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实验小组用装置a完成课本实验

某实验小组用装置a完成课本实验

发布时间:2022-12-30 15:56:48

A.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①所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______

①所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
②b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小车,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③根据图(b)纸带上AB段的距离s=2.00cm,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B=

XAC
2T
=
0.042
0.2
=0.21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3-x1=2a1T2
s4-s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2
(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0.102?0.052)?(0.052?0.01)
4×(0.1)2
m/s2=0.20m/s2
③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60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故答案为:①交流 ②b、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c、2.00,0.21,0.20
③偏小

B. 某实验小组拟用装置A中的发生装置产生二氧化碳,实验室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138克,则

解:设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
X*1.84g/mL*98%=138g*9.8%
解得X=7.5mL
需用10ml量筒一次性量取7.5mL98%浓硫酸。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C.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对教材中的装置进行简单改进,在大试管a中加了一根长玻璃导管

假设0.483g都是CuO,经高温灼烧后得到Cu2O 质量是0.4347.而现在只有0.420g,所以得出一定含有高温灼烧后质量小于0.420g的物质。
假设0.483g都是Cu2S,高温灼烧后,得到Cu2O质量0.4347g
假设0.483g都是CuS,高温灼烧后,得到Cu2O质量0.36225g
所以答案:一定含有CuS.

D.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a.在小车中放入

(1)根据实验操作可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

s3+s4
2t
=0.86m/s.
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3
(a1+a2+a3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S6+S5+S4)?(s3+s2+s1)
9T2

代入数据得a=0.64m/s2
故答案为:(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2)0.86,0.64.

E.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A所示.①如果

(1)①红磷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氧气消耗后,瓶内的压强减小,专所以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属中;故填: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
②有同学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故填:AC;
③不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①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F. 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对教材中的装置进行简单改进,在大试管a中加了一根长玻璃导管

1、褪色
2、NaoH溶液

G.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

(3)【猜想与假设】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内,所以我们可以提出的容猜想为: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4)【交流与讨论】
①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所以水不能进入广口瓶中而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所以本实验中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分析图2中的装置可以知道该装置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反应,能够减少实验误差;
(5)【探究与反思】
①铜粉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所以若观察到铜粉变黑则说明装置残留有氧气,即乙同学的猜想合理;
②根据【查阅资料】可以知道,白磷为白色或黄色固体,所以左玻璃管上端的黄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白磷固体受热蒸发后的附着在玻璃管上的;
故答案为:(3)【猜想与假设】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或装置气密性不好);
(4)【交流与讨论】
①不合理;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②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导热;实验误差小,不会污染空气;
(5)【探究与反思】①合理;②白磷.

H.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实验结束后,欲验

(1)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I. 某学习小组在完成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

(1)实验前,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耗去瓶内的氧气,创设无氧环境.
(2)正确连接甲、乙两装置后,二者的液滴都将向右移动直至流入烧杯中,若二者移动的距离相等,不能判定两装置中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等量CO2.原因是第一个装置气体增加应该是氧气,因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会导致气体体积增加,所以判断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的指标是Ca(OH)2溶液发生同等强度变化;具体的判定指标应该为滤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3)甲组中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线粒体.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否比无氧呼吸多.实验原理: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
实验步骤:①探究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需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倒入U形管A、B两侧,并作好液面高度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故答案为:
(1)实验前,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2)不能 滤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3)线粒体
(4)实验步骤:①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
预测结果和结论:
①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J.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2)装


(1)编号仪器分别是:①试管、②集气瓶、③水槽、④量筒;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

二氧化锰

与某实验小组用装置a完成课本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湖多功能电动工具 浏览:995
光驱如何改装机械硬盘吗 浏览:480
工具箱汉化smart 浏览:133
铸造除尘器为什么要做保温层 浏览:617
怎么看机械表要保养 浏览:517
小学生雕刻工具箱 浏览:417
k5仪表信息怎么调 浏览:936
青岛泰科阀门怎么样 浏览:277
地热总阀门开关拧不动怎么办 浏览:60
03仪表盘模式怎么换 浏览:284
ktv设备有哪些设备 浏览:191
关节轴承怎么安装使用 浏览:838
生产山楂糕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91
机械表后面的飞轮是什么 浏览:163
怎么实现仪表盘ar导航 浏览:72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 浏览:633
超声波仪器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浏览:11
传动装置分析 浏览:263
风机与阀门连锁怎么实现 浏览:314
消防管道阀门抽检比例 浏览:31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