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含少量Ca2+、Mg2+)作系列探究,装置如图所示:(1)电解
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和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具有较强还原性,根据装置图可知a、b分别阴极和阳极,a极产生的氢气将氧化银还原为单质银,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氢离子放电减少,氢氧根在内的增大,结合溶液中的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b极产生的氯气可氧化硫化钠.过量的氯气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为H+中和了OH-,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致;
(1)电解时,甲同学发现电极a附近溶液出现浑浊,依据判断可知,a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破坏了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溶液中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变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e-═H2↑,Mg2++2OH-═Mg(OH)2↓;
故答案为:2H++2e-═H2↑,Mg2++2OH-═Mg(OH)2↓;
(2)B装置中的b电极为电解池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氯气通过硫化钠溶液把硫离子氧化为硫单质,溶液变浑浊出现淡黄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2-═2Cl-+S↓;
故答案为:有淡黄色沉淀;Cl2+S2-═2Cl-+S↓;
(3)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和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具有较强还原性,根据装置图可知a、b分别阴极和阳极,a极产生的氢气将氧化银还原为单质银,将A中的物质冷却后加入到H2S溶液中发现有气泡出现,但加入到稀盐酸中却没有任何现象,说明固体中无氧化银,银单质和盐酸不反应,和氢硫酸反应生成沉淀只能是硫化银沉淀,表明Ag2S的溶解度比AgCl小很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H2S═Ag2S+H2;
故答案为:Ag与H2S的反应式为2Ag+H2S═Ag2S+H2,表明Ag2S的溶解度比AgCl小很多;
(4)过量的氯气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为H+中和了OH-,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致.题干中假设一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氧化性主要作用,假设二是氢氧根离子被氢离子中和反应造成了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可能是H+中和了OH-造成褪色;
(5)过量的氯气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为H+中和了OH-,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致,证明假设是否正确,可以取用褪色的溶液与试管中,再滴入酚酞试液,若变红色证明假设一正确,
故答案为:取少量D中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如果又显红色,则假设一正确.
5. 用惰性电极按如图中装置完成实验,其中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 10% NaOH溶液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
(1)依据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说明C电极为阴极,d电极为阳极,a电极阴极,b为阳极,则P为负极,Q为正极;
故答案为:负;
(2)依据电解前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变化过程是因为电解水的原因,m(NaOH)=200g×10%=20g,电解后溶液的质量=
=195.5g,所以被电解的水的质量=200g-195.5g=4.5g,物质的量为0.25mol,由此可知b电极生成氧气0.12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0.125mol×22.4L/mol=2.8L;
故答案为:2.8;
(3)b电极为阳极,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OH
--4e
-═2H
2O+O
2↑,依据(2)计算得到氧气为0.125mol,电子转移为0.125mol×4=0.5mol;C电极析出的是铜,由电极反应Cu
2++2e
-═Cu,计算得到生成铜物质的量为0.25mol,质量=0.25mol×64g/mol=16g;
故答案为:16;
(4)d电极是阳极,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OH
--4e
-═2H
2O+O
2↑;
故答案为:4OH
--4e
-═2H
2O+O
2↑;
6. (1)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如图的装置),该过程中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为是阳极:______,阴极:______
(1)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OH-=O2↑+2H2O+4e-;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u2++4e-=2Cu,
故答案为:4OH-=O2↑+2H2O+4e-;2Cu2++4e-=2Cu;
(2)阴极增重3.2g,应为铜的质量,n=
=0.05 mol,
转移的电子为0.05mol×2=0.1mol,根据两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则阳极转移的电子也为0.1mol,在阳极上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025mol,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
故答案为:0.56L;
(3)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氧气和铜,因为稀硫酸和氧气和铜都不反应,但和氧化铜反应,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即可,
故答案为:C.
7.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甲.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
由图可知,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则b为阳极,a为阴极,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生2CuSO4+2H2O
电解 | .
8.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①.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②,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
由图可知,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则b为阳极,a为阴极,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生2CuSO 4 +2H 2 O 2Cu+O 2 ↑+2H 2 SO 4 ,结合图2可知,通过0.2mol电子时电解硫酸铜,然后电解硫酸溶液,发生2H 2 O 2H 2 ↑+O 2 ↑, A.b为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则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故A错误; B.a为阴极,先发生Cu 2+ +2e - =Cu,后发生2H + +2e - =H 2 ↑,故B错误; C.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为氢气和氧气,由电解水反应可知0.2mol电子通过时生成0.1molH 2 、0.05molO 2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0.1mol×2g/mol+0.05mol×32g/mol | 0.1mol+0.05mol | =12g?mol -1 ,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0~P段表示O 2 的体积变化,曲线P~Q段表示H 2 和O 2 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
9.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表示电解
由图可知,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则b为阳极,a为阴极,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生2CuSO4+2H2O 电解 | .
与用惰性电极按如图装置完成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供热管道分阀门
发布:2025-09-14 21:13:54
浏览:39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