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区停车机械装置发展前景

小区停车机械装置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2-12-31 07:05:31

❶ 国内智能物业停车场系统发展的如何

智慧停车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

智慧停车行业基本概况

智慧停车是破解停车难的最佳手段。智慧停车是利用物联网、移动支付等技术,优化停车流程;实现提高收费人员工作效率、实时掌握停车场停车数据、实时收费统计、方便收费人员工作监管、提供数据给诱导平台等功能;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线下停车场资源共享,提高停车场利用率和用户便捷度。

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停车位供需缺口巨大

“停车难”是个社会难题,也是政府难题,除了要大幅度建设停车位,还需要用大数据的手段去盘活全国的停车位。汽车保有量是服务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长的关键。截至2017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17亿辆,较2010年增长138%,预计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2.38亿辆。预计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5亿量。

中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为62亿元,同比增长21.57%。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为80亿元,同比增长29.03%。预计2018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33%,预计至2022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元。

中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分析预测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全国机械式停车市场明显回暖,2016年我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为2215个,同比增长6.5%。截止到2017年全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2516个,同比增长13.6%,增速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我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2835个,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52%,预计至2022年我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将达到4385个。

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新增泊位数量分析预测

机械式停车设备等集约化停车设施以占地少、建设方便、运营高效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公共场所的停车需求。
2011年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新增泊位数314136个,2013年突破50万,达到505647万,预计2018年达到885252个,
未来几年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新增泊位数将突破100万。

中国智慧停车发展阻碍分析

1、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我国停车产业化建设领域起步较晚,却也赶上了智慧交通爆发的时代浪潮,智慧停车成为当前大趋势,但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依然是智慧停车发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车库产权十分分散、容量偏小,产权问题也降低了部分车库对外开放共享的积极性,车位配建不足、传统停车场“散、乱、小”、整体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加大了智慧停车发展的难度。

2、市场竞争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政府密集出台智慧停车相关政策,各大企业也纷纷响应加入布局,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智慧停车衍生产品,比如智慧停车APP,但由于厂家背景的不同,市场上不同厂家云平台的联网出发点、信息收集和管控的深度不同,表现出的深度和联网的范围也都不同,各个企业又各自为阵、互不兼容,以至于市场上没有一款可以全国通用的智慧停车APP,产业和产品标准化体系有待健全。虽然停车场管理及控制行业目前处于上升阶段,市场需求量大,但存在部分不具备研发实力及售后服务能力的厂商采用低价策略销售低质产品,给行业内的优质厂商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行业竞争有所加剧,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市场竞争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3、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低

当前国内大多数停车场依然采用传统刷卡或取票的出入口控制方式对停车场进行管理,对ETC、视频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不足,许多停车场仍然采用人工收费等相对落后的管理手段,并且收费乱象问题也难以杜绝,智能化建设存在许多不足。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各城市智慧停车场覆盖率都在6%以下,而其中84%的城市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不足1%,与其他发达国际相比,智慧停车普及率低,整体水平不足。

4、智慧停车场存在管理乱象

智慧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因其归属的不同,从设计、建设、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设计到规划、城建、公安、交通运输、工商等多个部门。因此,每个部门因为职权范围所限都只是各行其是、各司其职,监管职权相对分散,不能充分、有效、合理的发挥已建成智慧停车场的作用,造成了部分资源浪费。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产业政策扶持。自智慧停车自兴起以来,国家和各政府部门不断颁布相关政策,为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推动了智慧停车产业的发展进程。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开展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到要推动“互联网+停车”和车位共享新业态发展,并确定北京、深圳、成都、苏州、荔波县等5个城市为第一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开展先行先试,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更好的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2017年9月,交通部发布《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进一步规范城市停车新秩序、鼓励车位资源错时共享,以大力推动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的快速发展。

2、停车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交通拥挤和安全等问题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也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每年新增车位需求和每年实际建设停车位数量的缺口不断扩大,车位缺口将持续加剧,停车市场需求巨大,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3、互联网+”带动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停车”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停车场联接起来,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深度融合的方式推动以智慧停车场、停车AP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停车”新业态迅速发展,全方位智慧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助力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升级。

4、智能化技术推动发展

从传统传感到影像感测,再从影像感测衍生出可识别技术。中国在汽车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升级,有效支撑着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车位并简化车主的进出场流程,带给车主更好的停车体验。不仅如此,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智慧停车设备不仅可以有效采集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分析也得以实现,从而协助解决、改善或优化智慧停车发展进程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或不足,推动智慧停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❷ 立体车库有发展前景吗

立体车库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五洋停车(300420)、东杰智能(300486)、三浦车库(838357)、润邦股份(002483)
、齐星铁塔(002359)、鸿路钢构(002541)等。

本文核心数据及观点:中国机械停车设备累计泊位数、中国机械停车设备新增机械泊位数、中国汽车保有量

中国机械停车设备数量逐年上升,行业发展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15-2020年,中国机械停车设备累计泊位数量逐年增加。从全国机械停车设备累计泊位数量来看,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城市707个,建成泊位约756.62个。机械停车库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汽车保有量、停车位数量以及城镇化率是促进立体车库行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中国立体车库行业发展离不开三大促进因:1)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使得对停车位的需求加大;2)停车位数量较少,供不应求,缺口严重;3)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紧缺,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汽车保有量攀升

首先,我国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在逐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迅猛,我国汽车产销正逐步趋于好转,汽车行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商用车迎来罕见高增长,新能源市场快速拉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数量为2.81亿辆,同比增长8.1%。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刺激驾驶员对于停车位的需求,建设自动化立体停车库可以充分利用停车区域面积增加停车位,成为解决停车难的硬件依赖。

——停车位紧缺

其次,我国停车位数量较少,车位紧缺。我国城市停车供需失衡、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在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日益突出。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

——城镇化建设,土地资源宝贵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于城镇区域,使得城市停车难上加难。而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和道路面积之内,使用自动化立体停车库提高停车效率是最佳解决方法。

2019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比2019年末提高3.29个百分点。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到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未来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中心城市、城市群地区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是顺势而为,推进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

所谓需求决定了市场的大小,需求也同时促进着行业的发展;综上,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车位数量不匹配以及中国土地资源的紧缺,三者使得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白热化,而发展立体车库是目前可以同时解决以上三大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因此这三大因素将促进我国立体停车库的发展。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立体车库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❸ 国内停车场发展趋势

国家推进停车场建设

(1)推进多种停车场建设项目

为此,我国近年来加大停车场建设工作,积极主动解决我国“停车难”的问题,完善平台及停车诱导系统,改造路内外一体化建设,批量建设及改造公共停车场等。

据中国停车网数据显示,2019年城市级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类型主要包括城市级平台及停车诱导系统建设项目、路内外一体化改造项目、批量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和批量公共停车场智能化改造项目,其中城市级平台及停车诱导系统建设项目占比最高,达到33.18%。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❹ 立体停车楼发展前景怎么样

前景看好!随着各个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停车难”问题从北京蔓延至全国。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停车形势非常严峻。“停车难”已成为各个城市的普遍现象,在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有效解决静态交通拥堵,我国机械式停车发展迅速

面对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以及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有着独特的优势的机械式停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机械停车设备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新增机械式车库项目2215个,同比增长6.5%;新增机械式车库泊位数量72.86万个。截至2016年年底,国内地带有升降机的机械停车泊位总量居世界首位,已经建成机械车位409万个,其中江苏、浙江、陕西、广东、北京、上海机械车位拥有量超过25万个。

2010-2016年中国机械式停车新增车库项目数量情况(单位: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❺ 立体车库有发展前景吗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刚性需求保持旺盛,汽车保有量保持迅猛增长趋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5亿辆。

然而,我国每年实际建设的停车位远远落后于新增的停车缺口,2009-2014年六年累计新增车位需求9740万个,六年累计建设停车位4335万个,缺口达5400万个左右,形势严峻。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立体车库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立体车库国内销售总额为94.1亿元,同比增长23.54%;2014年,国内销售总额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14.47%。假设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到3亿辆,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05%,2020年立体车库国内销售总额将达到250.7亿元,市场将迎来爆发。

中国立体车库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不同类型的立体车库的使用情况来看,升降横移式机械车库占绝主导地位,垂直升降式实现快速增长。2015
年新增机械式泊位绝大部分为升降横移类,占比86.7%;其次是简易升降类,占5.7%;平面移动类占4.6%;巷道堆垛类占1.2%;垂直升降类占1.6%;循环类(垂直+多层)占比0.09%。

与停车产业更加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垂直升降式(塔式)产品偏低。2014 年,日本新增机械式泊位4.75 万个,其中升降横移多段式2.95
万个,占比62.14%;电梯式(垂直升降式) 8500 个,占比17.89%;升级横移二段式5670
个,占比11.93%。与日本相比,我国垂直升降式产品占比仅1.6%,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❻ 机械停车位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能够详细说明一下吗

一、机械停车位好处有:

1、缓解停车难。

在停车困难且有条件建设此类停车设施的小区推广,能够有效缓解百姓停车难问题。

2、停车更人性化。

机械式停车设施空间比较大,能够更方便地完成停车的步骤,而且如果停车的中途发现两车之间距离太近,只需轻轻一点,停车设施就能停下,待车子反光镜调整好之后,轻点“复位”按钮,就能继续刚才的操作,十分人性化。

3、更能节省停车空间。

机械式停车设施采用沉降式设计,停车的平面面积扩展成立体面积,节省了一定的空间。

二、机械停车位坏处有:

1、停车容易发生碰撞。

如果二层停车位下降到一定程度,电源就会自动关闭。在日常的维保中,发现机械停车位容易发生间距变形。有的车超重、超长,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一层停车位的移位。机械停车位调整位置通过按钮完成,如果两个车位之间的距离不标准,操作按钮就没有发挥到作用。

2、机械停车位增加保安工作量。

多层的机械停车位底下那层启用了,更会增加工作量。底下那层看不到车牌,要么业住主记停车位置,要么保安登记,遇到上下班高峰期用时较长。

3、日常维保缺乏具体细则。

对立体机械停车位,使用单位要每两年定期报检一次,并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这也是强制性规定。“如果逾期未检,监管部门将会进行处理。对检验不合格的,要求整改,还不合格,就停止使用。”但针对日常维保,比如多久要维保一次等问题,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具体细则。

(6)小区停车机械装置发展前景扩展阅读

在机械车位上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以按车损险赔付的情况:

南京人保财险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在机械车位停车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车损,理应纳入保险理赔范畴。如果有明确的事故责任人,被保险人可以先向责任人索赔,责任人拒绝赔付,保险公司可先行垫付,并代位追偿;如果是双方责任,被保险人的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

不过,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交管部门会对事故双方进行责任认定。而在机械车位上发生事故,由于不属公共道路,只能由派出所调解。可记者了解到,派出所往往不会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最多只能提供出警记录作为证明。

“这样一来,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事故责任无法达成一致,只有到法院起诉,保险公司再根据判决结果进行赔付。”这位工作人员说。

❼ 小小停车位,何以成为“万亿元”的大市场




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中国的 汽车 规模究竟有多庞大!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21年1月发布的消息,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72亿辆 ,其中 汽车 2.81亿辆


目前,全国有70个城市的 汽车 保有量超过100万辆,31个城市超200万辆,13个城市超300万辆。



其中,苏州、上海、郑州超过400万辆,而北京、成都、重庆三城的 汽车 保有量更是超过500万辆,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与快速增长的私家车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中大型城市的车位配比低得可怜,平均只有1:0.5- 1:0.8,低于国际的1:1.3。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到2020年末,我国全国车位缺口已达约 8,000万 个,供给率仅在 40% 左右。


以深圳市为例,目前深圳机动车保有量为352万辆,而深圳整体经营性停车场加路边泊车位和非经营性泊车位,总量大约为250万,缺口大约还需100万。


而上海停车位缺口均在200万个以上,北京的停车缺口甚至高达400万个。



如何解决这种“车多位少”的窘境,可能的 科技 解决方案还是要从 “立体车库” “智慧停车” 两个方面着手。



毋庸置疑,机器人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似乎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自动化,其中机器人技术改造后的立体车库就是代表。


立体车库(Stereo Garage)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



最早的立体车库是1905年在法国巴黎庞蒂厄街的车库,该车库由一个多层混凝土结构组成,内部有电梯将 汽车 运送到上层,服务员将 汽车 停放在那里。


1951年,第一座无人驾驶停车库也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开业。


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程。


到了1994年,进一步升级的“机器人停车”(robotic parking)概念出现,第一个自动化车库于2002年启用。


与传统停车场相比,立体车库所提供的空间节省主要在于大幅减少与 汽车 停放没有直接关系的空间。


例如,因为不需要为 汽车 驶入停车位或打开车门(司机和乘客)留出空间,所以停车位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停车位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少;


不需要开车道或坡道,就可以把车开到/从入口/出口到停车位;


由于停车场内没有行人(司机和乘客),所以天花板的高度降到最低,也不需要走道、楼梯或电梯。


另外,由于取消了坡道、行车道并降低了天花板高度,立体车库所需的结构材料比多层停车库少得多。许多立体车库采用钢结构框架(有些采用薄混凝土板),而不是多层停车库的整体混凝土设计。



除了节省空间外,许多立体车库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


如:由于停放的车辆没有公共通道,因此停放的车辆及其物品更加安全;


消除停车场的轻微损坏,如擦伤和凹陷;


司机和乘客不用走过停车场或车库,更安全;


驾车四处寻找停车位的情况不再出现,从而减少了尾气排放;


只需要最低限度的通风和照明;


残疾人通道得到改善;


将停车结构的体量和视觉影响降到最低;


缩短施工时间,等等。


也正因此,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新增机械式立体车库项目2,552个,新增机械式停车泊位89.35万个。


一线城市中,上海、北京、广州当年新增立体车库泊位分别达到55,753个、29,815个和26,629个。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设置停车楼1处,共4,200个车位,停车场5处共4,800个车位,其中就首度加入了机器人泊车系统。


2019年,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销售规模为163.5亿元。


诸如打造国内首个停车机器人项目的 怡丰机器人 在2019年的停车机器人销售额就近亿元。


而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机器人立体车库还催生了Worldwide Robotic Automated Parking、Westfalia、LT Smart、Automotion Parking Systems、Park Plus等知名公司。



塑造机器人立体车库的另一个趋势是智慧城市的崛起。


随着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价格越来越便宜,互联城市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


这些系统的特点是连接的基础设施越多,性能就越好,而机器人车库的连接性已经比较成熟,智慧停车业务大范围铺开的时机已经到来。


智慧停车指的就是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还能够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车场利润的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的最优化。


如果说机器人立体车库是在“硬件”上变革传统停车场,那么智慧停车就是塑造了停车场的“大脑”,二者结合就是下一代停车场的基本形态。


从规模上,智慧停车可以分为城市级、场库级和车位级。


城市级: 停车设备数据通过物联网方式上传到城市平台,政府的城市级云平台与停车企业的云平台进行线上对接,获得停车场地数据。


其中运用到的技术包括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和LoRa(远距离无线电)技术。


NB-IoT技术利用窄带通信的功耗低、覆盖广、密度高优势,使停车设备直接联网,地磁、地锁、充电桩、道闸可以把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网络平台。LoRa技术则在近年形成了行业规范和共同平台,可以使小区联网组成大网络。


场库级: 场库级应用场景包括停车场、停车库、路侧停车等,最主要技术是车牌识别技术和不停车电子收费(ETC)技术。


车位级: 停车位级别有三种技术,视频桩技术、地磁技术和智能车位锁技术。


2018年4月21日,上交会(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期间揭牌成立了“上海城市智慧停车产业联盟”。


今年2月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定北京等27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江苏作为省级示范区,先期开展ETC智慧停车试点工作。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曾发布《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鼓励ETC在停车场等涉车领域应用。


目前,一些地方城市已经开始ETC智慧停车领域进行了尝试。


佛山部分加油站通过铺设ETC无感支付车道,精准识别车辆进站顺序及停位置,加油后ETC无感支付自动扣款,使支付过程瞬间完成。


在中山,该市则已经改造了13,000多个智慧停车泊位,路侧停车场的停车配套设施改造接入智慧管理系统,并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城管部门的平台联通。



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预计,国内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到2025年行业产值有望接近400亿元人民币。



除了机器人立体车库和智慧停车这两个百亿级别的市场值得期待外,其实,围绕“停车”概念还有两个规模上万亿的蓝海值得开拓。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在停车场建设模式上不断创新,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共同打造停车场建设。


例如,位于宣武门外大街的停车场是北京市首个全智能化的停车场。


该停车场为企业与广渠门内街道办事处合作的BOT项目,前者出钱并享受停车场20年的经营权,后者出地并允许企业收取周围的路边停车位的20年的停车费。


而在盘活停车场的道路上,四川走得更远。


去年3月,川投集团控股子公司川投航信主导实施的邛崃市公共停车场PPP项目一期成功落地。


项目总投资8.49亿元,首期盘活邛崃市政府存量停车场资产5.2亿元,以邛崃市主要城镇的19,666个公共停车位12年的经营权及收益权进行转让,并以TOT(转让-经营-移交)模式进行运作,转让资金可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设。


而邛崃市只是隶属于成都的一个县级市,以全国近3,000个县区级行政单位计算,整体公共停车位转让收益有达到 1.5万亿元 上下。


除了公共停车场,商品住宅的配套停车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


随着电动 汽车 的加速普及,充电桩成为私家车的必备品,这也就相应地促使过去乱停乱放向规范化停车转变。


根据世联评估价值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54,878万平方米,按车位比1:1计算,新增车位也在千万级别,对应市场规模也有 万亿元


有鉴于此,从机器人立体车库和智慧停车的百亿市场到公共停车场转让和商品房配套停车场的万亿元想象力,“停车”从来不是一个应该被忽视的小生意。

❽ 北京东城:胡同口建起立体停车楼,立体停车楼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北京的东城胡同口建起了立体的停车场,这样停车确实会方便许多,让一些找不到停车位的车主们解决了一大难题,因此关于这个立体停车楼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大大的让一些拥堵路段变得不再拥堵,也给车主们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立体停车楼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不仅节约资源,也为更多胡同口或者是一些小区的居民解决了难题,以前大家都在胡同两端停车,等到一些居民下班回来之后,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车位,而现在就变得非常方便了,下班回到家车辆停进立体的停车楼当中,很快就能回家,同时也把这个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解决了。

北京所实施的这种立体停车楼的状况还是非常好的,至少这个胡同里变得干净又整洁了,曾经那些随意放的轿车也再也看不到了,这也为市民们散布,闲暇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和安全性,同时也更加方便市民们的出行,也许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

❾ 为什么立体车库行业前景这么被看好,做起来这么难

从目前来看,我国立体停车场的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比如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立体停专车场都面临属有生存艰难的现状,如何让立体停车场正常盈利也是一个问题。而国人习惯了路面免费停车,如何让他们转变观念也是摆在大众面前的一大难点。
不过,立体停车库相比传统停车场,优势明显。据《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辆小车。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此外,立体停车场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十分环保节能。
以上问题是目前立体停车场发展的主要拦路虎,解决了他们自然立体停车场就能够发展起来了。但是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需要消费者,需要国家政府一起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立体停车场才能走进城市中。总体来说,立体停车场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毋庸置疑的。

与小区停车机械装置发展前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湖多功能电动工具 浏览:995
光驱如何改装机械硬盘吗 浏览:480
工具箱汉化smart 浏览:133
铸造除尘器为什么要做保温层 浏览:617
怎么看机械表要保养 浏览:517
小学生雕刻工具箱 浏览:417
k5仪表信息怎么调 浏览:936
青岛泰科阀门怎么样 浏览:277
地热总阀门开关拧不动怎么办 浏览:60
03仪表盘模式怎么换 浏览:284
ktv设备有哪些设备 浏览:191
关节轴承怎么安装使用 浏览:838
生产山楂糕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91
机械表后面的飞轮是什么 浏览:163
怎么实现仪表盘ar导航 浏览:72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 浏览:633
超声波仪器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浏览:11
传动装置分析 浏览:263
风机与阀门连锁怎么实现 浏览:314
消防管道阀门抽检比例 浏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