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
装置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再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可方便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导气管出水,再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
步骤:查---装---收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示意图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示意图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控制反应速率);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氧气检验
检验方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排水法:
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级化学的一个实验,通常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验完毕后,可以用过滤法回收。
2. 实验室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和检验
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
④倒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3.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备氧气有多种方法,例如: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双氧水)、氯酸钾分解(一般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等。
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常温型)。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
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4. 实验室常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那么它的装置是怎么样的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催化剂)
双氧水分解为水和氧气
发生装置是简化的启普发生器
不可用启普发生器,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启普发生器严格要求是块状
收集用排水或者向上排气法
5.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
发生装置:
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橡胶塞
收集装置:
(导管),集气瓶,水槽(排水法时使用,向上排空气法不用)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6.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发生装置: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装置优点简单方便;
2、发生装置: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胶塞,优点是节约药品;
3、发生装置: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胶塞,优点是可以产生平稳的氧气流。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加快其反应速度的办法是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等或用短波射线照射。
7.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
不用在意溢出的问题,除非出气导管那边压力很大,一般是采用排气排水法收集,不会有很大压力。二氧化锰只是催化剂,原理上只要碰到就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不便。实验室双氧水浓度较高,便于各种试验时调配,底部加水,可以降低浓度,又可以让双氧水逐渐的于二氧化锰接触。可以让双氧水缓慢的稳定的反应(谁都不希望收集氧气会想爆炸一样快,细水长流的更方便),而且也可以不必溅到锥形瓶壁上(个人觉得)。
再有,深入液面下,不会溅,也可以尽快的让双氧水于二氧化锰接触到,的确也解决了有气体溢出的问题......
学化学还是多想想比较好,以后学反应原理,有机啥的很受益的。
8. 如图,实验室制取氧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装置图(1)写出如图所指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
(1)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2)由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知,①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改正: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②锥形瓶内导气管伸入液面以下,导气管被液封,气体无法从锥形瓶中排除,改正:锥形瓶内导气管应稍露出橡皮塞即可;③集气瓶没有正放,导入的氧气会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改正:锥形瓶应正放,瓶口用玻璃片部分盖住;④集气瓶内导气管未伸入到接近瓶底,收集的氧气不纯.改正:集气瓶内导气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故答为:(1)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2)①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②锥形瓶内导气管应稍露出橡皮塞即可;③锥形瓶应正放,瓶口用玻璃片部分盖住;④集气瓶内导气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9. 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有时可能会炸裂,可能是因为催化剂过多或双氧水过浓或过多,瓶内气体不能完全通过细细的导管排出去,导致瓶内气压过大,炸裂锥形瓶。不过楼主放心,只要少加点催化剂,双氧水不要太浓,制取氧气是不用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