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

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23 07:06:20

Ⅰ 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或者事件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人的、物质的、财务的,也包括采购的、生产的和销售的,这些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于我们的生产或者生活决策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实际工况的数据支援,生产和决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将缺乏现实基础。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数据的采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这些数据通过数据系统的分析和过滤,最终成为影响我们决策的信息。 在信息系统早期,相当部分数据的处理都是通过人工手工录入,这样,不仅数据量十分庞大,劳动强度大,而且数据误码率较高,也失去了实时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就研究和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自动识别技术,将人们从繁沉的重复的但又十分不精确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系统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生产的实时调整,财务的及时总结以及决策的正确制定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 在当前比较流行的物流研究中,基础数据的自动识别与实时采集更是物流信息系统(LMIS,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存在基础,因为,物流过程比其他任何环节更接近于现实的"物",物流产生的实时数据比其他任何工况都要密集,数据量都要大。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auto identification)呢?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举例说明。商场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售货员通过扫描仪扫描商品的条码,获取商品的名称、价格,输入数量,后台POS系统即可计算出该批商品的价格,从而完成顾客的结算。当然,顾客也可以采用银行卡支付的形式进行支付,银行卡支付过程本身也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归根到底,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磁、物理、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一般来讲,在一个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采集(识别)完成了系统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误码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因此,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高新技术,正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中间件或者接口(包括软件的和硬件的)将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加工,最终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在有的场合,中间件本身就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中间件还可以支持单一系统不同的协议的产品的工作。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Auto Identification System, 简称 AIDS),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 简称API )或者中间件(Middleware)和应用系统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 也就是说,自动识别系统完成系统的采集和存储工作,应用系统软件对自动识别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应用处理,而应用程序接口软件则提供自动识别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之间的通讯接口包括数据格式,将自动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应用软件系统可以识别和利用的信息并进行数据传递。 物流信息的管理和应用首先涉及信息的载体。过去多采用单据、凭证、传票为载体,手工记录、电话沟通、人工计算、邮寄或传真等方法,对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处理、传递和反馈,不仅极易出现差错、信息滞后,也使得管理者对物品在流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难以统筹协调,不能系统控制,更无法实现系统优化和实时监控。从而造成效率低下和人力、运力、资金、场地的大量浪费。

Ⅱ NFC和RFID的联系与区别,你都了解了吗

RFID与NFC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应用场合以及使用频段,他们也同时共享了许多行业标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两个较常用的标准协议。

RFID:

许多人对于RFID的感性认识都来自一则IBM的广告:一个在超市购物的青年一边逛一边往风衣里塞商品,到收银台后直接领取账单,而不需要掏钱付款。这则广告非常形象地给人们展示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基本原理是通过读头和黏附在物体上的标签之间的电磁耦合或电感耦合进行数据通信,以达到对标签物品的自动识别。自动识别是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RFID的主要频段有:125kHz,134.2kHz,13.56MHz,860-960 MHz,2.45GHz和5.8GHz。不同工作频率的RFID系统工作距离各有不同,应用领域也有差异。低频段(LF,125kHz,134.2kHz)的RFID系统主要用于动物识别,工厂数据采集等;高频(HF,13.56MHz)的RFID系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广泛应用于门禁,智能交通等方面,LF和HF频段应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一般工作距离较小;超高频段(UHF,860-960 MHz)的RFID系统电子标签有效工作距离可以达到3-6米,适用于物流,供应链等领域。微波频段(2.45GHz和5.8GHz)则应用于集装箱管理和公路收费,UHF和微波频段应用电磁耦合方式工作,工作距离较远。

NFC: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目前,NFC论坛在全球拥有70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Visa国际组织。NFC是在RFID的基础上发展而来,NFC从本质上与RFID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信号传输。

ISO/IEC 15963

ISO15693是针对射频识别应用的一个国际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工作在13.56Mhz下智能电子标签和RFID读写器的空气接口及数据通信规范,符合此标准的电子标签最远识读距离达到2米。工作场最小值0.15A/m,最大值5A/m。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采用脉冲位置调制,支持两种编码方式,分别为256选1模式和4选1模式。当为256选1模式时通信速率1.54KBIT/S,当为4选1模式时的通信速率为26.48kbits/s。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编码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根据信号调试的方式不同,通信速率也不同,标签支持高速和低速两种通信速度。

ISO/IEC 15963应用场合

1) 人员通道

人员通道是ISO15693标准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产品型号为YXCHIRCONES+EAS,一般支持1维或二维方向的标签识别,典型标签读写距离120cm以上,目前广泛应用于个人身份识别、会议签到、图书馆管理、门禁控制、物品跟踪、物品防伪、仓储物流等领域。

2)全向通道

支持标签的三维方向读取,通道间距可达90cm以上,支持EAS、AFI检测模式,产品型号为YXCHTD6960C,支持脱机应用及多天线并列使用,可自动统计并显示人员进出次数。主要应用于图书防盗、身份识别、会议签到、门禁控制、物品跟踪等领域

3)智能书架

智能书架是一套高性能的在架图书实时管理系统,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在架图书单品级物品识别,可完成馆藏图书监控、清点、图书查询定位,错架统计等功能。智能书架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可应用于图书、档案、文件管理等领域。

ISO/IEC14443

ISO14443是针对射频识别应用的一个适应于近场通信的RFID国际标准,他所支持的最大的识读距离为10cm,ISO14443标准定义了工作在13.56Mhz下智能标签的空气接口及数据通信规范。

ISO14443规定了两种阅读器和近耦合IC卡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A型和B型即Type A和TypeB,该标准支持的最小的数据通信速率为106Kbps,最大可支持848KBPS。

Type A是由Philips(NXP)等半导体公司最先首次开发和使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标准,从PCD到PICC采用ASK100%的调幅调试方式,从PICC到PCD采用OOK副载波调试方式。

Type B是一个开放式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从PCD到PICC采用ASK 10%的调幅调试方式,从PICC到PCD采用BPSK副载波调试方式。

ISO14443应用场合

ISO14443标准主要应用于人员管理及小额支付的近距离安全识别领域。主要应用领域如,一卡通,会员管理,人员考勤,购物卡,身份识别,电子证件等等。

Ⅲ 传感器为什么不属自动识别技术

传感器为什么不属自动识别技术,因为一个是系统,一个是器件。
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颜色物体的反射率差作为检测的原理。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从物联网角度看,传感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Ⅳ 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包含哪些内容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或者事件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人的、物质的、财务的,也包括采购的、生产的和销售的,这些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于我们的生产或者生活决策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实际工况的数据支援,生产和决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将缺乏现实基础。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数据的采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这些数据通过数据系统的分析和过滤,最终成为影响我们决策的信息。 在信息系统早期,相当部分数据的处理都是通过人工手工录入,这样,不仅数据量十分庞大,劳动强度大,而且数据误码率较高,也失去了实时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就研究和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自动识别技术,将人们从繁沉的重复的但又十分不精确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系统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生产的实时调整,财务的及时总结以及决策的正确制定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 在当前比较流行的物流研究中,基础数据的自动识别与实时采集更是物流信息系统(LMIS,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存在基础,因为,物流过程比其他任何环节更接近于现实的"物",物流产生的实时数据比其他任何工况都要密集,数据量都要大。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auto identification)呢?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举例说明。商场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售货员通过扫描仪扫描商品的条码,获取商品的名称、价格,输入数量,后台POS系统即可计算出该批商品的价格,从而完成顾客的结算。当然,顾客也可以采用银行卡支付的形式进行支付,银行卡支付过程本身也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归根到底,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磁、物理、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一般来讲,在一个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采集(识别)完成了系统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误码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因此,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高新技术,正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中间件或者接口(包括软件的和硬件的)将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加工,最终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在有的场合,中间件本身就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中间件还可以支持单一系统不同的协议的产品的工作。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Auto Identification System, 简称 AIDS),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 简称API )或者中间件(Middleware)和应用系统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 也就是说,自动识别系统完成系统的采集和存储工作,应用系统软件对自动识别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应用处理,而应用程序接口软件则提供自动识别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之间的通讯接口包括数据格式,将自动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应用软件系统可以识别和利用的信息并进行数据传递。 物流信息的管理和应用首先涉及信息的载体。过去多采用单据、凭证、传票为载体,手工记录、电话沟通、人工计算、邮寄或传真等方法,对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处理、传递和反馈,不仅极易出现差错、信息滞后,也使得管理者对物品在流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难以统筹协调,不能系统控制,更无法实现系统优化和实时监控。从而造成效率低下和人力、运力、资金、场地的大量浪费。

Ⅳ 物联网导论 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Ⅵ 简述自动识别技术的内涵

这种问题,最好还是看网络

网络词条《自动识别技术》
http://ke..com/view/139170.htm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Ⅶ 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大概3类吧,1、是先抓拍形成图片等,然后通过OCR技术把图片上需要的信息识别出来;2、通过有源卡发出一定频率波段,读卡器来读取,进行识别;3、语音识别,也是自动识别的一种。

阅读全文

与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来水水表跟前的阀门坏了怎么换 浏览:341
机械工程含有多少专业 浏览:367
移动电动工具安规 浏览:642
理正结构工具箱13 浏览:481
五金机电荣誉证书 浏览:117
南安市轴承厂什么时间建 浏览:945
阀门位号pv是什么意思 浏览:685
家电管道清洗设备厂家有哪些 浏览:285
仪表盘黄p什么意思 浏览:520
淋浴的冷热水阀门怎么换 浏览:872
氧气阀门检修安全要求 浏览: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负多少 浏览:343
cs6扩展版工具箱 浏览:743
北京博世电动工具专卖 浏览:617
某学生用图的实验装置测物块 浏览:568
摊铺轴承坏了怎么办 浏览:158
硅胶洗油设备哪里生产 浏览:651
金科五金机电城D区商业门面价 浏览:343
超声波什么时候有雾气 浏览:502
iphone怎么选择播放设备 浏览: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