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置防护装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a、安装牢固,性能可靠,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适合机器设备操作条件,不妨碍生产和操作;
c、经久耐用,不影响设备调整、修理、润滑和检查等;
d、防护装置本身不应给操作者造成危害;
e、机器异常时,防护装置应具有防止危险的功能;
f、自动化防护装置的电气、电子、机械组成部分,要求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并有检验线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⑵机器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必要时,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
⑶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⑷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
(1)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扩展阅读
1、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3、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4、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5、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B. 关于机械设备安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比如传动设备、旋转设备的,只要相关的多需要!
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
1、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2、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3、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
(1)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2)对于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等能发生危险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电器等等,以便当危险情况发生时,由于保险装置的作用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搞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联锁装置。即某一动作,必须在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不可能动作。这样就保证了不致因动作顺序搞错而发生事故。
(4)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还有各种灯光信号、各种警告标志牌等都属于这类安全装置。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以防直接接触。
(2)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或露铜的地方。
(3)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的导线要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
(4)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5)局部照明灯应使用36V的电压,禁止使用1lOV或220V电压。
5、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以及脚踏开关等应符合如下要求:
(1) 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
(2)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内,以免掉下的零、部件落到开关上,启动机械设备而伤人。
(3)手轮在机动时能与转轴脱开,以防随轴转动打伤人员。
(4)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
(5)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
C. 配变工况是什么意思
配变工况意思是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指设备在和其动作有直接关系的条件下的工作状态。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以及脚踏开关等应符合相关要求。
D. 机械加工安全常识
1.机械加工安全有哪些注意事项
机械加工一般有机床加工、冲压加工和木材机械加工等,为保证 机械加工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1) 工作前要穿好紧身工作服,袖口不要敞开,长发要盘入 工作帽内,操作旋转设备时不能戴手套。
(2) 设备的布局要合理,便于操作。清理。
维修和检查。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要求。
转动机械的各种皮带轮、齿轮。链轮、辊轮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
冲压机应有护手。联锁防护装置。
(3)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搞好设备的三级保养。
开车前要按规定润滑设备各个部位,还要手动试运转,确认空车运转正常后,再开始工作。一旦发现设备有异常噪声。
振动。过热。
移动阻滞。精度不良以及漏电等问题,应立即停车检修。
防 止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4) 各类机械设备的刀具要按规定选用,保证完好,装夹要 牢固可靠,防止刀具折断飞出伤人。
(5) 各类切肩应用钩子等专用工具清除。放好,不能用手去抓,防止切屑的利边割手伤人;缠到或粘到工件上的切肩应在停车后清除。
运转时清除会飞溅伤人。甚至会把手卷入。
(6) 装夹完工件后,应将各种工具,量具放在规定的工具箱内,不要随手放在工作台或主轴变速箱上。防止振动掉落或卡在 设备中,造成事故。
(7) 暂时不使用的机床其他部位,应停放在适当位置并锁紧, 各手柄应在空挡位置,避免误启动或与工件相撞。 (8) 工作完成后,要切断各动力电源,将设备擦拭干净,工 件摆放整齐,场地清扫干净,润滑各部位及导轨后,关上工作灯。
才能离开工作场地。
2.什么是机械加工啊
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按被加工的工件处于的温度状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一般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冷加工。
一般在高于或低于常温状态的加工﹐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热加工。 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热加工常见有热处理﹐煅造﹐铸造和焊接。 另外装配时常常要用到冷热处理。
例如:轴承在装配时往往将内圈放入液氮里冷却使其尺寸收缩,将外圈适当加热使其尺寸放大,然后再将其装配在一起。火车的车轮外圈也是用加热的方法将其套在基体上,冷却时即可保证其结合的牢固性(此种方法现在依旧应用于某些零部件的转配过程中)。
机械加工包括:是灯丝电源绕组、激光切割、重型加工、金属粘结、金属拉拔、等离子切割、精密焊接、辊轧成型、金属板材弯曲成型、模锻、水喷射切割、精密焊接等。 机械加工:广意的机械加工就是凡能用机械手段制造产品的过程;狭意的是用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冲压机、压铸机机等专用机械设备制作零件的过程。
3.机械加工都有哪些危险,安全防护措施是什么
一、机械伤害类型1、绞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
2、物体打击:旋转的机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击打操作中飞出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3、压伤:冲床、压力机、剪床、锻锤造成的伤害。
4、砸伤:高处的零部件、吊运的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5、挤伤:将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挤住造成的伤害。
6、烫伤:高温物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鉄屑、焊渣、溶液等高温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7、刺割伤:锋利物体尖端物体对人体的伤害。二、机械伤害原因: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场地环境问题。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1)忽视安全、操作错误;(2)用手代替工具操作;(3)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4)违章操作;(5)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工具;(6)进入危险区域、部位;3、管理上的因素设计、制造、安装或维修上的缺陷或错误,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操作者业务素质差,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机械设备一般安全规定规定是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血的教训得出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遵守这些规定,就能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1、布局要求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清除杂物,同时也应能够便于维修人员的检修和维修。2、强度、刚度的要求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3、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1)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2)对于超压、超载、超温、超时间、超行程等能发生危险事故的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限制器、时间断电器等,防止事故的发生。(3)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标志等。
(4)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搞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联锁装置。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的安全要求(1)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的地方;(2)点击绝缘应良好,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3)开关、按钮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 *** 在外;(4)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导线连接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5)局部照明灯应使用36V的电压;禁用220V电压;5、操作手柄及脚踏开关的要求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定装置,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
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一面掉下的零、部件落到开关上,启动机械设备而伤人。6、环境要求和操作要求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
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及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四、机械设备操作安全要求1、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因设备不同而异,但基本安全守则大同小异。2、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
3、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使用。6、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按装牢固,不得松动。
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的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8、机械设备在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无人处置。
9、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整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五、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措施(一)压力机械的危险和防护1、主要危险(1)误操作;(2)动作失调;(3)多人配合不好;(4)设备故障;2、安全防护措施(1)开始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灵活和安全可靠。
应把工作台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净以防工作时震落到脚踏开关上,造成冲床突然启动而发生事故。(2)冲小工件时,应有专用工具,不能用手固定,最好安装自动送料装置。
(3)操作者对脚踏开关的控制必须小心谨慎,装卸工件时,脚应离开开关,严禁无关人员在脚踏开关的周围停留。(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应用专用工具取出,不准用手拿,并应将脚从脚踏板上移开。
(5)多人操作时,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好,并确定专人负责指挥。(二)剪板机危险和防护1、主要危险剪板机是将金属板料按生产需要剪切成不同规格块料的机械。
剪板机有上下刀口,一般降下刀口装在工作台上,上刀口作往复运动以剪切。某一特定剪板机所能剪切坯料的最大厚度和宽度以及坯料的强度极限值均有限制,超过限定值使用便可能毁坏机器。
剪。
4.车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车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1、必须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敞开。
2、长发要盘在防护帽内,不要散落在外。
3、操作时禁止戴围巾、手套。
4、高速切削时要戴防护眼镜。
5、严禁在不停机状态装夹工件,严禁用榔头敲打工件。
6、机床运转过程中不准用手清除切屑。
7、禁止用手刹车。
8、禁止把手放在车床床身上。
9、严禁用手缠纱布或棉纱打磨工件,不准将手伸入内孔打磨。
10、车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时,要试转平衡后再切削,同时刹车不要过猛。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扩展阅读:
车削加工技术问题
1、切屑的伤害及防护措施。
车床上加工的各种钢料零件韧性较好,车削时所产生的切屑富于塑性卷曲,边缘比较锋利。在高速切削钢件时会形成红热地、很长的切屑,极易伤人,同时经常缠绕在工件、车刀及刀架上,所以工作中应经常用铁钩及时清理或拉断,必要时应停车清除,但绝对不许用手去清除或拉断。
为防止切屑伤害常采取断屑、控制切屑流向措施和加设各种防护挡板。断屑的措施是在车刀上磨出断屑槽或台阶;采用适当断屑器,采用机械卡固刀具。
2、工件的装卡。
在车削加工的过程中,因工件装卡不当而发生损坏机床、折断或撞坏刀具以及工件掉下或飞出伤人的事故为数较多。所以,为确保车削加工的安全生产,装卡工件时必须格外注意。
对大小、形状各异的零件要选用合适的卡具,不论三爪、四爪卡盘或专用卡具和主轴的联接必须稳固可靠。对工件要卡正、卡紧,大工件卡紧可用套管,保证工件高速旋转并切削受力时,不移位、不脱落和不甩出。必要时可用顶尖、中心架等增强卡固。卡紧后立即取下搬手。
3、安全操作。
工作前要全面检查机床,确认良好方可使用。工件及刀具的装卡保证位置正确、牢固可靠。加工过程中,更换刀具、装卸工件及测量工件时,必须停车。工件在旋转时不得用手触摸或用棉丝擦拭。要适当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吃力深度,不许超负荷加工。
床头、刀架及床面上不得放置工件、工卡具及其他杂物。使用锉刀时要将车刀移到安全位置,右手在前,左手在后,防止衣袖卷入。机床要有专人负责使用和保养,其他人员不得动用。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车削加工
E.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方法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方法
机械安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安全生产技术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机械设备造成伤害事故的种类。
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
(2)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这类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刀具直接造成的伤害,包括在前两类伤害中,不再重复。但还应注意,在生产中刀具产生的碎屑也会造成伤害:
①烫伤。刚切下来的碎屑温度很高,可达600-700℃,容易造成烫伤;
②刺、割伤。各种金属碎屑都有锋利的边缘,会造成刺伤或割伤。飞起的切屑可能伤害眼睛;
(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打伤人;
(5)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伤害。
2、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
不同的机械尤其是专业机械有其特殊的安全要求,这里只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
(1)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
(3)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
①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
②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时会发生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电器等。
③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各种灯光信号,或各种警告标志牌等。
④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相互连锁装置。使某一个动作,必须在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不可能动作。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①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或裸露的地方。
②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
③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④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的导线要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
⑤局部照明灯应使用36伏的电压,禁止使用110或220伏电压。
(5)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及脚踏开关等应符合如下要求:
①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
②手轮在机动时应能与转轴脱开。
③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内。
(6)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
(7)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
3、机械设备操作者的基本安全守则
要避免工伤事故,不仅要求机械设备要符合安全要求,更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使用,更不准将其拆除。
(6)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不得用手测量零部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9)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F. 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什么规定
一、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设备:
1、第一条规定: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2、第二条规定: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产生大量蒸气、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
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气设备;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3、第三条规定:劳动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4、第四条规定: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二、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电信线路:
1、第一条规定:电信线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应符合邮电部安全技术规定。凡从事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电信线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第二条规定:电信线路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对架空线路、天线、地下及平底电缆、地下管道等电信施工工程及施工环境都必须相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具和仪表要合格、灵敏、安全、可靠。高空作业工具和防护用品,必须由专业生产厂家和管理部门提供,并经常检查,定期鉴定。
3、第三条规定:电信线路维护要严防触电、高空坠落和倒杆事故,线路维护前一定要先检查线杆根基牢固状况,对电路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准操作。操作中要严密注意电力线对通信线和操作安全的影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不准聘用或留用退休职工担任线路架设工作。
(6)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扩展阅读:
电气设备的常用标准:
1、安全电压标准:
安全电压是指不带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的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神经等没有任何损坏的电压。通常很难确定一个对人体完全适合的最高安全电压。
我国规定36、24、12V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以供不同场所使用。在有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36V,无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24V。在潮湿、有导电尘埃、高温和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则以12V为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的规定是从总体上考虑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某些人也不一定绝对安全。可见,即使在规定的安全电压下工作,也不可粗心大意。
2、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距离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带电导体和周围接地体、地面、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安全距离大小与施加于导体的放电特性及电压等级密切相关。对于雷电过电压,安全距离要根据避雷器的特性决定。对于操作过电压,安全距离根据电网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倍数决定。
电网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因为其值不会超过110%,可以不考虑。电工专业规程中规定动作的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距离,是电工设计人员、运行和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凭据。
G.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等必须符合什么临时用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祥泰电气提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
1、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3)的规定 。
2、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必须与保护线PE连接。
3、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供电线路的首端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最大为30mA,瞬时动作。
4、照明、电热器等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非A级材料、或导线穿越B2级以下装修材料时,应采用岩棉、瓷管或玻璃棉等A级材料隔热。当照明灯具或镇流器嵌入可燃装饰装修材料中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予以分隔。
5、配电箱的壳体和地板宜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配电箱、开关、插座均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
6、卤钨灯灯管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材料制成的护套,不得直接使用具有易燃性绝缘的导线。
7、明敷塑料导线应穿管或加线槽板保护。
8、每天工作结束时,应将临时用电设备等与电源断开,并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的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