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要说明起动机控制装置工作过程
汽车马达起动机的作用是启动发动机,启动机上的齿轮工作时和发动机曲轴相连的飞轮咬合,驱动飞轮,带动发动机。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和点火起动开关灯部件,其中电磁开关于起动机制作在一起。
一、电磁开关
1。电磁开关结构特点
电磁开关主要由电磁铁和电动机开关两部分组成。电磁铁由固定铁心、活动铁心、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等组成。固定铁心固定不动,活动铁心可以在铜套里做轴向移动。活动铁心前端固定有推杆,推杆前端安装有开关触盘,活动铁心后段用调节螺钉和连接销与拨叉连接。铜套外面安装有复位弹簧,作用是使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复位。电磁开关接线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2。电磁开关工作原理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电磁吸力相互叠加,可以吸引活动铁心向前移动,直到推杆前端的触盘将电动开关触点接通势电动机主电路接通为止。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时,其电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自动复位,触盘与触点断开,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二、起动继电器
起动继电器的结构简图如图左上角部分所示,由电磁铁和触点总成组成。线圈分别与壳体上的点火开关端子和搭铁端子“E”连接,固定触点与起动机端子“S”连接,活动触点经触点臂和支架与电池端子“BAT”相连。起动继电器触电为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铁心便产生电磁力,使其触点闭合,从而将继电器控制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路接通。
1。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
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是由点火开关控制的,被控制对象是继电器线圈电路。当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挡时,电流从蓄电池政界经过起动机电源接线柱到电流表,在从电流表经点火开关,继电器线圈回到蓄电池负极。于是继电器铁心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是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起动机电磁开关的控制电路。
2。 主电路
如图中箭头所示,电磁开关接通后,吸引线圈3和保持线圈4产生强的电磁引力,将起动机主电路接通。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起动机电源接线柱 → 电磁开关→ 励磁绕阻 → 电枢绕阻→搭铁→ 蓄电池负极,于是起动机产生电磁转距,起动发动机。
❷ 汽车启动系统应检测哪些内容如何检测
汽车在启动行驶之前,需要做以下检查:进入驾驶室之前,要检查一下车辆周围的环境。察看是否有障碍物或危险因素。然后看一下轮胎是否气压正常,外部是否有损伤,地面是否有渗漏液体等,以确保行车安全。
进入驾驶舱后,关好车门,调节好座椅位置和内外后视镜的角度,系好安全带,以保证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及驾车安全。
安全隐患:
现代汽车发动机以电动机作为启动动力。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由蓄电池、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动机等组成。启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
由启动继电器触点(常开型)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从而保护了启动开关,有单联型(保护启动开关)和复合型(既保护启动开关又保护启动机)。
❸ 起动机的动态试验有哪两种
1.起动机四个;
2.尖嘴钳三把、一字起子、十字起子、尖嘴钳、扭力扳手各一,开口扳手一套;
3.万用表。
三、 实验原理
起动机主要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产生转矩,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啮合机构)和电磁开关(起动机的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的通断)组成。
四、 实验步骤
(一)不解体检测
1、QD121型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限位环间隙为4.5±1 mm,驱动齿轮端面与端盖凸缘距离为32~34 mm。
2、以QD124型起动机为例,空转试验时,电压12V,起动机转速不低于5000r/min,电流不大于90A;全制动试验时,电压8V,电流不大于650A,扭矩不小于29.4N·m。
(二)起动机的分解
1、用扳手旋下电磁开关的接线柱“M”的螺母,取下连接片。
2、旋下起动机贯穿螺钉6和衬套座螺钉14,取下村套座12和端盖9,取出垫片组件11和衬套10。
3、用尖嘴钳将电刷弹簧抬起,拆下电刷架8及电刷33。
4、用扳手旋下螺栓 37,从驱动端盖上取下电磁开关总成。
5、在取出转子后,从端盖上取下传动叉26,然后取出驱动齿轮与单向离合器31,再取出驱动齿轮端衬套29。
起动机的分解
1—起动机总成 2—磁场线圈固定螺栓 3—起动机固定螺栓 4—弹性垫圈 5一螺母
6一端益连接螺栓 7—垫圈 8—电刷架 9—电刷端盖 10—寸套 11—垫片组件
12一村套座 13一弹性垫圈 14一螺钉 18一弹簧垫圈 19一电磁开关端盖 20—电磁开关总成 21—垫块及密封圈 22—螺母 23—弹性垫圈 24一电磁开关活动接住中间支撑盘25—拨叉轴 26—传动轴 27—驱动端端盖 28—中间支撑 29一电枢轴驱动齿轮套30—止推垫圈 31—驱动齿轮与单向离合器 32一励出绕组 33一电刷 34一电刷弹簧 35一弹簧 36一电枢 37一螺栓。
❹ 汽车启动系统检测
1、起动无反应
原因:
A、电瓶严重亏电;
B、主拉线圈开路;
C、KEY(点火开关)严重烧蚀。
检查:
首先将KEY打到ST(起动)档,测量电瓶电压,如电瓶亏电,则应找出电瓶亏电的原因并处理。可给电瓶充电或更换新电瓶。如电瓶电压正常,则可继续测量起动S柱电压,如测得起动S柱有电,则为起动机故障(电磁开关吸引线圈开路、起动机电动机故障、电磁开关接触盘与触点严重烧蚀)。如无电压,则为KEY严重烧蚀或起动线路故障。
2、起动嗒嗒响
原因:电瓶严重亏电或保持线圈开路
检修:首先将KEY打到ST档,测电瓶电压,如测得电瓶严重亏电,则应找出电瓶亏电的原因并处理。如测得电瓶电压正常,则为保持线圈开路,应更换起动机总成。
3、起动响一下
原因:
A、电瓶严重亏电
B、接触片严重烧蚀
C、直流电机本身故障
检修:
首先将KEY打到ST档,测电瓶电压,如测得电瓶严重亏电,则应找出电瓶亏电的原因并处理。如测得电瓶电压正常,则可用螺丝刀短接电瓶柱和电机柱,如直流电机工作正常,则故障为接触片严重烧蚀。如直流电机依然不工作,则为直流电机故障,应更换起动机总成。
4、起动机转动无力
原因:
A、电瓶亏电
B、电机本身原因
C、接触片轻微烧蚀
检修:
首先将KEY打到ST档,测电瓶电压,如测得电瓶亏电,则应找出电瓶亏电的原因并处理。如测得电瓶电压正常 ,则可用螺丝刀短接电瓶柱和电机柱,如直流电机工作正常,则故障为接触片轻微烧蚀。如电直流电机依然转动无力,则为直流电机故障,应更换起动机总成。
❺ 如何检查发动机起动机
根据收集到资料 以下方法可以试试
注:本文由汽修宝典-孤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吸引线圈(主拉线圈)开路: 将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一表笔与起动S柱相连,另一表笔与电机柱相连。若测得通,则吸引线圏未开路,若不通,则吸引线圈开路,一般更换起动机总成。 2、保持线圈(保位线圈)开路: 将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一表笔与起动S柱相连,另一表笔与磁力开关外壳相连,若测得不通,则为保持线圈开路,一般更换起动机总成。 3、接触片或触点烧蚀: 轻微烧蚀:当两接头在接触时,产生自感电压(火花),会使接触面产生金属氧化物,使经过的电流不能满足用电器的正常使用,用电器工作不良,可对氧化物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严重烧蚀:建立在轻微烧的基础上,氧化程度更严重,经过的电流甚至不能带动用电器工作,甚至几乎没有电流经过,相当于开路,可对其进行打磨处理或直接更换。 注:可用一螺丝刀直接短接电瓶柱与电机柱。若起动机工作正常 ,则为烧蚀。若依然转动无力,则为电瓶亏电或直流电机故障。 4、接触片与触点烧连: 在高电流的作用下,使两接触面产生高温,从而熔为一体,不再受某元件或某开关的控制,一般更换总成。 5、直流电机转子线圈搭铁: 现象:起动机不转 检测方法:将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一表笔与换向器相接,另一表笔与转子轴相接,正常时应不通,若通则为转子线圈搭铁,应更换起动机总成。 6、单向离合器卡死或打滑 现象:a、卡死:起动机空转或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着车后,起动机不能退出工作,由发动机带动常转。 b、打滑:起动机齿轮与飞轮啮合后,起动机空转飞轮不动。 检查:首先固定住单向器后方的某个元件(转子或某个齿轮),再转动最前方的齿轮(啮合飞轮的驱动齿轮),正常应只能朝一个方向空转,若两个方向都能空转,则为单向器打滑,若两个方向都不能转动,则为单向器卡死,卡死可清洁或更换,打滑只能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