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ids入侵检测装置

ids入侵检测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28 23:03:34

⑴ 什么是IDS,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IDS是入侵检测系统。

(1)基于主机的IDS保护的是其所在的系统,运行在其所监视的系统之上;

(2)基于网络的IDS保护的是整个网段,部署于全部流量都要经过的某台设备上。

入侵检测可分为实时入侵检测和事后入侵检测两种。

实时入侵检测在网络连接过程中进行,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模型、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专家知识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对用户当前的操作进行判断,一旦发现入侵迹象立即断开入侵者与主机的连接,并收集证据和实施数据恢复。这个检测过程是不断循环进行的。

而事后入侵检测则是由具有网络安全专业知识的网络管理人员来进行的,是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不具有实时性,因此防御入侵的能力不如实时入侵检测系统。

(1)ids入侵检测装置扩展阅读:

按输入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的来源来分,可以分为三类: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一般只能检测该主机上发生的入侵;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能够检测该网段上发生的网络入侵;

3、采用上述两种数据来源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它能够同时分析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和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这种系统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

⑵ 什么是入侵检测

检查是否有可疑活动或者违反企业的政策。
入侵检测系统(英语:Intrusion-detection system,缩写为 IDS)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或应用软件,可以监控网络传输或者系统,检查是否有可疑活动或者违反企业的政策。侦测到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IDS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该年,James P. Anderson为美国空军做了一份题为《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的技术报告,在其中他提出了IDS的概念。1980年代中期,IDS逐渐发展成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1990年,IDS分化为基于网络的N-IDS和基于主机的H-IDS。后又出现分布式D-IDS。

⑶ 入侵检测系统(IDS)+防火墙+入侵防护系统(IPS)能代替杀毒软件吗

不能代替的,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
入侵检测系统(IDS):专业上讲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入侵防护系统(IPS):是指能够监视网络或网络设备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即时的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是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

防火墙: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种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一般是IDS+防火墙的组合或者IPS+防火墙的组合来完成对网络安全防护。

杀毒软件:也称反病毒软件或防毒软件,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计算机威胁的一类软件。病毒软件(程序)是一种在电脑(终端)上运行的,可以类似生物病毒发病机理的,通过一定条件下来触发运行的小程序,包括电脑病毒程序及一些恶意软件等。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他们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不能相互代替,可以完全组合起来发现各自的作用,尽可能保障网络的信息安全。

⑷ 入侵检测系统基本知识

入侵检测,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现。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System,IDS)就是能够完成入侵检测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技术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个节点获取不同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判定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从而对这些行为进行不同级别的告警。

入侵检测是一种能够积极主动地对网络进行保护的方法。由于攻击行为可以从外部网络发起,也可以从内部发起,还包括合法内部人员由于失误操作导致的虚假攻击,入侵检测会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发现网络有受到攻击的迹象,那么就会对该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理。入侵检测技术在监控网络的同时对网络的性能影响不大。可以简单地把入侵检测技术理解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网络侦查员,任务就是分析系统中的可疑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相对主动的安全部件,可以把入侵检测看成网络防火墙的有效补充。

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以下这些方面:

入侵检测系统一般不采取预防的措施来防止入侵事件的发生。入侵检测作为安全技术,主要目的有:

⑸ 根据检测原理,入侵检测(IDS)可分为几种其属性分别是什么

分为两类:

1、信息来源一类:基于主机IDS和基于网络的IDS。

2、检测方法一类:异常入侵检测和误用入侵检测。

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

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

(5)ids入侵检测装置扩展阅读:

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组件:

1,事件产生器(Eventgenerators),它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2,事件分析器(Eventanalyzers),它经过分析得到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

3,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它是对分析结果作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作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4,事件数据库(Eventdatabases)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⑹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什么,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对网络传输进行实时监控的一种安全保障。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当检测到外星入侵者时,会立即报警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而且他内置了入侵知识库,对网络上的流量特征进行收集和分析,一旦在高合规或者大流量的情况下,会立即预警或者反击。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


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IDS主要分为两部分:检测引擎和控制中心。检测引擎用于分析和读取数据。当控制中心接收到一个来自伊宁的数据时,会对数据进行过滤,进行检测分析,如果有威胁会立即报警。一些正常用户的异常检测行为,偏离了正常的活动规律,也会被视为攻击企图,会立即产生状态信号。IDS就像是对金库的监控。一旦有人准备入侵监控,或者在门前做了什么,就会被自己的控制中心检测到。

以上就是有关于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什么,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了,你了解了吗



⑺ IDS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2、经过分析得到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

3、对分析结果作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作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IDS系统缺陷

1998年2月,Secure Networks Inc.指出IDS有许多弱点,主要为:IDS对数据的检测;对IDS自身攻击的防护。由于当代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传输速率大大加快,这造成了IDS工作的很大负担,也意味着IDS对攻击活动检测的可靠性不高。

而IDS在应对自身的攻击时,对其他传输的检测也会被抑制。同时由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不完善,IDS的高虚警率也是它的一大问题。


⑻ IDS入侵检测的基本介绍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防火墙是一幢大楼的门锁,那么IDS就是这幢大楼里的监视系统。一旦小偷爬窗进入大楼,或内部人员有越界行为,只有实时监视系统才能发现情况并发出警告。
在本质上,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窥探设备。它不跨接多个物理网段(通常只有一个监听端口),无须转发任何流量,而只需要在网络上被动的、无声息的收集它所关心的报文即可。对收集来的报文,入侵检测系统提取相应的流量统计特征值,并利用内置的入侵知识库,与这些流量特征进行智能分析比较匹配。根据预设的阀值,匹配耦合度较高的报文流量将被认为是进攻,入侵检测系统将根据相应的配置进行报警或进行有限度的反击。

⑼ ids是什么意思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IDS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 1980年代中期,IDS逐渐发展成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 1990年,IDS分化为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后又出现分布式IDS。IDS发展迅速,已有人宣称IDS可以完全取代防火墙。

⑽ IDS入侵检测的详细介绍

不同于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因此,IDS在交换式网络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1)尽可能靠近攻击源
(2)尽可能靠近受保护资源
这些位置通常是:
·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
·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
·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模型如图所示。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网络流量的内容、用户连接活动的状态和行为。
2.信号分析 对上述收集到的信息,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具体的技术形式如下所述:
1).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该过程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一般来讲,一种进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只需收集相关的数据集合,显著减少系统负担,且技术已相当成熟。它与病毒防火墙采用的方法一样,检测准确率和效率都相当高。但是,该方法存在的弱点是需要不断的升级以对付不断出现的黑客攻击手法,不能检测到从未出现过的黑客攻击手段。
2).统计分析
分析方法首先给信息对象(如用户、连接、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任何观察值在正常偏差之外时,就认为有入侵发生。例如,统计分析可能标识一个不正常行为,因为它发现一个在晚八点至早六点不登录的帐户却在凌晨两点试图登录。其优点是可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缺点是误报、漏报率高,且不适应用户正常行为的突然改变。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基于专家系统的、基于模型推理的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目前正处于研究热点和迅速发展之中。
3).完整性分析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它在发现被更改的、被特络伊化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完整性分析利用强有力的加密机制,称为消息摘要函数(例如MD5),能识别及其微小的变化。其优点是不管模式匹配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否发现入侵,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缺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不用于实时响应。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
3.实时记录、报警或有限度反击
IDS根本的任务是要对入侵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些反应包括详细日志记录、实时报警和有限度的反击攻击源。
经典的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方式如图所示:

阅读全文

与ids入侵检测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湖多功能电动工具 浏览:995
光驱如何改装机械硬盘吗 浏览:480
工具箱汉化smart 浏览:133
铸造除尘器为什么要做保温层 浏览:617
怎么看机械表要保养 浏览:517
小学生雕刻工具箱 浏览:417
k5仪表信息怎么调 浏览:936
青岛泰科阀门怎么样 浏览:277
地热总阀门开关拧不动怎么办 浏览:60
03仪表盘模式怎么换 浏览:284
ktv设备有哪些设备 浏览:191
关节轴承怎么安装使用 浏览:838
生产山楂糕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91
机械表后面的飞轮是什么 浏览:163
怎么实现仪表盘ar导航 浏览:72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 浏览:633
超声波仪器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浏览:11
传动装置分析 浏览:263
风机与阀门连锁怎么实现 浏览:314
消防管道阀门抽检比例 浏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