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气动力学简单实验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以及它们与物体相对运动时相互作用的科学,简称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重点研究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航空航天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在任何一种飞行器的设计中,必须解决两方面的气动问题:一是在确定新飞行器所要求的性能后,寻找满足要求的外形和气动措施;一是在确定飞行器外形和其他条件后,预测飞行器的气动特性,为飞行器性能计算和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这些在飞行速度接近到超过声速(又称音速)时更为重要。
20世纪以来,飞机和航天器的外形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高,都是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分不开的。亚音速飞机为获得高升阻比采用大展弦比机翼;跨音速飞机为了减小波阻采用后掠机翼,机翼和机身的布置满足面积律;超音速飞机为了利用旋涡升力采用细长机翼(见机翼空气动力特性);高超音速再入飞行器为了减少气动加热采用钝的前缘形状,这些都是在航空航天技术中成功地应用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的典型例子。除此以外,空气动力学在气象、交通、建筑、能源、化工、环境保护、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
空气动力学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的途径并在理论和实验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研究首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流动模型。气体可以以很多自由度按不同的规律运动,但像超音速钝体绕流(图3)这样的复杂的流动总是由流线型流动、旋涡或环流、边界层、尾迹、激波和膨胀波(仅限于超音速流动)等成分组成,因而在仔细考察上述流动现象和它们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有可能建立反映流动本质的流动模型,然后应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正确描述流动的基本方程。一般来说,这些方程都是非线性的,采用适当的简化假设后可以应用在场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解析方法和奇异摄动法来求解。在数值计算方面,已经广泛采用有限差分、有限元素、有限基本解等离散点的计算方法。在数值计算中,采用的方程和边界条件既要正确地反映流动的物理本质,又要便于数学处理,而采用的方法既需注意数学上的收敛性、稳定性,又需注意它们在求解实际问题时的实用性。
实验方法包括地面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风洞因气流易于控制和便于测量等原因,已成为空气动力学最主要的实验设备。在地面模拟设备中,只要满足必要的相似准则就可以模拟真实飞行器的流场,但是满足全部相似准则的完全模拟是十分困难的,只能实现保证主要因素相似的局部模拟(见实验空气动力学)。风洞实验既能为飞行器设计直接提供数据,也能用于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理论提供流动模型和验证理论,为设计提供新思想和新概念。为了提高风洞的实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风洞性能(例如提高雷诺数、减少洞壁干扰和支架干扰、降低气流的湍流度等)、发展先进测试技术(例如采用各种微型探头、非接触测量技术和动态流场测量技术等)、提高数据的质量、提高风洞运转效率、建立将风洞实验结果外推到飞行条件的方法。而风洞与计算机的结合可大大增加风洞的实验能力。地面模拟试验并不能完全复现真实的飞行条件,因此除地面模拟试验外,还要利用火箭、试验飞机和火箭橇等进行模型自由飞试验和进行真实飞行器的飞行试验。地面模拟试验、飞行试验和理论计算,已成为解决气动问题的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和互相验证的三种手段。
空气动力学实验-分类和原理
空气动力学实验分实物实验和模型实验两大类。实物实验如飞机飞行实验和导弹实弹发射实验等,不会发生模型和环境等模拟失真问题,一直是鉴定飞行器气动性能和校准其他实验结果的最终手段,这类实验的费用昂贵,条件也难控制,而且不可能在产品研制的初始阶段进行,故空气动力学实验一般多指模型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按空气(或其他气体)与模型(或实物)产生相对运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3类:①空气运动,模型不动,如风洞实验。②空气静止,物体或模型运动,如飞行实验、模型自由飞实验(有动力或无动力飞行器模型在空气中飞行而进行实验)、火箭橇实验(用火箭推进的在轨道上高速行驶的滑车携带模型进行实验)、旋臂实验(旋臂机携带模型旋转而进行实验)等。③空气和模型都运动,如风洞自由飞实验(相对风洞气流投射模型而进行实验)、尾旋实验(在尾旋风洞上升气流中投入模型,并使其进入尾旋状态而进行实验)等。进行模型实验时,应保证模型流场与真实流场之间的相似,即除保证模型与实物几何相似以外,还应使两个流场有关的相似准数,如雷诺数、马赫数、普朗特数等对应相等(见流体力学相似准数)。实际上,在一般模型实验(如风洞实验)条件下,很难保证这些相似准数全部相等,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使主要相似准数相等或达到自准范围。例如涉及粘性或阻力的实验应使雷诺数相等;对于可压缩流动的实验,必须保证马赫数相等,等等。应该满足而未能满足相似准数相等而导致的实验误差,有时也可通过数据修正予以消除,如雷诺数修正。洞壁和模型支架对流场的干扰也应修正。空气动力学实验主要测量气流参数,观测流动现象和状态,测定作用在模型上的气动力等。实验结果一般都整理成无量纲的相似准数,以便从模型推广到实物。
风洞和风洞实验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主要设备,几乎绝大多数的空气动力学实验都在各种类型的风洞中进行。风洞的原理是使用动力装置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管道内驱动一股可控气流,使其流过安置在实验段的静止模型,模拟实物在静止空气中的运动。测量作用在模型上的空气动力,观测模型表面及周围的流动现象。根据相似理论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可用于实物的相似准数。实验段是风洞的中心部件,实验段流场应模拟真实流场,其气流品质如均匀度、稳定度(指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湍流度等,应达到一定指标。风洞主要按实验段速度范围分类,速度范围不同,其工作原理、型式、结构及典型尺寸也各异。低速风洞:实验段速度范围为0~100米/秒或马赫数Ma=0~0.3左右;亚声速风洞:Ma=0.3~0.8左右;跨声速风洞:Ma=0.8~1.4(或1.2)左右;超声速风洞:Ma=1.5~5.0左右;高超声速风洞Ma=5.0~10(或12);高焓高超声速风洞Ma>10(或12)。风洞实验的主要优点是:①实验条件(包括气流状态和模型状态两方面)易于控制。②流动参数可各自独立变化。③模型静止,测量方便而且容易准确。④一般不受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⑤与其他空气动力学实验手段相比,价廉、可靠等。缺点是难以满足全部相似准数相等,存在洞壁和模型支架干扰等,但可通过数据修正方法部分或大部克服。
风洞实验的主要项目有测力实验、测压实验、传热实验、动态模型实验和流态观测实验等。测力和测压实验是测定作用于模型或模型部件(如飞行器模型中的一个机翼等)的气动力及表面压强分布,多用于为飞行器设计提供气动特性数据。传热实验主要用于研究超声速或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气动加热现象。动态模型实验包括颤振、抖振和动稳定性实验等,要求模型除满足几何相似外还能模拟实物的结构刚度、质量分布和变形。流态观测实验广泛用于研究流动的基本现象和机理。计算机在风洞实验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自动化、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水平。
由于实际流动的复杂性,单纯理论或计算结果都必须通过实验验证才能应用于实际问题,有关流动机制的研究更需要依靠实验,因此空气动力学实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发展前景。
B. 西工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具体有哪几门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含气体)力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工程图测绘、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热工综合实验、自控综合实验)、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周~35周。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综合实验、流体(气体)动力学实验、叶片机原理实验、强度振动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中国民航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气动与推进方向
C.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动力方向)课程
课程设置如下:
大一上学期:
考试课:机械制图与公差、三年高职英语一、三年高职数学
考查课:德育一、大学语文、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一、 计算机信息技术上机一、英语听力一、体育一、形势与政策一、职业生涯规划一、机械制图课程设计
大一下学期:
考试课:机械原理与零件、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二、德育二
考查课:美育、心理学、AUTOCAD、计算机信息技术上机二、三年高职英语二、英语听力二、体育二、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设计、形势与政策二、职业生涯规划二、机加工实习、铸锻焊实习
大二上学期:
考试课:工程热力学、船舶柴油机、工程力学一(非机)
考查课:电工电子技术、三年高职英语三、英语听力三、体育三、金属工艺学、形势与政策三、职业生涯规划三、柴油机拆装实习
考证:英语A级,高校计算机二级VFP(省二)
大二下学期:
考试课:船舶辅机、动力装置、船机检修技术
考查课:船舶概论、动力专业英语、柴油机实习、机舱模拟实习、动力装置设计、形势与政策四、职业生涯规划四
大三上学期:
考试课: 安装工艺、管系及计算机放样、轮机自动化
考查课:船舶修造规范、船舶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生产管理、 辅机、管系和工艺实习、轮机模拟器综合训练实习、管工实习、船舶管路系统课程设计、形势与政策五、职业生涯规划五
大三下学期:
考查课:毕业设计、岗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