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要有步骤,实验器材,要一个个实验弄好,还要有图,注意事项。兄弟姐妹们,帮帮忙啊。
直接搜索高中化学实验大全,点视频 ,就专有属了呗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8%DF%D6%D0%BB%AF%D1%A7%CA%B5%D1%E9%B4%F3%C8%AB
② 高中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的作用
一般高中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大多都是气体的干燥、除杂,以及避免内尾气的污染,还有就是防止容倒吸、有些生成的物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等等,关键得看题意是怎么问的,你得根据题目,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来解答,一般高中化学考这些方面的知识就是为了提升你个人解决一些制备等相关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要有自信,调理要清晰,思路要正确,一般的高中化学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祝你学习越来越好!
③ 铜和硝酸的反应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文志锋1225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中一较为重要的实验,在实验中,理论上生成的时无色NO气体。但生成的NO在试管中或试管口遇空气马上反应变为红棕色,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生成的NO气体在试管内液面上就可能变色,看不见无色的NO气体,在教师解释后学生才能明白。因此须对这一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一、问题的提出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演示实验。教材中演示实验为: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通入另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反应片刻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胶塞取下,使空气进入试管,再观察发生的现象。此演示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些弊端:1、演示实验没有考虑到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后试管内生成的NO气体会被氧化成NO2,产生红棕色气体。这样导致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差别性不大使实验的对比性不强,实验效果不够理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作讨论分析(为什稀硝酸中也会产生少量的红棕色气体?),才能消除学生疑惑,得出正确的结论。2、使用教材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演示,反应一旦开始,就只好任其将反应进行下去,直到反应物铜或稀硝酸消耗完为止。常常教学过程结束了,化学反应还可能在进行,导致浪费了药品,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教室空气。因此,我们必须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而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前要将实验装置中的
④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
以下报告中组成人员、分工等自己填入
课题名称:探究彩色喷泉
一、课题的提出: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氨气喷泉实验时,学生无不为其美丽而惊叹,虽然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初步明白喷泉实验利用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体积比1:700),在短时间内烧瓶内气压减小,从而使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但是除了形成单一的红色喷泉,能不能形成其他颜色的喷泉呢?如果可以要选用什么药品?能不能设计出彩虹般的喷泉?
二、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
喷泉的颜色是由以下条件所决定
(1)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
如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向烧杯中的水溶液滴加酚酞,酚酞遇碱显红色,因此形成了红色喷泉。若改用紫色石蕊试剂,则会形成蓝色喷泉。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溶水呈酸性,向烧杯滴加紫色的石蕊试剂,石蕊遇酸变红色,因此形成了红色喷泉。
(2)由气体与液体反应后的生成物所决定的。
喷泉溶液的颜色还可通过瓶内气体与所选的特定溶液反应后得到的生成物的颜色决定的。
常见气体较易形成喷泉实验组合
气体
吸收液
喷泉颜色
HCl(SO2)
H2O+石蕊
红色
HCl
H2O+AgNO3
白色
NH3
H2O+酚酞
红色
NH3
H2O+FeCl3
红褐色
Cl2
NaOH+AgNO3
白色
NaOH+KI-(淀粉)
蓝色
NaOH+NaBr
橙色
CO2
NaOH+澄清石灰水
白色
材料二:
课本中利用氨气和滴有酚酞的水形成红色的喷泉,在惊叹其美丽的同时,却也因其颜色单一而感到乏味,于是通过查阅资料,有三种方案可以设计出多种颜色的喷泉。
第一种方案:烧瓶中由装一种气体改装两种或多种气体。这些气体互不反应,但却能与同一种液体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而形成彩色喷泉。
第二种方案:烧杯中由盛一种溶液改盛几种互不反应的溶液,而烧瓶中只盛一种气体,且这种气体能与上述几种溶液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而形成彩色喷泉。
第三种方案:用烧瓶装几种互不反应的气体,烧杯也装几种互不反应的液体,且这几种气体能与上述几种溶液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而形成彩色喷泉。
三、实验过程:
1、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2、本课题分为四个小组,选择HCl、NH3、Cl2、CO2做为原料气,再通过选择不同的实验溶液,达到彩色喷泉的效果。
3、实验步骤:
(1)先用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足够量实验用气体;
(2)用带有三根玻璃管(一端成尖嘴状,且尖嘴状一端应插入烧瓶内)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三根玻璃管的末端分别插入盛有实验需用的三种不同试剂溶液的酸奶瓶里;
(3)三位学生同时挤压酸奶瓶,由于烧瓶内的气体极易溶于上述三种溶液中,使烧瓶内压强减小,酸奶瓶内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从而形成多种颜色的彩色喷泉。
(4)更换烧瓶内其他与酸奶瓶中溶液,达到更多的颜色喷泉。
实验的气体、溶液、颜色、变色原因如下表(其中颜色和变色原因由我们通过实验和查阅相关资料填写),装置如图
编号烧瓶中气体烧杯中的液体喷泉的颜色变色的原因
1HCl石蕊试液红色HCl的水溶液呈酸性,遇石蕊试液变红
硝酸银溶液白色产生了白色的AgNO3沉淀
氢氧化铜悬浮液绿色2HCl+Cu(OH)2=CuCl2+2H2O,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CuCl4]2-和[Cu(H2O)4]2+两种绿色离子
2Cl2KSCN的FeCl2溶液红色Cl2氧化Fe2+变为Fe3+,使KSCN变红
KI的淀粉溶液蓝色Cl2置换出KI中的I2,I2与淀粉变蓝
KBr的CCl4溶液橙色Cl2置换出KBr中的Br2,Br2的CCl4溶液呈橙色
3NH3酚酞试液红色NH3的水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变红
石蕊试液蓝色NH3的水溶液呈碱性,遇石蕊变蓝
FeCl3溶液红褐色产生了红褐色的Fe(OH)3沉淀
4CO2酚酞NaOH溶液无色透明CO2与NaOH产生Na2CO3,使酚酞褪色
紫色石蕊试液红色CO2的水溶液呈酸性,遇石蕊试液变红
澄清石灰水白色产生了白色碳酸钙沉淀
四、实验总结:
通过“探究彩色喷泉”的实验研究,我们知道了形成化学喷泉的各种原理,探索了喷泉实验装置及改进,成功的做成了多种颜色的化学喷泉,获得了学习的能力。
缺点是依赖老师的地方还比较多,以后要更多的自己动脑筋,做到自主学习,争取更大的收获。
⑤ 高中化学几个实验装置图。
蒸发
⑥ 苯的硝化反应的改进
楼主可能因为教材不同吧,我们学得教材上是一个带有橡胶塞的大试管,试管上插了一个很长的玻璃细管,可以使冷凝的苯和硝基苯等等回流,防止其挥发危害做实验的人,不过这个装置毕竟还是与大气直接相接的,只是减少了和空气的接触的关系,可以在长管的另一端接到一个试管里,试管里装入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长管的气体直接进入下层四氯化碳液中被吸收,同时上有水封,不会危害空气。
⑦ 化学改进后装置和之前实验装置比有什么优点。哪几个方面答。
改进装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实验装置要简洁易于操作;
2.实验现象要直观内;
3.安全问题,容比如防止倒吸等等;
4.环保问题,有污染的有没有尾气处理;
6.能否彻底符合题意。比如,反应物是否有杂质,是否有余下的等。
⑧ 浅谈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安全
浅谈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安全
论文关键词: 高中化学 探究实验 安全与环保
论文摘 要: 新课改要求我们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验探究中,有许多实验存在安全隐患,这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就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安全案例及学生实验环保意识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应重点讲明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的使用。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为钡离子、汞离子、铜离子、铬离子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水被人饮用,则会使人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常见实验安全案例分析
(一)违反操作规定。
案例1: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案例2: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
(二)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
案例3: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案例4: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
案例5:铜和热浓硫酸反应,铜和硝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
(三)药品混入杂质。
案例6: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案例7: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案例8: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案例9: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二、学生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丝不苟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毫不能大意,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引导学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二)合理使用反例。
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H?2SO?4中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
(三)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体会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
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五)利用录像实验辅助教学真实可信。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
案例10: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我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2分钟的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为了改进实验教学,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制取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时,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Na溶液)来吸收。
三、收获与反思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1] 关于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2] 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46.
;⑨ 化学题目中问及“实验装置中的不足,并要求进行改进”时。答题思路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么实验,如果有关气体的可以看其是否采取防倒吸装置,若是有版害气体则需要尾气处理权装置,看看有没有。
有的实验是缺少温度计或者玻璃棒之类的,只要多做做不同类型的实验题多看看就会自然的明白题意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⑩ 高中化学各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和装置图
高中化学实验的方法有哪些?做实验的注意事项
我们从到了七年级就开始学习化学,但是学过的孩子们应该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触一下,到了高中化学才开始真正的学习,但是学习化学就会做实验,做实验的方式都有什么?
化学实验仪器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给你们说了很多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方法的类别,我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每个实验都有它适合的方法,你们一定要择选适宜他的方式,还要注意一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