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如图所示装置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装置的机械效率

发布时间:2022-12-23 04:55:25

⑴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斜面匀速上升

(1)第1次实验时:
斜面的有用功W=Gh=1.0N×0.10m=0.1J;
总功W=Fs=1.0N×0.20m=0.2J;
斜面的效率η=

W有
W总
=
0.1J
0.2J
=50%.
使用该斜面做额外版功的原因:克服权木块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做功.
(1)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高度、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关系,要控制斜面的高度、斜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实验中只控制斜面的高度相同,采用两个不同物体,没有控制物体和斜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
故答案为:
(1)0.1;50;木块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做功;
(2)不能;只控制斜面的高度相同,没有控制物体和斜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

⑵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1)匀速(2)0.72 0.6 83.3

⑶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一端时,拉力的方向应___

(1)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一端时,拉力的方向应竖直向上,并使物体匀速上升.
(2)根据图示可知,n=3,
∵s=nh
∴h=

s
n
=
1
3
×15cm=5cm;
(3)∵s=15cm=0.15m,s=3h
∴h=
s
n
=
1
3
×15cm=5cm=0.05m,
根据图示可知,钩码为三个,即钩码总重为3×2N=6N,则
有用功:W=Gh=6N×0.05m=0.3J;
总功:W=FS=2.5N×0.15m=0.375J;
∵W=W+W
∴W=W-W=0.375J-0.3J=0.075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有
W总
×100%=
0.3J
0.375J
×100%=80%.
故答案为:(1)竖直向上;匀速;(3)5;(3)0.075;80%.

⑷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40N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

(1)解:由题意可知物体与滑轮总重为40N × 3=120N

∵装置机械效率为75%

∴物体重量G物=75% × 120N=90N

滑轮中内G滑=30N

(2)解:由题意可知容装置最高承受滑轮与物体总重量为50N × 3=150N

由(1)知G滑=30N,则物重G'=120N

η=120N/150N × 100%=80%

⑸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40N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

(1)解:由题意可知物体与滑轮总重为40N*3=120N

∵装置机械效率为75%

∴物体重量G物=75%*120N=90N

滑轮中G滑=30N

(2)解:由题意可知装置最高承受滑轮与物体总重量为50N*3=150N

由(1)知G滑=30N,则物重G'=120N

η=120N/150N*100%=80%

⑹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所以它的示数是0.5N;
在实验过程中,有用功:W有用=Gh=1.0N×0.1m=0.1J,
总功:W=Fs=0.5N×0.3m=0.15J,
所以杠杆的机械效率是:η=

W有用
W总
×100%=
0.1J
0.15J
×100%=66.7%.
利用杠杆提升物体时,克服摩擦以及杠杆自重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2)根据表中第一次实验数据可知,W总1=F1s1=0.7N×0.3m=0.21J;
根据表中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W有用2=G2h2=2N×0.15m=0.3J;
第二次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η2=
W有用2
W总2
×100%=
0.3J
0.36J
×100%=83.3%;
(3)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钩码所挂位置不变,而实验中,两次钩码悬挂的位置是不同的;
同时,还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正确结论,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做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1)0.5;66.7;①摩擦;②杠杆自重;(2)0.21;0.3;83.3;(3)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⑺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η= W 有用 W 总 = Gh Fs = 20N×0.3m 15N×0.5m =80%.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坡度有关.斜面越光滑专、越属陡机械效率越高.所以提高斜面机械效率可以减小斜面粗糙程度,或增大斜面的倾斜角度. 故答案为:80%;增大斜面的倾斜角度(或减小斜面粗糙程度等).

⑻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

(1)有用功为抄W =Gh 1 ,总袭功W =Fh 2 ,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 有
W 总
×100%=
Gh
Fs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因此要想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需减小杠杆自重.
(3)钩码的悬挂点在A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A=F?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C=F?OB,经对比发现,由OA到OC力臂变大,所以拉力F也变大,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因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1)
Gh
Fs
×100%;(3)减小杠杆的自重;(4)变大.

⑼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所以它的示数是0.5N.
(2)在实验过程中,有用功是:W有用=Gh=1.0N×0.1m=0.1J,
总功是:W=Fs=0.5N×0.3m=0.15J,
所以杠杆的机械效率是:η=

W有用
W总
=
0.1J
0.15J
=66.7%.
(3)利用杠杆提升物体时,克服摩擦以及杠杆自重做的功是额外功.
故答案是:0.5; 66.7%;克服杠杆与支点O间摩擦及杠杆自重多做的功是额外功.

⑽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所以它的示数是0.5N.
在实验过程中,有用功是:W有用=Gh=1N×0.1m=0.1J
总功是:W=Fs=0.5N×0.3m=0.15J
所以杠杆的机械效率是:η=

W有用
W总
×100%=
0.1J
0.15J
×100%=66.7%;
(2)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位置不变.
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做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答案是:(1)0.5;66.7;杠杆有自重.(2)不能;①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②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与如图所示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来水水表跟前的阀门坏了怎么换 浏览:341
机械工程含有多少专业 浏览:367
移动电动工具安规 浏览:642
理正结构工具箱13 浏览:481
五金机电荣誉证书 浏览:117
南安市轴承厂什么时间建 浏览:945
阀门位号pv是什么意思 浏览:685
家电管道清洗设备厂家有哪些 浏览:285
仪表盘黄p什么意思 浏览:520
淋浴的冷热水阀门怎么换 浏览:872
氧气阀门检修安全要求 浏览: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负多少 浏览:343
cs6扩展版工具箱 浏览:743
北京博世电动工具专卖 浏览:617
某学生用图的实验装置测物块 浏览:568
摊铺轴承坏了怎么办 浏览:158
硅胶洗油设备哪里生产 浏览:651
金科五金机电城D区商业门面价 浏览:343
超声波什么时候有雾气 浏览:502
iphone怎么选择播放设备 浏览:85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