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氧化铜要新制,用酒精加热至沸腾,但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氢氧化铜会分解成氧化铜,现象是有沉淀生成.
⑵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怎么是羧基呢?羧基是氧化性,氢氧化铜已经不能被氧化了
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是因为它里面的醛基具有还原性,将新制氢氧化铜还原生成氧化亚铜
⑶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浓度高时生成黄色沉淀)
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葡萄糖氢氧化铜浊液颜色变化碱性环境在现行化学教材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常被用来引导学生判断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的结构,是一种醛糖。
其中,在教材设置的具体实验方案为: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时发现,葡萄糖与新制Cu(OH)2混合得到的深蓝色溶液,用酒精灯微热时生成绿色浊液,继续加热时绿色浑浊会渐变为黄色,导致沸腾时又出现转红色,甚至暗红色。
(3)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新制2Cu(OH)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2、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所用NaOH溶液必须过量。
3、反应液必须直接加热至沸腾。
4、葡萄糖分子中虽然含有醛基,但是d-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葡萄糖由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注意事项
⑷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是什么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属于氧化反应。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浓度高时生成黄色沉淀)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实验原理:
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实验操作:在试管里加入2 mL 5%的NaOH溶液,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混匀,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加热前,看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加热后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还原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葡萄糖
⑸ 葡萄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原理
葡萄糖含有醛基,将氢氧化铜还原成+1价的Cu2O,得到砖红色沉淀
C5H11O5-CHO+2Cu(OH)2→加热→C5H11O5-COOH+Cu2O↓+2H2O
⑹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实验要求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2ML
10%氢氧化钠溶液,5%硫酸铜溶液,酒精灯,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2ML
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硫酸铜溶液4~`5滴,混合均匀,生成兰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几滴10%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
⑺ 葡萄糖和氢氧化铜反应化学式
CH2OH(CHOH)4CHO(葡萄糖) + 2Cu(OH)2(氢氧化铜)=====CH2OH(CHOH)4COOH(葡萄糖酸)+Cu2O(氧化亚铜)+2H2O(水)
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Cu(OH)2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
但加热后,就能发生醛基的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了。
(7)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根据化学键理论,又可根据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来判断其是否为化学反应。
按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型分四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⑻ 【化学】葡萄糖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2OH(CHOH)4CHO + 2Cu(OH)2 → CH2OH(CHOH)4COOH + Cu2O + 2H2O
氧化亚铜砖红色,会被氧化成氧化铜变成黑色。
氧化亚铜能氧化到氧化铜,网络:
储运注意事项
氧化亚铜应贮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不得与氧化剂混放。容器必须密封,防止与空气接触变成氧化铜而降低使用价值。不可与强酸、强碱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失火时,可用水浇救。
中会迅速变蓝。能溶于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中。在湿空气中逐渐氧化成黑色氧化铜。
你说的对,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也会生成黑色的CuO和红色的Cu2O, 所以有2个原因
⑼ 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实验步骤
你做过甲醛和葡萄糖的反映么?
葡萄糖的和甲醛的基本上一样
但是如果要是由淀粉水解来的葡萄糖要首先用氢氧化钠中和掉其中的酸,否则新制氢氧化铜就会和酸反映,而最终无法得到试验预期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
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配制氢氧化铜(一定要是刚配好的,否则就被氧化了)
向其中加入葡萄糖的溶液,加热,产生转红色沉淀。
⑽ 某同学对课本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提出质疑,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就
(1)方案Ⅰ因为无论是Cu2O或Cu或二者混合物都可被硝酸溶解,现象相同,方案Ⅱ因为Cu2O或Cu或二者混合物溶于足量稀硫酸中,都有残渣;方案Ⅲ依据固体灼烧至恒重称量质量变化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所以合理;
故答案为:方案Ⅲ;
(2)因为无论是Cu2O或Cu或二者混合物都可被硝酸溶解,现象相同,方案Ⅱ设计也不合理,因为Cu2O或Cu或二者混合物溶于足量稀硫酸中,都有残渣;
方案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红色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情况,①通入氢气的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和硬质玻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的物理量②反应前红色沉淀和硬质玻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
故答案为:方案Ⅰ、方案Ⅱ;方案Ⅰ不合理,铜和氧化亚铜都能和硝酸生成Cu2+;方案Ⅱ不合理,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生成了铜单质;
②③⑤;
(3)在空气中灼烧该红色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CuO+H2SO4=CuSO4+H2O,提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的方法,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故答案为:在空气中灼烧该红色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