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的实验装置.图1中:①氯气发生装置;②溴化亚铁溶液;③15m
(1)A、氯气和氯化氢都和碱石灰反应,所以不能作除杂剂,故A错误;
B、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使用食盐水除杂,故B正确;
C、浓硫酸和氯化氢不反应,所以不能作除杂剂,故C错误;
D、氯气和氯化氢都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作除杂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过量氯气和溴化亚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溴,反应方程式为:3Cl2+2FeBr2=2FeCl3+Br2;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不互溶,所以混合后能分层,四氯化碳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溴在四氯化碳中呈橙红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分层,上层水层黄色,下层有机层橙红色,
故答案为:3Cl2+2FeBr2=2FeCl3+Br2;分层,上层水层黄色,下层有机层橙红色;
(3)蒸发浓缩时,当出现少量晶体时应该停止加热;检验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已经洗净,
故答案为:出现少量晶体;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不产生白色沉淀则干净;
(4)当温度低时,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当温度高时,生成氯酸钙和氯化钙,刚开始反应时,温度较低,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所以图2中曲线I表示离子ClO-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设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则n×1=0.10mol×1+0.05mol×5=0.35mol,含氯离子的物质的量=0.35mol+0.1mol+0.05mol=0.5mol,氯化钙、次氯酸钙、氯酸钙中钙离子和含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2,所以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故答案为:ClO-;0.25.
2.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
(1)MnO 2 + 4HCl(浓)  (5)吸收氯气,防止污染(2分)
3.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
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可知本实验是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 (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的是浓盐酸和固体MnO2的加热反应,所以A为浓盐酸,B为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4. 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NaCl,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仪器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氯气与石蕊作用-干燥-收集氯气(与铜反应)-尾气吸收--继续做试验证明氧气存在;既要完成后续实验,又要探究有氧气产生的实验.仪器连接顺序为:a→c→b→d→e→i→h→g→f→l→m;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的操作是:在m处,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若能,说明有氧气生成;浓硫酸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可根据电子守恒写出:2Mn02+2H2SO4(浓) △ | .
5. 图为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的装置图:(1)反应前,在装置A中______装浓
(1)由装抄置图和实验目袭的分析判断,制备氯气是用固体二氧化锰和液体浓盐酸,固体在圆底烧瓶中,盐酸在分液漏斗中;浓盐酸有还原性,二氧化锰有氧化性,浓盐酸和二氧化锰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装置①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
(1)①是制备氯来气的发生装置,依源据实验室制备氯气原理和装置图分析,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故答案为: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2)实验目的是制取纯净、干燥氯气,氯气比空气重,装置④导气管短进长出,不能收集到纯净的氯气,故答案为:④; (3)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装置②吸收氯化氢,通过装置③吸收水蒸气,选择浓硫酸干燥氯气,故答案为:浓硫酸,吸收氯气中的水分; (4)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OH ?=Cl ?+ClO ?+H 2O,故答案为:Cl 2+2OH ?=Cl ?+ClO ?+H 2O.
7. 探究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
(2)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可与水反应:Cl 2 +H 2 O⇌H + +Cl - +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故答案回为:不褪色;褪答色;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3)氯气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Cl 2 +2NaOH=NaCl+NaClO+H 2 O, 故答案为:浓硫酸;NaOH;Cl 2 +2NaOH=NaCl+NaClO+H 2 O.
8.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提纯氯气及研究氯气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 (图在书上有,自己找哦。。。)
1、MnO2 + 4 HCl ==△== MnCl2 + Cl2↑ + 2 H2O 氧化还原反应 MnO2 酸性 还原性 1:1
2、向上排空气法 排饱和食盐水法
3、先版变红,再褪色权。Cl2溶于水得到HCl显酸性,HClO有强氧化性,能漂白石蕊。
4、淀粉变蓝色 Cl2将I-氧化得到I2,I2使得淀粉变蓝
5、产生白色沉淀 Cl2溶于水得到HCl,HCl能使得Ag+沉淀为AgCl白色沉淀
6、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NaOH溶液 Cl2 + 2 OH- = Cl- + ClO- + H2O
9.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MnO2,B中盛有______(2)
(1)A装置是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烧瓶中是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是浓硫酸, 故答案为:浓盐酸; (2)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是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 故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氯水中含盐酸,呈酸性,使石蕊变红,氯水中有次氯酸,有漂白性,后褪色; (3)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溴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Br+Cl2=2NaCl+Br2; 故答案为:2NaBr+Cl2=2NaCl+Br2; (4)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故答案为:变蓝; (5)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pH<7; (6)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依据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氢氧化钠物质的量,Cl2+2NaOH=NaCl+NaClO+H2O,若G中吸收2.24升Cl2(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0.1mol,则烧杯中应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2mol, 故答案为:NaOH;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0.2.
10.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二氧化锰,B中盛有浓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内程式为:容MnO2+4H++2Cl- △ | .
与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提纯氯气及研究氯气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的资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