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冷凝管(1分)⑵250mL(1分)⑶使所加液体能顺利滴入三颈瓶中(1分)⑷除去产品中混有的醋酸杂质(2分)分液漏斗(1分)⑸155.6(1分)⑹AB(2分)
3.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简易装置如右,由该实验可以得到乙酸乙酯粗产品.据此填空:(1)反应中浓硫
(1)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发生:CH3CH2OH+CH3COOH
4. 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是什么
装置是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药品是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氨气制法指的是制取氨气的方法。氨气是实验室与生产中的常用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主要是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然后将气体收集起来。制备氨气的工艺流程有很多方案,世界各国采用的也不尽相同。

氨气
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MPa,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氨气
5. 实验室合成氨
答案: 解析: (1)①干燥N2、H2②通过观察气泡速率,调控N2、H2的体积比 (2)N2、H2、NH3 (3)将湿润的红色版石蕊试纸置权于乙导管出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生成(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乙导管出口,有大量白烟产生,则证明有氨气生成) 提示: 本题考查NH3的制法、检验.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反应不能完全生成氨,会有N2和H2剩余.检验氨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二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大量的白烟检验.
6. 实验室氨气的原理,装置,收集及检验
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反应原理:2NH₄Cl+Ca(OH)₂=加热= CaCl₂+2NH₃↑+2H₂O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包括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等。
净化装置(可省略):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尾气装置: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少NH₃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₃。
注意事项:
不能用NH₄NO₃跟Ca(OH)₂反应制氨气。硝酸铵受撞击、加热易爆炸,且产物与温度有关,可能产生NH₃、N₂、N₂O、NO。
实验室制NH₃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₂。因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₂制NH₃。
用试管收集氨气要堵棉花。因为NH₃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₃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减少NH₃对空气的污染。
实验室制NH₃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₂SO₄和固体CaCl₂。因为浓H₂SO₄与NH₃反应生成(NH₄)₂SO₄。NH₃与CaCl₂反应能生成CaCl₂·8NH₃(八氨合氯化钙)。
(6)实验室用合成装置扩展阅读:
氨气的工业制法:
空气中的氮气加氢
随着大型化的发展,氨合成圈已成为降低合成氨能耗的主要单元之一。近代大型氨合成装置的代表设计有三种:
1、布朗的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
布朗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由3个合成塔和3个废锅组成。塔内有催化剂筐,气体由外壳与筐体的间隙从底部向上流过,再由上向下轴向流过催化剂床。三塔催化剂装填量比二塔多,最终出口氨含量可以从16.5%提高到21%以上,减少了循环气量,节省了循环压缩功。
合成塔控制系统非常简单,各塔设有旁路用阀门调节气体入塔温度。由于氨合成反应平衡的限制,决定了催化剂温度,不需要调节催化剂床层反应温度。
2、伍德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
伍德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采用两个较小的合成塔,3个催化剂床,两塔塔后各连一个废锅。这种结构使反应温度分布十分接近最优的反应温度,气体的循环量和压降小,投资和能耗节省,副产高压蒸汽多。
3、托普索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
托普索S-250系统采用无下部换热的S-200合成塔和S-50合成塔组成。
还包括:
(1)废锅和锅炉给水换热器回收废热;
(2)合成塔进出气换热器,水冷器,氨冷器和冷交换器,氨分离器及新鲜气氨冷器等。合成塔为径向流动催化剂床,采用1.5mm~3mm小催化剂,压降为0.3MPa。由S-200型塔出来的合成气,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并保证入S-50型塔的合适温度,以提高单程合成率。
7.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体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HBr,HBr与水蒸气结合呈白雾;
液溴都易挥发,而苯的卤代反应是放热的,尾气中有HBr及挥发出的Br
2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
故答案为:HBr;吸收HBr和Br
2
;
(2)溴苯提纯的方法是:先水洗,把可溶物溶解在水中,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再加NaOH溶液,把未反应的Br
2
变成NaBr和NaBrO洗到水中.然后加干燥剂,无水氯化钙能干燥溴苯,
故答案为: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
2
;干燥;
(3)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未反应的苯.利用沸点不同,苯的沸点小,被蒸馏出,溴苯留在母液中,所以采取蒸馏的方法分离溴苯与苯,故答案为:苯;C;
(4)操作过程中,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向a中加入10mL水,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所以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50mL,故答案为:B.
8.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的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1)从理论上分析为使平衡向生成氨方向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1)合成氨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应选择高压低温回的条件,故选C;
(2)制取答氢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选择E装置,故答案为:E;反应不需要加热;
(3)气体流过浓硫酸可以观察气流的速率,控制氢气用氮气的量,同时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氢气和氮气,故答案为:干燥氢气和氮气;控制氢气用氮气的量;
(4)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通过酚酞可以检验,故答案为:检验生成的氨气;
(5)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设氮气的体积为1,转化了的氮气为x
3H2+N2=2NH3
起始310
转化3x x 2x
平衡 3-3x 1-x 2x
由
×100%=10%得x=
氮气的转化率为
×100%=18.2%
故答案为:18.2%;
9. 氢碘酸+红磷的还原实验,三口烧杯与冷凝回流装置等如何组装
红磷主要呈现还原性,在另反应物中能被还原的只有碘元素。
所以,磷被氧化专,碘被还原。
磷的常见价态属为-3、0、+3、+5,碘的常见价态为-1、0、+1、+3、+5、+7。
根据归中反应原理,氧化还原时,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
由此可以推断,磷降为-3价,碘的化合价上升。
所以反应方程式为:12HI+P4=6I2+4PH3。

如图所示,三口中最左侧的可以滴加氢碘酸,中间搅拌器让其充分反映,右侧将反应的碘蒸汽冷凝成碘。还有一种做法,采取直流冷凝管,竖直放到三口烧瓶中间的口,滴加氢碘酸至过量,则可以得到固体产物碘。
(9)实验室用合成装置扩展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但弱于氧化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但弱于还原剂。
1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的装置有锥形瓶250ml、量筒、烧杯、长颈漏斗。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发生反应。用集气瓶来收集二氧化碳,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还需要准备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发生反应,最后用燃着的木条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二氧化碳的其它制取方法如下:
1、发酵气回收法,生产乙醇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水洗、除杂、压缩,制得二氧化碳气。
2、副产气体回收法,氨、氢气、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脱碳(即脱除气体混合物中二氧化碳)过程,使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经加压吸收、减压加热解吸可获得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
3、吸附膨胀法,一般以副产物二氧化碳为原料气,用吸附膨胀法从吸附相提取高纯二氧化碳,用低温泵收集产品;也可采用吸附精馏法制取,吸附精馏法采用硅胶、3A分子筛和活性炭作吸附剂,脱除部分杂质,精馏后可制取高纯二氧化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