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碳酸钠的检测装置

碳酸钠的检测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31 07:38:03

① 实验室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案

利用它们热稳定性的差异,可以鉴别这两种物质。
[用品]试管、小烧杯、酒精灯、铁架台和附件、导管、橡皮塞。
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澄清石灰水。
[操作]
1.在两支干燥试管中各放入少量被鉴别的白色粉末,按图所示装置两套仪器,并往烧杯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加热试管,不久可看出其中一支试管的管口处有水珠出现,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试管内盛放的是碳酸氢钠。
3.另一支试管刚加热时因空气受热而从导管口逸出几个气泡外,没有别的变化,石灰水也不变浑浊。该试管内盛放的是碳酸钠。
方程式:2NaHCO3
=(加热)Na2CO3+H2O+CO2↑

② 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

(1)从该题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在检验气密性时是把ab两个管口堵上然后向分液漏斗中添加水的方法来检验的
(2)由题意可知我们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所以要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故应在A中装碱的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C装置中吸收由B装置排出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少了此装置则会使气体中的水蒸气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而使测定质量偏大;
(4)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
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44
x 2.2g

106
X
44
2.2g
,解得x=5.3g
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
5.3g
6g
×100%=88.3%
故答案为:
(1)将a、b两端堵住,打开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水
(2)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
氢氧化钠溶液
(3)偏大
(4)88.3%

③ 两组同学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酸的反应进行探究.Ⅰ.一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来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的

Ⅰ.实验原理为:一定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B中浓硫酸干燥、吸收二氧化碳中水蒸气,用C中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据C装置增重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列方程计算出各自的质量,进而确定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会影响实验结果,D装置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1)B装置中浓硫酸干燥、吸收二氧化碳中水蒸气,若没有B装置,导致C中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反应中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碳元素都转化到二氧化碳中,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氢钠,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大,碳酸钠的质量越小,会导致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会影响实验结果,D装置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故答案为: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3)由于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残留在A、B装置中,不能被C中的碱石灰吸收吸收,导致C装置中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反应中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碳元素都转化到二氧化碳中,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氢钠,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小,碳酸钠的质量越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
故答案为: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完全排出被C中的碱石灰吸收;
(4)测得反应后干燥管C的总质量为85.60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85.60g-83.40g=2.2g,其物质的量=

2.2g
44g/mol
=0.05mol,令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④ 四个装置哪个能用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答案D
碳酸钠一般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哪个石灰水浑浊就说明哪个物质是碳酸氢钠。
PS:更容易的检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办法是利用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而碳酸氢钠则没有任何变化。

⑤ (13分)现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为了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百分含量,利用如下装置: 实验步骤

(1)稀硫酸,碱石灰(或生石灰),吸收倒流进入空气中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对E质量的干扰。--------6分(2分+2分+2分)
(2)CO 2 + 2OH - = CO 3 2- + H 2 O -------2分
(3)55.8%--------3分(4)偏大-------2分

⑥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

(1)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没能完全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置内残留二氧化碳不能被D装置中碱石灰完全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2分);
(2)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碱石灰吸收;
故答案为:使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1分);
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应把鼓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所以装置A应放入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碱溶液;
故答案为:NaOH溶液或碱性溶液(1分);
(3)C装置中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装置中吸收由B装置排出气体中混有的水分,若少了此装置则会使气体中的水分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而使测定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2分);
(4)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则是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2分);
(5)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
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O2
106 44
x 2.2g
106:44=x:2.2g 解之得 x=5.3g
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

5.3g
6g
×100%≈88.3%
故答案为:88.3%(2分).

⑦ 29.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

该方法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进而知道碳酸钠的质量,再用总质量减之得到氯化钠的质量,D装置中气体为二氧化碳,鼓入空气的目的是确保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以保证实验的精准,否则测的氯化钠质量会偏高

⑧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

(1)由题意可知我们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所以要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而在A中装了碱性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本题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而采取了鼓入空气的方法,把残留在装置B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碱石灰吸收,实验结果更准确,故本题答案为:使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C装置中吸收由B装置排出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少了此装置则会使气体中的水蒸气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而使测定质量偏大;
故本题答案为:吸水; 偏大.
(4)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而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则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故本题答案为: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
(5)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
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44
x2.2g

106
X
44
2.2g
,解得 x=5.3g
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
5.3g
6g
×100%=88.3%
故本题答案为:88.3%.
(6)由于在装置中不可避免的要存有残留的空气,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本题答案为:装置中有一定量的空气,所含的CO2也会进入D中.

⑨ 工业产品碳酸钠中,常混有氯化钠,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仪器装置如图所示:供选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饱

原理是利用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CO2,通过称量CO2的质量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而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测量准确,须赶出容器中的CO2及让反应产生的CO2全部被吸收;不用盐酸,因盐酸易挥发.
(1)A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装置B产生二氧化碳,样品与硫酸在装置B中反应;
装置E吸收二氧化碳,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应用碱石灰;
故答案为: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试样,产生CO2;碱石灰;
(2)实验步骤为:先称量样品与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的质量,在接球形干燥管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仪器中装上药品待用,排出装置内的空气,接上已称量过装有吸收剂的球形干燥管,关闭甲弹簧夹,将加稀硫酸加到装有试样广口瓶中,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甲,用打气球鼓气,直至装置中的CO2全部赶出为止,称量实验完后干燥管质量为m3,并记录数据,所以实验顺序为①⑥⑤⑦③④②;
故答案为:①⑥⑤⑦③④②;
(3)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3-m2)g,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m3-m2)g
44g/mol
×106g/mol=
106(m3-m2)
44
g,试样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m3-m2)
44
g
m1g
×100%=
106(m3-m2)
44m1
×100%.
故答案为:
106(m3-m2)
44m1
×100%.

⑩ 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一些氯化钠,用下图的装置可测定其纯度。

(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B中的反应:Na2CO3 + H2SO4——Na2SO4 + H2O + CO2
(3)装置C用来吸收水份(空气中原有及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中夹带)
(4)干燥管D中增加的是样品经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5)反应前鼓入空气是去除A、B、C三瓶内原有气体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反应后鼓入空气是为了将B瓶内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从B、C瓶中压出并进入干燥管内由碱石灰吸收。
若反应后未鼓入空气,B、C瓶内有剩余二氧化碳未被压出,测定结果偏小,如鼓入空气过快,干燥管内碱石灰来不及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溢出干燥管,造成测定结果偏小。

与碳酸钠的检测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湖多功能电动工具 浏览:995
光驱如何改装机械硬盘吗 浏览:480
工具箱汉化smart 浏览:133
铸造除尘器为什么要做保温层 浏览:617
怎么看机械表要保养 浏览:517
小学生雕刻工具箱 浏览:417
k5仪表信息怎么调 浏览:936
青岛泰科阀门怎么样 浏览:277
地热总阀门开关拧不动怎么办 浏览:60
03仪表盘模式怎么换 浏览:284
ktv设备有哪些设备 浏览:191
关节轴承怎么安装使用 浏览:838
生产山楂糕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91
机械表后面的飞轮是什么 浏览:163
怎么实现仪表盘ar导航 浏览:72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 浏览:633
超声波仪器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浏览:11
传动装置分析 浏览:263
风机与阀门连锁怎么实现 浏览:314
消防管道阀门抽检比例 浏览:31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