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一化学实验题
我直接写答案,楼主对号入座得了。
1 ,氧化铜 分别写氧化铜和一氧化碳 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
2,氧化钙 吸收水蒸气
3,见下面的分析,楼主自己按顺序连装置吧。
4,氧化铜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5,氧化铜变红+装置C重量增加
分析: 已知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H2O CO H2
要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和H2
首先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和H2O
1, 先把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除去CO2。
2,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H2O,
3,通过氧化铜,氧化铜变红,要是有CO H2 氧化还原会生成水和CO2
4,先用C检验是否生成水,
5,再用石灰水检验是否生成CO2
B. 高一 化学 实验器材问题
CD都是要加热的,所以装置是一个试管加一个橡皮塞和导管酒精灯
A,如果用上述装置,碳酸氢钠会分解,达不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B,铜和浓硝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能用上述装置,而且这是固体和液体反应,装置应用启谱发生器
C. 高一化学实验题
设产生次氯酸根的物质的量为x
mol,氯酸根的物质的量为y
mol,已知Ca(OH)2有0.25mol,
由于最后产生的产物应该是CaCl2、Ca(ClO)2、Ca(ClO3)2,且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7mol,
所以根据钙与氯的个数比为1:2,由原子个数守恒可以求得:x
+
y
+
0.37
=
0.25×2
=
0.5
mol
另外在产生次氯酸根和氯酸根的过程中,氯失电子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产生氯离子时的电子的
物质的量,所以可以得到电子守恒关系:1
×
0.37
=
1
×
x
+
5
×
y
根据方程组解出:x
=
0.07
;y
=
0.06
则
次氯酸根
与
氯酸根
的物质的量比值为
7:6
D. 问一道化学实验题。高一的
(1)去除导管内残余的水蒸气和CO2
先通入空气,在测得C与D装置中质量均不变后,再开始加热
(2)碱石灰 浓硫酸 NaOH
(3)偏低 偏低 偏高
(4)Na2CO3.10H2O---CO2+10H2O
m m 10m
NaHCO3---CO2+1/2H2O
n n 1/2n
m1/18=10m+1/2n
m2/44=m+n 求出n(用m1m2表示)
质量分数则为 84n/w*100% (兄弟自己算吧~难得算哦)
E. 高一化学实验题,关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
铜丝与酸脱离
U管左液面下降,溶液无色变蓝;右液面上升
不能,右面的液面要上升
F. 请问实验装置图3是什么装置(高一化学)
这个装置是升华装置。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不经过专液态而直接气化,属蒸气受到冷却又直接冷凝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做升华。然而对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来说,不管物质蒸气是由液态还是由固态产生的,重要的是使物质蒸气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固态,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物质,这种操作都称为升华。
下面是可以加热的酒精灯,灯上面是样品皿,上面是收集升华固体锥形皿。
G. 高一化学实验疑问
这个题目要结合物理知识来理解。
当右侧页面高于左侧页面时,瓶内压强会高于一个大气压,压差即为所高出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强。因此锥形瓶内气体体积会小于常温常压下的体积,因此会导致读出气体的体积偏小。
回答补充的问题:
原装置本身不存在错误,只是读数的方法不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调整右侧管子的高度,使其液面与左侧向平。这时的读数才是准确的产生气体的体积。
H. 高一化学,实验装置问题,请问答案是其他装置都有什么用
A.梨形分液漏斗 分液 用于分离液-液不溶的混合物 例:苯和水
B.烧瓶 蒸馏 用于分离固-液相溶的混合物 例:从氯化钠溶液中取氯化钠晶体
C.看不懂,反正不能分离物质
D.烧瓶 分馏 用于分离液-液相溶的混合物 例:酒精溶液中取无水酒精
I. 高一化学实验题
1.B接I,J接K,A接C,D接H,G接E
2.除去Cl2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Q,P
4.装置一,231,第五个装置中出现无色液体时
5.SnCl4+2H2O=SnO2+4HCl
6.产生大量烟雾
7.装上一个气球
J.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题
原理是,利用测量Na2CO3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的量,计算Na2CO3的量,CO2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或碱石灰吸收,此处用碱石灰,即E装置,称质量增重,用不挥发性的稀硫酸更好。
由于装置中的空气里存在少量CO2,所以需要先鼓入除去CO2的空气,将装置中的CO2除去。
由于生成的CO2会残留在装置中,导致测量不准确,所以实验后需要继续鼓入除去CO2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残留的CO2赶到碱石灰中被吸收。
所以,
1)各有关仪器中使用的药品是:
A_NaOH溶液__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
B_样品__
C_稀硫酸__
D_浓硫酸__目的是吸收水分
E_碱石灰__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并通过称重,其质量增加即CO2的质量
2)实验步骤(到得到实验数据为止)
①称量:称试样质量及装有干燥剂的球形干燥管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②如图连接除E外的装置
③___检查气密性_______
④有关仪器中装上药品待用
⑤____从A处鼓入空气_____
⑥关闭甲弹簧夹,_____连接E装置,打开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____
⑦___待广口瓶中无气泡产生,继续从A处鼓入空气一段时间___
⑧称量干燥管质量并记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