年重新栽植1次。
1、节约土地
传统模式的草莓栽植密度为12 万~ 15 万株/hm2,改用立体栽培模式后,栽培总量可达4 万~ 4 万株/hm2,相当于传统平地栽培的3 倍,节约土地2 /3 以上,产品产量是原来的3 倍。
2、改善植株发育
草莓生长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常发生连作障碍。而采用立体无土栽培,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质和营养液,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同时可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生长对水肥的需求,调节营养液浓度,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方便操作
立体式栽培的草莓,便于采摘果实,降低了劳动强度。
❷ 草莓的采收和处理要注意什么问题
1.果实采收
草莓浆果柔嫩多汁,采收、运输过程中极易损伤和腐烂,不耐贮运,所以多随采随销。草莓采收的原则是及时而无伤害,保证质量,减少损失。
(1)果实的采收标准
草莓果实一定要在适宜的成熟度时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均对果实品质、贮藏、运输不利。采收过早不仅果实的大小和重量达不到标准,而且果实的风味、色泽和品质也不好;采收过晚,不耐运输和贮藏。草莓的采收标准是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
(2)采收前准备
果实采收前要做好采收、包装准备。采收用的容器要浅,底部要平,内壁光滑,内垫海绵或其他软的衬垫物。通常用高度约10cm的塑料盒作为采收草莓的容器。
(3)采收时间及方法
果实的采收时间对采后处理、保鲜、贮藏和运输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生产中,最好在一天内温度较低的时间采收果实,这是因为温度低,果实呼吸作用小,生理代谢缓慢,采收后由于机械损伤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也较小。此外,较低的环境温度对于果实采后自身所带的田间热也可以降到最小。采收时间最好在清晨露水干后8:00~9:30或傍晚转凉后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草莓,果实采收可在上午9:00~10:30或下午15:00以后进行。
作为鲜食的草莓果实必须采用人工采收的方法,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轻轻放在采收容器中,摆放2~3层,层数过多容易造成底部果实压伤。采摘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无病虫害。
(4)草莓果实标准
无公害草莓果实的卫生标准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符合无公害卫生标准的草莓果实要进行分级包装,草莓果实的感官品质分级标准参见表2。
表1无公害食品草莓卫生指标
2.果实包装
草莓的包装容器应具备保护性、通透性、防潮性,且应清洁、无污染、无有害化学物质。另外,需保持容器内壁光滑,容器还需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且美观、重量轻、成本低、易于回收。包装外应注明产品名称、等级、净重、产地、生产单位及无公害食品标志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草莓果实的包装分为外包装和内包装。内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塑料小包装盒或防水纸盒,每盒装草莓0.2~0.3kg。外包装采用纸箱或塑料周转箱,外包装应坚固耐用、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一般每个外包装箱装四小盒草莓,也可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确定。为防止果实在运输过程中受振荡和相互碰撞,可以在内包装底部放海绵、纸等衬垫物。
3.果实预冷
预冷是将采收的新鲜草莓在运输、贮藏或加工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将果实温度降低到适宜温度的过程。预冷可以减少果实的腐烂,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
预冷的方式有多种,一般分为自然预冷和人工预冷。人工预冷中有冰接触预冷、风冷、水冷和真空预冷等方式。生产中以自然降温冷却和冷库空气冷却应用较多。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预冷,都要掌握适当的预冷温度和速度,为了提高冷却效果,要及时冷却和快速冷却。冷却的最终温度在0℃左右,草莓冰点为-1.08~-0.85℃,所以冷却的最终温度不能低于-0.85℃。
预冷后处理要适当,果实预冷后要在0~1℃温度下进行贮藏和运输,若仍在常温下进行贮藏运输,不仅达不到预冷的目的,甚至会加速腐烂变质。
4.果实运输
草莓果实皮薄、肉软、果汁多,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振动或减轻振动。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草莓果实最好使用冷藏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1~2℃,湿度保持在90%~95%。
❸ 设施草莓怎样分级和包装
设施草莓主要是在水果淡季以鲜果供应市场,属于高档果品,因此对分级包装要求比较高,因为不同级别的果实其市场价格相差较大,特别是进入高级市场和饭店,要求更加严格。
根据河北省满城的分级标准,一级果20克以上,二级果15~19克以上,三级果10~14克,其余为等外果。但由于果实大小品种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品种分级的标准可以有所不同。
草莓的包装可根据成熟期和市场情况采用不同的包装形式。一般促成栽培,在元旦至春节前后供应市场的草莓,价格比较高,作为节日的珍贵礼品,一般可采用小塑料盒包装(图65),盒的规格为150毫米×100毫米×40毫米,每盒装250克左右。在向外运送时,可把小盒装入水果纸箱内。小盒放入纸箱时要竖放,不能平放,放完下面一排再放上面一排,这样可以减少小盒与小盒之间的挤压。
图65 草莓小包装
❹ 草莓果怎样分级、包装和运输
(1)分级 草莓果实的分级,目前我国尚无国家标准,一般常把草莓果实按重量大小分为4级,单果重20克以上为特级果,15~20克为一级果,10~15克为二级果,5~10克为三级果,5克以下的果实无经济价值,为废果或无效果。保护地草莓主要是在水果淡季以鲜果供应市场,属高档果品,因此分级标准较高,一般一级果20克以上,15~20克为二级果,10~15克为三级果,10克以下为等外果。但由于果实大小品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品种分级的标准可以有所不同。为了减少浆果的破损机会,可采用边采收、边分级的方法。采收时,可一人拿2~3个果盘,将不同级的果实分别放到不同的果盘中,也可几个人分工,各采不同级别的果实。这种边采边分级的方法虽然费工,但比一齐采收后再进行分级,对果实的损伤要小得多。
(2)包装 草莓为高档果品,又为浆果,所以搞好包装很重要。草莓的包装可根据成熟期和市场情况采用不同的包装形式。一般促成栽培,在元旦至春节前后供应市场的草莓,价格比较高,作为节日的珍贵礼品,目前一般常采用小盒包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透明小塑料盒包装,盒的规格各地有所不同,河北满城县草莓生产基地,包装盒的规格为12厘米×7.5厘米×2.5厘米,盒内装一层果,可装150克。北京地区包装盒的规格多为18厘米×11厘米×4厘米,每盒可装250克。这样不仅可避免装运过程中草莓的挤压碰撞,保证质量,而且出售时外观美丽,便于携带。另一种小盒包装为白色托盘,质地是聚丙烯,上覆保鲜膜,(一般采用日本进口保鲜膜)每小盒装15粒,分两层,重约250克,这种保鲜膜的优点是透明、保鲜、吸湿、透气性好,用这种保鲜包装与小塑料盒包装相比,草莓货架期可延长5~7天,包装的整个过程是小型包装机械作业完成,一般每2秒可包装1小盒,效率很高。无论采用哪种包装,装盒时均应轻拿轻放,边装边剔除霉变或破损果实,将果实按一定顺序、大小、方向整齐地放置,不宜装得太满,顶部留出1厘米左右的空隙,以减少果实破损。在向外运输时,可把小盒装入水果纸箱或塑料箱中,这样能保证果实品质,便于出售和短时间保存。
(3)运输 草莓果实的运输,要采用小包装放入塑料箱或纸箱中,每箱草莓重量不宜超过5千克,经集中装箱后再运输。目前采用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采用空运,一般当日可运到全国各地,汽车运输最普遍,一般采用冷藏车或带逢车,途中不能日晒,行驶速度要慢,用带逢车运输时,以清晨或晚间气温较低时为宜。在远途运输的情况下可用0.1%~0.5%植酸+0.05%的山梨酸+0.1%过氧乙酸的混合液处理草莓果实,在常温下能保鲜1周。另外,从采收、包装到销售,尽量不倒箱,可以减少烂果。
❺ 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时需要哪些设施、设
备?
无土栽培的设施是草莓无土栽培最大的投入,主要包括保护设施和栽培设施两方面。
(1)温室或大棚。由于一般温室或大棚常常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因此,无土栽培草莓的温室或大棚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应当进行人为控制,以便创造作物生育的优良环境,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目前,有全自动电脑控制的连栋玻璃温室可自动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营养液等,但必须进行高效率化生产,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除此之外,我国的连栋大棚、温室、日光温室、大棚等,只要能满足草莓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都能进行无土栽培。
(2)栽植床(槽) 无土栽培的栽植床有液膜栽植床、槽式栽植床、沟式栽植床等。
①液膜(NFT)栽植床是将植株种在营养块、槽、岩棉、塑料盆或管道上,以浅层营养液进行循环式流动,国内常用的有水平栽植床、岩棉栽植床、三角形营养液栽植床等三种形式。
②槽式栽植床用砖和水泥砌成宽50厘米~120厘米、深15厘米~25厘米的槽沟,长度依温室南北长度而定,槽内铺塑料膜,放入基质后,基质上设滴管软管,出液端留一个出液口与总回液管连接,将多余的营养液回流到集液槽内,然后进入贮液池。
③沟式栽植床在地面下挖10厘米深、宽55厘米的沟槽,沟槽内底下铺超薄地膜,上放混合基质(稻壳、草炭、锯末),做成中心高25厘米的拱圆形高畦,畦面放1条滴管软管,其上再盖1层地膜,把基质密封好。
④袋栽床是用塑料袋包装基质。塑料袋做成直径15厘米~20厘米、长2米的柱形栽培袋。上端挂在温室顶上,下端放在地上,每1.2米1行,每行袋距为0.8米,以利于通风透光。为了提高草莓产量,栽培袋要安装滴灌管,一般每袋安装1个毛细管和滴头即可。床端设排液口。
(3)其他设施、设备①贮液池(槽)。无土栽培时,为了供给草莓液体营养,必须设有贮液池,如果采用循环式供液系统,则在地面最低点设立地下式贮液池。通常每667平方米需设置1个60立方米~80立方米的贮液池,每栋温室1个。贮液池通常设在温室中间靠后墙的地方,上有水泥盖板以防藻类滋生,也可避免阳光直射营养液。贮液池可先用油毡沥青做一层防水层,再用砖和水泥砌成。在距地面1.5米~3米处应设回收营养液用的铁质贮液槽或桶。贮液池一般呈长方体,底部倾斜式,内有水位标记,回水管的位置应高于液面,以形成落差,给营养液加氧。北方地区贮液池内应安装加热装置,南方地区贮液池多设在棚外面可多个温室或大棚共用一个贮液池。
②泵和管道。无土栽培多用水泵供液,实践证明潜水泵效果好。由于营养液偏酸性,为了防止酸性物质的腐蚀和有毒物质的产生,最好是用塑料泵,水泵的功率可根据需水头的压力、出水管道多少来确定。供液的管道滴管软管均为塑料制成,直径多为4厘米~5厘米,滴管软管可依作物的株行距打孔,孔径0.5毫米。
③定时器。无土栽培的供液方式一般采用间歇供液,为了方便管理,必须在泵上安装定时器。以便根据草莓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定时供给营养液,这样既可节省人力、电力,也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④超声气雾机。超声气雾机能通过超声波来杀死营养液中的病菌,并产生大量负氧离子,促进作物生长。
我国已研制成功先进的超声气雾机。无土栽培中在进行气雾培时,需利用气雾机定时向根系喷洒营养液雾,气雾培可高效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不仅根系可吸收气雾营养,茎叶也能吸收营养。
❻ 草莓怎样分级和包装
为提高草莓的商品价值,要适时采收,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本色和特征掌握果实采摘期。长途运输果实,其成熟度可在七八成熟(果面2/3着色)时,市场鲜销草莓果实成熟度应在九成熟。用指甲掐断果柄,留柄宜短,勿伤及萼片及果面,轻采轻放,盛放容器壁要光滑柔软,避免机械损伤。草莓采收时随采随分级。分级标准:特等品,果实完整,新鲜洁净,无刺伤,单果重不低于20克。一等品,果形正常,新鲜洁净,无刺伤,单果重在15克以上。二等品,果形稍不整齐,无畸形果,单果重8克以上。
采用符合国标的瓦楞纸箱包装,箱侧面有通气孔,箱规格可分为2.5千克、5千克、7.5千克和10千克包装。草莓小包装可用透明PVC盒,规格为0.1千克、0.25千克、0.5千克包装。系好标签并注明产地、品种、等级和重量,实行品牌上市。草莓运输中应轻装轻放,防止碰撞和挤压,运输工具必须整洁,并有防日晒、防冻和防雨淋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