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循环发电技术怎样
利弊参半,个人觉得还行,你的发动机里的水之所以能够循环,是因为有一个水泵。水泵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曲轴带动的皮带。发动机动力到水泵,然后水给发电机力,根据能量传递,传递两次。外带发电机的话,发动机动力靠皮带到发电机,能量传递一次。
知识扩展:
水力发电,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
在我国电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其经济规模及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我国水轮机制造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加,全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可喜局面,行业趋好的标志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2010年,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规模以上(全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68家,实现销售收入44.70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利润总额3.23亿元,同比增长4.16%。
『贰』 怎样将地表水变为多级虹吸流来循环发电
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古人用虹吸管来取酒或引山上泉水湖下山灌溉农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能生产各种类型的虹吸管用于供水、排水、排污。在研究虹吸流的过程中,又发现了虹吸流具有的六个特性。为充分发挥虹吸流所具有的六个特性的作用,发明了《多级虹吸水力发电装置组成的水循环发电系统》的专利。它们能将地表水变成多级虹吸流来发电,实现用有限的水发无限电的目的。为人类开辟了一条以水为媒介的利用大气压力来发电的新能源。
『叁』 不用电 的自动循环水系统 怎么做鱼缸里用。
自动循环水系统大多是用电的,不用电只能做到半自动化,现在来看一下半自动的循环水系统做法:
准备材料:三通头1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2个,吸管若干。
操作步骤:
1、准备两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
不用电自动循环水原理是:由于有摩擦力的存在,水在循环流动中会逐渐丧失动能。如果没有外加的能量,水无法维持循环流动。
既然不允许使用电能,我们可以借助于风能。其原理可能有多种,其中一种原理是:利用风能带动风车转动,风能转换成机械能,风车产生的机械能驱动水中的螺旋桨,螺旋桨推动水体,使水流动。
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工业循环水主要用在冷却水系统中,所以也叫循环冷却水。因为工业冷却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家庭循环水主要用在热水器上。
冷却水系统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作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通常有两种: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
预热循环水大致分为四类:
1、遥控板(穿墙遥控);
2、水控版(水流行);
3、电脑板(全自动);
4、机械板(半自动);
『肆』 火力发电的循环水系统非常重要,都包含什么设备
一、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由输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环节组成
『伍』 怎样添加制作简易发电机水循环冷却装置
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为封闭式,冷却介质都是循环使用的 。所采用的冷却介质一般为空气,氢气,和水三种!冷却方式如下:
1、空气冷却
空气冷却都是采用风扇送风的方式,用冷空气对着柴油发电机组绕组端部,发电机组定子和转子进行吹拂散热的,冷空气吸取热量后变为热空气,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息初汇合后,在经铁芯的风道排出,通过冷却器进行冷却。被冷却后的空气再由风扇送入发电机内部循环使用,以达到散热的目的。机一般采用空气冷却的都为中,小型同步发电机组。
2、氢气冷却
氢气冷却都是采用氢气作为冷却介质,氢气的散热性能比空气的散热性能好,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大多采用氢气冷却。
3、水冷却
水冷却是采用定子,转子双水内冷的方式。
定子水系统的冷水外部水系统通过水管流至装在定子几座上的进水环,在分别经绝缘管流向各个线圈,吸收热量后再经绝缘水管汇总到装在机座上的出水环 ,然后排入发电机外部的水系统进行冷却。
转子水系统的冷却先进入装在励磁机侧轴端的进水支座,然后流入转轴中心孔内,在沿着几个经向孔流到集水箱,然后经绝缘管流向各线圈。冷水吸热后,经 绝缘管流入出水箱,再通过出水箱外缘上的排水孔流到出水支座,由出水总管引出。
由于水的散热性能远高于空气和氢气,因此,大型的发电机组一般都采用水冷却方式。
『陆』 热水循环系统的原理及制作过程
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基本知识
---厦门市大赫热水设备有限公司总工 李英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缺以及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特别近年来,现代人们的生活都在追求高品位,但是没有热水的生活不是高品位的生活,现代家庭、宾馆、学校、工厂、休闲场所都在安装热水设备。选定怎样的热水设备?如何获取热水?如采用高品位能源(如电、煤气、柴油等)、直接加热的传统方式获取热水,这样不但会给你带来安全、消费、环保的烦恼,而且也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尽可能多的利用天然能源(如太阳能、空气能等)这些取之不尽、免费能源,方便快捷的获取热能制取热水,这样既节约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太阳能和空气能是分散的能源,如何把它们尽可能多地集中起来合理利用。太阳能是依靠太阳真空集热管来收集热能,它把太阳光转化为热能而被利用。空气能的收集则是利用载热体—冷媒这种特殊物质来吸收空气中的热能搬运到水中而被利用。
由于太阳能是分散能源,根据用户热水用量设计足够的集热面积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空气能同样是分散能源,它要求能效比COP值越大越节能。
这里主要对空气源热泵的基本知识,原理、核心技术、特点等作简单介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泵与热泵的工作原理
1、泵的概念:所谓泵是一种把分散物质集中并提高其位能的装置。“热”不是物质,而是能,“热”的集中和提高位能必须通过载体来实现,载体就是冷媒。热泵就是利用少量高品位的电能作为驱动能源,从低温分散的热源高效吸收低品位热能并传输给高温热源,达到“泵热”的目的。
2、热泵的概念:热泵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蒸汽压缩式热泵。这种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冷媒在蒸发器内吸热后蒸发,蒸发成过热蒸汽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中经绝热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冷凝器定压冷凝为低温高压液体,液态冷媒经节流为低温低压液体,再进入蒸发器定压吸热,依次往复循环。热泵热水器就是把空气中热能搬运到水中将水加热。
热泵技术是一种提高能量品位的技术,它不是能量转换的过程,所以不受能量转换效率极限100%的制约,而是遵守逆卡诺原理。其搬运的能量与驱动热泵的电能之比称为制热性能系数又称为能效比(用COP来表示)。能效比COP值越大越节能。
二、空气源热泵的核心技术问题
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的核心技术问题是能效比COP值,考察选定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的重要指标也应是COP值的大小,COP值越大越节能。
1、怎样才能得到高的能效比COP值:
1)在热泵整个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载热体冷媒,(它好像汽车拉货。拉的要多;跑的快;装卸要快;又省油)这就要求载热体冷媒除具有制冷剂的性质外,还应具有①单位吸热量要大、吸放热要快而多;②蒸发温度(冷媒的两态:液态和气态转换温度点)要低(-10ºC时仍能吸热);③在能产生65℃热水的同时又要求冷媒的临界压力要低,低于普通热泵系统保护压力2.6MPa,(压缩机保护压力2.8MPa)。否则压力太高对压缩机不利或使压缩机进入高压保护而不能制高温热水,甚至压缩机长时间在高压下工作而损坏。
2)要求有较大换热面积的蒸发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在同等条件下能搬运到的热量就越多,能效比COP值就会越高越节能。
3)热泵热水机组中关键部件压缩机,要求压缩机排气量、排冷量、能效比、旋转率等性能指标好,并且要和整个系统及采用的冷媒相匹配,否则冷媒对铜产生腐蚀作用,损坏热泵系统,豪瓦特.大赫采用美国谷轮压缩机,再和高效的冷媒,增加了表面积的蒸发器相匹配,所以其能效比COP值高,能效比COP值可达到4.7
4)冷媒必须是环保型:我们委托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对冷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纯度99.99%;水分0.001%;蒸发残渣0.0012%;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值小于0.11。
2、和空调的区别:有人说热泵就是空调的反用,这句话对也不对,它们都是应用逆卡诺原理这是对的,不对的是:
1)使用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空调的调整温差十几度,热泵的温差30-40度,有时要达到60度,这么大的温差范围就要求两者不同。
2)由于温差大,热量搬运量大,所以选择运输工具就是载热体(冷媒)不同。
3)系统不同:载热体(冷媒)不同, 运输工具不同与之匹配的系统就不同。
三、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优势
1、热能来源丰富。太阳的能量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有大部分能量是以地流热、辐射热等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特别在中国南方地区环境温度高,优势更加明显。
2、运行费用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利用很少的电搬运几倍的热量到水中,年节约率可高达70%以上。
3、使用效果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采用容积储热方式,特别是集中供热系统采用定温放水、温差循环系统后,运行更可靠、节能效果更明显。
4、环境效益明显。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无论在制作过程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没有任何污染,特别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更为重要。
缺点:由于空气能是分散能源,制热速度慢,热水要储热式。
http://xmecc.smexm.gov.cn/2006-4/2006410161017.htm
『柒』 不用电的自动循环水系统怎么做
由于有摩擦力的存在,水在循环流动中会逐渐丧失动能。如果没有外加的能量内,水无法维持容循环流动。
所以,能量的介入是必须的。
既然不允许使用电能,我们可以借助于风能。其原理可能有多种,其中一种原理是:利用风能带动风车转动,风能转换成机械能,风车产生的机械能驱动水中的螺旋桨,螺旋桨推动水体,使水流动。
鱼缸放高,虹吸把水抽下来,流到小水车上,水流冲击小水车转动,带动抽水泵,把水再抽回鱼缸。由于摩擦力或者其他力的抵消,小水车要依靠拧发条补充动力。
整个系统动力来源:地球引力(也就是水流冲击力),发条动力。
动力损耗:把水抽向高处的消耗,摩擦力和其他消散动力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