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制取氢气各装置作用 尤其是那个长颈漏斗是干什么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实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
实验的装置是启普发生器
长颈漏斗是用来将盐酸注入从而发生反应的.
之所以用“长颈”的,是因为可以需要让反应停止时只要关闭出口的阀门,盐酸会在瓶子下层产生的氢气压力的作用下由长颈漏斗开进瓶底的出口处返回至漏斗上部从而与锌粒分离,反应终止~
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氢气:
(1)实验原理:通过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通常是用金属锌与稀硫酸或稀盐酸
反应,若用镁会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若用铁会反应速度太慢,若用浓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会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而除去.
(2)反应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3)反应装置(注意点):
A.长颈漏斗的下端需伸入垫片以下,形成液封,以及有利于固液可以分离.
B.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能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可以节约药品.
D.相似的氢气发生装置图2(固液制气,不需加热)
(4)实验步骤
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仪器;
B.检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若漏斗中的液面能存在一段水柱,并不持续下降,则说明原装置气密性良好;
C.装药品:先将锌粒放在垫片上,打开止水夹后,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D.验纯气体: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进行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进行验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朝下,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纯净.
E.收集气体:利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F.结束实验:关闭止水夹,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增大,就会将稀硫酸由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压回分液漏斗中,从而使稀硫酸与锌粒分离,反应停止.
分析:(1)据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药品分析解答,在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时,应选择反应速度适中的药品;
(2)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可确定收集方法,依据装置特点可知其优点;
(4)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室制氢气可用反应速率适中的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镁与酸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铁与酸反应速度太慢,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收集的氢气不纯,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气不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3)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该装置打开夹子,固液接触,生成氢气,关闭夹子,试管内气压变大,将酸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从而可节约药品;
(4)关闭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若漏斗中的液面能存在一段水柱,并不持续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
H2o==(通电)H2↑+O2↑
4. 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取氢气用的是锌和稀硫酸。发生装置的名称是固液不加热装置,收集方法是排水法或者向下排空气法。用到的仪器有试管,橡胶塞,导管
5. 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原理是什么
1、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就是一个试管,加上带导管的胶塞
2、左边是发生装置,右边是收集装置,也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3、原理是Zn+H2SO4=ZnSO4+H2↑
6.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利用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元素。
用锌专与属稀硫酸反应:Zn+2HCl=ZnCl₂+H₂↑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注意:
1、这里最好不用盐酸,是因为该反应放热,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杂质。
2、钾、钙、钠等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会优先置换出水中的氢并生成相应的碱,且反应过于剧烈。
3、选取的金属应与酸反应速率适中,产生气泡均匀。
4、不能使用硝酸或浓硫酸,因为这两种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将会生成NO₂或SO₂。
(6)实验制氢气装置四个部分扩展阅读
虽然氢气在通常状态下不是非常活泼,但氢元素与绝大多数元素能组成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已知有数以百万种,但它们无法由氢气和碳直接化合得到。
氢气与电负性较强的元素(如卤素)反应,在这些化合物中氢的氧化态为+1。氢与氟、氧、氮成键时,可生成一种较强的非共价的键,称为氢键。氢键对许多生物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氢也与电负性较低的元素(如活泼金属)生成化合物,这时氢的氧化态通常为 -1,这样的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7. 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氢气
早在16、17世纪的时候,就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了氢气是由金属和酸反应生成回的一种可答燃性气体。直到现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
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比较简单。取4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
在试管中,稀硫酸同时与镁、锌、铁、铜接触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镁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铁与稀硫酸反应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镁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铁反应速率过慢,因此选用锌最为合适。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是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发生装置应由反应容器,胶塞玻璃导管三部分构村若反应容器为试管和烧瓶还应用到铁架台。这种装置是最简单的氢气发生装置。
8.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9.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图
原理Zn+H2SO4=ZnSO4+H2装置从左至右来,从上到自下为,长颈漏斗,烧瓶,导管,水槽,集气瓶注意事项是点燃氢气或加热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当含氢的体积在4%~74.2%的范围遇到火就会立即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则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连续检验氢气时,不要用同一个试管,需要更换一只试管(为什么
)重新检验.
使用启普发生器时,要远离火源,防止氢气不纯而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