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个装置测净光合作用速率还是总光合作用速率,求大神给个标准答案!!
这是探究净光合速率的装置。
你看在烧杯中有一个小烧杯盛放碳酸氢钠溶液,内碳酸氢钠溶液不会和二氧化容碳反应,因此就留在了烧杯中,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烧杯中,这样一来,水滴显示的位置就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整体效果了,这是净光合速率,就是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相应的,还有一个装置,其他的都是一模一样,就是右下角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了碳酸钠溶液,这时候,二氧化碳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这时候水滴显示的位置就只是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位置变化了,这时候测得就是总光合速率了。
⑵ 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CO2浓度.该装置放在20
(1)土壤中的微生物的代谢也会影响瓶内气体的体积;为排除微生物的代谢对实验的影响,应用塑料袋等将烧杯口扎紧、密封.
(2)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影响瓶内氧气的体积变化,即使其中氧气减少,用该方法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光合速率低,在无光环境中,绿色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对玻璃瓶进行遮光处理,根据瓶内氧气体积的变化可测得呼吸速率.
(3)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6-0.2)+0.1]÷0.5=1.0mL/h.
(4)光合作用除了受到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速率.实验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要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可以适当提高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
(5)用该装置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需要将装置内的二氧化碳除掉作为对照,可以将碳酸氢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2)植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消耗了O2 对玻璃瓶进行遮光处理
(3)1.0
(4)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速率 适当增加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
(5)把实验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为氢氧化钠溶液
⑶ 图l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
(1)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试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试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就是氧气的变化.
(2)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气,根据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释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可用一枚消毒的死叶片进行对照;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如果将试管中的c0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由于是密闭容器,并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并且氧气的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故答案为:
(1)氧气
(2)200 160
(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4)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够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⑷ 如图中甲为测定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在不同条件下对雌体和雄体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的结果
(1)甲装置复中水滴的移动距离制代表职务的净光合速率,原因在光下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测定的数值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量的净剩值,其中的碳酸氢钠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装置中CO2浓度保持不变,如果要测定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测定呼吸速率.
(2)比较乙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水分条件和植物的性别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3)如果某农民有两块农田,一块水分条件较好,一块水分条件较差,根据乙图中的信息可以建议该农民在水分条件好的土地中种雄株,在水分条件不好的土地中种雌株.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量的净剩值保持装置中CO2浓度保持不变 呼吸速率
(2)水分条件 植物的性别
(3)在水分条件好的土地中种雄株,在水分条件不好的土地中种雌株
⑸ 图甲装置用于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图乙表示该实验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
(1)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过程是通过光反应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通过暗反应储存在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3)③④①②
(4)B点之后
(5)a+b
(6)光照强度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⑹ 怎样测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合速率包括真正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利用相关装置可以测出的是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通常是把绿色植物和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放入一密闭装置中,测出单位时间内密闭装置增加的气体量(产生的O2量)即为净光合速率,把该绿色植物和一定浓度的NaOH放入一密闭装置中,测出单位时间内密闭装置减少的气体量(消耗的02量)即为呼吸速率,最后就可以算出真正光合速率。
⑺ 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
(1)二氧化碳缓冲溶液可维持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因此液滴的移动方向取决于甲中氧气量的变化,由于光照强度由5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因此液滴不移动.
(2)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应图丙中不存在的箭头有ef.
(3)在图乙中,为了获得图乙中-50mL/h的数据,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新装置为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缓冲液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条件不变,测定呼吸作用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4)丁图中在1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2.5,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1,由于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5,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3.5倍.
(5)丙图中由同一个细胞产生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利用,从叶绿体到线粒体会穿过4层膜,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图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叶绿体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
故答案为:
(1)原始
(2)ef
(3)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缓冲液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条件不变 黑暗或遮光
(4)3.5
(5)4 叶绿体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
⑻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
(1)①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图中看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叶绿体除了利用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d)以外,还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b);因此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利用(c)以外,还有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a).
②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50+50=200毫升.
③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可用一枚消毒的死叶片进行对照;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①由于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a、c、f.图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因为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②丁图中在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1.0,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0.5,由于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5,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3倍.
故答案为:
(1)①a、b、c、d
②200
③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2)①a、c、f不可以 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②3
⑼ 图1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
(1)50、400、脂肪 (2)2.5千勒克斯 左 呼吸作用消耗的O 2 大于光合作用释放的O 2 (3)a、b、c、d (4)左移 右移 (5)环境温度下降(或外界气压上升) 5千勒克斯 释放氧气量与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差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