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3-01-09 08:07:04

『壹』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

(1)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发生MnO2+4HCl(浓)

.

『贰』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频率为50Hz交

1)1.84、1.69、1.74、
(4) 没有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确程度,实验误差减小了。

『叁』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利用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

1.m(H2O)=108g-100.8g
=7.2g
2.m(O)=7.2g/18*16
=6.4g
3.m(H)=7.2g-6.4g=0.8g
4.m(H):m(O)=1:8

『肆』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伍』 某同学设计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1)依据对常见仪器的认识可知a是铁架台,b是导管;
(2)装置中进行的反应主要有两个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鉄与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有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是铁与一氧化碳,方程式为Fe 2 O 3 +3CO
高温
.
2Fe+3CO 2
(4)一氧化碳有毒,因此为防止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因对尾气进行处理;
(5)根据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浅绿色的亚铁溶液,故其检验方法可以是:将产物溶于足量盐酸(或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且所得溶液为浅绿色;
故答案为:(1)铁架台;导管;
(2)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Fe 2 O 3 +3CO
高温
.
2Fe+3CO 2
(4)未反应的CO没有被除掉(或未被收集),会造成空气污染;
(5)将产物溶于足量盐酸(或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且所得溶液为浅绿色;

『陆』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

(1)分液漏斗用于气体发生器中控制加液,也常用于互不相溶的几种液体的分离,加液时要注意内外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液体才能顺利流下,具体操作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装置Ⅰ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测得的一氧化氮体积不准,所以不可以通过实验I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
故答案为:不可行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气体体积不准;
(3)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浓NaOH溶液、氨水、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氨气被水吸收,而氨气不溶于煤油,所以量气管中液体最好是煤油;
A、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外联双球状导管内伸入到液体中,液体进入双球内,防止进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A正确;
B、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联漏斗,漏斗口伸入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不能防止倒吸;故B不正确;
C、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与干燥管连接,当水进入干燥管内,烧杯内液面下降低于导管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导管通入四氯化碳中,气泡向上到水层溶解,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E、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口,液体经进气管倒流入前端装置,产生倒吸,故E错误;
F、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底部,液体不能流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F正确;
所以能防倒吸的吸收装置有ACDF,不能防倒吸的是BE;
故答案为:C;BE;
(4)根据PV=nRT,为保证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在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使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因为相平说明两边液面上的压强是一样的,这样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才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使量气管与干燥管两端液面相平;
(5)镁铝合金中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
(6)第2次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可不用,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

(346.3?10.0)+(345.7?10)
2
=336.0mL=0.336L
设生成0.3323L氢气,需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 3×22.4L
x 0.336L
3×22.4L
0.336L
=
54g
x
,解之得:x=0.27g
铝的质量分数=
0.27g
1.0g
×100%=27.0%.
故答案为:27%.

『柒』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粗略地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 图1(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1) 体积值太小,误差太大;0.60。
(3)轻轻旋开活塞,使水缓慢地滴下,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4)286V/W。

『捌』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黑色的氧来化铜在源高温条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O+CO

高温
.

『玖』 某同学设计计出了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


(2)玻璃棒下端是热的,能引燃白磷,所以,玻璃棒的作用为点燃白磷;
(3)由于回白磷燃烧时能答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水被压出,液面下降;又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当温度完全冷却至室温时,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入瓶中,液面升高.所以,实验的现象是:先降后升.
(4)根据氧气的含量b应为20ml,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0ml?10ml
60ml?10ml
×100%=20%;
[实验反思]①集气瓶里的水一方面起到冷却作用,另一方面能更快吸收磷燃烧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
②A、装置气密性不好,容易漏气,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会小于理论值;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会使瓶内的气体溢出,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会大于理论值;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会小于理论值;
D、用红磷代替白磷,不易被点燃,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③省去了点燃步骤,减少了白烟的污染;
故答案为:
(2)引燃白磷;(3)先下降后上升;(4)20;20%;
[实验反思]①更快吸收白烟等;②AC;③减少污染.

『拾』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来试验用粗铁粒与某浓度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1)当打开开关a,关闭开关b时,A

(1)当打开开关a,关闭开关b时,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装置内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由于氮氧化物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B中为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环境,当体又变无色时,说明NO2全被吸收,关闭开关a,打开开关b,此时C中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当C中收满气体后,关闭开关b,装置A中压强不断增大,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液面上升、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干燥管中固体与溶液脱离接触,
故答案为:产生无色气体,逐渐变红棕色;NaOH;气体又变无色;烧杯中液面上升、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干燥管中固体与溶液脱离接触;
(2)将a mol Fe与含b mol 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发生反应有Fe+4HNO3=Fe(NO33+NO+2H2O;3Fe+8HNO3=3Fe(NO32+2NO+4H2O,
①如

a
b
1
4
,说明硝酸过量,则反应有溶液存在Fe3+、H+,其中n(Fe3+)=amol,有方程式可知消耗4amol硝酸,则剩余n( H+)=(b-4a)mol;
②如
a
b
=
1
4
,只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二者恰好反应,反应后n(Fe3+)=amol;
③如
a
b
大于
1
4
小于
3
8
,说明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3Fe+8HNO3=3Fe(NO32+2NO+4H2O,
设两个反应分别消耗的Fe为xmol、ymol,

与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产山楂糕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91
机械表后面的飞轮是什么 浏览:163
怎么实现仪表盘ar导航 浏览:72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 浏览:633
超声波仪器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浏览:11
传动装置分析 浏览:263
风机与阀门连锁怎么实现 浏览:314
消防管道阀门抽检比例 浏览:313
矿用自动除尘喷雾装置生产工艺 浏览:334
铸造灰铁很硬怎么回事 浏览:505
天然气灶没有自动灭火装置会有什么后果 浏览:221
江苏旭润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53
预作用装置开箱检查记录 浏览:355
电动工具龙韵开关 浏览:472
数控机床电气互锁是什么意思 浏览:448
轴承漏灰如何防护 浏览:2
仪表上油壶红灯出现什么意思 浏览:919
冰箱的制冷液是什么颜色的 浏览:425
真空镀膜设备多少钱 浏览:47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a实验装置 浏览:55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