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生物】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装置:“一边盖上纸板,另一边盖上玻璃板”
盖上纸板制造一个阴暗的环境。
盖上玻璃板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鼠妇逃脱,一方面是即使盖上玻璃板,因为它透明,所以制造了一个有光的条件,和盖上纸板的那边作对比,作对照。
主要是防止鼠妇逃脱。
如果不盖的话,鼠妇都往没有盖盖子的一边爬,希望爬出去,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2. 鼠妇,人们又叫它们“潮虫”,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为了验证鼠妇更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科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鼠妇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要以环境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根据探究实验的问题,此实验目的:验证鼠妇更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该探究的变量是光,要以光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实验设置中就要以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对照实验.
实验装置:以横轴中线为界,在纸盒内一侧放湿土,另一侧铺上一层干干土,盖上纸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
(4)①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组和B组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干燥透明和潮湿透明,是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说明:鼠妇相对喜欢潮湿透明的环境.
②从表格中可以看出,B组和D组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潮湿透明和潮湿阴暗,是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说明:鼠妇相对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③从表格中可以看出,B组和c组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潮湿透明和干燥阴暗,是两个变量,变量不惟一.
④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计算三次统计数的平均值,使结论更准确.
⑤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11分)(1)验证鼠妇更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②干燥潮湿透明不透明
(4)①潮湿②阴暗③变量有两个④取平均值进行比较⑤鼠妇更适宜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2分)
3. 探究鼠妇
:(小组1):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我们做出的假设时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明亮
第1次9只
第2次7只
第3次7只
第4次7只
第5次7只
第6次2只
第7次2只
第8次1只
平均值6只
黑暗
第1次1只
第2次3只
第3次3只
第4次3只
第5次3只
第6次8只
第7次8只
第8次9只
平均值4只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没有把潮湿的土壤压实,比较疏松。有几只鼠妇意外地钻进了土里,原来我们把它算在了明亮处,原来我们集体讨论认为钻进土里,它选择的环境依旧是黑暗的,所以在最后3分钟我们把它算进了暗处,所以我们的结论为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小组2):我们组的问题和假设和小组1相同,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明亮
第1次.6只
第2次.4只
第3次.4只
第4次.2只
第5次.2只
第6次.2只
第7次.1只
第8次.0只
平均值.3只
黑暗
第1次.4只
第2次.6只
第3次.6只
第4次.8只
第5次.8只
第6次.8只
第7次.9只
第8次.10只
平均值7只
我们把鼠妇放入后保持安静的去观察,鼠妇刚开始四处乱爬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最后得出了结论是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鼠妇喜欢黑暗的地方。
(小组3): 我们组的问题和假设和小组1相同,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明亮
第1次.6只
第2次.6只
第3次.7只
第4次.6只
第5次.6只
第6次.6只
第7次.6 只
第8次.6只
平均值6只
黑暗
第1次.4只
第2次.4只
第3次 3只
第4次.4只
第5次 4只
第6次 4只
第7次 4只
第8次 4只
平均值 4只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鼠妇的活动没有选择性,对于光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分布没有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相反,我们小组集体讨论了一下。又仔细观看了我们的实验装置,发现我们小组的位置靠近窗户,光线比较明亮,在盒子上把黑纸片放置在了远离窗户的一面,光线可以射入,使整个装置处于明亮状态,我们认为这样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准备课后再进行一次实验。
(小组4):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我们做出的假设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我们准备了同等数量的潮湿的土和干燥的土进行实验,实验记录为
湿土
第1次 6只
第2次 8只
第3次 9只
第4次 9只
第5次 9只
第6次 10只
第7次 10只
第8次 10只
平均值 9只
干土
第1次 4只
第2次 2只
第3次 1只
第4次 1只
第5次 1只
第6次 0只
第7只 0只
第8次 0只
平均值 1只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在中间放入鼠妇后,鼠妇直接向潮湿的土壤爬去并很快的安静下来不动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特别喜欢潮湿的土壤。
(小组5):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假设与小组4相同。我们准备了一张湿润的纸和一张干燥的纸放在了铁盒里。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湿纸
第1次 6只
第2次 8只
第3次 10只
第4次 10只
第5次 10只
第6次 10只
第7次 10只
第8次 10只
平均值 9只
干纸
第1次 4只
第2次 2只
第3次 0只
第4次 0只
第5次 0只
第6次 0只
第7次 0只
第8次0只
平均值 1只
我们小组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爬在干纸上的鼠妇很快的爬动着显得有些焦躁,在快速的爬动中遇到了湿纸便很快的爬了上去。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小组6):我们的实验与小组4大致相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潮湿的土壤中有一条盒子边儿所形成的阴影,最后所有的鼠妇都趴在了潮湿土壤中的阴影部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光和水分对鼠妇的分布都有影响。
4. 鼠妇实验10次的数据怎样处理
鼠妇实验10次的数据处理:
1、将鼠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中,静置2min。
2、每分钟统计一次,统计未遮盖部分的鼠妇数量,并记录在表格上,共观察记录10次。
3、将10次观察结果累加,分别算出。
5. (2013长沙县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做有关鼠妇的研究,装置如图.他们的做法是将20只大小和发育状态一致
(1)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唯一变量是土壤湿度.通过实验数据,从表中反映出鼠妇鼠妇大都集中在湿土的一侧,而干燥的土壤中鼠妇很少,故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实验装置中设置干土的目的是起到对照的作用.
(2)将10次统计的湿土中得鼠妇个数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按照观察次数依次找出对应点如图,然后分别用曲线在图的坐标图上连线即可.因此,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故答案为:(1)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2)如图所示:;
(3)增加;潮湿.
6. 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A.B.C.D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抄究“光对鼠妇袭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在设置对照时,要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
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水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木板,实验变量是水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是湿土,在一侧上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该选项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是干土,在一侧上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但是我们常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一般看不到鼠妇,说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该装置内放上干土会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与选项C相比,选项C更科学.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图1是某位同学做得有关“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是:将20只鼠妇放入此装
(1)将10次统计的湿土和干土中得鼠妇个数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按照观察次数依次找出对应点如图,然后分别用曲线在图2的坐标图上连线即可.
(2)从曲线上反映出鼠妇在实验数据显示鼠妇大都集中在湿土的一侧,而干燥的土壤中鼠妇很少,故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在实验装置中设置干土的目的是起到对照的作用.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a曲线代表湿土中鼠妇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b曲线代表湿土中鼠妇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2)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3)对照
8. 有关鼠妇的实验
课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地点:生物实验室
时间: 2006。3
班级:初一
学习目标: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3、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知识目标:1、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发现或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探究方案)→实施计划(探究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结论(肯定或否定假设或进一步探究)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如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光照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而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在鼠妇随机分布的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侧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3、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即设计出光环境与暗环境(2)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3)统计次数不宜过少。(4)重复实验时,拿去遮光纸,等鼠妇分布均匀时再在一侧遮光,遮光侧可交替进行。(5)实验完毕,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1、此次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探究的每一个步骤,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或本探究第一段文字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不是随便作用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多举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关键步骤。
2、在实验中可以研究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本节课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其他如温度、湿度、水分等将于下节课进行探究。
3、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多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学法引导: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
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士、花铲、解剖盘、玻璃板、书本。
3、实验步骤:A、在解剖盘内放上一层湿士,盖上玻璃板,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书本。B、将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C、每分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记于下表:
环境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1分
明亮
阴暗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附:讨论题目
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光)引起的?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图是参考资料
9. 关于鼠妇的实验报告
鼠妇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 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 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低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书本或纸盒。 3、实验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一端,并一边有光一边无光,(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每次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三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记于下表:环境/次数一二三平均值有光处7只6只8只70%无光处3只4只2只30%五: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六:表达和交流: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10.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A. B. C. D
该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水分,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水分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该选项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由选项C可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