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装置内道路设计要求

装置内道路设计要求

发布时间:2023-01-06 09:10:51

⑴ 城市污水厂内的设计道路应为多宽及相关的规定或规范。

污水厂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机器的运送,机器运送就需要航吊车、起重机、叉车等的通过。
厂区内运行的最大车辆就是起重机。所以一般按照起重机的运行道路要求去设置道路。一般规范内鲜有明文规定道路要求尺寸。设置道路尺寸可以按照消防规范来,消防规范里要满足建筑之间最小的消防间距。一般像厂区内的建筑防火间距设置在最新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里面有。污水处理厂房属于戊类厂房,而戊类厂房之间的最小消防间距 按一般二级建筑防火等级来看 间距大概在10米左右。

⑵ 消防车道开口里道路交叉路口有要求吗

有要求。
2022-10-29发布
消防车道应符合:
1、车道宽度和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米,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坡度不大于8%。
2.至少两条环形消防车道与其他车道相连。
3.末端消防车道应设置为回车道或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不小于1818m2。
4.消防车道内的管道和涵洞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5.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消防车道内的管道和涵洞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应用:
1.街区内道路应考虑消防车通行,道路中线间距不应大于160.0米。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0m或总长度大于220.0m时,应设置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对于有封闭内庭院或天井的建筑,当短边长度大于24.0m时,宜将消防车道设置在内庭院或天井内。
3.有封闭内庭院或天井的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接街道和内庭院的人行通道(可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应大于80.0米。

⑶ 装置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按物流顺序布置设备;
(2)工艺装置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5.1.10的要求,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
(3)应考虑管道安装经济合理和整齐美观,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
(4)应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要求;装置主管廊和设备的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及有关装置、罐区、系统管廊、道路等的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5)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6)设备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在管廊两侧按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处理腐蚀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设备宜按物性分别紧凑布置;
(7)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区布置。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可靠近布置;
(8)设备基础标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标高,应结合装置的坚向布置设计确定;
(9)在确定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时,应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础不超出装置边界线;
(10)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应在设备布置设计时统筹规划。

⑷ 危险化学品装置间的消防道路宽度

危险化学品露天储存时通道最起码达到宽度4-6米。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如果是在室内,最小净宽度为1.4米。如果在室外,最小净宽度为1.2米,区域外围必须留有消防车道,最低净宽度为4.0米。

消防通道的作用

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比如楼梯口、过道,那里都安有消防指示灯。消防通道在各种险情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消防通道的作用吧。

消防通道就是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生命通道,它是迅速扑救火,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前提,不能随便占用,必须时刻保持畅通。如果消防通道被占,将给小区业主生命财产带来重大隐患。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必经之路。

消防通道的畅通能使消防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灾情现场,有利于灭火,抢险,施救。消防通道的畅通有理由各种消防设施设备的迅速运转。有关规定表明,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

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⑸ 城市道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城市道路设计内容包括:

1、人行道

人行道在城市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越的人行道设计增加步行兴趣,吸引力的体现。

(5)装置内道路设计要求扩展阅读:

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除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规定外,并要满足司机的视觉要求。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对高速道路则逐渐趋向于以曲线为主的设计,以满足车速与地形相适应的要求。直线具有最短捷的距离和线形容易选定的优点,但从驾驶人员的感觉进行分析,行进的前方过分地一目了然,景观一般全是静的,就显得单调乏味,容易导致疲劳而丧失安全的警惕性。因此,应该避免使用过长的直线。在曲线上行驶的时候,从掌握道路的两侧景观和逐渐变化的全景来衡量,采用平缓的曲线,可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促使他们自然握紧方向盘,而且由于从正面看到了路侧的景观,就起了诱导视线的作用。曲线越连续,就越增大视觉的平顺性。因此,以缓和曲线为主要线形加以灵活运用,就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行驶效果,也为利用地形设置线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作出既经济而又优美的平面线形。

⑹ 管路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室内管道布置原则

1.尽量避免管道对室内采光的影响,不应妨碍窗户的启闭;

2.不应影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如抽管检修和设备起吊);

3.在水平管道交叉较多的地区,一般按管道的走向,划定纵横走向的标高范围,将管道分层布置;

4.热力管道一般布置在油管道的上方,当需布置在油管道下面时,在油管道的阀门、法兰或可能漏油部位下方的热力管道,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5.地沟内管道应尽量采用单层布置,当采用多层布置时,一般将小管或压力高的,阀门多的管道布置在上面;

6.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布置在人行通道和转动设备上方;

7.B类流体介质的管道,不得安装在通风不良的厂房内、室内的吊顶内或夹层内;

8.B类流体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高温管道旁或上方;

室外管道管网布置原则

1.厂区内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2.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架柱子布置;

3.需设置“π”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

4.热力管道,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管架上层,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宜布置在下层;

5.管架上的管道设计,应预留10~20%余量;

6.B类流体介质管道与电缆和氧气管道并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7.B类流体介质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8.密度比环境空气大的B类气体管道,当有法兰、螺纹连接或填料结构时,不应紧靠建筑物门窗敷设;

9.道路、铁路上方的管道上不应有阀门、法兰、螺纹接头及带填料的补偿器等可能泄露的组件;

10.管廊层间距及管道净距应满足安装及运行要求;

11.蒸汽管道或可凝气体管道,支管宜从主管的上方接出,蒸汽冷凝液管宜接至回收总管上方。

⑺ 厂房内道路布置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一、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
二、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宜呈环形布置;
三、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
四、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
五、建筑工程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
道路尽头设置回车场时,回车场面积应根据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和路面宽度确定。
地磅房进车端的道路,应为平坡直线段,其长度不宜小于两辆车长,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1辆车长;出车端的道路,应有不小于1辆车长的平坡直线段。
消防车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与厂区道路连通,且距离短捷;
二、避免与铁路平交。当必须平交时,应设备用车道;两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进入厂内最长列车的长度;
三、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
人行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0.75m;沿主干道布置时,可采用1.5m。当人行道的宽度超过1.5m时,宜按0.5m的倍数递增;
二、人行道边缘至建筑物外墙的净距,当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可采用1.5m;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当人行道的边缘至准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小于3.75m时,以及处于危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置防护栏杆。
厂区内道路的互相交叉,宜采用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应设置在直线路段,并宜正交。当需要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
企业内道路安全要求
企业内道路的分类; 企业内道路根据位置、作用及交通的性质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六类;
一、主干道:全厂性的主要道路,一般为主出入口道路。
二、次干道:厂内车间、仓库、码头等之间的主要交通运输道路。
三、辅助道路:车间和行人通过较少的道路(如专供通往厂内外水泵站、总变电所等的道路)及消防道路等。
四、车间外道:车间、仓库等出入口与主次干道或辅助道路间相连接的道路。
五、车间内通道:设备、工序之间半成品、成品的运输道路。
六、人行道:车间之间的人行通道和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两侧所修筑的人行道。
企业内道路的基本安全要求
一、厂内道路; 厂内的安全运输,要求道路的平面布置、宽度、路面、路层、坡度等应适应企业内生产运输、防振、防尘及装卸搬运机械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内道路的设计应符合《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规定。
1.路面宽度和纵截面斜坡应满足表2—1的要求。
道路的纵坡度通常用某坡度两点间高度差(垂直距离)与道路中心线的水平长度(水平距离》的百分比来表示。这个百分比数越大,坡路越陡;反之,坡路越缓。如图各2-1所示,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30m,高度为5.2m,其比值5.2∶130等于4%,即为其坡路的纵坡度;
3.道路交叉路口处的纵断面高度处,应保证车辆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如表2—3的视距范围内不应有阻碍视线的阻碍物。
4.停车场内为了便于排水,一般采用’5%~10%的坡度,停车场的布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5.企业内道路平行于铁路线且与铁路路基在伺一平面时,其间应有排水沟,道路边缘与铁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3m
6.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的管线或其它构筑物距路面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5m。
7.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两侧应修筑人行道,其宽度不应小于1.5m。
8.企业内道路应设置交通标志,其设置位置、形式、尺寸、颜色等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志的要求。
9.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区域或贮存仓库区,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将道路划分为限制车辆通行或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并设置标志。
10.企业内道路的交叉路口,高峰时间或者交通量比较繁忙而视线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有专人指挥和设置信号灯。
11.企业内道路应经常保持路面平整、路基稳固、边坡整齐、排水良好;且应有完好的照明设施。
12.企业内干道与职工人数较多的生产车间衔接的人行通道,如跨越铁路线群,应设置人行地道或天桥。
13.在职工上、下班时间内人流密集的出入口和路段,应停止行驶货运机动车辆。
14.路面狭窄或交通量大、容易堵塞的道路,应尽量实行单向通行。
15.企业内道路在弯道、交叉路口的横净距范围内,不得有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16.路面宽度9m以上的道路,应划中心线,实行分道行车。
17.工厂或各主要车间应设置自行车棚,对自行车进行集中管理。

18.在道路上施工期间,工地应按规定设置施工标志,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车间通道
1.车间、库房的门洞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车间、库房的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库房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

2.车间、库房内的通道宽度应符合表2-5的规定。

⑻ 道路设计都需要设计什么

1、最小曲线半径:它是保证汽车在设置超高的曲线部分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轮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其中并须考虑使乘车人感觉良好和驾驶员操纵方便。

确定最小曲线半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因素: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速度与平稳性、乘客的舒适程度、车辆和轮胎的损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费用等。

2、加宽: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各个车轮的轨迹不相同,靠平曲线内侧后轮的曲线半径最小,而靠平曲线外侧前轮行驶的半径最大,即在平曲线路段上行车部分宽度比直线路段为大。

为了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平曲线路段的车行道必须靠曲线内侧加宽。加宽值根据车辆对向行驶时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行车摆动幅度在平曲线上的变化,综合确定,它又与平曲线半径、车型以及行车速度有关。


3、超高:在设计平曲线时,由于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可能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当采用较小的平曲线半径时,为使汽车转弯时不致倾覆和滑移,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需将路面外侧提高,把原来的双面坡改成为向内侧倾斜的单面坡。

4、缓和曲线:当汽车从直线地段驶入曲线时,为了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发生和消失,并能使汽车不减速而平稳地通过,在平曲线两端采用适应汽车转向和离心力渐变的缓和曲线,用来连接直线和平曲线。

5、回头曲线:山区道路在山坡盘旋上升时所采用的一种回转形曲线。如果遇到山坡陡峭起伏,上下两控制点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取得必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路线可利用地形设置回头曲线,其作用是展长距离以使不超过最大纵坡。

阅读全文

与装置内道路设计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生雕刻工具箱 浏览:417
k5仪表信息怎么调 浏览:936
青岛泰科阀门怎么样 浏览:277
地热总阀门开关拧不动怎么办 浏览:60
03仪表盘模式怎么换 浏览:284
ktv设备有哪些设备 浏览:191
关节轴承怎么安装使用 浏览:838
生产山楂糕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91
机械表后面的飞轮是什么 浏览:163
怎么实现仪表盘ar导航 浏览:72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 浏览:633
超声波仪器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浏览:11
传动装置分析 浏览:263
风机与阀门连锁怎么实现 浏览:314
消防管道阀门抽检比例 浏览:313
矿用自动除尘喷雾装置生产工艺 浏览:334
铸造灰铁很硬怎么回事 浏览:505
天然气灶没有自动灭火装置会有什么后果 浏览:221
江苏旭润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53
预作用装置开箱检查记录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