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2)0.83m/s
❸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实验步骤如下: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
)mg;(2)
;mgx 1 =
;
试题分析:(1)因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故小车受力平衡,当去掉轻版绳和易拉罐后,小权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易拉罐和细沙的总重力mg;(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C点对应的瞬时速度
;根据实验原理需验证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小车增加的动能,即验证
;
❹ 某探究学习小组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取下沙桶,把木板不带
(1)系统受到的来阻力包括源限位孔对纸带的阻力,故要拖着纸带平衡摩擦力; (2)要验证动能定理,需要测量初速度与末速度; B点速度等于AC段平均速度,故 v B = = m/s=0.13m/s ; (3)细线对钩码做功和对小车做功之和为零,故重力对钩码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和钩码做的功之和; 故答案为:①拖着;②速度(速率),0.13m/s;③小车和钩码. |
❺ 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挂上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固定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2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让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❻ 动能定理验证实验需要的器材
在实验中,需要测量滑块、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所以还需要天平,纸带处理需要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所以还需要刻度尺.
时间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来确定的,所以不需要秒表,也不需要弹簧秤.
故选:AB.
❼ “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
A、小车获得的动能应该等于橡皮筋对其做的功,所以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故A正确.
B、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获得的动能满足:W=
m
v2的关系,所以当小车质量一定时:w与v2成正比.所以最好做w与v2的关系,实验时需要画多个图象找最好的,故B正确.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故C错误.
D、实验中用到多条橡皮筋,就要求每次橡皮筋相同且被拉长的一样多,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才有倍数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❽ 如图甲是利用滑块验证动能定理的装置,除图示器材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和细沙.(1)本
(1)处理实验数据时需要测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因此实验还需要刻度尺.
(2)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不需要挂着小沙桶.
(3)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需要保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即m远远小于M;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A点的速度vA=
,B点的速度vB=,
由动能定理得:mgxAB=MvB2-MvA2=M()=(xB2-xA2);
即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mgxAB=(xB2?xA2);
故答案为:(1)刻度尺;
(2)平衡摩擦力,不需要;
(3)m远远小于M;mgxAB=(xB2?xA2).
❾ 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
①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0.1cm=1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内游标读数容为4×0.1mm=0.4mm=0.04cm,所以最终读数为:1mm+0.4mm=1.4mm,遮光片的实际宽度:为1.4mm+0.4mm=1.8mm;
②小车匀速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合力为零;撤去拉力后,其余力不变,故合力等于撤去的拉力,故其合力大小为mg.
③小车获得的速度为:v=
,合外力做功为:W=mgL,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mgL=Mv2,即:mgL=M()2.
故答案为:①1.4;1.8;②mg;③mgL=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