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牵引电动机与初轮变速传动装置

牵引电动机与初轮变速传动装置

发布时间:2023-01-11 23:01:49

『壹』 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

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

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是重大部件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的?一起来看一看。

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1

城轨车辆转向架由哪几部分组成?

组成

1、构架

构架是转向架的基础,它把转向架的各个零、部件组成一个整体。它不仅承受、传递各种载荷及作用力,而且它的结构、形状尺寸都应满足各零、部件组装的要求。

2、轮对轴箱装置

轴箱与轴承装置是联系构架和轮对的活动关节,它使轮对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着轨道的平动。轮对沿钢轨的滚动,除传递车辆的重量外,还传递轮轨之间的各种作用力。

3、弹性悬挂装置

为了保证轮对与构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连接,同时减少线路的不平顺和轮对运动对车体的影响,在轮对与构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装设有弹性悬挂装置。

4、基础制动装置

为使运行中的车辆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停车,必须安装制动装置,其作用是传递和扩大制动缸的制动力,使闸瓦与车轮或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转向架内摩擦力转换为轮轨之间的外摩擦力(即制动力、,产生制动效果。

5、牵引装置

动力转向架上设有牵引电动机与齿轮传动装置。它使牵引电机的扭矩转化为轮对或车轮上的转矩,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作用,驱动车辆沿着钢轨运行。

(1)牵引电动机与初轮变速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2、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

3、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4、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

5、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

7、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

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2

什么是动车组的转向架,它有什么作用

动车组列车之所以能够高速运行,这与动车组的转向架有很大的关系。先说说什么是转向架,通常情况下,把两个或者多个轮组用专门的构架组装在一起,组成一个可以直接支撑车体的小车,把这个小车被称为转向架。

那么动车组的转向架有什么作用呢?对于动车组或者普通的火车来说,转向架是列车最重要的部分。转向架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到动车组列车的平稳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所有的高速列车而言,高速、稳定、安全的运行都离不开转向架技术。而且我们常见的地铁,城轨都离不开转向架,可见转向架对于轮轨列车有多重要。

动车转向架

转向架的作用

关于转向架的作用有很多,我在此只做简单讨论。其中第一个作用就是传力,也可以叫做承载,起到承受列车重量的作用;第二个作用就是缓冲,也称之为减震,主要是保证列车有良好的平稳性和稳定性。第三个作用是转向,也可以称为导向,起到引导列车在钢轨上运行的作用;第三个作用是制动,相信大家都理解这个作用,与之相反的`第五个作用就是驱动。

关于转向架的驱动作用,我还要再强调一点。并不是所有的转向架都有驱动作用,只有动力转向架才有驱动作用,非动力转向架并无驱动作用。

转向架的基本组成

为了实现以上的五个作用,转向架必须要有如下的基本组成。和我之前讲述的一样,所谓基本组成,都是必须要有的,可有可无的不能算基本组成。这里把转向架的基本组成总结为五个部分,用CRH380A型的动车组转向架为例,如下图所示。

转向架组成

从转向架的最下面往上来看,第一个叫做轮对,第二个叫做轴箱,轮对是装在轴箱里面的。第三个是把轴箱和上面的构架连接起来的,也叫一系悬挂,主要包括轴箱弹簧、轴箱转臂等。第四个部分是构架;第五个是二系弹簧,包括空气弹簧和各种减震装置,主要作用是把车体和下面的转向架连接起来。

以上五个部分对于所有的转向架都包含,对于带动力的转向架,还有驱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

以上就是转向架的作用和基本组成,关于转向架各部分的作用在后续文章中讨论。

转向架由哪五部分组成3

一、转向架得作用及组成

作用:

1、采用转向架就是为了增加车辆载重,长度,容积,提高运行速度,满足铁路运输发展。

2、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能可靠得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就是车轮沿钢轨得

滚动转化为车体沿轨道线路运行得平动。

3、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之间得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4、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灵活得沿直线线路运行与顺利通过曲线。

5、转向架结构要便于弹簧减震装置得安装,使之具有良好得减震特性,以缓与车辆与线

路之间得相互作用,减小振动与冲击,减小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与安全性。

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得黏着,传递牵引力与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得制动力,就是车

辆具有良好得制动效果。

7、转向架为车辆一个独立部件,便于转向架得拆装,单独制造与检修。

组成

1、轮对轴箱装置

2、弹性悬挂装置(两系悬挂,弹簧减振装置)

3、构架

4、基础制动装置

5、转向架支撑车体得装置

6、牵引电机与齿轮变速传动装置

二、转向架得分类

1、轴数与类型

按轴数分为二轴、三轴、多轴转向架

按轴型分B、C、D、E型轴转向架

2、轴箱定位方式:约束轮对于构架之间相对运动得机构,称轴箱定位装置

形式有:①固定定位

②导框式定位

③摩擦导框式定位

④油导桶式定位

⑤拉板式定位

⑥拉杆式定位

⑦转臂式定位

⑧橡胶弹簧定位

3、按弹簧悬挂装置分类

一系弹簧悬挂:车体主轮对之间,只设有一条弹簧减振装置

二系悬挂

4、对心盘集中承载得转向架,根据摇枕悬挂装置中得弹簧得横向跨距得不同,悬挂形式分为:

1、内侧悬挂:弹长度

3、中心悬挂:=

中央弹簧横向跨距大小,对于车体在弹簧上得稳定性效果显著,增加其跨距可以增加车体倾覆得复原力矩,提高车体在弹簧上得稳定性,各种型号转向架。

『贰』 DF12型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

为使柴油机的功率传到动轴上能符合机车牵引要求而在两者之间设置的媒介装置。柴油机扭矩—转速特性和机车牵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机来直接驱动机车动轮:柴油机有一个最低转速,低于这个转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机因此无法启动机车;柴油机功率基本上与转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转速下才能达到最大功率值,而机车运行的速度经常变化,使柴油机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机不能逆转,机车也就无法换向。所以,内燃机车必须加装传动装置来满足机车牵引要求。常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①机械传动装置是由离合器、齿轮变速箱、轴减速箱等组成的。因其功率受到限制,在铁路内燃机车中不再采用。②液力传动装置主要由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万向轴等组成。液力变扭器(又称变矩器)是液力传动机车最重要的传动元件,由泵轮、涡轮、导向轮组成。泵轮和柴油机曲轴相连,泵轮叶片带动工作液体使其获得能量,并在涡轮叶片流道内流动中将能量传给涡轮叶片,由涡轮轴输出机械能做功,通过万向轴、车轴齿轮箱将柴油机功率传给机车动轮;工作液体从涡轮叶片流出后,经导向轮叶片的引导,又重新返回泵轮。液力传动机车(图2)操纵简单、可靠,特别适用于多风沙和多雨的地带。③电力传动分为三种:(a)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牵引发电机和电动机均为直流电机,发动机带动直流牵引发电机,将直流电直接供各牵引直流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b)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装置变为直流电,供给直流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c)变—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同步交流牵引发电机,发出的直流通过整流器到达直流中间回路,中间回路中恒定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器调节其振幅和频率,再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变频调压交流电压,并供给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电力传动机车的应用最为广泛。

『叁』 地铁理论知识性能特征

地铁车辆是地铁用来运输旅客的运输工具,它属于现代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范畴。那么你对地铁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地铁理论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地铁理论知识——车辆简介

从构造上:列车采用动力分散布置形式。根据需要由各种非动力车和动力车(或半动力车)组合成相对固定的编组,两头设置操纵台。由于隧道限界、车辆限界、设备限界的限制,车辆和其各种车载设备的设计要求相当紧凑。在方便检修的同时,尽量采用模块化。

从结构上,车体朝轻量化方向发展,主要采用大断面中空挤压铝型材模块化车体结构设计,采用整体承载结构;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系统;采用电气(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和空气的混合制动;车辆连接采用密贴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气路的全自动连接;车辆间采用封闭式全贯通道,通过量大。

从运用性能上:由于地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高密度、大客流人群,并要与公交系统、小汽车形成竞争力,所以对其安全、正点、快捷上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提供给乘客适当的空间、安静的环境及空调,使乘客感到舒适、便利。

在运行方式上,应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在主牵引传动上,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调频调压交流传动。在辅助系统中,采用先进的IG-BT技术。

车辆是地铁系统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设备,它是多专业综合性 的产品,涉及机械、电气、控制、材料等多领域。总之,车辆是通过各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来实现列车的安全、可靠、高品质运行的。

二、地铁理论知识——机械部分

1、车体

一般车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它包括自支撑构架,用螺栓连接的司机室和中间端。车体构架和中间端是由铝合金大型型材和板组成,而司机室是由型钢构成的。焊接的型材与中间端和司机室端通过机械紧固装置相互连接。司机室和中间端都由较大的玻璃钢罩板覆盖。通过车钩系统中的压溃管吸收能量。当发生事故时车前端的防爬装置能够分散碰撞力。

列车通过贯通道连接在一起,贯通道上设计有折棚和位于车钩上的渡板。列车表面喷涂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

2、车门

根据车辆运营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车门。以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采用外挂式电控电动门为例。它由双向作用的电机为驱动装置,采用皮带传动及丝杆装置作为传动机构。由EDCU(电子门控单元)来控制车门的开关及锁定。在司机室操作控制按钮,通过EDCU控制电机转动来实现车门的开关,并设有障碍物探测重开门。由行程开关给出车门的状态信号,故障信号由EDCU通过编码硬线传送给VTCU(车辆及列车控制单元)。

从安全可靠性上来讲,移动门一般适用于速度低于100km/h的列车上。特别是外挂门,由于外挂门属于外吊悬挂式结构,下部悬空无支承。当列车在隧道中运行,随着速度的提高,其空气的阻塞比大大增加,对外吊的悬挂门产生较大的压力。如果门的结构及强度不随速度的提高而改进设计的话,车门会产生晃动等不稳定因数,影响车门的安全可靠性。

由于移动门的结构决定车门与车体之间必须保证一定的间隙,因 此,移动门的密封性差。当列车达到一定的行驶速度时(超过100km/h以上)便会产生车厢内窜风,给乘客带来不适;在车辆进出隧道等外界压力变化时,车内压力随着变化,舒适性下降。由于移动门的密封性差,车辆走行部件产生的噪音很容易传入车内;同时由于移动门或凹或凸于车体,列车在行驶中会使附近的空气产生涡流,空气阻力大,也就限制了移动门的使用速度。

塞拉门由于与车体在同一平面内保持列车较好的流线型,所以具有密封性好、空气阻力小等特点,但塞拉门的结构较移动门复杂,且造价较高。

车门的形式种类虽然各不相同,但实现的功能却大同小异,性能参数也差不多。

为了安全起见,逃生装置在前端墙的中部,包括一个在顶部铰接的大窗和位于两个司机台之间的一个梯子,正常情况该梯子折叠并隐藏起来。在列车不能到达下一站时,逃生装置用于疏散乘客。

3、车钩及缓冲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由车钩及缓冲器等部件组成,装在底架牵引梁上,是车辆的一个安全部件。其作用是:

(1)将车辆互相联挂,联结成为一组列车;

(2)传递纵向牵引力和冲击力;

(3)缓和车辆之间的动力作用;

(4)实现电路和气路的连接。

车钩缓冲装置共分三种类型: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三种车钩均设有可复原能量吸收功能,采用橡胶缓冲器。在自动车钩和半永久牵引杆上还设有超载保护装置,不可复原的可压溃变形管。其结构均采用先进的密贴式车钩,它是依靠相邻车辆钩头上的凸锥和凹锥口互相插接,起紧密连接作用。其优点是:节省人力,保证安全方便。缺点是:构造较复杂,强度较低。所以适用于地铁、轻轨等轻型轨道车辆上。

4、转向架

转向架是支承车体并担负车辆沿着轨道走行的支承走行装置。为了便于通过曲线,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设有心盘或转轴,转向架可以绕一中心轴相对车体转动。为了改善车辆的运行品质和满足运行要求,在转向架上设有弹簧装置和制动装置。对于动车,转向架上还装有牵引电机和减速机构,以驱动车辆运行。转向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轮对轴箱装置、弹性悬挂装置、构架、制动装置、牵引电机和齿轮变速传动装置、转向架支承车体装置。另外,在拖车转向架上还安装了ATC的通讯天线。

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由于线路的不平顺、轨隙、道岔、轨面的缺陷和磨耗以及车轮踏面的斜度、擦伤和轮轴偏心等原因,常会伴随产生复杂的振动和冲击。为了提高运行的平稳性必须设有弹簧减振装置,空气弹簧在改善车辆的动力性能和运行品质上具有显著优点,被地铁和轻轨广泛应用。为了改善车辆的振动性能,地铁上大多采用液压减振器。

由于地铁承担运送乘客的任务,并且运行于地下隧道或高架线路上,要求转向架有较低的噪声和良好的减振性能,并且能适应重载和空载变化的能力。一般广泛采用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作为弹性悬挂元件,弹簧减振装置包括一系悬挂——人字形多层橡胶弹簧或者圆锥弹簧、二系悬挂——空气弹簧、垂向液压减振器、横向液压减振器、抗侧滚扭杆和横向橡胶缓冲挡。

牵引传动装置在电动客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驱动列车运行的核心装置。包括一个牵引电机,齿式联轴节和齿轮。其作用是将牵引电机输出的功率传给轮对。车辆的驱动机构是一种减速装置,用来使高转速、小扭矩的牵引电动机驱动阻力矩较大的动轴,对驱动机构的要求:能使牵引电动机功率得到发挥;电动机电枢轴应与联轴节保证同心度,以降低线路不平对齿轮的动作用力。用方框图来简述传动线路:

牵引电机采用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由于采用这一电传动方式,牵引性能良好,运行可靠,使车辆具有良好的牵引制动性能。

5、制动装置

据成熟地铁 经验 ,摩擦制动采用闸瓦制动。为了改善摩擦性能和增加耐磨性,大多数地铁车辆采用合成闸瓦。但合成闸瓦的导热性能较差,又选择了导热性能良好的产品——粉末冶金闸瓦。既具有较好的摩擦性能,又有良好的耐磨性。在闸瓦制动方式中,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大,但热能散于大气的能力相对较小。当要求的制动功率较大时,有可能发生产生的热能不能散失到大气中,而在闸瓦与车轮踏面积聚集,使他们的温度升高,严重的会导致闸瓦熔化或车轮踏面产生裂纹。因此,在采用闸瓦制动时,对制动功率要有限制,即在车辆上安装一定的防滑系统。

动力制动在制动时,将牵引电机变为发电机,使列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对这些电能的不同处理方式形成了不同方式的动力制动,主要有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其中的再生制动是把电动车组的动能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后,再使电能反馈回电网给别的列车使用。显然这种方式既能节约能源,又减少了制动时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基本上无磨耗,是当前地铁行业首选的制动方式。在制动控制系统方面,目前的制动系统主要有空气制动系统和电气制动控制系统,在比较两者后,发现电气制动更具有优越性,电气制动的主要优点是全列车制动和缓解的一致性好,在制动和缓解时纵向冲击小,制动距离短,便于做到动力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协调。

6、车辆内部设备

车辆内设包括服务于乘客的车体内的固定装置如车电、通风、取暖、空调、座椅、拉手等和服务于车辆运行的设备装置大多吊挂于车底架,如蓄电池箱、继电器箱、主控制箱、电动空气压缩机组、总风缸、电源变压器、各种电器开关和接触器箱等。故障率较高的空调需要经常清洗,大多采用车顶修和拆卸修。此设备中,控制器的故障率较高,主要是影响客室环境,不对行车造成影响,需要使用大量的备件进行替换。

三、地铁的性能特点

优点

节省土地:由於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於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音:铁路建於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由於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於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於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减少污染: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其他优点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

1、 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

2、 准时,正点率一般比公交高。

3、 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最高时速普遍80公里,可超过10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公里。

缺点

建造成本高:地铁工程路线长,影响范围广,通常需要对路线沿线的建构筑物、管线、道路进行拆迁、改造、保护等 措施 ,工程以外的费用比较大。地铁工程多为地底,由於要钻挖地底,地底建造成本比建於地面高。

前期时间长:兴建地铁的前期时间较长,由於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试验。从开始酝酿到付诸行动破土动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也是有可能的。

部分灾害抵御能力弱:虽然地铁对於雪灾和冰雹的抵御能力较强。但是对地震、水灾、火灾和恐怖主义等抵御能力很弱。由於地铁的构造,而导致极易因为这些因素发生悲剧。为此自地铁出现以来,工程师们就不断持续研究如何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具体缺点如下:

1、地震

可以导致行进中的车辆出轨,因此地铁都设计有遇到地震立即停驶的功能。为防止地铁地道坍塌,处於地震地带的地铁结构必须特别坚固。

2、水灾

由於地铁内的系统低於地平线,而导致地上的 雨水 容易灌入地铁内的设施。因此地铁在设计时不得不规划充分的防水排水设施,即使如此也可能发生地铁站淹水事件。为此在发生暴雨之时,地铁车站入口的防潮板和路线上的防水闸门都要关闭。一个知名的例子是台北捷运在纳莉台风侵袭时曾经发生淹水事件。还有北京地铁一号线因暴雨积水关闭了数小时。

3、火灾

在以前,人们不太重视地铁站内的防火设施,车站内一旦发生火灾,瞬间就会充满烟雾,而引发严重的灾祸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King's Cross站发生火灾,导致31人死亡。产生火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伦敦地铁内采用了大量木质建筑。因此,日本地铁部门规定在地铁站内禁烟来避免火灾。

2003年2月28日,韩国大邱广域市的地铁车站因为人为纵火而产生火灾,13辆车卡被烧毁,192人死亡,148人受伤。这次火灾产生如此严重死伤的原因除了车卡内部装潢采用可燃材料之外,车站区域内排烟设施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加上车辆材质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导致不少人中毒死亡。

『肆』 纯电动汽车有哪些布置形式

电动汽车的结构布置各式各样,比较灵活,概括起来分为纯电动汽车电动机中央驱动和电动轮驱动两种形式。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借用了内燃机汽车的驱动方案,将内燃机换成电动机及其相关器件,用一台电动机驱动左右两侧的车轮。

电动轮驱动形式的机械传动装置的体积与质量较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的大大减小,效率显著提高,代价是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与成本。

纯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直接借用了内燃机汽车的驱动方案,由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展而来,由电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和差速器组成。用电驱动装置替代了内燃机,通过离合器将电动机动力与驱动轮进行连接或动力切断,变速箱提供不同的传动比以变更转速—功率曲线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实现转弯时两车轮不同车速的行驶。

纯电动汽车采用双电动机电动轮驱动方式,机械差速器被两个牵引电动机所代替,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各自车轮,转弯时通过电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车速行驶,省掉了机械变速器。

纯电动汽车所独有的以蓄电池作能量源的一种结构,蓄电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车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盘下面。所选用的蓄电池应该能提供足够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并且在车辆制动时能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动力电池对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为了解决一种蓄电池不能同时满足对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这个问题,可以在纯电动汽车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蓄电池,其中一种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种提供高比功率。两种电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结构,这两种结构不仅分开了对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车下坡或制动时可利用蓄电池回收能量。

燃料电池所需的氢气不仅能以压缩氢气、液态氢或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储存,还可以由常温的液态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随车产生。一个带小型重整器的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燃料电池所需的氢气由重整随车产生。

(4)牵引电动机与初轮变速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比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是一辆载货车,长4800mm,宽1800mm,使用铁、锌、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的一次电池。其后,从1880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从一次电池发展到二次电池,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1890年法国和英伦敦的街道上行驶着电动大客车,当时的车用内燃机技术还相当落后,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而电动汽车却维修方便。

在欧美,电动汽车最盛期是在19世纪末。1899年法国人考门·吉纳驾驶一辆44kW双电动机为动力的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创造了时速106km的记录。

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为15755辆,蒸汽机汽车1684辆,而汽油机汽车只有936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T型车问世,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大规模批量制造汽车使汽油机汽车开始普及,致使在市场竞争中蒸汽机汽车与电动汽车由于存在着技术及经济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无情的岁月淘汰,后者则呈萎缩状态。

『伍』 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

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

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相说到牵引电机这个词语,相信大家都会感到有些陌生,但其实它和我们的出行早已密切相关,比方说我们经常乘坐的地铁和火车,它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

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1

电动机与机械之间的传动方式

1、靠背轮式直接传动;

2、皮带传动;

3、齿轮传动;

4、蜗杆传动;

5、链传动;

6、摩擦轮传动。

附1,电动机与机械之间有哪些传动方式?

1、高速用联轴器传动。

2、中速用皮带轮传动。

3、低速用链轮或齿轮传动。

4、还有电磁离合传动等。当然也有一体机。

附2,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做功的传动方式及优缺点

电动机与生产机械间的传动方式,主要分为直接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等多种方式。 来自:电工技术之家

直接传动是把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用联轴器(即靠背轮)直接连接起来进行传动。它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设备简单、安全可靠。但采用这种传动方式需要两机额定转速相同时才能采用。

带传动分平带和三角带传动两种。平带传动又有开口式、交叉式和半交叉式三种。采用平带传动时,电动机的转速与生产机械的转速之比最好在“3”以内,最大也不应超过5,太大时可采用三角带传动。平带传动应用面比较广,但容易打滑,效率低,占用厂房面积大。三角带传动振动小,效率较高,但寿命短,成本高。

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厂矿用得多,农村基本不用或少用。

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2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电机与被拖动的设备通过轴伸进行对接,传动方式分三种,即皮带传动、联轴器连接传动和齿轮传动。今天我们重点谈皮带轮传动方式。

皮带轮传动方式

皮带轮传动是分别在电机轴伸和被拖动设备轴伸上固定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轮的摩擦力作用进行传动。为了保证传动的正常进行,电机与设备的转轴应呈空间的平行状态,皮带应与电机轴及设备轴均处垂直状态。为了更好地理解电机、设备及传动皮带的空间关系,我们可以将三者均理解为三条线段,保证电机与设备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三条线呈“工”字型。

为了保证电机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初期的安装及固定非常重要,电机运行过程中,应进行周期性检查,预防因为固定不好导致设备运行的不良后果。

理解皮带传动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链条传动的自行车进行直观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滑轮,电机轮理解为主动轮,设备的轮理解为从动轮。皮带传动的特点是传动转矩及相同线速度;

皮带传动时,拖动的电机与设备可以有不同的角速度,当电机上皮带轮直径大于设备上的皮带轮直径时,设备角速度大于电机旋转角速度,反之,电机转速大于设备转速;两者皮带轮直径一致时,两者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大小均一致。

按照能量转换原理,采用皮带传动时,相对于电机的角速度,设备变速为增速时,设备获得的转矩小于电机转矩;当设备变速为减速时,设备获得的转矩大于电机转矩。

皮带轮传动的优、缺点

皮带轮传动可以缓和载荷的直接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传动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象啮合传动严格,同时具有一定的过载保护功能。

但是,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问题,导致效率较低和不能保持准确传动比的缺点;当传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电机的使用寿命要相对短,也容易出现因为径向力作用导致的'轴承损坏及断轴质量问题。

传动比是传动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以传动比进行比较,联轴器方式传动比为1,而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都可以实现变速作用。就传动比而言,齿轮传动比较稳定,而皮带传动会因为皮带安装不良、皮带老化等因素出现打滑或弹滑等问题。

按照变频调整的技术原理,联轴器连接方式更为普遍,特别是对于功率较大的电机,不建议采用皮带传动,以避免由此而导致的轴承系统及断轴质量问题。

牵引电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3

电驱动装置牵引电机是什么

简述

牵引电动机是驱动车辆动轮轴的主电动机,用于车辆的加速及制动。

牵引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通三相交流电,在定子空间将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绕组在旋转磁场中将产生感应电动机和感应电流,从而使转子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转动。

牵引电动机有许多类型,诸如直流牵引电动机,脉流牵引电动机,单相整流子牵引电动机,交流旋转感应(异步)牵引电动机,交流同步牵引电动机和直线牵引电动机。

牵引电动机是电力机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安装在车体下面的转向架上。通过牵引电动机转子轴端的齿轮与轮对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当电力机车在牵引状态时,牵引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使轮对转动而驱动机车运行。

组成

牵引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又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定子铁芯由硅钢片叠成,用于放置定子绕组,构成电动机的磁路;定子绕组由铜线绕制而成,构成电动机的电路;机座一般由铸铁或铸钢制成,是电动机的支架。

转子又包括铁芯和转轴。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相似,也由硅钢片叠成,作为电动机的中磁路的一部分。铁芯上开有槽,用于放置或浇注绕组,它安装在转轴上。工作时随转轴一起转动。绕组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种。笼型转子绕组由铸铝导条或铜条组成,端部用短路环短接。绕线型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相似。转轴由中碳钢制成,两端由轴承支撑,用来输出转矩。

为了保证牵引电动机的正常运转,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气隙,气隙的大小对电动机的性能影响极大。气隙大,则磁阻大,由电源提供的励磁电流大,使电动机运行的功率因数低;但气隙过小,将使装配困难,容易造成运行中定子和转子铁芯相碰。

要求

(1)应有足够大的启动牵引力和较强的过载能力。

(2)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保证电动车组在不同行驶条件下,有宽广的速度调节范围,并在速度变化范围内,充分发挥牵引电动机的功率。在正反方向运行时,其特性尽可能相同。

(3)直流牵引电机机换向可靠。在大电流、高电压、高转速及磁场削弱条件下运行时,换向火花不应超过规定的火花等级。

(4)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电动机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可靠的工作。

(5)牵引电动机的绝缘必须具有很高的电气强度,并具有良好的防潮和耐热性能,以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过载能力,并在其寿命期限内可靠工作。

(6)牵引电动机的结构应充分适应电动列车运行和检修的需要。如电动机的传动与悬挂应使动车与钢轨间的动力作用尽量减小;对灰尘、潮气及雨雪的侵入有良好的防护;便于检修和更换电刷等。

(7)必须尽可能地降低牵引电动机单位功率的重量,使电磁材料和结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陆』 机车传动装置的分类

利用原动机驱动离心泵,使获得能量的工作液体(机车用油)冲击涡轮从而驱动车轮来实现传递动力的装置。1902年德国的费廷格提出了液力循环元件(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扭器)的方案,即将泵轮和涡轮组合在同一壳体内,工作液体在壳体内循环流动。采用这种元件大大提高了液力传动装置的效率。液力传动首先用于船舶。1932年制成第一台约60千瓦的液力传动柴油动车。
液力耦合器有相对布置的一个泵轮和一个涡轮。泵轮轴和涡轮轴的扭矩相等。涡轮转速略低于泵轮转速,二者转速之比即为液力耦合器的效率。液力耦合器用于机车主传动时,效率约为97%。液力变扭器除泵轮和涡轮外,还有固定的导向轮。涡轮与泵轮的扭矩之比称变扭比,转速比越小则变扭比越大。在同样的泵轮转速下,涡轮转速越低则涡轮扭矩越大。因此机车速度越低则牵引力越大,机车起动时的牵引力最大。液力变扭器的效率只在最佳工况下达到最大值。现代机车用的液力变扭器效率可达90%~91%。但当转速比低于或高于最佳工况时,效率曲线即呈抛物线形状下降。为使机车在常用速度范围内都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一般采用不止一个简单的液力变扭器。机车液力传动装置如梅基特罗型、克虏伯型、苏里型、SRM型、ΓΤК型等,都是将一个液力变扭器与某种机械传动装置结合使用。福伊特型则是采用 2~3个液力变扭器(最佳工况点的转速比一般并不相同)或液力耦合器(图1),利用充油和排油换档,在各种机车速度下都使当时效率最佳的那一液力循环元件充油工作。换档时,前一元件排油和后一元件充油有一段重叠时间,所以换档过程中的机车牵引力只是稍有起伏而不中断。和其他类型相比,福伊特型液力传动装置的重量较大,但有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到60年代,经验证明:对于1500千瓦以上的液力传动装置,福伊特型较为适用。中国机车所用的液力传动装置都是这一类型的。
大功率增压柴油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都不用液力耦合器,但燃气轮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则用一个启动变扭器,并在高速时用一个液力耦合器。
液力循环元件传递功率P的能力也像其他液力机械一样,与工作液体重度r的一次方、泵轮转速n的三次方和元件尺寸D的五次方成正比,即P∝rnD。在柴油机车上,为了减小传动装置的尺寸,柴油机都不直接驱动液力循环元件的泵轮,而是通过一对增速齿轮,在轴承和其他旋转件容许线速度的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泵轮转速。燃气轮机车由于转速很高,所以用一级甚至两级减速齿轮来驱动泵轮。同一种传动装置,只要改变这种齿轮的增速比或减速比,即可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应用于不同功率的机车。
液力传动装置通常包括一组使输出轴能改变转向的换向齿轮和离合器机构。输出轴通过适当的机械部件(万向轴和车轴齿轮箱,或曲拐和连杆等)驱动机车车轮。液力传动系统还可包括一组工况机构,使机车具有两种最高速度,在高速档有较高的行车速度,在低速档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起动牵引力和加速能力。因此同一机车既可用于客运,也可用于货运,或者既可用于调车,也可用作小运转机车。而当调车工况的最高速度定得较低时,机车在起动和低速运行时的牵引力可以超过同功率的电力传动柴油调车机车。
1965年出现的液力换向柴油调车机车,传动装置有两组液力变扭器,每个行车方向各用一组,换向动作也用充油排油的方式来完成。当机车正在某一方向行驶时改用另一方向的液力变扭器充油工作,由于变扭器的涡轮转向与泵轮相反,对机车即起制动作用。机车换向不必先停车。只要司机改换行车方向手把的位置,机车即可自动地完成从牵引状态经过制动、停车,又立即改换行车方向的全部过程。
液力传动装置不用铜,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量少,并具有隔振、无级调速和恒功率特性好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采用。联邦德国和日本的柴油机车全部采用液力传动。 把机车原动机的动力变换成电能,再变换成机械能以驱动车轮而实现传递动力的装置。电力传动装置按发展的顺序有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交-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四种。它们所用的牵引发电机、变换器(指整流器、逆变器、循环变频器等)和牵引电动机类型各不相同。
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
1906年美国制造的150千瓦汽油动车最先采用了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1965年以前,世界各国单机功率75~2200千瓦的电传动机车都采用这种电力传动装置。这是因为同步牵引发电机无法高效变流,异步牵引电动机难于变频调速,只能采用直流电机。直-直流电力传动原理是基于直流电机是一种电能和机械能的可逆换能器,其原理见图 2。原动机G为柴油机,通过联轴器驱动直流牵引发电机ZF,后者把柴油机轴上的机械能变换成可控的直流电能,通过电线传送给1台或多台串并联或全并联接线的直流牵引电动机ZD,直流牵引电动机将电能变换成转速和转矩都可调节的机械能,经减速齿轮驱动机车动轮,实现牵引。此外设有自控装置。自控装置由既对柴油机调速又对牵引发电机调磁的联合调节器、牵引发电机磁场和牵引电动机磁场控制装置等组成,用来保证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
直流牵引发电机受整流子限制,不能制造出大功率电力传动装置。60年代前期,美国发明大功率硅二极管和可控硅,为制造大功率的电力传动装置准备了条件。1965年法国研制成 1765千瓦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它是世界各国单机功率 700~4400千瓦机车普遍采用的电力传动装置。
交-直流和直-直流电力传动原理相似。由图3可以看出两者差异在于柴油机 G驱动同步牵引发电机TF,经硅二极管整流桥ZL,把增频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事实上TF和ZL组成等效无整流子直流电机。其余部分和自控装置主要工作原理与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相同。
交-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
异步牵引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在变频调压电源控制下,能提供优良调速性能。联邦德国于 1971年研制成实用的交-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如图4所示。
交-直-交流电力传动原理如下:柴油机 G驱动同步牵引发电机TF,产生恒频可调压三相交流电(柴油机恒速时),经硅整流桥ZL变换成直流电,再经过可控硅逆变器 N(具有分谐波调制功能)再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变频调压交流电,通过三根电线传输给多台全并联接线的异步牵引电动机AD。AD将交流电能变换成转速和转矩可调的机械能,驱动机车动轴,实现牵引。它的自控装置由联合调节器以及对同步牵引发电机磁场、变换器、异步牵引电动机作脉冲、数模或逻辑控制的装置组成,从而提供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
交-直-交变频调压电能经二次变换,降低了传动装置的效率,而且逆变器用可控硅需要强迫关断,对主电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效率,在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中采用了自然关断可控硅相控循环变频器(图5)。60~70年代,美国在重型汽车上,苏联在电力机车上都采用了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不过美国用的是异步牵引电动机牵引,苏联用的是同步牵引电动机牵引。
交-交流电力传动原理如图5所示。柴油机G驱动同步牵引发电机TF,发出增频可调压交流电,经相控循环变频器FB变换成可变频调压的三相交流电(降频),输给多台全并联接线的异步牵引电动机AD。AD将交流电能变换成转速和转矩可调的机械能,驱动动轮实现牵引。它的自控装置也是由联合调节器、脉冲、数模、逻辑电路等装置构成(但对可控硅导通程序要求严格),同样能保证优良的工作特性。

『柒』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一、工作原理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般由内燃机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单元传到电池,再由电池传输给电机转化为动能,最后通过变速机构来驱动汽车。

在这种联结方式下,电池就象一个水库,只是调节的对象不是水量,而是电能。电池对在发电机产生的能量和电动机需要的能量之间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车辆正常工作。

二、工作特点

发动机启动后持续工作在高效区,通过发电机给电池发电,而驱动电机作为整车的动力源驱动整车运行。

由此可见,串联混合动力技术,需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Engine->Generator->Battery),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attery->Traction),因为需要两次能量转换,所以整体的效率会比较低。

同时需要驱动电机(Traction)用来代替传统的发动机(Engine)达到牵引的目的,所以电池容量,发电机,驱动电机的功率都不能太小,因而串联模式大多数应用在大型车(Bus,Dumping etc.)中。

(7)牵引电动机与初轮变速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由发电机、发动机、整流器、蓄电池组、牵引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等组成。如果蓄电池组可以外插电网充电,则属于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发动机和发电机之间是机械连接的,牵引电机与机械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之间也是机械连接的,燃油箱与发动机之间是管路连接,其余部分是电缆连接。

从燃油箱、发动机、发电机、整流器流出的能量是单向的,可以经电动机控制器、牵引电动机直到机械传动装置,提供车辆行驶所需要的能量,也可以经过 DC/DC 转换器到达蓄电池组,提供维持蓄电池组 SOC 的能量。

从蓄电池组、DC/DC 转换器、电动机控制器、牵引电动机直到机械传动装置,能量流动可以是双向的。根据路况及控制策略,牵引电动机被控制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在驱动时,作为电动机使用,提供整车行驶所需要的动力;

在制动减速时,作为发电机使用,将整车动能的一部分转化为电能,经 DC/DC 转换器给蓄电池充电,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

『捌』 牵引电动机的传动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电动机与机械之间的传动方式为:①、靠背轮式直接传动;②、皮带传动;③、齿轮传动;④、蜗杆传动;⑤、链传动;⑥、摩擦轮传动

『玖』 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

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

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是重大部件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1

电力机车转向架存在的问题电力机车转向架构架是受力比较复杂且联系众多的关键部件,它不但与牵引吨位,线路条件,使用保养有关,而且主要与转向架整体结构有关、由于SS1型电力机车转向架总体布置先天条件较差,导致构架结构复杂,受力情况恶劣、再则原设计过多考虑工艺性好的因素。

从而引起侧梁局部刚比过大,采用断续焊缝,主要焊缝未退火,大多受力焊缝处于高应力区等、另外构架整体退火,整体加工生产尚未解决,构架总成后精度差,焊缝存在内应力,所以在运用一段时间后,各机务段不同程度反映构架局部产生裂纹的现象、

HXD3型机车转向架与其他和谐型电力机车转向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牵引电机布置、驱动装置结构等方面。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为3轴全(架、悬挂客运机车转向架,主要由构架、一系悬挂装置、轮对装配、二系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装置、电动机悬挂装置、牵引装置、附属装置等组成。

该机车转向架具有以下特点:

(1、牵引电机的布置采用2轴、3轴对置方式;

(2、驱动装置采用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齿轮箱为承载式,轴承采用油润滑,以适应转向架160km/h速度等级的要求;

(3、轴距为2000mm、2350mm。

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组装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问题,涉及作业安全、工艺落实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有必要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工艺改进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1、机车转向架的重要作用

1、1承重作用

对机车转向架作用进行分析,机车转向架最主要作用为承重,只有转向架稳定运行,才能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发挥转向架应有作用,维护机车稳定运行能力。

1、2传动作用

在机车转向架应用过程中,转向架具备重要的传动功能,例如,在机车运行过程中,转向架不仅能够承载重力,更能做好机车的牵引与制动等多项工作,保证机车稳定运行。

1、3降低横向力

在铁路机车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机车多以曲线、直线交替方式行进,为维护其稳定运行,确保机车稳定性,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转向架作用,并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降低机车运行所产生的横向力。

1、4提升稳定性

为维护机车稳定性,在机车运行过程中,转向架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例如,借助机车转向架,能够降低路线不平稳所带来的问题,提升机车稳定运行能力。

2、检修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难题

2、1轮驱吊入工位时的问题

(1、轮驱定位困难。由于该驱动装置采用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在用天车将驱动装置吊入组装工位期间,存在轮对定位合理时,牵引电机及抱轴箱不能正常定位的情况。

(2、轴距难以确定。该车型轮距与HXD3/HXD3C轴距不一致,故需要在轮驱进入组装工位时重新测量轴距以完成定位。

2、2转向架组装

(1、驱动装置悬挂难以与构架妥当配合。该车型驱动装置悬挂由一组长悬挂和两组短悬挂组成,在转向架座轮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

(2、安装孔无法对齐。由于空心轴晃动,导致座轮时各悬挂安装螺栓时存在困难。

3、工艺优化

3、1轮驱定位措施

根据HXD3型电力机车转向架结构,制作轮驱定位工装及悬挂支撑工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利用定位工装将轴距进行确定,在将驱动装置吊入定位工装且仍未完全落地时,将支撑工装放置于驱动装置下方,以便让抱轴箱及各悬挂处于“悬空”状态,将驱动装置完全落于地面上,使其静置,分别将三个驱动装置按此顺序置入定位工装中,此时驱动装置顺利进入工位。免去吊运过程中进行轴距测量及利用人力摆正牵引电机及悬挂的步骤。

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2

一、转向架得作用及组成

作用:

1、采用转向架就是为了增加车辆载重,长度,容积,提高运行速度,满足铁路运输发展。

2、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能可靠得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就是车轮沿钢轨得

滚动转化为车体沿轨道线路运行得平动。

3、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之间得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4、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灵活得沿直线线路运行与顺利通过曲线。

5、转向架结构要便于弹簧减震装置得安装,使之具有良好得减震特性,以缓与车辆与线

路之间得相互作用,减小振动与冲击,减小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与安全性。

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得黏着,传递牵引力与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得制动力,就是车

辆具有良好得制动效果。

7、转向架为车辆一个独立部件,便于转向架得拆装,单独制造与检修。

组成

1、轮对轴箱装置

2、弹性悬挂装置(两系悬挂,弹簧减振装置)

3、构架

4、基础制动装置

5、转向架支撑车体得装置

6、牵引电机与齿轮变速传动装置

二、转向架得分类

1、轴数与类型

按轴数分为二轴、三轴、多轴转向架

按轴型分B、C、D、E型轴转向架

2、轴箱定位方式:约束轮对于构架之间相对运动得机构,称轴箱定位装置

形式有:①固定定位

②导框式定位

③摩擦导框式定位

④油导桶式定位

⑤拉板式定位

⑥拉杆式定位

⑦转臂式定位

⑧橡胶弹簧定位

3、按弹簧悬挂装置分类

一系弹簧悬挂:车体主轮对之间,只设有一条弹簧减振装置

二系悬挂

4、对心盘集中承载得转向架,根据摇枕悬挂装置中得弹簧得横向跨距得不同,悬挂形式分为:

1、内侧悬挂:弹长度<车长度(横向)

2、外侧悬挂: >

3、中心悬挂:=

中央弹簧横向跨距大小,对于车体在弹簧上得稳定性效果显著,增加其跨距可以增加车体倾覆得复原力矩,提高车体在弹簧上得稳定性,各种型号转向架。

电力机车转向架力的传递3

转向架介绍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2、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

3、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4、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

5、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

7、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

分类

牵引传动装置: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

车轴数目和类型:分为二轴,三轴,多轴转向架和B、C、D、E四种轴重分类。

轴箱定位方式:拉板式,拉杆式,转臂式,层叠式橡胶弹簧,干摩擦式导柱定位。

弹簧装置:

一系、二系弹簧悬挂;

摇枕弹簧的横向跨距;

内侧悬挂,外侧悬挂,中心悬挂。

载荷传递方式:心盘集中承载,非心盘承载,心盘部分承载。

结构:构架式焊接转向架,三大件式转向架,准构架式转向架。

『拾』 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常用的悬挂方式有哪几种

你好,常用的悬挂方式有:轴恳式、架悬式、全体悬式和半体悬式。希望能够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牵引电动机与初轮变速传动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设备修理人员代码是什么 浏览:198
壁挂式太阳能怎么换阀门 浏览:297
民恒机械的电话是多少 浏览:249
生产线步伐式输送装置设计开题 浏览:216
极光打字设备要多少钱 浏览:305
陌陌封禁设备是什么意思 浏览:244
动力头主轴轴承怎么装 浏览:611
手术机械有哪些 浏览:977
x射线的检测装置 浏览:679
美术画室器材有哪些 浏览:443
超声波频率什么波长什么 浏览:476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需多少钱 浏览:198
尼桑绿色eco仪表灯是什么意思 浏览:186
家里没有负重器材怎么搞负重 浏览:619
仪表台上电池的灯亮是什么原因 浏览:521
制冷74f是什么意思 浏览:930
机械挖填土方每平方多少钱 浏览:386
娱乐暖场设备出租怎么找客户 浏览:261
水暖消防阀门怎么样 浏览:340
等级保护测评工具箱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