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02=Na2S03+H20;
(2)D装置的阀门打开,水流出后,水位下降,造成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故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
(3)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钙吸收,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然后进入D装置,故装置还有储存气体的作用;
(4)因为B中玻璃管内有空气,如果在加热的条件下进入一氧化碳,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净,然后点燃酒精灯,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故答案为:(1)微弱的淡蓝色;2NaOH+S02=Na2S03+H20;
(2)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3)储存气体(或收集气体);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㈡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燃烧匙,酒精灯、药匙、集气瓶
㈢ 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
[反思与改进]由于SO2溶于水中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也会导致试管内气压减小,使塑料瓶变瘪,故填: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10mL水就能吸收400mL二氧化硫,为了比较出明显的效果,需注入少量的水,溶解不了200mL的二氧化硫,应选3mL水,最多吸收120mL二氧化硫,故填:10mL水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mL的SO2完全吸收;d
方案二:SO2与NaOH反应后,瓶内压强变小,打开止水夹,有水倒吸入集气瓶,溶解余下的二氧化硫,故填: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丁同学将装置进行了改进,置B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故填: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
㈣ 收集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装置
SO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2)实验装置:制Cl2装置(但不需加热)
(3)注意事项:
①由于SO2易溶于水,所以应选用浓H2SO4和Na2SO3(s)反应,反应是在固体和液体之间进行的,且不需加热反应就能顺利进行,故可采用不加热制Cl2装置.通常Na2SO3(s)为粉末状,为控制反应速率,浓H2SO4应从分液漏斗中逐滴滴下.
②浓盐酸是不能采用的,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常温常压下,质量分数最大的浓盐酸为45%的浓盐酸),否则会有大量的SO2溶解在水中.
③18.0
mol·L-1的浓H2SO4(即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也不能采用,因为其中缺少水分,硫酸并未电离,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Na2SO3(s)与H2SO4的反应是在H2SO4电离成离子的状态下才能顺利进行的.故通常采用体积比为1∶1的浓H2SO4.
④Na2SO3(aq)不宜采用,因为其中含有大量水,开始阶段主要生成HSO
㈤ 拉瓦锡实验中,用硫代替红磷,怎样改进装置,能够让水进入集气瓶中
硫燃烧消耗氧气而产生气体SO2,瓶内压强不变,要使水进入,必须加入能与SO2反应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溶液等 祝学习进步 更上一层楼 O(∩_∩)O哈哈~ 记得采纳啊
㈥ (4分)用如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2)观察到实验
⑴空气抄中氧气浓度比纯氧中浓度低袭⑵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降温, 隔绝氧气
㈦ 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
㈧ 某同学对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是: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粉,点燃后迅速伸入充满 (1)由题意可知,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内的气体,可容知反应物为硫与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为点燃,则可以书写其化学方程式为: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