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攀岩自动缓降器为什么那么贵
性能好。攀岩自动缓降器性能都是非常好的,是比较贵的价格,攀岩自动保护器的材质会自由呼吸,如攀岩保护系列,它用精准加工打造,并辅以未来的设计。
㈡ 当我们在进行攀岩运动时,必备的东西有些什么
攀岩设备是攀岩的一部分,是攀岩者安全的保障,尤其是在攀岩天然岩壁时。因此,我们应该爱护设备,平时妥善保管。攀岩设备分为个人设备和攀岩设备。
个人设备指安全带、下降装置、安全铁锁、绳套、安全帽、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等。安全带:攀岩安全带不同于登山安全带。它是特殊的,不适合爬山,但攀岩时可以使用登山安全带。中国大多数登山者大多使用登山安全带。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安全带制造商,攀岩者通常是登山者,所以这两种安全带是混合的。下降装置:“8”环形下降装置是最常用的下降装置。
㈢ 攀岩需要什么装备
攀岩需要什么装备
“攀岩需要的装备有:安全带、下降器、安全铁锁和绳套、安全头盔、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绳子、铁锁和绳套、岩石锥等等。
㈣ 攀岩运动需要什么装备
第一、攀岩需要我们准备一些保护装备,也需要准备一些运动时候的工具,其中安全带是作为攀岩的人最需要的工具,主要是保护攀岩朋友们的人身安全,这个是开始攀岩的新人需要有的工具之一。
第二、我们在攀岩的时候需要爬上去,所以也需要降下来,那么作为初学者也需要购买下降器,作为一个初学者一般八字环下降器就可以了,这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第三、攀岩需要很多的准备,作为初学者自己在攀岩的时候安全很重要,所以我们还要准备好安全铁锁和绳套,这样可以在攀登过程中休息,也可以进行其他操作,主要是自我保护的工具。
第四、我们必须准备的攀岩工具还有一个是头盔,因为我们攀岩的时候难免有小石头会掉下来,这有时候安全头盔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所以我们买一个安全的头盔是很必要的事情。
第五、攀岩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有专门的鞋子,这样才可以攀岩的时候顺利进行,我建议大家买专业的攀岩鞋,因为这样的攀岩鞋是一种摩擦力十分大的专用鞋,用这样的鞋子攀岩,你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第六、另外我们还需要有的工具是一条专业的攀岩绳子,还要有专业的铁锁和绳套这样可以连接绳子保护点,是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十分重要,另外大家还要准备岩石锥等辅助工具。
㈤ 攀岩装备都有哪些一般的室内攀岩墙需要配置哪些装备
攀岩装备包括:主绳、主锁、钢锁、坐式安全带、安全帽、8字环、扁带、快挂、抱石垫、攀岩鞋、保护器、下降器、上升器等。
推荐拓展者品牌。
㈥ 攀岩运动中采用的保护方法有
首先是保护者自己要确保安全。要利用地形、地物,用绳索反自己和固定物或固定点连接在一起。保护者可采取坐式或立式两面三刀种姿式。一般保护分为上方保护和下方保护两种方式。上方保护指保护绳索通过被保护者上方的固定物或固定点,保护者在下方进行保护;或保护者在被保护者的上方直接进行保护。下方保护指保护绳索通过被保护者下方固定物或固定点进行的保护。保护方法按照保护点的位置分上方保护和下方保护两种,在此只介绍上方保护的方法。上方保护方法是把保护点设置在攀登路线的顶部,与顶绳攀登相对应的一种保护方法,适用于训练和初学者攀爬。目前流行的操作方法有好几种,但其中安全性较高、使用较多的操作方法是法式保护法,即通常所说的五步法。 1, 具体操作步骤:五个步骤为一个周期(以右手为例)。 (1)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下,分别握紧主绳,左手向下拉绳 子的同时右手向上拉绳子。 (2)右手握紧绳子由胸前回放到右大腿外侧。 (3)左手移至右手上方,手心向下握紧绳子。 (4)右手移至左手上方。 (5)还原至第一步。 2、 注意事项: (1)任何时候都要有一只手紧握通过下降器的绳子。 (2)放绳子时,双手要协调配合。 (3)放绳子时,要缓慢匀速。
㈦ 攀岩全套装备简介
攀岩全套装备简介
攀岩全套装备简介,攀岩是很常见的一种户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外出攀岩,因为这种运动比较有挑战性,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攀岩全套装备简介,一起来看下吧。
主绳: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主绳内部是缠绕在一起的多股尼龙绳,外部则包有绳皮(sheath)起到固定和防磨的作用。
主绳可分为动力绳和静力绳,它们的弹性不同。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
6~8米,这样攀登者在脱落时会得到一个缓冲,减少冲力。动力绳是各种攀岩活动的主要用具。静力绳的延展性很小,弹性约为2%,一般用于下降和探洞。
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
主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横向切割;不可踩踏或在地上拖拽,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纤维造成内部磨损;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和酸碱性化学药品;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定期淘汰;不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安全带: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安全带的腰带为受力部分,其余腿带等则为了舒适、便利而设计。
穿安全带时一定要将腰带从腰带扣反穿回去,否则受力时有拉开的危险;反穿后的带头长度须在10厘米以上,短于10厘米则需换更大型号的。
攀登之前攀登者和保护者要互相检查安全带是否穿戴正确。
只有腰带和保护环是承重的,其它部分不可承载人体重量;装备环的承重在5公斤以下。
腰带、腿带上带有宽厚海绵垫的安全带,舒适但笨重,适用于室内攀登、定线过程中;竞技攀登时需要轻巧型安全带;传统攀登或器械攀登时,要考虑装备环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
铁锁:可自由开合的金属环状物,将各类保护器械、装备连接在一起。
丝扣铁锁在扣紧螺丝时能使铁锁门锁定在闭合状态,避免了不慎碰开的危险;普通铁锁不带丝扣装置,重量轻、操作便利,可用于临时保护点,若使用普通锁做固定保护,须遵循双重铁锁且对开门的原则。
攀岩的技巧
用“脚”在爬
协调性是省力的关键,倘若脚能做出最平衡的姿势,便能帮助手省力。而脚的.功夫有两点,一是柔软度,二是不同岩点的采法。这两项训练与手力量之训练同等重要。
先动脚,再动手
攀岩时至少有2/3的时间与注意力须花在脚的布置上,移动时先选好脚点,再抬头把手放到定点。看手时便得思考下步动作,脚应该如何放。
正三角形原理
平衡就是让身体的三点尽量保持在正三角形的位置。这点必须将自己假想成岩壁底下的观众,以微观的角度来现象自己手脚移动的整个状态。
针对缺点训练
攀岩想进步,绝非秉持着自身的优点,而是先将缺点改进,再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效率的训练
训练时须用心、用脑去安排,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重质不重量,且有适度的休息。记得攀岩不是在拼业绩!
自信
自信是省力的关键,因为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便能以最适度的力量去抓把点,当然也不会过于紧张。但自信并非自负,爬岩时须谨慎,不可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
多看书
攀岩与一般的户外运动相比,它的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是很重要,只有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才能攀爬的更好。由于每人优缺点不同,所以必须了解自己,选出合适自己的运动训练,这样训练才会有效率。
自我检讨与鼓励
攀岩不可像去补习班补习,抄了一大堆笔记,结果回家倒头就睡。攀完岩后须花时间自我检讨,找出漏洞,思考改进之道。当然也须学会自我鼓励,保持对攀岩的热情。
比赛
若能明了上述原则,便会发现其实攀岩是项与自己的挑战,当然比赛亦此。比赛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是表演而非竞争,所以无须紧张、更不用有太大的得失心。
攀岩的好处
增加身体柔软度与协调感
这是攀岩的关键能力,其重要性更胜于体力;国外已有医疗领域,将攀岩用来矫治孩童肌肉发展及手、眼、身体之协调训练上。
增强体力
攀岩运动要的是手脚均衡的力与美,并且足以负荷自己的体重、对抗地心引力,这件事,女孩可是一点儿也不输男孩的。
户外运动是当前社会的一种健身热门,很多人选择在休闲的时间进行一些户外旅行,有时可能还是长时间的旅程。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户外运动知识以及户外求救信号,这样才能将外出的风险降低。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这些基本的户外常识吧。
野外求生的10大工具
高卡路里蛋白质物品
打猎和钓鱼是得不偿失的。猎取食物将燃烧比你吃猎物的肉所获得的更多的卡路里。通过携带一些小吃将节省你的体能消耗。
手电筒
手电筒能被远距离的搜救小组发现。这是可以吸引别人对你注意的一种好的方式,这是当你不能生火示警的情况下非常方便的方法。
哨子
当你迷失在丛林中,最先应发出信号求救。周期性的吹响哨子将比你喊叫消耗更少的能量并且声音能传的更远。
帐篷
在极热或极冷的恶劣环境下,可以保护你自己以免受到伤害将是成功旅行的一半。你总能拆卸它建造一个更精细的庇护。
净化水设备
喝含盐量大的水对健康有损害。通过适当的过滤和滤除污染,你能皮面更多的麻烦。
塑料垃圾袋
薄而且轻,它们的价值远超过它的重量,充分利用。用它们防雨,切三个洞临时作为雨披,还可以挡风。随着带上几个。垃圾袋最为牢固。
急救药箱
急救比迷失更重要。你的急救箱应该备有可以处理严重受伤的物品,不仅仅是割伤和擦伤。带上一些Quick Clot或Celox来处理严重出血,再带上镊子、针线、抗生素、防晒霜和任何你需要的特别药品,以备急用。
金属被或容器
保持水化合物远比寻找食物重要的多,有了一个金属容器,你就有可以高温消毒杀死微生物。
轻而且易燃的气罐
在干燥的以后下用火石点火是容易的,但在潮湿的天气中,你可能需要一个打火机和一些易燃物去点着火。
刀具
从来不要丢弃在家里,一把锋利的刀子对搭建庇护、准备食物,开篝火晚会以及处理其它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野外,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灾难会不期而至。对野外生存者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通知别人,求得救援,是非常重要的。遇险求救时,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别人取得联系。发出的信号要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㈧ 攀岩真的危险么
攀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较为小众的运动,尤其是在国内,但近些年国内攀岩运动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的。
2018年从加州刚回国的时候,国内高质量靠谱的岩馆还相对较少,玩家大多是国内第一批玩攀岩的“老人”,还有一些体育院校培训的攀岩运动员,普通的兴趣型玩家明显感觉较少。当然,一些大城市由于资源条件较好,攀岩运动的接受度较高,要比其他大部分城市的攀岩氛围好很多。
也许是由于东京奥运会将攀岩第一次列入了奥运项目,这几年来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加上国内的岩馆数量、质量都在提高,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尝试这项运动。
对于很多国内的朋友来说,第一次了解攀岩运动可能是从那个拍摄于美国著名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纪录片电影《徒手攀岩》(原名: Free Solo ),主人公是一位叫Alex Honnold的大神岩友。
他爬的就是这块叫做酋长岩(El Capitan)的岩壁:
就算没去过这里,Mac电脑用户想必也很眼熟,这就是之前的El Capitan版OS桌面背景所在地。下图是他当时的攀爬路线:
这部电影对攀岩运动的宣传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是也让很多人本身不了解攀岩的人产生了更大误区,觉得攀岩很极限、很危险。对于攀岩,国内一开始很多人简单粗暴的评价就是 “国外人少系列” 。
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首先必须要说明一下,正如电影名称所告诉你的,这部电影所展示的运动叫做徒手攀岩(Free Solo,笔者认为翻译为“自由独攀”或“徒手独攀”更准确且有利于分类上的理解)。自由独攀这种方式的攀岩确实很危险,但它只是攀岩运动的一个分支,一个极限分支,其实绝大多数的攀爬者都不会去尝试它,因为真的太危险了。
攀岩其实有很多种类型。宏观来看,也是从攀岩的发展阶段来说,其经历了传统攀岩阶段,然后从中分离出了运动攀岩这一大类。
传统攀岩 & 运动攀岩
传统攀岩 (Traditional Climbing,或者简称Trad)和 运动攀岩 (Sports Climbing)的攀爬形式其实大体上还是很相似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运动攀岩是从一部分传统攀岩中抽象出来的运动形式 。
传统攀岩有两个大类:一个是 辅助攀登 (Aid Climbing,也有称之为器械攀登的),一个是 自由攀登 (Free Climbing,也可翻译为徒手攀登,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Free Solo不应该翻译为徒手攀岩而是徒手独攀的原因)。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借助器械/外力来辅助完成攀登。 自由/徒手攀登 是 不借助外力辅助攀登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保护 ,只有称之为“独攀”(Solo)的才可能是无保护的。多说一句,也不是所有包含solo字样的攀爬形式都是无保护的。
本文重点介绍自由攀登的三种主要形式:一种是 先锋 (Lead Climbing),一种是 顶绳 (Top Roping),一种是 抱石 (Bouldering)。这三种自由攀登都是有保护的,在传统攀岩和运动攀岩中也都是有的。可能关注这届东京奥运会攀岩比赛或者近些年一些其他攀岩赛事的读者知道,攀岩比赛现在有“速度”、“难度”、“抱石”这三个项目。这里的“难度”其实就是“先锋”(实际上如果你注意到了“难度”赛的英文名称,你就发现其实它就是“Lead”),之所以叫“难度”我觉得可能是一开始为了区分与“速度”攀的不同特点而产生的一个叫法,笔者认为直接叫“先锋”比较合适且直观。而“速度”攀是从运动攀岩中衍生出的一个独有的项目,传统攀岩由于从不讲求攀爬速度,也就没有这么一个门类。本质上“速度”攀还是顶绳攀爬(使用了自动保护器而非真人保护),只是从竞技的角度讲求速度罢了。
运动攀岩与传统攀岩相比,同类别的攀爬逻辑基本相同,差别主要体现在 锚点 (Anchor)的设置上:由于运动攀岩中的锚点使用的是 挂片 (Bolt),是预先在岩壁(人工或者自然岩壁)上固定好的,省去了传统攀岩中设置锚点的相关环节。抱石由于本身就不需要设置锚点,可以传统攀与运动攀之间的区别就很少了。当然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传统攀岩活动只在户外自然岩壁进行,而运动攀岩既可以在自然岩壁、也可以在室内/外的人工岩壁上进行(运动攀的抱石都是在室内,岩点也都是人工岩点)。
挂片(Bolt)
关于攀岩形式,你可能还听说过一些别的类型,比如 结组 (Multi Pitch,长距离岩壁交替攀爬)、 带绳独攀 (Roped Solo,自己保护自己)等,本文不做展开描述。
上文提到的“先锋”、“顶绳”、“抱石”这三个形式,是最核心也是最常见的。
先锋 & 顶绳
“先锋”和“顶绳”都是在攀爬较高的岩壁,与“抱石”只是攀爬相对低矮的大石块儿(Boulder)形成鲜明对比。“先锋”和“顶绳”这两种类型的攀爬,攀爬者都会穿上安全带(Harness),然后会使用专门用于攀岩的绳子(Climbing Rope),绳子的一端系在安全带上,另一端穿过保护器(Belay Device)掌握在攀岩保护者(Belayer)的手里。
上边是攀爬者端;下边是保护者端
保护器装置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如:
各种类型的保护器装置
但先锋和顶绳最大的不同在于: 对绳子不同的使用方式和逻辑 。直接上图对比:
左边是顶绳;右边是先锋。注意,图中最上边的“顶”只是一个示意,更像是运动攀岩的“顶”,传统攀岩的顶不是这样子的。
对于顶绳攀登,指的是人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比如从一条小路徒步,事先到达岩壁顶点,然后在顶上做好锚点和主节点(Master Point),我们有时统称为保护站或者简称“顶”,传统攀岩做顶的方式要比运动攀岩麻烦一些,但也更贴近自然,主要使用鲜活粗壮结实的树根、又大又稳的岩石等,这里涉及很多方面的细节,如安全考量、受力平衡、绳子磨损、绳结处理等,就不展开描述了。
传统攀岩顶点保护站示意图
在树根上做锚点
在石头上做锚点
做好了顶之后,将攀岩的绳子穿过主节点上的环锁(Carabiner)顺岩壁放下,徒步到岩壁下方或者将自己从绳子上降下去(Repelling)。这个在主节点上的环锁(出于安全备份的考虑,会使用至少两个环锁)就相当于一个固定在顶点的定滑轮。
各种类型的环锁(Carabiner)
开始顶绳攀岩,由于保护员会控制着绳子的另一端,且在攀爬者的爬升过程中会时时收紧,因此当攀爬者发生脱手坠落情形时,基本上只会坠落一小段距离,约等于绳子未收紧的长度(Slack)加上绳子的动态延展距离(Stretch),从坠落伤害的角度来说完全不具有危险性。
对于先锋攀岩,可以这么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无法或者难以通过其他途径到达岩壁顶点,只能从岩壁下方攀爬到达岩壁顶点,为了攀爬者的安全,这一过程也需要保护,但是由于没有“顶点“保护站,这就需要先锋攀爬者(Lead Climber)每爬升一小段就做一个锚点作为临时保护站,然后将绳子穿过挂在临时保护站上的快挂(Quickdraw)。
先锋攀的过程中,如果攀爬者在将绳子放入下一个临时保护站的快挂前发生坠离,可能坠落更大的距离,大致等于攀爬者坠离位置到上一个临时保护站的距离的二倍,加上绳子未收紧的长度,再加上绳子的动态延展距离;同时根据坠离点和上一个保护站的位置关系还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摆荡;这种坠落在国内攀岩圈称之为冲坠(Fall),英文直译其实就是坠落,没有使用特殊描述是因为在顶绳状态下(顶绳攀或者在先锋攀时攀爬者腰部低于最高的已经挂绳的临时保护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坠落,如前所述,就只是绳子的未收紧距离加上绳子的动态延展。
冲坠示意图
冲坠就要刺激多了,同时也提升了危险性,尤其是在攀爬者刚离地开始攀爬到将绳子挂入第二把快挂之前,会有触地撞击危险,辅之以抱石保护。而对冲坠的保护本身,处理方式也与顶绳保护有所不同,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这里也并未讲很多其他具体的操作细节,如传统攀岩用到的诸如岩塞(Cam)、岩楔(Nut)等各类不同特性锚点装置的使用,以及快挂的使用等。
快挂(Quickdraw)
高山快挂(Alpine Quickdraw,或简称Alpine)
岩石机械塞(Cam)
岩楔(Nut)
传统攀岩者携带的部分装备
我们刚才主要是从传统攀岩的角度来做介绍的,更加全面一些。以上对于运动攀岩其实大体上都是适用的,只是 运动攀岩省去了做锚点、做顶的过程,或者确切的说,这些工作交是由定线员来完成了 ,他们需要提前将保护点设置好(如:将挂片在岩壁上固定好),并且使用了更加持久、稳定的装置和方式。
忽略环境本身的因素,对于顶绳和抱石,运动/传统攀的攀爬体验,差别不会很大。不过现在的岩馆会使用一种叫做自动保护器(Auto Belay)的装置作为顶绳保护,解放了真人保护员,但攀爬体验就有所区别了,因为攀爬者一旦脱手坠落就会缓缓落地,而不能像真人保护员保护时那样可以停在半空,稍事休息放松后继续攀爬。至于先锋,只能使用真人保护员,这一点传统、运动攀之间一致,但在运动攀中,先锋攀登者由于只需要将快挂挂入挂片,然后将绳子挂入快挂即可完成在当前保护点的操作(甚至在有些室内岩馆快挂都已经挂好了,只需要将绳子挂进去),省去了在岩壁上寻找适合放置安全点的位置并放入锚点装备的流程,体验还是很不一样的。但对于攀爬动作本身而言并无太大区别。
自动保护器(Auto Belay)
其实传统攀岩和运动攀岩之间更多的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侧重点不太一样。传统攀岩更在意在户外自然环境状态下的登顶过程,除了攀爬之外,还比较注重各类绳结的运用、锚点的设置等;而运动攀岩由于本身就是从传统攀岩发展抽离出来的,其更注重攀爬本身,即攀岩动作、攀岩技巧等。
抱石
抱石不用绳索等器材保护,因而攀爬高度不高,以确保攀登者坠落无危险。而保护方法也不同于其他攀爬,抱石保护(Spot)的目的 并非使攀登者远离地面(坠落撞击),而是使攀爬者坠落时,身体能够尽量垂直于地面,避免攀登者因坠落而造成背与头部伤害 。另外,抱石活动中,攀爬者附近的地面都是放置有很厚的垫子用作缓冲的,室内抱石馆更是会在在岩壁下方整体布置上厚厚的垫子。同时,抱石活动中也需要攀爬者掌握正确的坠落技巧以避免受伤。
对于户外攀岩,从环境上说还有一些细分,如比较刺激的深水自由独攀(Deep Water Soloing),顾名思义,就是岩壁底下是相对较深的水域,攀爬者坠落后会落入水中避免触地撞击伤害,一般会有队友划个皮划艇在附近随时准备“救援”,防止溺水危险。
PS
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必须说明的是:即使对于有保护的攀岩,危险性当然也还是有的。比如保护站的设置、绳结的运用是否安全合理,挂绳、保护的动作是否规范安全,等等。
以及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危险就是装备失效( Gear Failure ),如因金属疲劳而导致的环锁断裂等,但这个事儿跟攀爬行为本身关系不太大(当然也必须注意装备的正确使用方式和基本保养),它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有点类似于开车时因为爆胎而导致汽车失控发生危险的逻辑。这个问题在攀岩、包括一些其他的诸如跳伞等运动中,基本就是通过 准备冗余 ( Rendancy )这一逻辑来在一定程度进行弥补的。当然,装备本身质量靠谱是安全的大前提。
本文只是对攀岩做了一个的粗浅的介绍,其实文中提到的各个环节都有更多的细节需要掌握,在实际尝试攀岩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完成一些基本的安全训练,正是如此也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攀爬安全。
所以,攀岩到底危险么?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OblivionMe
㈨ 图中室内攀岩绳索的顶端的会自动收紧,缓慢下滑的圆形装置是什么
攀岩自动保护器:
一般用在室内攀岩中,对攀爬者进行攀爬中保护预防坠落,在攀专爬者爬到顶端松手属自动再对其进行下放。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给小孩子可以用这样的设备,小孩子比较轻巧,设备会较好运行,成人攀爬需要另外的保护人员进行专门保护,以防发生意外。
㈩ 攀岩基本装备
攀岩作为一个极限运动就需要一定的装备,那么攀岩基本装备有哪些呢?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攀岩基本装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攀岩基本装备一、主绳
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主绳内部是缠绕在一起的多股尼龙绳,外部则包有绳皮(SHEATH)起到固定和防磨的作用。
主绳可分为动力绳和静力绳,它们的弹性不同。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6~8米,这样攀登者在脱落时会得到一个缓冲,减少冲力。动力绳是各种攀岩活动的主要用具。静力绳的延展性很小,弹性约为2%,一般用于下降和探洞。
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
主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横向切割;不可踩踏或在地上拖拽,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纤维造成内部磨损;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和酸碱性化学药品;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定期淘汰;不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攀岩基本装备二、安全带
安全带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安全带的腰带为受力部分,其余腿带等则为了舒适、便利而设计。
穿安全带时一定要将腰带从腰带扣反穿回去,否则受力时有拉开的危险;反穿后的带头长度须在10厘米以上,短于10厘米则需换更大型号的。
攀登之前攀登者和保护者要互相检查安全带是否穿戴正确。
只有腰带和保护环是承重的,其它部分不可承载人体重量;装备环的承重在5公斤以下。
腰带、腿带上带有宽厚海绵垫的安全带,舒适但笨重,适用于室内攀登、定线过程中;竞技攀登时需要轻巧型安全带;传统攀登或器械攀登时,要考虑装备环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
攀岩基本装备三、铁锁
铁锁可自由开合的金属环状物,将各类保护器械、装备连接在一起。
丝扣铁锁在扣紧螺丝时能使铁锁门锁定在闭合状态,避免了不慎碰开的危险;普通铁锁不带丝扣装置,重量轻、操作便利,可用于临时保护点,若使用普通锁做固定保护,须遵循双重铁锁且对开门的原则。铁锁的纵向抗拉力大于横向抗拉力;铁锁门打开时,纵向抗拉力会降低;铁锁门是最薄弱的环节,不可直接受力。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保持铁锁门闭合且纵向受力。
避免高空跌落或硬物撞击;这样会带来内部的裂痕导致铁锁作废。
先锋攀登等可能出现冲坠的情况下,攀登者应直接将主绳和安全带连接,不能使用铁锁作为中间环节。
使用UIAA或ICC认证的铁锁,铁锁历史不明不可使用。
攀岩基本装备四、保护器
当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保护器时,其特殊构造能增加摩擦力,使得主绳的制动端只需较小的握力即可控制受力端的较大重量。保护器
8字形保护器以前最常用,但会使主绳反复拧转缠绕,AT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GRIGRI,REVERSO等保护器在一定条件下会自锁,但一定要正确使用。
保证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分清制动端和受力端;对于不能自锁的保护器,使用中永远要握住主绳的制动端。
攀岩基本装备五、扁带
扁带:软性带状物,通过机械缝合或手工打结成为长度不一的闭合圈,提供保护器械之间的软性连接。
机械缝合的强度大于手工打结,但手工方式可自由调整扁带长度使其适合需要。
移动中的主绳不可直接从扁带中穿过,否则,移动带来的摩擦热会损毁扁带。
架设固定保护点时可能用扁带连接两个或更多的临时保护点,此时须注意扁带的连接方式以区分主受力点和备用受力点;还要保证一个临时保护点失效时,不冲击其它保护点,不影响整体保护效果。
攀岩基本装备六、快挂
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铁锁成为快挂,使用时一端扣入保护点,一端连接人体安全带或主绳,带来操作便利。快挂两端的铁锁都不带丝扣,存在不慎打开或收力压开的危险,所以只有一个快挂时,不能作为固定保护点使用。
先锋攀登或传统攀登的路线中使用快挂作为临时保护点,此时主绳的扣入方式和快挂开口方向非常重要。要求主绳从快挂与岩壁之间穿入,从外侧穿出,也就是说攀登者这一端的绳头在外侧;若路线存在横向走向,快挂扣入端的铁锁门要朝向路线走向的反方向,比如路线是从左至右,铁锁开口须朝左。这样可防止脱落时绳子压开铁锁门。
攀岩基本装备七、岩石塞
岩石塞:规格、形状不一的金属制品,可放入岩缝、石洞、石桥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为保护点。
以放置岩塞作为保护点需要丰富的器械经验,操作者必须非常谨慎,确保岩塞在可能出现的受力方向上不会移动或脱出。不带机械部件的岩石塞主要利用自身的各向不对称性和岩缝内部的形状变化,固定在岩缝狭窄处。
机械塞的形状大小可以调控,以收缩状态进入岩缝,弹开后即可卡住,操作便利,适用范围广,是攀登传统路线的上佳选择。
熟悉各类岩塞的直径和适用范围将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必要时可在岩塞杆上进行标记。
攀岩基本装备八、岩钉
提供另一种建立保护点的方式;一头是楔形,通过敲击楔进岩缝提供保护力,另一头是环状,可连接铁锁或扁带。要提醒的是,敲入同一条岩缝的两个岩钉存在撬开岩石的可能。
攀岩基本装备九、膨胀钉
利用冲击钻和锤子,膨胀钉可打入整块岩石中,加上挂片就成为非常稳固的保护点。
攀岩基本装备十、挂片
一侧通过膨胀钉或螺丝钉固定在岩壁上,另一侧则可扣入铁锁或快挂,或接上扁带;是保护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镁粉袋辅助装备,镁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液和岩壁表面的水份,增大摩擦力。
攀岩基本装备十一、抱石垫
抱石运动中的保护手段,提供缓冲和减震作用。抱石垫内部是两层或更多不同质地的海绵。最上面是硬体封闭式海绵,最下面是较厚的软体开放式海绵。软体海绵使脱落者下陷而不是分散压力,易挫伤手腕脚踝,所以抱石垫要硬体海绵层向上放置。
可能脱落的地方都需要抱石垫;若数量不够,保护者可随着攀登者的动作拖动垫子。
攀岩基本装备十二、头盔
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脱落姿态带来的头部伤害。头盔要端正佩戴才能护住前额后脑及侧面。出现落石千万不要仰头观望或以手抱头,无处可躲时让头盔发生作用。
攀岩基本装备十三、攀岩鞋
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大增加。从普通鞋到攀岩鞋是提高攀登水平的重要变革。
使用时应选择号码偏小的,穿进去将脚裹得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脚感,便于精确踩点和发力。攀岩鞋种类繁多,适应于不同的石质、岩壁角度以及不同的攀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