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烟雾自动排风装置

烟雾自动排风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26 02:29:19

1. 消防系统中的排风、排烟系统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通风系统、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区别:

1、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

根据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了。

2、一般情况下是分开施工的;比如单独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

3、设计人员有一般是将排风系统与防排烟系统放在一起设计以节约工程成本。

拓展资料:消防联动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显示装置、传输设备、消防电气控制装置、消防设备应急电源。消防电动装置、消防联动模块、消防栓按钮、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等设备和组件。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消防联动控制的内容、功能和方式有明确的规定。消防排烟系统通常包括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两种,其中机械排烟与机械送排风系统一起,都是利用机械(风机)动力促使空气(烟气)流动的,一般统称为机械通风系统。

2. 什么是全自动防烟防火调节阀

用途
应用于有防火要求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穿墙水平风管回及穿过楼层垂直风管道上,当发生火答灾时,执行机构在温感器动作、闭门自动关闭、控制中心输出24V电源或手动将阀门关闭,防止火势沿风管蔓延,平时常开,(防烟防火调节阀兼具有风量调节功能)(可做成防爆型、气动型)
●性能特点
(1)阀门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当气流温度达到70℃时,温感器动作,阀门关闭;
(2)可通过DC24V电源使阀门关闭;
(3)手动关闭或手动复位;
(4)0°~90°范围内手动调节叶片开启度;
(5)输出阀门关闭信号,可与其它防火设备联锁。

本系列产品有:防火阀、自重式防火阀、防火调节阀、防烟防火阀、防烟防火调节阀、全自动防烟防火阀、全自动防烟防火调节阀、排烟阀、远控排烟阀、排烟防火阀、远控排烟防火阀、全自动排烟防火阀、排烟送风口、远控排烟送风口、远控板式排烟口、防火排烟送风口、远控防火排烟送风口。
参考资料:http://www.fsgeli.cn

3. 酒店的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包括哪些

电源自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排风机),输送系统(排风管道),加湿或者干燥系统之类的

4. 电动排烟窗是什么意思 怎样解释电动排烟窗

1、电动排烟窗的意思是安装设置在建筑中庭或者是高层建筑的外墙,电动排烟窗上有自动开启排烟窗的装置。电动排烟天窗是一种玻璃材质的天窗,一般指三角形电动天窗,圆拱形电动天窗,一字型电动天窗,主要作用是采光,满足消防要求,必要的时候实现通风功能。

2、一般情况下,电动排烟窗是由几个主要部件组成的,窗扇、窗樘和自动开启装置组成的,自动开启装置又由开启器、报警器和电动控制器等相关元件构成,能在检测到因火灾引起的大量烟雾,自动开启排烟窗,及时排放有毒烟雾。电动采光排烟天窗有工业和民用两种,一般是指大型建筑(工厂厂房、机尝体育馆等)屋顶的采光和排烟的窗户。

3、可以电动控制的采光和排烟的窗户。称“电动采光排烟天窗”,是无动力排风设备,顶部一般设置采光,侧面自由开启,污染空气就跑出去了,所以当然能排烟。

5. 能装遇到烟雾能自动开启的排风扇么

能装遇到烟雾能自动开启的排风扇。
感烟自动排气扇能够通过烟雾感应器感应烟尘的浓度,自动开启开关,将烟尘排出,保护安全。
排风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

6. 气体灭火系统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窒息、冷却。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吸热、降低氧浓度。

3.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物理灭火,降低氧浓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高压(5.17MPa)、低压(2.07MPa)。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剂,1301和1211。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IG01氩气、IG100氮气、IG55氩气和氮气、IG541氩气和氮气和二氧化碳。

1)无管网灭火系统:预制灭火系统,柜式气体灭火装置、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

2)管网灭火系统:组合分配(保护两个以上防护区)、单元独立(保护一个防护区)。

1)全淹没灭火系统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力进行输送。

2)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靠瓶组内充压气体进行输送。

3)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充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进行充压。

1.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选择阀、驱动装置、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检漏装置、控制盘、管道管件、喷头及吊钩支架等。(减压装置,针对外储压合或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2.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装置、总控阀、驱动器、喷头、管道超压泄放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控制器等。

3.无管网灭火系统:

1)柜式气体灭火装置: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子(可选)、容器阀、减压装置(针对惰性气体灭火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只限多瓶组)、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等。

2)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灭火剂储存容器、启动释放组件、悬挂支架等。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合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

1.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与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当防护区方式火灾时,产生烟雾、高温和光辐射使感烟、感温、感光等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探测器将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送到报警灭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经过逻辑判断后,启动联动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同时打开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各瓶组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房灭火,同时安装在管道上的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外的释放警示灯和警铃。

压力开关检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若启动指令发出,而压力开关的信号未反馈,则说明系统存在故障,值班人员应在听到事故报警后赶到储瓶间,手动开启储存容器上的容器阀,实施人工启动灭火。

2.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控制器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同时打开加压单元气体瓶组的容器阀,加压气体经减压后进入灭火剂瓶组,加压后的灭火剂经连接管道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电气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

1.防护区的划分:管网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预制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

2.耐火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延时时间为30s,扑救表面火灾应不大于1min,扑救固体深位火灾不应大于7min。

3.耐压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4.泄压能力:对于全封闭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宜设置在外墙上,对于设有防爆泄压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

5.封闭性能:防护区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当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或自动关闭的装置。灭火剂喷放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6.环境温度: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1.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人员30s撤离完毕。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2.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

3.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应设应急照明,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室内气体可通过排风管排至室外。

4.经过油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

5.有人工作的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

6.防护区内的预知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7.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1)启动释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

2)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域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3)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度防护区总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4)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5)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

6)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超过100℃时,设计用量应在基础上每超过5℃增加2%。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低于-20℃时,设计用量应在基础上每降低1℃增加2%。

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8)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2min内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鱼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4)灭火系统的设计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当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5)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0.5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

1)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2)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3)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4)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5)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6)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7)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装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8)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9)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且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0)喷头的保护高度最大不宜大于6.5m,最小不应小于0.3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m。

11)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12)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1)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灭火浓度:固体表面火灾位5.8%;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宜为10%;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宜为9%;通信机房和计算机房宜为8%。

3)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4)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其他防护区不应大于10s。

5)灭火浸渍时间: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006%。

7)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分级与充装量:一级,(2.5+0.1)MPa,不应大于1120kg/m³;二级,(4.2+0.1)MPa,焊接结构不应大于950kg/m³,无缝结构不应大于1120kg/m³;三级,(5.6+0.1)MPa,不应大于1080kg/m³。

8)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80%。

1)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

3)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

4)灭火浸渍时间: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的电气设备火灾宜采用10min;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5)储存容器充装量:一级充压(15MPa)系统,充装量应为211.15kg/m³;二级充压(20MPa)系统,充装量应为281.06kg/m³。

1)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又32L、40L、45L、50L、82.5L。

2)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MPa±0.95MPa,环境温度应为0~49℃。

3)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MPa;环境温度宜为-23~49℃;应设检漏装置,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

1)按结构形式:差动式和膜片式。

2)启动方式:手动启动、气启动、电磁启动和电爆启动。

3)启动装置:手动启动器、气动启动器、电磁启动器和电爆启动器。

1)操作方式:电动、气动、机械操作。

2)工作压力:高压系统不应小于12MPa,低压系统不应小于2.5MPa。

3)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

1)喷头安装在管网的末端。

2)用来控制灭火剂的流速与喷射方向的组件。

3)全淹没系统应在防护区均匀布置,应接近顶棚或屋顶安装。

4)设置在粉尘或喷漆作业场所,应增设不影响喷射效果的防尘罩。

1)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一般设置在选择阀前后,判断各部位的动作正确与否。

1)一般设置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上及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部分。

2)组合分配系统中,选择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在容器阀出口处至选择阀进口端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此空间容易形成一个危险高压区,为防止储存器发生误喷射,因此在集流管末端设置一个安全阀或泄压装置。

1)高压系统管道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二氧化碳的储存压力,低压系统管道应能承受4MPa的压力。

2)在可能爆炸的场所,管网应吊挂安装并采取防晃措施。

3)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

4)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高压系统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5MPa±0.75MPa,低压系统应为2.38MPa±0.12MPa。

1)管网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和集流管等组成;预制灭火系统应由储存容器和容器阀等组成;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

2)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

3)操作面距离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拘留不宜小于1m,且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

4)在储存容器和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

5)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信号器或流量信号器。

6)组合分配系统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主管道的公称直径相等。

7)喷头应有著名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志;设置在有粉尘、油雾等防护区的喷头,应由防护装置。喷头布置应能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能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

8)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且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9)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1)安全泄压装置动作压力:一级增压压力为2.5MPa时,应为5MPa±0.25MPa。二级增压压力为4.2MPa,最大充装量为950kg/m³ 时,应为7MPa±0.35MPa,最大充装量为1120kgm³时,应为8.4MPa±0.42MPa。三级增压压力为5.6MPa时,应为10MPa±0.5MPa

2)增压压力为2.5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位4.2MPa的储存容器,可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3)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

1)安全泄压装置动作压力:一级充压15MPa系统,应为20.7MPa±1MPa;二级充压20MPa系统,应为27.6MPa±1.4MPa。

2)储存容器应为无缝容器。

1)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2)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3)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应由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时喷射。

4)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人员进入应能转换为手动控制,人员离开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5)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收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才能启动。

6)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7)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8)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

9)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

7. 楼顶出口盖有几种 楼顶排烟出口的原理是什么

视野比较广阔,而且还不用担心楼上有噪音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但是对于顶楼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说会有排烟出口,如果出口盖设计的不好,也能够让顶楼每天处于烟雾缭绕之中,所以楼顶出口盖有几种以及楼顶排烟出口的原理是什么?

如今有很多人对于居住顶楼都是感觉到比较好的顶楼的生活,让其他楼层都享受不到,因为视野比较广阔,而且还不用担心楼上有噪音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但是对于顶楼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说会有排烟出口,如果出口盖设计的不好,也能够让顶楼每天处于烟雾缭绕之中,所以楼顶出口盖有几种以及楼顶排烟出口的原理是什么?

楼顶出口盖有几种

只有水泥一种,安装方式也同样,烟道出口盖是废气和烟雾排放的管状装置, 住宅 烟道是指用于排除 厨房 烟气或 卫生间 废气的竖向管道制品,也称排风道、通风道、住宅排气道。

1、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预留出通风烟道的孔洞,孔洞的尺寸较构件外围尺寸要多留50~80mm。预留孔洞内的钢筋应同时也预留下来。

2、安装前,根据通风烟道尺寸,从 顶层 孔洞处吊垂线,以保证烟道安装时的垂直度。

3、首层安装时,先用1:2 水泥砂浆 找平地面。首节管座好浆后,在管内浇灌约40cm高的C20混凝土。待砼终凝后,才接着安装上部的通风烟道。

4、先将连接件下口座浆于下层烟道隔板上口处,其四边也应座浆密封。通风烟道要作分层承托处理。施工做法:上下管道对正座浆后,上下层通风烟道的接口一般位于楼板处,故在管道根部预埋钢板处加焊Ф12钢筋与孔洞预留钢筋焊接,支撑在楼板基层上。

5、通风烟道上下节结合面涂满聚合物水泥浆(108胶:水泥=6:1)。通风烟道与楼板间的接缝,应预先凿毛处理,清洗干净后支模,用C20细石微膨胀砼填实。

6、接缝处的混凝土面应比楼面低3cm左右。在填塞完混凝土后,在砼表面蓄水养护。

楼顶排烟出口的原理是什么

1、当进气口烟气排入烟道内时,会和下层往上排的烟气相遇,二股气流相遇会形成涡流和空气幕,该涡流和空气阻滞幕会对下层烟气上行产生阻碍,一旦防火 止回阀 被油污粘住开启失灵时,烟气因上行有阻碍,便会向室内串烟

2、为了克服以上串烟串味的技术难题,采取的解决方案是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动静压转换原理(伯努利定理),由江苏省紫葳建筑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组合变压式耐火排烟道,在烟道内设置拔气和加速气流的专利变压止回构件使得烟气在特定位置完成动静压的转换,使不开排烟机的厨房或卫生间排气口处呈负压状态,并利用伯努利定理的原理,形成抽力,从而消除涡流和空气阻滞幕,解决排烟道串气串味现象。

对于顶楼出口盖有几种?楼顶排烟出口的原理是什么?看过介绍之后都是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关排烟出口的设计分为很多种的,不同的材质所进行安装的方式不一样,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材料,而且也应该要按照相关的图纸去进行操作才行。

8. 库房温度检测及其自动通风排气装置

嗯,温度检测的话,我觉得应该一把温度的那个检测的测试的头放在尽量的放在嗯,库房的两边吧,中间也应该放一个自动通风的话,就需要均匀的排骨了

9. 自动排气阀安装位置、要求及原理介绍

排气阀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排气的物件,在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地方就是暖气管道。当然在一些化工工业也会用到,只要是需要排净管道内气体的地方都会用到排气阀。原先我们用的排气阀是手动的,如今自动排气阀的产生为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那么自动排气阀安装位置一般在哪?自动排气阀安装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工作原理是什么?


自动排气阀安装要求

1、自动排气阀必须垂直安装,即必须保证其内部的浮筒处于垂直状态,以免影响排气;

2、自动排气阀在安装时,最好跟隔断阀一起安装,这样当需要拆下排气阀时进行检修时,能保证系统的密闭,水不致外流;

3、自动排气阀一般安装在系统的最高点,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

自动排气阀安装位置

排气阀一般都安装在暖气系统的制高点。

1、地暖自动排气阀必须垂直安装于地面,必须保证阀体内浮筒处于竖直状态,不能倒立或水平安装;

2、自动排气装置由于气体密度比水小,会沿着管道一直爬到系统最高点并聚集在此,为了提高排气效率,排气阀一般都安装在暖气系统的制高点;

3、为了便于地暖系统的检修,排气阀一般跟隔断阀一起使用,这样拆卸排气阀是不需要关停系统;

4、地暖自动排气装置安装好后必须拧松螺帽才能排气,但不要全部拧开,谨防大量跑水,排气之后记得拧紧防尘帽。

自动排气阀工作原理

当系统中有气体溢出时,气体会顺着管道向上爬,最终聚集在系统的最高点,而排气阀一般都安装在系统最高点。当气体进入排气阀阀腔聚集在排气阀的上部,随着阀内气体的增多,压力上升,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时,气体会使腔内水面下降,浮筒随水位一起下降,打开排气口。气体排尽后,水位上升,浮筒也随之上升,关闭排气口。同样的道理,当系统中产生负压,阀腔中水面下降,排气口打开,由于此时外界大气压力比系统压力大,所以大气会通过排气口进入系统,防止负压的危害。如拧紧排气阀阀体上的阀帽,排气阀停止排气,通常情况下,阀帽应该处于开启状态。

大家都知道一般管道内的气体都是向上飘的,因而我们的自动排气阀也应该安装在管道的制高点,才利于气体的排出,而且我们在安装时必须是垂直安装,才不会影响自动排气阀的排气效果。一般我们暖气在管道内进入气体以后,水将不再循环或者循环的很慢,这样影响暖气的制暖效果。因而一般人们都会安装自动排气阀,只要有气体进入便能直接排出。

10. 通风装置是什么

风机 在机械通风系统中空气流动所需的能量由风机供给。常用的风机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①离心式风机,风机压头高,噪声小,其中采用机翼形叶片的后弯式风机是一种低噪声高效风机。②轴流式风机,在叶轮直径、转速相同的情况下,风压比离心式低,噪声比离心式高,主要用于系统阻力小的通风系统;主要优点是体积小、安装简便,可以直接装设在墙上或管道内。
通风系统所用的风机按输送介质分为防尘风机、防爆风机、防腐蚀风机等。
空气过滤器 为了保证人体健康和满足某些工业生产过程(如食品工业等)对空气清洁度的要求,送入室内的空气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净化处理。在送风系统中常用空气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尘粒,根据过滤效率的不同,空气过滤器分为粗效、中效、高效三类。通常以金属丝网、玻璃丝、泡沫塑料、合成纤维和滤纸作过滤材料。
除尘器和有害气体处理设备 当排出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时,必须设置除尘器或有害气体处理设备,使排出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才可排入大气。
除尘器是分离气体中固体微粒的一种设备,在工业通风系统中用以去除粉尘。某些生产过程(如原料破碎、有色金属冶炼、粮食加工等)排出空气中所含的粉粒状物料是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对它们进行回收,具有经济意义。因此,在这些部门,除尘器既是环境保护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通风除尘系统中常用的除尘器有: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
通风系统中常用的有害气体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和吸附法。吸收法是利用适当的液体作为吸收剂与含有害气体的空气相接触,使有害气体被吸收剂所吸收或者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变为无害物质。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活性炭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吸附剂。吸附法适用于处理危害大的低浓度有害气体,吸附效率可接近100%。某些有害气体由于还缺乏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用高烟囱把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空气排入高空。这种方法称为高空排放。
空气加热器 在冬季非常寒冷的地区,不能直接把室外冷空气送入室内,必须对空气进行加热。通常采用表面式热交换器,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进行空气加热。 气幕 空气以一定速度从条缝形孔口喷出时,构成一股平面射流。如在其对面设置条缝形吸风口吸入这股气流,在吹、吸风口之间就会构成一道像帷幕一样的气流。利用这种吹吸气流本身所具有的动量隔断气流两侧空气的装置称为气幕。装设在建筑物出入口的气幕称为大门空气幕。大门空气幕可以防止室外风、灰尘、昆虫、污染空气和臭味侵入室内,减少建筑物的热(冷)损失,而且不妨碍人和物的通过。大门空气幕在人员车辆进出频繁的工业厂房、冷藏库、百货公司、剧院等处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民用建筑中大多采用上部送风的上送式,在工业建筑中多采用下送式和侧送式。气幕也用于局部地点控制污染物扩散,作为这种用途的装置称为气幕隔断或吹吸式排风罩,在大型酸洗槽、铸造车间落砂和大型工件油漆等生产过程中已大量采用。与传统的局部排风罩相比,它的动力消耗少,污染控制效果好,不妨碍生产操作。

阅读全文

与烟雾自动排风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氧气阀门检修安全要求 浏览: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负多少 浏览:343
cs6扩展版工具箱 浏览:743
北京博世电动工具专卖 浏览:617
某学生用图的实验装置测物块 浏览:568
摊铺轴承坏了怎么办 浏览:158
硅胶洗油设备哪里生产 浏览:651
金科五金机电城D区商业门面价 浏览:343
超声波什么时候有雾气 浏览:502
iphone怎么选择播放设备 浏览:854
兆丰轮毂轴承多少钱 浏览:160
江湖多功能电动工具 浏览:995
光驱如何改装机械硬盘吗 浏览:480
工具箱汉化smart 浏览:133
铸造除尘器为什么要做保温层 浏览:617
怎么看机械表要保养 浏览:517
小学生雕刻工具箱 浏览:417
k5仪表信息怎么调 浏览:936
青岛泰科阀门怎么样 浏览:277
地热总阀门开关拧不动怎么办 浏览: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