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装置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B.用图2装置制
A.制取乙酸乙酯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气管不能伸入液面下,否则会产生倒吸现象版、且权NaOH溶液促进乙酸乙酯水解,故A错误;
B.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不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3NO2+H2O=2HNO3+NO,所以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NO,二氧化氮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该装置中,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2+,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Fe2+和OH-生成Fe(OH)2,煤油密度小于水,所以煤油能起到隔绝空气作用,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B. 如何通过原电池验证Cu2+和Fe3+的氧化性强弱
负极Cu连CuSO4,正极碳棒连FeCl3。如果Cu溶解,FeCl3颜色变浅,就证明氧化性Fe3+>Cu2+
C.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B.用图2 所
A.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不能密封,可利用氨水和CaO制取氨气,但收集方法内不合理,故A错误容;
B.AlCl3饱和溶液蒸干过程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挥发性的盐酸,蒸干得不到氯化铝,故B错误;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利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故C错误;
D.HCl与碳酸氢钠反应,而二氧化碳不能,除杂时导管长进短出,图中除杂装置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D. 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
(1)该反应中产生气体,所以可根据生成气泡的快慢判断,氯化铁和硫酸铜中阴阳离子都不同,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起作用还是阳离子起作用;硫酸钠和硫酸铜阴离子相同,可以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E. 请问怎么比较Fe3+Cu2+的氧化性强弱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Cu片,铜片溶解即可说明。完善相应步骤,利用的是强制弱。
F.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此图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用
A.氨气应向下排空气法,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且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A错误; B.Fe为阳极,失去电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且煤油隔绝空气,能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正确;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溶于水,不能利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故C错误; 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G.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构成铜锌原电池B.二氧化碳制取装置C.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D
A.原电池构成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盐桥的主要是起到导电作用,防止同种电荷离子间的影响;该装置中发生的电池反应是锌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该原电池中,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逐渐溶解;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而图中锌插在硫酸铜溶液中,铜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假设锌能失去电子,沿导线进入铜极,因盐桥作用是平衡两个半电池中的阴阳离子,只有盐桥中的阴阳离子移动,左图中的硫酸铜中的铜离子无法得电子,所以应该是锌放在硫酸锌溶液中,而铜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故A错误; 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药品的状态为:固体+液体,反应条件为:不需要加热,所以能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导气管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无法逸出,故B错误; C.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CO2应长管进短管出,故C错误;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即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
H. 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Fe3 +强于Cu2+
就描述给你就好了,装置类似於锌铜原电池,双烧杯. 负极采用Cu作为电极,溶液用CuSO4.正极的电极用惰性材料,溶液用FeCl3. 连接以後,你就会发现Cu在慢慢溶解,而FeCl3溶液颜色也在慢慢变浅. 负极:Cu-2e-=Cu2+ 正极:Fe3++e-=Fe2+
I.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至于定性分析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来进行判断反应的快慢;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要保持其它条件相同,而FeCl3溶液中还有氯离子,CuSO4中含有铜离子,因此氯离子可能也会影响反应速率,产生干扰,所以可将FeCl3改为Fe2(SO4)3, 故答案为: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排除氯离子的干扰(合理即可); (2)仪器A为分液漏斗,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手捂住锥形瓶,注射器中活塞向右移动,放开手,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好;若定量分析反应的快慢可以测定收集40mL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时间短则反应快,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手捂住锥形瓶,注射器中活塞向右移动,放开手,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好;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①氯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双氧水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J. 化学2FeCl3+Cu═2FeCl2+CuCl2
由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Fe3+氧化性强于Cu2+ 则铁粉先与Fe3+反应,后与Cu2+反应 若铁粉较少,则与仅与Fe3+反应,为D 之后与Cu2+反应,则为A 当Fe粉过量时,则为C 因此B不可能,选B
与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传动装置分析
发布:2025-09-15 09:38:25
浏览:26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